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麋竺妹妹


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李傕等人更是直接在弘农这里追上了献帝,并在弘农附近的东涧将杨奉和董承带领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战斗实在太过惨烈,导致无数官员士兵惨死当场!

  杨奉和董承吃了败仗以后,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假装跟李傕求和示好,背地里却偷偷跑到河东向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请求援助。

  这些人收到消息后果然带着兵马赶过来支援,然后跟杨奉他们里应外合再次重创李傕大军,斩杀敌军数千余人。

  献帝见状立刻马不停蹄地继续向东进发,可李傕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很快就整顿好军队重新追上来。

  不出所料杨奉等人又一次战败,无奈之下只得护送献帝退守至陕县,并在此处安营扎寨加强防守。

  此时此刻献帝身边的卫兵已经寥寥无几,加起来都不足一百人。

  李傕率领大军将营地团团围住,并大声呼喊叫嚣,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和危险。

  太尉杨彪派遣李乐趁着夜色渡过黄河,寻找船只接应汉献帝渡河。

  黄河岸边高达十多丈,众人背着汉献帝走下船只,但士兵们看到情况如此紧急都争先恐后地攀爬着想要上船,导致渡船差点翻覆沉没。

  董承和李乐见状,只好用佩剑斩杀那些争抢上船的士兵,船上到处都是被斩断的手指。

  献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渡过了黄河,但与他一同逃离的只有皇后、杨彪等寥寥数十人而已。

  他们一路艰辛跋涉,最终抵达了大阳(现今位于山西省平陆西南部地区)。

  就在这时,幸运之神似乎开始眷顾这位落魄皇帝——河内太守张杨听闻献帝流亡至此,立刻派遣数千名士兵背负着大量的粮食前来觐见,并将这些珍贵的物资进贡给献帝以解其燃眉之急。

  而后,献帝一行人继续前行,当到达安邑(如今地处山西省夏县西北部)时,关羽老上司河东太守王邑同样带着丰厚的绵帛前来表示忠心。

  王邑在后台倒下后,也就是十常侍倒下后,用手中的钱回到了河东郡继续当太守。

  王邑也没想到以前自己手中的小小县令,如今已经是自己高不可攀的人物。

  面对这些雪中送炭之人,献帝心怀感激,当场册封张杨为安国将军,赐予无上荣耀。

  同时任命关羽最早的手下败将胡才为征东将军,委以重任。

  这一连串的事件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建安元年。

  也就是196的正月,董承、张杨欲使献帝还洛阳,杨奉、李乐等人不从,诸将又互相猜忌。

  二月,韩暹攻董承,董承逃奔野王(今河南沁慢),胡才又欲攻韩暹,献帝使人制止。

  七月,献帝在杨奉、韩暹等人护送下,回至洛阳,路上整整走了一年。

  献帝以护驾之功,迁张杨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假司隶校尉,皆假节。

  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成废墟,献帝居于新修之南宫杨安殿,百官皆无住所,“披荆棘,依墙壁间”。

  时州郡贡奉不至,洛阳粮荒,郡臣饥乏,或有饿死者。君臣处境十分狼狈。

  刘协回到洛阳后的事暂且不表,时间回到195年。

  这一年关羽一直在关注长安和徐州、兖州三地变化。

  兖州以吕布战败,曹操重新夺回兖州而告终。

  但是如此一来,原本就因干旱、蝗灾等原因粮食歉收的百姓,更加活不下去。

  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短短几个字但是确是整个兖州的现状。

  徐州刘备在小沛住下后开始拜访徐州士族,希望得到当地士族支持。

  如今眼看着陶谦一天不如一天,整个徐州自己就没有对手,陶谦一死,徐州逃不过自己的手掌心。

  徐州虽然流失了百万人口,但是士族底蕴尤在。

  刘备最近和徐州首富麋家走的很近。

  麋竺自上次陶谦二让徐州后就开始对刘备有好感。

  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仁主之姿。

  他们以前和陶谦属于互相支持,陶谦在他小的时候并不成器。

  后来苍梧太守的甘公出门时遇见陶谦,见到陶谦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车来与他交谈,感到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谦。

  陶谦成了上门女婿,逐渐依靠自己岳父的支持才有了今天。

  和他后期的改变也分不开。

  陶谦真正的有多大能力不一定,真有能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

  徐州被其他各州划分,下面的太守也不听号令。

  要说他没有能力也不行,很多州牧都已经被干掉,他还好好的。

  徐州又是中原大战必争之地,他能活到今天也是有能力的。

  另外他还有几大家族在支持他,一个是陈家,就是陈珪和陈登家族,这一支是有财又有势。

  另外就是麋竺的家族。

  糜竺是徐州的首富,其家族世代以垦殖和经商为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糜竺的资产非常庞大,据估计能达到亿万钱,家中豢养的奴仆和门客就有上万人。

  所以陶谦才能在徐州坐稳这么多年。

  刘备想在徐州站稳,有立足之地,必须要求得他们相助。

  这一日,麋竺设宴,邀请刘备到府中做客。

  刘备好好装扮了一番,要是今天能够得到麋竺支持,自己能少奋斗十年。

  麋府中张灯结彩,佳肴美酒,应有尽有。

  刘备应邀而至,只见麋府内金碧辉煌,仆从如云,心中虽感叹麋竺的富贵,却也不失君子之风,举止得体,言谈不俗。

  两人分宾主落座,麋竺率先开口:“玄德公,我久闻玄德公大名,这次徐州之危还要感谢玄德公解围!”

  刘备谦虚道:“竺公过誉了,备乃汉室宗亲,这本就是备应该做的。”

  两人你来我往,互相客套,话题从天下大势谈到兵法韬略,再到诗词歌赋,无所不包。

  麋竺对刘备的见识和才学越发钦佩,心中更是坚定了要结交这位英雄豪杰的念头。

  酒过三巡,麋竺话锋一转,问道:“玄德公,不知可曾婚配?”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轻叹道:“备早年确有家室,只是战乱频仍,家人皆已失散,如今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https://www.xddxs.net/read/3347952/1111088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