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猫踪迷影小说阅读 > 第142章 跳槽去哪

第142章 跳槽去哪


这时电话响了,时陈同,告诉他,开会要晚点,他已经让小肖安排好了饭店,让小肖先去陪着,他开完会就赶过去。钟瑖其实并不不想在这吃饭,他想直接回去,家里公司都有一摊子事。可他知道,他那帮手下,都好久没出来过了,出公差就是半工作半玩,要是工作完,直接回去,会被下属埋怨,觉得老大不上道。

  而且,朱琳也把酒店都定好了,那就索性在这里住一晚,明天再回去不迟。

  钟瑖正在大厅闲逛,突然朱琳走了过来,“刚才到房间找您,您不在,原来在这里。”

  “有事?”钟瑖一边和朱琳说话,眼睛一边四处瞄,这次来,也算小有收获,阿里到底是巨无霸,在AI领域绝对是国内第一梯队,而且全面推进,基础的各识别系统,到文字和图像甚至视频的输出,甚至AI机器领域,都成果颇丰。这些对钟瑖触动挺大的。

  “小肖说,陈总晚上安排了晚宴,要我们务必参加。”

  “哦,知道了,陈同刚才给我打电话嘞,这个陈同,搞这么客气干什么?”钟瑖随口道。

  “还有,”朱琳四下看看,“我刚才和小肖在一起,她接到一个电话,我瞥见屏幕上显示鹤亭公司张总。”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估计陈同想让猎头公司找人,让肖助理和对方对接罢了。”钟瑖不以为然道。

  “不是,”朱琳又凑近了,“小肖接到电话,就走到角落里,我隐约听到,下周三去去什么地方面试。”

  “你听错了吧,肖助理还没到张总亲自服务的层次吧,难道?”钟瑖突然脑筋一转,难道是陈同自己想跳槽,他自己不方便亲自联系,就让自己的助理加情人帮着协调?

  要想升职加薪,最快的办法就是跳槽,陈同到阿里,也快五年了,据说已经升到P7,再往上走,就不是光靠能力就能达到的,业绩,人脉,还有运气,三者缺一不可。陈同业绩应该能达标,但他的性格,过于直白,又不喜欢办公室政治,估计很难得到上层的认可,更别提提拔了。再过两年,他这个P7就不值钱了,运气不好,还有走人的风险。树挪死,人挪活,他想动动,也是人之常情。可刚才这家伙一点口风也没露,实在是有点不够哥们。

  不过想想也挺有意思,陈同娶了BD的前台,为了养家糊口,跳到了阿里。现在找了阿里的情人,又要跳到别处。果然一个人,不要在同事里面找伴侣,到头来肯定要放弃一样。

  只是钟瑖了解陈同,他和自己不一样,一直是走纯技术路线的,在阿里也是带团队搞研发的,看样子做的还不错,阿里技术国内算是顶尖的,薪资在同行中,算是挺高的,人往高处走,可国内哪里还有更高的枝?钟瑖知道,那几家巨头,有个默契,非必要不互相挖人,特别是技术人员,而且,彼此的薪资,也相差不多。只是钟瑖也没听说过,最近有新玩家入场呀。

  “你还听见什么?”钟瑖又问。

  “没了,肖助理走到墙角说话,声音压的很低,我再没听到什么。”

  钟瑖有些好奇,谁在挖阿里的墙角,但他当然不会现在去问陈同,那毕竟是人家的私事,再说隔墙有耳,万一被他手下听到,又生出事端。钟瑖决定,下周三打电话,诈陈同一下,看看他到底和谁在接触。

  这时,肖助理带着众人走了过来,道:“钟总,陈总已经安排好了晚宴,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蛋蛋斗斗又在打闹了,床上床下,楼上楼下,到处乱窜。这对活宝每天睡觉前都要打闹过之后,才老老实实互相搂着睡觉。

  丫头把斗斗捡回来的时候,说蛋蛋太寂寞了,给它找了个伴。我一直觉得猫应该是喜欢独处,习惯孤独的。一片落叶,一枚果核,甚至是自己的尾巴,都能让蛋蛋开心地玩半天,它还需要伴吗?不过,我已经赶走过丫头捡的一只小黄猫了,再赶走,有点不近情理。再说,这小黑猫傻乎乎的也蛮可爱,也就顺手留下了。“一只是养,两只也是喂嘛。”我当时想。

  从此,我家就再也没太平过。

  除了吃饭,睡觉,两只猫就腻在一起打闹。我家时不时就会爆发出猫在木地板奔跑时的咚咚声-----我一直很纳闷,猫跑动怎么会有那么大动静,简直就像两个小孩在奔跑,可有时候,它们跑起来又全无声响,所以我断定,两个捣蛋鬼它们是故意发出声响,来宣扬它们的快乐-----撕咬时的呜呜声,还有锅碗瓢盆掉落的乒乓声。声音超过我忍耐的极限后,我会对它们吼两声。可平静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打作一团。

  两只猫一起吃,一起睡,一起打闹,亲热的样子,连丫头都怀疑它们是不是同志了。  斗斗来之前,蛋蛋平静、慵懒、矜持,甚至有些忧郁。斗斗一来,蛋蛋就像被激活的病毒,活跃起来。

  看来,是我错了,猫的确是需要伙伴的。

  猫都需要伙伴,人却总试图独处,多奇怪。

  中式英文越来越流行,不知道哪位才子把王老吉译成king  is  always  lucky,把一个广东凉茶的名字演绎得霸气十足。

  不过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always  lucky的事,最近一场官司就把这国产饮料品牌推上了风头浪尖。

  官司谁是谁非很难判定,简而言之就是养父母把养子培养的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而且能赚大钱的时候,亲生父母冒出来争夺抚养权了。一方辛苦栽培,另一方是血亲,谁都有道理,一场轰轰烈烈的官司打下来,官老爷还是把孩子判给了亲生父母。

  内中的是非曲折就不细说了,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品牌今后的发展。

  有个一被广告人说烂了的例子: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账面资产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就凭这个牌子,也能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那么,广药集团能不能就凭着“王老吉”这个牌子,?创造一个“可口可乐”般的神话呢?

  我看很难。

  我们先看看王老吉这个品牌是如何辉煌的吧。1997年加多宝公司租用刚被广药注册的王老吉品牌,运作初期,王老吉只是个广东的地方品牌,产品也只是在广东地区销售。03年非典的爆发给了王老吉一个机会,被非典吓坏了的国人,抢购一切号称可以抵御非典的东西。可以清热降火的王老吉也上抢购清单。不仅销售剧增,品牌也跟着也声名远扬,一夜之间从一个地方品牌跃升为全国性品牌。王老吉抓住机会,再接再厉,针对都市人饮食油腻,休息不佳,普遍容易上火的这一特点,打出“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响亮的口号,把王老吉打造成中式健康饮料。08年汶川地震,王老吉亿元捐款,又给这个品牌注入“爱国、慈善”的基因,网上传出一片“搬空王老吉”的呼吁,王老吉的品牌形象从此达到最高峰。

  由此可见,目前支撑王老吉品牌形象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下火和慈善。可在这场官司冲击下,两大支柱颇有损伤,有一根甚至齐根折断。

  先说下火,王老吉火爆之后,马上冒出了“何其正”和“顺”两个牌子,他们分别大手笔得请了陈道明和葛优做广告,虽然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王老吉,可毕竟王老吉已经不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唯一品牌了。再说,许多功能饮料、茶饮料都打着补充维生素,清热消暑的旗子和王老吉争夺市场。本来王老吉可以借着先入为主的优势,通过广告公关活动不断强化品牌形象,可最近这一年,无论是加多宝公司还是广药都把精力放在官司上,品牌形象流失严重。此消彼长之下,原来领先巨大的品牌优势已下降不少。

  再说慈善,我们都知道,当初捐款是王老吉的养父加多宝公司,广药把王老吉这个牌子争了过来,可没办法把这个“慈善”这个品牌基因也一并争过来。反而由于这次强势争夺,给消费者一个很不好的印象,慈善这个支柱是再也没法用了。

  而且,功能饮料大多各领风骚三五年,新鲜劲一过,消费者关注度下降,市场份额自然跟着下降。饮料市场品牌众多,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又没到苹果那样强势的地步,而且凉茶的口感对一般人来说毕竟不是那么可口,只不过之前围绕在王老吉身上的光环使消费者不计较罢了。一旦品牌形象下滑,王老吉的市场必然大幅萎缩。

  还有,王老吉的成功,品牌的功劳自然功不可没,可加多宝的渠道建设也不可不提。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街头鸡毛小店,无论是大饭店还是烧烤摊,王老吉都能铺到货,广药虽然拿走了品牌,可渠道是拿不走的,现在加多宝自己也推出了“加多宝”品牌的凉茶,在大肆做广告。相同的渠道,相似的包装,再加上“正宗凉茶”的口号,“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很难说最后谁胜谁负。

  一个品牌的建立,要不断精心维护,不断注入新概念,期间任何问题都可能把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毁之一旦。广药以为自己争来的是金鸡,可得到是只病恹恹的母鸡,想要重振旗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天朝的企业似乎没有共赢的概念,非要整个你死我活。从现在看,加多宝和广药是两败俱伤,加多宝丢了一个辛苦培养出来的可以下金蛋的金鸡,而广药貌似成功争回王老吉,可他的品牌运作、渠道架设、销售宣传能力远不足以运作这个品牌,未来收益如何实在不好预期。受伤最大的还是王老吉这个民族品牌,自健力宝之后,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好不容易才树立起的品牌形象,一场官司下来元气大伤,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健力宝就是被人以国家利益的名义绑架,被几个短视贪婪的官商折腾得伤筋动骨,结果一蹶不振,希望王老吉不要步他的后尘。

  可口可乐的品牌神话很难再天朝重现,细究其原因,似乎不全是企业的过错,深层原因,一言难尽,总之南橘北枳,个中滋味,耐人寻味。

  乔布斯曾经说过:“不要相信所谓的市场调查,因为消费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告诉你他们不会选择一款华而不实的产品。可在APP应用推出之前,苹果与其他产品唯一的区别就是比别人漂亮。

  很多购买了宝马奔驰的人都会告诉你,他们选择这款车的原因是因为品质而不是牌子。的确,奔驰S级和宝马7系的确有很多与众不同的配置,可以让车可快、更舒服、更安全、更有驾驶乐趣。但奔驰宝马利润的最大来源不是S级和7系,而是大众级的C级和3系,这些个系列的车型不会有那么多让人眼馋的配置。曾经有个好事的德国人把两款同排量的宝马3系和大众宝来的外表和内饰都掩盖起来,让他们看起来一模一样。邀请十名普通消费者来驾驶,然后让他们判断哪部是宝马,结果一半的人判断错了。而这两款车的价格相差两倍。

  很多人选择速冻水饺,都会说喜欢广告里说的“纯手工、妈妈做的味道”的水饺。可实际上,大部分消费者选择速冻水饺的实际原因是他们没时间或者懒得做饭,而不是为了想尝尝“妈妈做的味道”。所以,也没哪个厂商会真的花巨资研发一种能和“妈妈做的味道”媲美的饺子,因为那意味着成本高的吓人。真要那么做了,消费者反而会说,与其吃那么贵的速冻饺子,还不如下馆子。

  消费者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好面子、虚荣、懒惰,可你要是真根据他们说的,做出一款分量十足、低调、实用、实惠、操作步骤略多的产品,你会死的很惨。

  市调的意义在于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至于消费愿望,那就要靠厂商“引导”了。

  了解人性,远比做什么市场调查重要!


  (https://www.xddxs.net/read/3348748/1111095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