新顶点小说 > 猫踪迷影小说阅读 > 第130章 偶遇贵人

第130章 偶遇贵人


匆匆把这些方案过了一遍,朱琳就进来催他过去开会,说是一个关于网络安全的会议,钟瑖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会议完全不感兴趣,问朱琳能不能替他参加。朱琳道:“不是我不愿意替你去开会,实在是这次会议是陈区长主持召开的,今天上午区政府的刘秘书专门打电话过来,要公司负责人务必参加,我去不太合适吧。”

  钟瑖无法,只能起身去开会。到了会场,自然又是老三套,领导发言,群众鼓掌,一致通过。

  钟瑖这次开会也不是全无所获,发改委的谭主任也来开会了。开会间隙,钟瑖厚着脸皮挤到谭主任身边,把他想做“智沪”的想法简单和谭主任做了汇报,谭主任听说钟瑖要把在发改委做的AI答疑系统推广到整个上海,也很感兴趣。让她下周抽个时间,专门过来汇报一下。两人正聊着,陈区长突然走过来,对谭主任道:“老谭,到处找你,上次那份报告,你审核的怎么样了?”

  老谭笑道:“没你这么催的,前天刚给我,今天就要交结果,上吊也要喘口气呀,对了,我来介绍,这是我们陈区长,这是XJ智能的小钟。”钟瑖忙弯腰双手和陈区长握了握手,又把自己的名片双手递给陈区长。陈区长接过名片,程序化的鼓励了几句,谭主任突然道:“你上次不是问,我们的AI答疑是谁做的吗?就是他们公司做的。他们现在想把这套系统推广开,做个什么“智沪”系统。你要不要支持一下?”

  陈区长又拿起钟瑖的名片扫了一眼,问道:“你们公司和老韩的XJ科技有什么关系?”

  钟瑖忙到:“我们是XJ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人工智能项目,陈区长和我们韩董很熟?”

  “哦,是老韩的公司,这样,你和刘秘书约下时间,我们下周碰个面。”

  钟瑖大喜,忙点头答应。陈区长是个忙人,刚说几句,就被其他人拉走了。钟瑖忙和陈区长身边一个瘦高年轻人交换了联系方式,那人看了下手机里的日程表,道:“周三下午一点半,陈区长有半个小时听你们的报告,不要迟到,两点陈区长就要动身去市里开会。”

  钟瑖自然连连答应。谭主任在一边看了,笑道:“想见老陈的人,从这里能排到黄浦江了,没想到他到愿意抽时间来见你,小子,好好表现,别给你们韩董丢人。这样,你周二下午过来一趟,我帮你把方案把把关。”

  周二要接待王飞,但接待王飞哪有这件事重要,钟瑖忙点头答应。

  回去的路上,钟瑖就给姜总打了电话,说了在会场偶遇谭主任和陈区长的事,还说周二下午要去谭主任那边汇报。姜总笑道:“你小子挺会钻营呀,怎么一下子就被你联系到张区长那里了,我们韩董想见张区长一面都不容易。这样,周二你上午过来,中午一起陪韩董和你那朋友一起吃顿饭,然后去老谭那里汇报,汇报完了,你再过来。我听说,王飞把他们项目组的人都带来了,你要过来一起接待。”

  姜总对自己有知遇之恩,钟瑖当然不能拒绝。放下电话,他又让朱琳和邓总的助理沟通一下,说自己约到和谭主任和张区长汇报工作,请问邓总有什么指示?

  广告界有句名言,有一半的广告费注定要浪费,只是不知道浪费在哪里。这里所谓的“浪费”其实就是前期的积累,没有之前的积累铺垫,再好的创意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注意到,很多知名品牌,在一个销售周期,都尽量采用相同的面貌示人,同样的logo;同样的广告语;同样的标准色;同样类型的代言人;连媒体广告都是成系列的。除非客户群发生变化,否则不会轻易改变形象。日积月累之下,形象深入人心。

  我们的很多品牌,形象混乱,形象经常变来变去,卖点也经常变化,潜在消费群好不容易接受了品牌形象,他又变了。白浪费了之前的投入。

  形象老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领导变了,国内经理人制度不是很完善,导致高层经常换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总喜欢用自己的老关系,于是之前的策划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健力宝在张海时期推出第五季系列饮料,刚开始品牌宣传,还没铺货呢,张海进了监狱,后来的老总改变了市场策略,于是第五季刚刚哇哇落地,就被雪藏了。围绕第五季做的一系列策划方案全成了废纸。

  二是执行到后来没钱了,顺驰当初高举高打,媒体形象一向高调,成功把自己塑造成挑战万科等王者的挑战者。可惜后来资金链断裂,好不容易塑造的“年轻、高效、拼搏”的形象一夜之间坍塌了。

  三是基层单位没有专业人才,导致好的策划得不到好的执行。我曾为一家国资银行服务,银行没有专门的企划部门,需要宣传了,就从各部门抽调一些人手,临时组成一个team。他们都没有品牌宣传的经验,没办法领会活动策划者的意图和把握宣传重点,只是把当工作做任务草草完成。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往往荒腔走板。

  还有就是一些小的公司老板急功近利,一看没效果,马上换方案甚至换广告公司,形象得不到积累。

  要塑造一个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潜在客户的需求;其次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能被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能接受的形象,并用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去;最后要持之以恒,用不同的方式坚持把形象传播出去。

  听着很简单,可操作起来就不容易了。首先自己的定位和消费者需求,就需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不能一拍脑袋,想出个点子就做。有一家房产公司在苏州开发了一个别墅项目。地产商和广告公司觉得苏州是一个有两千多年文化积累的历史古城,想当然的认为苏州人一定会对中式别墅情有独钟,于是设计了一系列中式风格的户外广告。我记得他们的道旗广告是深紫色背景上嵌暗灰色的蝙蝠纹,上面用明黄色的隶书写着楼盘名,远看就像挂着一张张符咒。我有一次夜晚经过那条路,一阵风吹过,道旗摇摆不停,顿时感觉阴风阵阵,头皮都发麻。

  其实苏州人可能在古文化里浸染太久,见惯了门楼花窗,中式的产品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而且别墅的消费群体---三十五到五十五之间的成功人士,大多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对中式的东西不太感冒。而且中式风格的别墅略显沉闷,相比西式别墅,也不是很方便、舒适,不太讨这些整日殚精竭虑在市场拼杀的人的喜欢。他们更能接受简洁素雅、舒服随意的现代别墅。

  于是,中式的创意两个月不到就不用了,改成山地别墅---那个项目建在一个丘陵上。可能为了突出山地这一形象,宣传看板上添加了一只黑豹。很多西式楼盘喜欢用狮虎来表现他们阳刚之气和贵族气质,可这个类似黑猫的黑豹,怎么看怎么让人不舒服。所谓成功人士,大多有点小迷信,做事喜欢讲个意头,放这么个怎么看都不吉利的东西,怎能使人产生购买欲呢?没过半月,这个创意也被枪毙了。

  然后有借用当时最流行的低碳绿色概念,宣传别墅采用了地暖等环保技术,可低碳这个概念还远没有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宣传了半天,响应者寥寥。

  其实那个别墅位于一个很不错的风景区,建筑风格也很休闲,完全可以定位成“成功人士的第二个家”,作为他们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地方。定位错误,浪费了金钱不说,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前期宣传没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后期销售困难,本来半年的销售周期被延长到一年多。

  如果当初认真分析一下消费者心理,自己的定位再准确一点,后期销售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有一家居卖场,地段不错,5公里黄金销售圈内,有很多新的住宅区,照理销售情况应该不错。可除了周末,情况都不好,有好几天,整个卖场的销售额都是零,即使加大了宣传力度,可效果还是不好。于是,请来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那些周边的居民,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大多数是白领,家具城营业他们要上班,等到他们下班了,家居城又关门了。了解了这一情况,卖场推出夜场服务,把营业时间推迟到晚上9点,周末10点。并推出一系列夜间购物优惠活动,结果一下子销售额翻番。

  树立形象也很讲究,做策划案之前,首先要明确你只是想卖产品还是想树品牌,或者想二者得兼。如果仅仅是想赶快把产品销售出去,那大可以剑走偏锋,搞些事件营销。还是一个别墅项目,盘子不大,就几十套。地段很好,设计也不错,可盘子太小,大规模宣传不值得。而且开发商也无意创品牌,只想快速销售。于是,便创造了一个事件:送了一套别墅给刘嘉玲,然后放出风去,引得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成为社交场合的热门话题,诸如别墅到底值多少钱,是送还是卖,刘嘉玲会不会真的入住,成为酒桌上争论的焦点。那个别墅没花多少钱就吸引了无数眼球,再加上楼盘的确不错,没多久就卖光了。

  如果要树立品牌形象,这类手段就要慎用。免得事件选择不当,砸了自己的招牌。无锡一家地产公司假借贝聿铭的名头为自己宣传,结果被贝大师告上了法庭,最后不得不道歉赔钱了事,不仅没促进销售,还损害了品牌形象。上面讲的那个别墅楼盘,请刘嘉玲做代言的第二年,刘就爆出了裸照事件,要不是楼盘早就销售一空,肯定会有不利的影响。

  想要树品牌就要舍得投入,在充分市场调查和精心策划的基础上,要大胆投入。某地产商刚进入苏州,一夜之间,所有电视的黄金时段和报纸的黄金版面,以及最好的户外广告位,都是他们的形象广告。狂轰滥炸了半个月,品牌形象一下子深入人心。我和他们的策划总监聊过,半个月投入三百多万,占了他们当年宣传预算的六成。可这个品牌一炮而红,之后再做售楼广告时,只需要简单投几个楼盘介绍得报纸广告就够了。这样一算,其实还是赚了。

  很多小品牌,不可能巨资打广告。就需要在找准自己的定位的前提下,持之以恒的给自己宣传。有个摄影工作室,常拍些很另类的图片放到网上让人观看,有些照片由于创意过于大胆,引得网上批评声不断,可他们不为所动,坚持了上传了两年。现在,只要有人想拍些有意思的写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工作室。

  选择宣传方式也很有讲究,报纸电视价格高,时效短,而且必须投放一定的时间才会有效果,一般大公司才有财力选择;户外广告牌虽然投入巨大,可时效长,对建立品牌形象,在消费群中混个脸熟,有很大帮助,某些地产广告和快速消费品可采用;网络容易吸引年轻消费者,方便和消费者互动,宣传形式也多样,促销效果不错,适合做一些时尚消费品的广告,只是对建立品牌似乎效果不大。

  各种路演活动也是必不可少,更高端点的活动例如出书和授课,渐渐也在一些诸如咨询、法律行业流行起来,路演、出书、授课,短期内促销和树立品牌还是不错的。想要有长期的效果,就要有内容支撑。

  策划过程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首先要找到你的目标消费群,然后提炼出消费群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预期;接着按照消费者的预期打造一个品牌形象;最后想办法把这个形象灌输到消费者脑子里。如果能做到,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你如何把商品摆到消费者面前了。

  所以,别在夸耀你花大价钱做的VI了;也别吹嘘在宣传上投入多少钱了;你知道你的上帝在哪,并了解他们想什么吗?不审势则宽严皆误,目标找错了,心理没抓准,一切都白费!


  (https://www.xddxs.net/read/3348748/1111096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