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勤王之师


关羽见郭嘉终于答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拍了拍郭嘉的肩膀,鼓励道:“奉孝,有你在我身边,我深感欣慰。”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乱世早日结束,让百姓们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

  ……

  两天后!

  关羽端坐于幽州刺史府议事厅主坐上,虎目含威,面沉如水。

  “军师郭嘉、幽州将军徐晃听令!”关羽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营帐之中。

  郭嘉和徐晃连忙上前,拱手行礼:“末将在!”

  “我命你二人携典韦将军,领两千青龙卫、三千黑龙卫,由关冲、关振为副将,走并州,直达洛阳,务必确保天子安全无虞。”

  关羽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每个字都如同重锤般落在他们的心上。

  “是!”郭嘉和徐晃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行责任重大,不容有失。我知你二人智勇双全,定能不负所托。”

  关羽继续嘱咐道:“另外,我特命姚超将军率一千锦衣卫同行,他们擅长隐匿行踪,可在暗中保护天子,应对突发情况。”

  姚超亦上前领命,他的脸上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作为锦衣卫的首领,他深知此行的艰险与重要。

  姚超不仅是锦衣卫首领,还负责给郭嘉和徐晃足够的信息支持。

  关羽继续说道:“此行不仅是为了迎接天子,更是为了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你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得有误。”

  众人齐声应诺,心中都明白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他们深知,一旦成功,将为幽州带来无尽的荣光与机。

  而一旦失败,则可能陷幽州于万劫不复之地。

  关羽再次审视了众人一眼,挥手道:“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随着关羽的命令下达,营帐内一片忙碌。

  众人迅速整理行装,准备启程。

  很快,六千人全员骑兵,还有四千屯田兵携带大量粮草随行。

  由一万人组成的队伍在营门外集结完毕,他们身着战甲,手持兵刃,脸上带着坚毅与决然。

  在关羽的注视下,队伍缓缓启程,向着并州的方向进发。

  郭嘉等人出了徐州,并没有着急赶路,他让姚超将曹操、袁绍、袁术最近动向拿给自己看。

  在出发前两天,关羽曾经找到郭嘉,和郭嘉私聊了很久。

  另外关羽将自己手中的情报部门能获得哪些情报告诉给了郭嘉。

  当然只是能获得那些情报,情报源头不可能告诉郭嘉。

  这些人的消息都是绝密,除了关羽知道,就只有情报部门负责人和副手清楚。

  另外关羽针对这次迎接汉献帝还有哪些后手到告诉给了郭嘉。

  郭嘉知道这些内幕后,对自家主公刮目相看,原来自家主公在这十多年来已经布局这么深。

  这些军阀身边都有关羽的密探。

  郭嘉之所以不着急赶路,是他从情报中得知,曹操派去迎接天子的人被打回去了,已经失败。

  原来一个月前,曹操决定派曹洪率兵迎接献帝,但被卫将军董承与袁术的部将苌奴据险阻止。

  曹操和关羽一样也迷茫过,自己是否要奉天子以令诸侯。

  几年前曹操的谋士毛玠就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

  但是当时,曹操想迎接献帝,其谋臣大多认为山东尚未平定,而献帝身边的韩暹、杨奉等又骄横难制,所以不赞成迎接,只有程昱极力劝迎。

  如今多年过去,汉献帝回到了洛阳,曹操又起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念头。

  在一群谋臣商谈过后,曹操才再次曹洪去迎接天子,结果惨败而归。

  曹操再次召集谋臣议事后,决定自己亲自前去迎接天子。

  郭嘉听到曹操亲自迎接天子后,才加快了脚步。

  他并不担心曹操前往洛阳,反而他很高兴。

  洛阳周边还有一个势力大的诸侯袁绍。

  冀州城内,灯火通明,袁绍的议事厅内气氛紧张。

  许攸站在堂下,手持玉笏,言辞恳切:“主公,如今天下大乱,天子刘协流落洛阳,此乃天赐良机。”

  “若我冀州能迎天子入城,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更能使四方英雄豪杰慕名而来,共谋大业。”

  许攸的话音刚落,郭图便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嘲:“许大人此言差矣。天子如今不过是个傀儡,朝中大权尽落权臣之手。”

  “若我们迎他入冀州,岂不是将麻烦引至自家门前?再者,主公威震四方,何须借助天子之名?”

  淳于琼也附和道:“正是如此。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们冀州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何必去理会那个无权的天子?”

  袁绍坐在堂上,眉头紧锁。

  他心中对刘协的确没有太多的敬意,这个天子在他眼中不过是个软弱的象征。然而,许攸的话也让他心动。

  毕竟,若真能将天子迎入冀州,那对于他统一天下的大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他沉思片刻,最终开口:“许攸之言虽有理,但如今天子之势已衰,我等若迎他入冀州,恐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再者,我冀州兵强马壮,何须借助天子之名?”

  许攸闻言,面色一黯,但他知道袁绍的决定已经难以改变,只能叹息一声,退到一旁。

  郭图和淳于琼见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们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成功地说服了袁绍,使得冀州避免了因迎接天子而可能带来的麻烦。

  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个决定虽然暂时保住了冀州的安宁,但也让袁绍错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郭嘉等人因为走的早,又都是骑兵,率先一步抵达洛阳附近。

  郭嘉让人举起大旗,发出辽州和幽州旗号,同时将辽东侯关羽旗号打了出来。

  此时董承已经对附近几个州的诸侯发布了密召勤王,所以郭嘉还让打出了勤王旗号。

  洛阳城内张杨带人离去,此时洛阳城内还有两股势力。

  一股是保皇派,以刘协的两个老丈人为首,一个是董承,一个是伏完。

  董承冀州河间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初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护卫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雒阳,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

  伏完琅琊东武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司徒伏湛六世孙,大司农伏质之子,汉献帝伏皇后之父。袭爵不其侯,娶桓帝女阳安长公主为妻,拜辅国将军。


  (https://www.xddxs.net/read/3347945/1111084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