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狮醒东方 > 第114章 【静】搅乱云风宁雨落 静光阴独自穿梭

第114章 【静】搅乱云风宁雨落 静光阴独自穿梭


BJ的初春只是一个名词,更何况到了仲春时节,也少不了一场倒春寒,直将原本已经热起来的天儿罩上凉意。

  能掀起一层鸡皮疙瘩的凉风,好巧能被运动起来原发的热量所解,是最适合训练的时候儿。

  “来,打涨儿……”

  “你这再站直点儿,她怎么踩的上去?”

  “咚!”

  适合训练的天气,张老师看着几对儿狮子的配合都有显着的进步,抠动作上瘾还不是让人腿疼的原因——兴致一上来,张老师手一握腰带,几个狮头轮番儿的被‘趁热打铁’!

  “咚!咚!”

  “哎呦……”

  “你们做这些动作力量上肯定都没有问题,但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配合还是得继续磨合。”

  “高举,蹬腿儿,这都还是要你们自己注意这个巧劲儿,不是让你光靠着狮头往上边儿蹦,也不能光靠着狮尾拎,这一就劲儿,顺着就上去了,两边儿都不费劲儿,那才叫正常呢!”

  “咚!”

  “哎,别歇呀!”总结完了,张老师靠在一旁的桌子上拍了拍手,“再来,再来!”

  “来来来,看这边儿!”陈梨安顾腿不顾头,动作上面这回算是稳稳当当的没问题了,几位阿姨抓紧时间赶紧拍个视频,发到群里面留存,前者这头倒是不知道应该朝着什么方向亮相才对了!

  “哎呦,你们可小心着点儿吧!还鼓掌呢?都没注意她这动作手跟着摆呢!”张老师在一边儿瞅着,一幅被气笑了的模样,却没有真正生气,“我的头啊,你这手里要是拿上狮头,还没起来呢,头先给我砸地上了!”

  “哎,你倒是站稳点儿啊,你这样儿也亏的是他这腰好,你要是换我这个年纪,那直接撅在哪儿了!”

  “咱们不上步了啊……”

  “你一会儿给范儿给清楚点儿。”

  “行,一……”陈梨安说着话,左脚由大腿领着高高抬起,落在和右脚平行,距离一肩宽的位置上,“二,走!”

  “咚!”又是重重的落下来了,显然动作上边儿还有不少需要细抠的地方。

  “再来一次,比刚才好多了!”

  “好好好,这次看着就好,我给你们发群里去了,回去自己看看和之前的区别。”不熟悉动作的人可能不好指点出具体问题在哪里,但是只要看得多了,想要看出什么动作是对的,还是很容易的。

  “你们看刚才就轻多了吧,落地的时候也不是砸下来的。”接过拍好的视频,张老师滑动进度条儿,把上边儿的动作指给陈梨安和李染染看,“再来几个,小李,你狮头的动作也不能给我扔了……”

  刚才给李染染示范狮尾动作的时候儿,张老师给陈梨安拎了五六个高举,现在人累了才是正常的:“小陈儿是不是累了,那我来举你几个。”

  眼看着这太阳漫过旁边的一片矮平房,彻底驱散了昨夜雨水留下的痕迹,张老师还没有叫大家停下来休息休息的打算,显然是练上瘾了。

  “张老师,别练了,别练了,中午就要坐高铁去黄山,你这身体棒,我们跟不上啊!”

  “哦,那再练几……”

  老老少少一群人,哪儿有那么多气力东奔西跑还能保证明儿的状态?张老师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点儿,心知这会儿再不吃饭,也该出发奔着城里去坐高铁了:“行吧,太累了明儿也不是事儿。”

  “我点好了,马上就到。”六十多岁的一群阿姨们,硬是因为这时不常儿需要自己备饭,自己带着这一身行头儿四处儿跑的活动,把手机上外卖、导航、社交的软件儿,玩儿的比陈梨安这群年轻人都快溜了!

  “小陈儿他们要拍纪录片儿,顺带还带着咱们玩儿了一圈儿,可不能给人家耽误时间,咱们有什么都尽力配合人家导演,别给小陈儿他们找麻烦。”吃着饭,张老师还是闲不下来,叮嘱完这个,叮嘱那个,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你啊,先管管你的嘴,有时候想起什么说什么!”阿姨们都是张老师嗯老朋友了,说什么也不会惹后者不快,“有的话,咱们熟悉的人说说也就行了,你放出去说,人家要找你话里边儿的不对了!”

  心直口快是张老师的优点,有时候儿也确实会惹来麻烦:“咬定牙关,他就不认承!”

  年轻的时候,张老师在厂里面不但学了太狮,京剧上也能唱些个架子花脸应工的唱段儿。再加上太狮和京剧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张老师的身段儿也是有模有样儿!

  再加上张老师这个年纪,年轻的时候儿,不少大家尚且在世,听的戏更少不了。这会儿还来了句《武家坡》里边儿老生的词儿,和阿姨们开玩笑。

  “哎,你也别说别人了,应该让小李和小陈儿盯着点儿你这贫嘴还差不多!”

  张老师被怼得说不出话来了,还要摆出一副自己‘好男不跟女斗’的架势来,气鼓鼓的塞了满口的菜……

  烟笼水墨芳颜展,一汪春水润千山。提着行李走到高铁站台上的时候儿已经是傍晚,精神抖擞的阿姨和老师们,实在看不出六十多岁人的老态,

  “真好,咱们那边要是也有这样的天儿就好了!”此时的BJ还是冷的,早些年刚开始学太狮的时候,出了汗不注意就要着凉,现在回想起来,阿姨们犹是有些害怕的。

  张老师习惯走在队伍末尾断后,听着落在车站顶棚上的‘噼噼啪啪’,就知道这雨尚且没有停:“等到他们南方的梅雨季节,你们就不这么觉得了!”

  “哎,他们安徽是南方啊……”

  刚才侧过头来,陈梨安就看见来自刚才说话的李阿姨目光里的询问之色:“确实是在秦岭淮河以南。”

  “那他们这边儿应该是南狮为主吧?更像是他们广东那边儿的醒狮?”

  “不是,安徽这边青狮还是北狮的典型儿呢!”黄山北站是当次车的终点站,张老师还是火急火燎的催着诸位赶紧下车,现在又开始翻找自己包里边儿的备用手机,“小李那会儿说她手机空间不够了,我这说带个手机你们可以拍照呢,哪儿去了?”

  “你慢慢儿找吧,车上又没拿出来,也不至于丢上头。”

  “倒是有空儿关注人家安徽有什么舞狮呢,自己东西这会儿倒是找不到了!”

  “哎,不然你以为我怎么知道这边儿梅雨季节不好过呢?我前些年到各地把这些个狮舞都转了转,再说那大家不一起开会啊?”

  每到这个时候儿,没有一个人不觉得张老师实在是可爱的——谁能想得到一个快七十儿老爷爷,做起事儿一看就唰利果决,在背后也能这么可爱呢?

  “还在站台上的旅客请快速离开!”

  “快点,这边车要走了!”

  一侧是要进库的动车,另一侧是即将经过的高铁,这么一大群人留在站台上边儿,属实让站务人员心里边儿打鼓……

  终于在披着的衣服里边儿好到了备用的手机,张老师这才彻底舒了口气,拉着洋洋洒洒的队伍,奔着出口儿走。

  江南的烟雨,徽州的粉墙黛瓦,总像是国画里面取出来的,让人一旦走进,就像是走到了画儿里边儿,是走、是停、是坐、是卧,乃至于能否出离这画儿,就都半点不由人了!

  “你们之前来过黄山么?”

  “学校带着游学来过,但是一直没机会上山。”李染染高中的时候儿还没有游学这一说儿,而陈梨安却赶上了第一批,“听说后来都有了……我们这一代从考试到活动,都属于试验品,真的羡慕现在小孩子们的资源!”

  何止是考试,曾经多少非遗进校园的活都干,不过是看看表演,看看摆在操场上整整齐齐儿打印宣传牌?现在光是太狮,学校里面就能够接触到传承人大大亲自传授的兴趣课。

  小时候老人们总说‘我们那个时候儿的条件怎么比得了你们?’曾经是多么的不堪入耳,如今倒好,陈梨安也学会说了。

  “时代越来越好了,现在小孩子的条件是和我们那会儿没法儿比。”

  “哪儿有越活越回去的?这要是越活越回去了,岂不是说明我们这群老东西这么多年什么有价值的事情都没做出来?”

  张老师并没有因为如今孩子们的条件伤春悲秋,更没有像是许多家长为了衬托自己的‘不是能力不足,是没有赶上现在的好时代’而一味的去讲现在的条件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便利。

  只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付出,就是为了下一代的孩子们,只是我们那一代看见这一代生活得更好,才是我们的成就。

  休整一夜,早上刚才起来,张老师就开始探索黄山游玩儿的路:人老心不老,闲游志也游,既然来了,张老师当然不想放过这大好风光。

  “徽剧,这个徽京剧院有下乡演出,倒是可以看看这两天有没有,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徽班儿进京,说起来大家都有点儿近亲关系呢!”

  “黄山,都来了HS市不去黄山,那也算是白跑一趟!”

  “这会儿又不累了……”

  阿姨们的吐槽总是这样及时又到位,张老师吃了瘪,从来也不在乎,多年的老朋友,如今又是一心来传承自己的热爱,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呢?

  毕竟是江南,清晨的风都带着柔情,比起北京城总爱迟到的春天,黄山的春实在是标致,所谓连绵的雨,在北方人看来,更像是美人的小脾气,黄山上自有风骨的松罢了!

  “BJ这个时候儿要是下上这点儿小雨儿,啧啧啧,那真是个往骨头里边儿浸。”

  “那你就留在黄山呗!”

  “留在黄山?留在黄山可不行啊,谁教太狮去?”

  “在黄山教太狮呗……”

  “白纸坊太狮毕竟是BJ本土诞生的,人家黄山有黄山的狮舞,这不是说呛不呛人家行的事儿,这东西也得有个文化环境。”

  别的事儿可以开玩笑,太狮这件事儿是绝对不行的。只要是碰上和白纸坊太狮相关的事儿,张老师说什么都得较真儿!

  有人觉得何必如此,现在发展多种多样,那么较真儿有什么好儿?

  “这种事儿上还不较真儿,难道等好东西都被折腾的不伦不类才知道得较真儿么?”

  较真儿不等于张老师不接受创新,甚至说张老师比任何人都希望太狮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走入更多年轻人眼里——至于现在能“创死人”的创新,还是不创也罢!

  粉墙黛瓦,天生的水墨画,再激动的情绪都能被这等能描山绘云的精致晕染开。

  黄山苍翠,狮舞红火,水墨外又点丹青,彻彻底底是让这古徽州的画全了人间烟火色。

  “咱们可是代表咱们白纸坊儿太狮来的,即便是友谊第一,咱们也不能给太狮丢脸!”

  “咱们再不济,还能占个萌呢!”

  “那不叫萌,那叫憨态可掬。”

  张老师一席话,又惹得大笑哄堂。

  “这就是了,用现在的说法儿这叫什么?这叫团建!”团建可很少有这么轻松又真心的氛围,只是张老师从来不在乎重新给这些词语下个定义。

  “到时候儿咱们一块儿山上看看那迎客松去,当年我自己过来的时候儿就没上去过……”

  正说着,一阵喧闹声从外边儿传了过来。有外人在了,张老师这些闲话当然也不再说——来人是微纪录片的拍摄团队,正要请一行人去这边狮舞传承单位找的地方儿,一起拍摄短片。

  “得嘞,诸位咱们走着吧!”

  张老师一声招呼,众人该搬东西的搬东西,该检查的检查,就这么在摄制组的帮助下有序的把装了狮头的箱子往摄制组请来的车上搬。

  “哎,不用,我们自己能来,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我们在,怎么能让你们来啊!”摄制组知道老师们年纪都不小了,急急忙忙的要去搭把手儿,“你们放心,我们当我们摄像机箱子来抬,一定不会出问题!”

  山近了,苍翠溶烟,很难不要人停步注目。


  (https://www.xddxs.net/read/3355831/1111103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