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争分夺秒,耗心力为国为家
天道未全,三界屏障虽像是漏风的筛子,只能阻隔凡人跨越,但各界规则已定,因此时间流速已然不同。
就在昆仑、灵山门人下山之际,凡间已过月余。
如今的朝歌,好似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贪婪的吞噬着神洲的人口与资源。
各种新奇工业品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所有人都处在一种迷茫的幸福中。
当然这其中矛盾自然是有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是在巨变的过程中,一时间被庞大的利益压制下来罢了。
殷受很忙,忙的四脚朝天,既要为三妃留下治世锦囊,又要拉着闻太师四处灭火。
治世锦囊不必多说,其实就是各学科的基础教材,以及他对后世做出的一些总结,这其中实例远多于理论。
教育乃国家发展之本,这一点他是深信不疑的。
而有了民智启蒙者的身份,日后无论谁当政,也不能无视三位妻子的存在。
至于各种社会现象的实例,则是希望她们日后可以更加地理智,稍稍压制一下女性的柔软与感性。
毕竟位置越高,做出的错误选择,其危害性便会越大。
而之所以成型的意见很少,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他看来,哪怕两世为人,对于政治与哲学,自己仍然浅薄无比。
换句话说,就是资质很低。
与其现在抄袭出很多听上去是真理,但能做到者寥寥无几的理论,不如守住扬善惩恶的根本。
在他看来,前世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历万难而不绝,靠的便是其独有的道德文明体系。
即便有人说那是迂腐的,是糟粕,但谁也不能否认,它催生出了无数愿意为族群献身的“傻子”。
而就这是这群“傻子”,每每在大难之后,将整个民族托出低谷。
想要守住这个理念,靠现有的王族成员是不成的,作为既得利益群体,想让他们放弃到手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
三妃则不同,相比之下,背景深厚,欲望却要小的多。
当然,若说这其中没有私心作怪,那便是他自己也是不信的。
至于说与闻太师四处灭火,则完全是被迫而为之,令堂堂商王直欲骂娘。
前世他就是一个政治小白,之前颁布改革方案,也不过就是抄袭后世的一个政体框架罢了。
其目的是为了细化一下分工,做到责任到人。
俗话说知易行难,以前他虽是商王,心里想的却是随遇而安,自然不需要为政务苦恼。
大商文武的治世能力,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强的。
但事情是有惯性的,大商朝堂虽有改变,但在殷受眼中却是微乎其微,全然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得已之下,只能亲自下场,而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便是明君就真特么不是人干的。
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
社会发展需要人,他便令各方诸侯扩大征伐,所掳夷狄尽入朝歌。
大量俘虏涌入,直接需要面对的,便是治安环境的极速下降,以及粮食的大量消耗。
朝堂之上开始争吵不休,逐渐失势的贞人集团心有不甘,四处宣扬“化夷狄为民”不合天道,用之祭天更为合适。
其以“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理论,拉拢了叔父箕子与长兄微子,在朝会中直接发难,希望可以恢复祖制。
祭祀之事倒还好说,毕竟礼敬天地祖先,可以让国民在心理上有个寄托,殷受对此还是可以接受的。
让他对之抵触的,是十日便国祭一次的恼人频率,和崇尚活人献祭的恶习。
尤其是其中的“长子献祭”,更是让他难以接受。
老实说就冲这一点,哪怕是国祭有万般好处,殷受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摒弃。
可如今矛盾已现,若不愿妥协,便只能解决外来人口暴增所带来的问题。
殷受无奈拉着闻太师做背书,亲自下场解决治安与粮食问题。
治安方面新增了警务局,其直属国防部,人员从士兵中择取,只是选取标准很是奇特……
油滑的不要,一根筋优先!
殷受的决定很见效,这些一根筋只知律法,完全不看身份高低,很快便整肃了市面上的混乱局面。
不过十日,城北监牢便满员了,堪称上古时代第一次严打。
而仅仅抓捕是不够的,在大商想要给人定罪,证据也是需要的,那些作恶时直接被捕的还好,被举报的可就不那么老实了。
在没有天网的时代,想要证据何其难也。
这便只能苦了闻太师了,额头的竖眼整整五日就没有闭上过,尤其是一招溯源之法,可以说是情景再现。
殷受大开眼界的同时,心中也是惴惴……
无比珍贵的法力,用来应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老人家会不会认为不值得。
不料闻太师却没有半分着恼,看向殷受的目光中满是欣赏之意。
原来老人家,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对于所谓的民间百态,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人性的理解流于表面。
在这些案件中,有钻律法漏洞为恶的,有利用白手套推卸责任的,有搞法不责众的……
他终于明白了,为何殷受会在律法之上,以德行进行约束。
不过对其中的判罚标准,一时却还无法把握。
殷受定下了两个标准:
一、主动交代者,正常判罚,若被监察部查获,则十倍罚之。
二、凡损德败行者,从重罚之。
第一点很好理解,闻太师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好处,若是人人心存侥幸,以自己大罗境的修为,灵力怕也是不够用的。
只是这损德败行,听上去着实宽泛了些,一时间摸不到头绪。
老人家并没有多问,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消耗法力还原一个个案件的真相,分析殷受做出的判罚。
造谣、放贷、诈骗、买卖妇女儿童、煽动法不责众、无端构陷……,这些行为大多无关人命,刑罚之重却堪比行凶杀人。
渐渐的,他明白了……
这人间之事并不复杂,有些事情常人很难做的出来。
就比如行凶杀人,那种毫无人性,无故伤人的畜生,总是少数的,将之绳之以法即可。
而有些事则不同,寻常之人只需一个闪念,令心中的恶意占据上风,便可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
其看似危害很小,却流毒深远。
若无法有效的阻止,恐人人效仿之,国家将礼乐崩坏,民众将如砂砾般分崩离析,再无团结可言。
闻太师满意了,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他觉得自家弟子看的长远,全盘接受了这种判罚方式。
于是在审案第六天,他将殷受堵在了宫门口,开口道:
“大王,老臣已知判罚尺度,监察部即日便可成型。
至于主审之人,择一正直之士坐堂即可,有老臣坐镇,大王可无忧矣。”
殷受闻言吐出一口浊气,这些天脑细胞死了无数,这个好消息来的还真是及时。
揉了揉发胀的眼睛,笑道:
“那就有劳老师了,不如这审案之责也归属监察部,主审之人便由老师指定吧。”
闻太师颔首应是,身为三朝老臣,这人选之事最为简单不过,丝毫不在意政治小白的胡乱指派。
殷受见老太师答应的这么痛快,心中有愧,假惺惺地关心道:“积案甚多,老师可需要多加派些人手?”
“呵呵……,大王莫非是忘了与老臣所谋之事?”
“啊?”殷受愣了片刻,随即惊呼出声:“老师所言,莫不是那事成了?”
(https://www.xddxs.net/read/3462320/1111111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