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关于顿悟,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常见的,关于甜豆花是正统,还是咸豆花是正统这个话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当你在网上和人争论的时候,这些观点看法是从何处来的呢?是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你肯定是看过很多资料,有过很多亲身体验的阅历,进行过很多思考,甚至参与过很多场看不见硝烟的论战。
然后你才能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块,只要一接触到这个话题,就会自动触发,有无数的观点可以输出……”
听完这句话,一些人当场就脸红了。
因为都不用等到顾知书整段话说完,仅仅是“甜豆花”和“咸豆花”六个字出现,很多人就已经触发了本能反应——
开始在键盘上用无影手敲打了起来。
每次这个经典话题能带起节奏,这些家伙都功不可没。
看见手机备忘录上已经写完3条的文稿,许多人都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汗颜。
晕,还真被他顾知书给说中了,原来我的脑子里真给装上了个模块啊!
“模块被自动触发,好处是可以节省大脑算力,不用每次遇到事情,都要长考一番才能做出回应。
而坏处呢?
就是在熟悉的领域,很难有突破性的思考成果。
因为你的思维已经被这些模块给封锁起来了,全部的思考,都围着模块打转,绕来绕去,都走不出这个被封锁的范围。
但也有例外,比如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之中,身心足够放松的时候,这些模块也是有可能被慢慢剥离的。
离散的知识,重新排列组合,就有可能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是为什么佛教要主张冥想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冥想容易产生顿悟。”
啊?
你还真给出这么详细的科学解释啊?
搞到我都有点想现在就在床上坐起来,试试冥想的功效了。
很多听众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抵不过温暖被窝的诱惑,没有选择付诸行动。
不是我不想,只是中了被窝封印术,实在是有心无力!
“我们回到身处龙场的王阳明身上,三十多年来的经历,此刻仿佛走马灯一般,在脑海里浮现,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历历在目。
格竹致知导致感染风寒,两次科举落第的失望悲伤,被廷杖、被贬官、被流放、被追杀……
这么多的挫折,之所以没有把他打败,并非是来源于任何外物在支撑着他,而是他的精神,从未被压垮!
这也就是所谓的‘本心’!
他由此进一步意识到,本心的状态会决定一个人如何感知外界事物,以及决定自己要如何展开行动。
当人的心灵境界提高后,对外界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龙场这个地方,在外人看来,是穷乡僻壤,是蛮荒之地,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
但在王阳明看来,这里却是精神的乐园,是顿悟的风水宝地,是他人生之中难得的风云际会之所。
由此可见,同样的人和地,你的心境不同,看到的东西也自然有异,圣人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困难,享受龙场的遭遇,而多数人却只会追逐身外之物,满心只想着逃离这个地方。
要认识天理,身处何地并不重要,理就在你自己的心里,这就是着名的——
心即理!”
“可是,知书,我想要提出一个质疑的观点。”陈乐瑶此时开口说道。
“嗯,乐瑶你说。”
“虽然王阳明龙场悟道,心学诞生,但,这似乎对他目前遭遇的困境,没有太大的帮助吧?他依然只是龙场的驿丞,依然远离朝堂之外。”
“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问的,是心学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响对吗?”
“没错,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完全功利性的行为,但也不能完全抛开现实情况来看待问题,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陈乐瑶的提问说到了很多听众的心坎子里。
是啊,你王阳明虽然是开创了心学,但如果你一直都被困在龙场这个小地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连自己生活都过不好的人,再怎么自诩大师,吹嘘自己的学问,在旁人眼中,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心学能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问得好,思想本质上是用来指导行动的,一门崭新哲学思想的诞生,往往也会配套着对应的方法论。
而王阳明所开创的方法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知行合一!
但如果你简单把这四个字,理解成为我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去做,那就错了。
知和行的关系,古往今来,被无数人争来吵去,也弄不出一个明确的结果。
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
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很容易的,但实践起来很难。
也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际做起来反而容易。
到底谁是对的呢?
我也不知道,总之那么多圣贤都吵不出来个结果,我也做不到。
但王阳明这时候却跳出来了,他大喊道: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过去知识是被锁在书本里的,过于死板,缺乏鲜活的实践。
知和行应该是统一的,不该被区分开,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一个人有诞生想要获得某种认知的念头时,实际上就已经算是行动的开始了。
当他认真做完了某件事情后,他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认知。
就像一个人孝敬父母,他内心产生了这个想法并且付诸行动,才算是他真正认知了孝顺的道理。
总结下来,就是说——
一个人想要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要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读懂了,另一个人没有读懂。
读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读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还改了名字——
叫陶行知!
扯远了,还是回到乐瑶你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即这套心学如何影响现实呢?
在龙场的几年间,王阳明积极推广自己的心学思想,吸引了很多学生,也获得了当地官员的赏识。
被贬期满后,由于他积攒下来的声望和人脉,很快就被推举担任了庐陵县知县。
等到刘瑾被处死,最大的障碍被扫除,至此王阳明的升官之路就一发不可收拾。
1516年,他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负责去江右剿匪,年少时领兵打仗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但这活可不轻松,因为当地的匪患已经相当严重,而且官匪勾结,前面几任官员都拿这种局面没有任何办法。
还记得王阳明熟读兵书,学习兵法的那些日子吗?
你过去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他先是假传命令,定下日期,说要出兵剿匪。
然后就派人重点监视在这段时间外出的官吏,果然很快发现了一堆通风报信的内鬼。
你以为王阳明会以严刑峻法将这些蛀虫斩杀吗?
又错了,王阳明抓住了这些人的马脚,却不去上报,而是展开了攻心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恩威并施,很快就把这些人说服,让其戴罪立功。
有了双面间谍,接下来官府的行动,就如同摧枯拉朽,轻松荡平了匪患。
如果说打匪徒只是牛刀小试,那三年之后,王阳明真正意义上的强敌出现了。
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协众十万,气势汹汹。
而王阳明手上只有两万不到的民兵,没有人看好他能抵抗住叛军的攻势。
王阳明再次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再次使出攻心计,他先伪造了一张讨贼檄文,说朝廷已经集结完毕十六万大军,整装待发。
同时要求各地州县必须做好准备,不可投降,等待王师天军降临。
他还故意安排密探把这些檄文散布出去,让宁王朱宸濠那边陷入了犹豫,错过了最佳的反叛窗口期。
不仅如此,王阳明还使用了反间计,给朱宸濠手下两员大将写信,引起对方内部的怀疑和动荡。
最后再大肆宣扬,只要叛军那边放下武器投降,朝廷即可网开一面,不追究底层士兵的责任。
如此多管齐下,仅仅35天时间,他就亲手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亲王叛乱。
你发现了吗?王阳明的心学,并非是唯心主义,也不是自我麻痹的精神毒药,它告诉世人的是,一个人要有做大事的志向,也要有符合实际的做事策略。
无论是剿匪,还是平叛,王阳明从来不是从唯心的角度出发,想一出是一出,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合适的行动方针策略。
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战无不胜的哲学和智慧。
嘉靖元年二月,一件对王阳明而言天大的坏消息出现了。
他的父亲王华因病去世。
这位老先生的前半辈子,被自家的调皮儿子折腾得够呛,好几次都气得死去活来。
但在后半辈子,他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此时的王阳明,已经是天下闻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
王华也因此含笑而去,人生得子如此,再无遗憾。
父亲的离世对王阳明的打击很大,他为此大病了一场,醒来之后,他再次有所顿悟。
父亲的训诫、格竹的执着、不甘的廷杖、龙场的荒凉、悟道的喜悦、平叛的危机,他经历了如此多的风波和绝境,官场上刀光剑影,几起几落。
事到如今,再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扰乱他的心境。
他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专注他少年时在父亲面前立下的誓言——
做圣贤!
此时的王阳明尽管已经名满天下,却还是保持谦卑,四处游历讲学,无论贫富,只要愿意来听讲者,他都以礼相待。
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广博学识,征服了无数的人,心学也在他的带动下,风潮渐起,隐隐有大势所趋之兆。
但程朱理学家们却对此无法忍耐了,纷纷出面写文章驳斥王阳明,痛斥他为异端邪说。
甚至出现了当年的科举考试,把影射攻击王阳明的话,拿来当做科考试题,可谓是举世奇观。
对此,王阳明只是笑着回应道:
四方英杰,各有异同,议论纷纷,多言何益?
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回复,同时也是阳明先生一生的注解。
哪怕身处狂风暴雨之中,惊涛骇浪席卷而来,他也依然屹立在那里,泰然自若。
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
1527年,两广地区叛乱再起,朝廷束手无策,此时皇帝又想起了王阳明。
那个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王阳明。
于是赐下铁券和岁禄,命王阳明总督两广,平息叛乱
此时阳明先生已经是五十五岁高龄了,而且这些年连番折腾,身体健康已是每况日下。
以他当时的名望,完全是可以拒绝这份差事的,但他若是拒绝,就不是那个十五岁就高呼要为国出征的王阳明了。
他这一生就是为国为民而活着。
临行前,王阳明找到了自己的两位得意门生,吩咐道:
我此行赴任,必定再无返乡之日,此刻即是永别之时,望你们用心于学,不要辜负老师的期待。”
听到这里,很多听众都默默流下了眼泪。
他们眼中好像看到了一个伟岸的背影,区别于苏轼的文采斐然,不同于李白的豪情万丈,也迥异于尼采的孤独疯癫。
他能文能武,一生都在践行儿时立下的志向——
保家卫国!
他的哲学思想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
尽管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但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将思想的光辉遍撒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之上。
人人皆可沐浴其光芒。
即便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所思所念者,无非还是那九个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未改变!
“阳明先生对弟子说:我还有最后四句话要传授给你们,我毕生之学,皆在于此,你们要用心领会,将之发扬光大,普济世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即所谓心学四诀,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阳明先生是本着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走马上任的,但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名气已经大到何种程度。
两广叛军听说王阳明来了,商议半天,最终拿出来一个最佳应对方略——
投降!
于是折腾了朝廷几年都没有办法解决的两广之乱,仅仅是因为王阳明的亲自到来,就此平息。
1528年十月,王阳明的肺病发作,生命垂危。
他想最后回到家乡再看一眼,却连这个简单的心愿,都无法达成。
在归乡途中,他的身体再也走不动了。
临终前,门生故吏聚集在他的身旁,问先生还有什么遗言交代。
王阳明笑了笑,伸手指向自己的胸前,留下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https://www.xddxs.net/read/3384247/1111099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