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五十章 攻心之计

第五十章 攻心之计


  按照杨广的规划,日后儒家将变成一门哲学课,就像后世的思想品德课程一般,从考试科目变成道德学问,变成科举的门槛。

  士子们不但要认真学习其中的忠君爱国思想,更要践行自己的“仁”,如同后世的公益活动。

  科举也不再考校具体经文,但要检查其人品行,这品行便由地方县官、教谕和提刑官综合给出。一个人若是风评不好,那他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为了把四书五经的官学功能给剥掉,没了这层皮,相信儒学的地位,很快就会变得和后世马哲一般。当然这种情况的前提是杨广打赢江南士族,而且日后隋朝还不会被推翻。

  虽然还没开打,但他已经想好了那些士族残余的处置方法,他们将成为第一批教育官员——教谕。

  当然,这教谕也不是相当就能当的,首先得听话,愿意配合他夹私货的行动,不但要给他摇旗呐喊,以后还得帮着进行一系列的鼓吹。

  这招叫统一宣传口径,实乃宣传思想愚弄他人的神功绝技。

  儒家学说不是谁都可以涂抹的,唯有公认的儒学大宗师才可一式,杨广别说大宗师了,他连论语都背不全。留给他的只一条路,那就是像忽必烈和多尔衮一般,杀得士族怕了、胆寒了。

  后者的效果还要好过前者,毕竟都是些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家伙。

  现在的士林风评愈演愈烈,看到朝廷和佛家在舆论上的无力,江南士族愈战愈勇,战火已经从仁寿宫变烧到了杨广的胡人血统上。

  不错,单说杨广,而不是杨家。这证明士族还是有能人的,这是想挑动皇族内斗。

  这种情况不论他如何处理,都会留下把柄,杀了是他心虚,不杀他心难安。

  而且士族的能量也不可小觑,锦衣卫大批斥候出动,愣是没找到散播谣言的人,这有证明京师有人帮他们遮挡。

  攻心之计,不可谓不毒。

  如今更是弄得满城风雨,便是连前太子杨勇都已经赶来谢罪,深怕杨广一个不乐意将他砍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杨广对于舆论的威力认识的很清楚,也知道如何防范。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源头上隔绝,但这不现实,明年开春,大军才会渡江征讨士族,现在动手准备不足。

  然后便是从渠道上截断,这个就更难了,锦衣卫搜查了半个月都没发现,他光是下令也没用。其实他还挺怀念后世发达的网络条件的,爆炸版的信息既能激发群众智慧,又能繁荣社会,出了事儿还的能第一时间封杀。

  最后便是老套路,拿个更有爆点的新闻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加薪可以得到朝廷官员的好感,不指望他们主动出击,只要不在其中推波助澜上下其手就好。

  设立教谕充实学部则可以拉拢小地主们,也就是寒门。中小地主早就先要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官僚集团了,只可惜士族势大。后世如狼似虎把持朝政的地主们,现在还是在士族脚下瑟瑟发抖的可怜虫呢。

  历史上寒门士子发迹还得等武则天上台,真正兴起则是在五代朱温手上。

  只待杨广清除了江南士族,到时候他手上便有大把的官职可以分配。这就是他为工匠营和寒门子弟划定的蛋糕。

  这是没办法的事,可以预见,大军一旦渡河,江南地区原有的体系将被彻底破坏。原有的官僚杨广会将他们打包带走,送给他的兄弟们,去蛮夷之地建制,可不得需要一批文官吗。

  山东地区是战略重地,不但负担着朝廷一半的赋税,更是与北方各族接壤,一个处置不当便会出乱子。

  南方就不用担心了,正所谓不破不立,虽然衣冠南渡让南方走上了发展的脚步,但侯景之乱不但将它打回原形,更是对重创了江南经济。

  如今南方的实力大大落后于北方,没有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浙江和杭州的发展起码要延后数百年。

  旧的官僚集团腐坏了,杨广可以清除他们,但科举出身的官僚就不好唬弄了。

  这些人有个典型的毛病——缺乏安全感,还有个优点——爱好秩序、重规矩。

  电视剧中,古人动不动就说:没规矩、不懂规矩、无一规矩不成方圆。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抵制皇权的力量,所以要树立一个规矩将皇帝框起来。

  最开始是天人感应学说,但这个力度显然不够,华夏文明的讲的就是抗争,水多了要治、日(喵)多了要射、天不公了就要把天柱撞断。

  祖先都是这种思想,你如何要求后人听老天的话,一有灾难就去祈祷去下罪己诏。

  于是“祖制”应运而生,最开始不过是一种成法、先例,到后来就成了文官拘束皇帝的枷锁。求新求变被他们曲解为不忠不孝。

  这就是杨广讨厌儒家的地方,本来是很讲究求新求变的思潮,从成汤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和“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转变成后世那般一说变法就要复古,动不动就想推行井田,所谓的五经博士没有一个真正联系过实际的,全是空谈妄想。

  单说“诛十族”的主角——方孝孺,建文帝若真按照他的办法去复周礼,那明朝只有俩个下场,一是诸侯四起,重演战国旧事,二就是朱棣之类的藩王起兵靖难。

  当然,儒家变成这样少不了统治者推波助澜,祖龙不是说了吗: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既然要传之无穷,那自然是变化越少越好,最好就一直维持原状,于是儒家便将道家: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借来粉饰。

  杨广从未想过要把皇位传之无穷,一来没意思,二来不可能。

  若是他不能将求新求变的思想根植在儒家里,那么后世子孙也不过是宋明皇族那般命运。

  若是做成了,最好也就是英吉利那样了,不过这条路更难,皇室若是没有足够的功绩那是想都不要想。

  在汉文化圈里,除了岛国万世一系和棒子口中纵横3000年的恒国外,只有周朝是传了700年往上的,而且越是中央集权的王朝,其存在的年限就越短。


  (https://www.xddxs.net/read/6261/40136825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