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穿越到西沿王朝的女主迷糊的榴莲 > 第230章 北燕国

第230章 北燕国


而辛梓懿很快适应了古代的生活,她不仅以博学多才更是在上次宴会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胆识。

  北燕国近年来边疆不宁,朝中更是奸臣当道,丞相辛父因年迈多病,已无力再为朝廷分忧。一日,皇帝下旨召见辛家子女,意图考察他们是否有能力辅佐朝政。

  辛梓懿得知此消息时,心中并无丝毫慌乱,反倒是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决心。她深知,这不仅是家族荣耀的延续,更是她证明自己,为北燕国百姓谋求福祉的绝佳机会。夜深人静,她独坐书房,烛光摇曳,映照着她坚毅的脸庞和那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眸。

  次日清晨,辛梓懿身着一袭素雅却不失庄重的衣裳,步入皇宫,每一步都显得从容不迫。大殿之上,龙椅高悬,皇帝威严端坐,两旁群臣肃立,气氛凝重。辛梓懿行礼后,不卑不亢地立于中央,静待皇帝发问。

  “辛家女,朕闻你于宴会上智勇双全,今日召你前来,欲知你对我朝边疆不宁、奸臣当道之事有何见解?”皇帝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辛梓懿微微欠身,声音清晰而坚定:“皇上,边疆不宁,实乃外患内忧交织所致。外有强敌环伺,觊觎我朝疆土;内有奸臣弄权,侵蚀朝纲。臣女以为,当先安内而后攘外。”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赏,道:“那依你之见,如何安内?”

  辛梓懿深吸一口气,缓声道:“皇上,欲安内,当肃清朝中奸佞。需严查官员贪腐,整肃吏治,选贤任能,使忠臣得以重用,奸邪无处藏身。再者,整顿财政,清查赋税,杜绝中饱私囊,充盈国库,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神色凝重,问道:“那攘外之策呢?”

  辛梓懿目光坚定,答道:“皇上,攘外需强军。增加军费投入,改良兵器装备,训练精锐之师。同时,可派能臣与边疆邻国修好,联合抗敌,分化敌方势力。”

  皇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辛梓懿:“辛爱卿所言甚有道理,只是这一系列举措,所需银钱甚多,如今国库空虚,如何是好?”

  辛梓懿拱手道:“皇上,可开源节流。清查贪官污吏,追缴赃款;鼓励农商发展,增加税收;削减宫廷不必要的开支。如此,当可解燃眉之急。”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好!就依爱卿所言。此事便交与爱卿全权负责,望爱卿不负朕望。”

  辛梓懿跪地谢恩:“皇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皇帝沉思片刻,道:“辛家女所言甚有道理,只是这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可有具体之法?”

  辛梓懿再次欠身,道:“皇上,此事需从长计议。可先成立专门清查小组,秘密调查朝中官员,掌握确凿证据后依法惩处。对于军费开支,可设立专门监管机构,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实处。”

  辛梓懿的一番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不仅赢得了皇帝的赞许,也让在场众臣刮目相看。皇帝龙颜大悦,连声称赞:“辛家女果然名不虚传,既有才情,又有胆识,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朕心甚慰。”

  皇帝龙颜大悦,道:“好!朕就命你协助朕,共理这内忧外患之事。”

  辛梓懿跪地谢恩:“臣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

  随后,皇帝亲自赐座,与辛梓懿深入交谈,询问她对朝中具体事务的看法。辛梓懿一一作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智慧。皇帝愈发欣赏她的才华,心中已有了重用之意。

  此事过后,辛梓懿在朝中的名声大噪。不少官员对她既敬佩又嫉妒,私下里议论纷纷。

  而辛梓懿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回到家中,她便将自己关在书房,查阅典籍,思考对策。

  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开始暗中谋划,企图破坏辛梓懿的计划。

  一日,辛梓懿在朝堂上提出一项改革方案,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指责辛梓懿年轻气盛,不知深浅。

  辛梓懿面对指责,不慌不忙,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此方案乃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所得。如今局势紧迫,若不改革,恐积重难返。还望诸位大人以大局为重,莫要因循守旧。”

  那带头反对的大臣冷哼一声:“黄毛丫头,口出狂言!我等为官多年,岂容你在此信口雌黄。”

  辛梓懿目光直视那位大臣,毫无畏惧:“大人,为官多年不代表所行皆对。如今国家危难,若还一味守着旧制,不思变革,如何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如何对得起百姓的期望?”

  其他大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又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辛大人,话虽如此,但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操之过急。”

  辛梓懿点了点头:“大人所言有理,但正因如此,才更需当机立断。若总是犹豫不决,只会让问题愈发严重。”

  众人陷入沉默,辛梓懿继续说道:“诸位大人,我并非要独断专行,只是希望大家能共同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摒弃成见,共同商讨出最佳之策。”

  在辛梓懿的据理力争下,部分大臣开始动摇,愿意重新考虑她的方案。

  接着,辛梓懿神色不改,朗声道:“大人,为官多年更应深知民生多艰,朝廷弊病。若只为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兴亡,又如何对得起圣上的信任,百姓的期望?”

  这时,皇帝开口道:“都莫要争吵,辛梓懿,你且详细说来这方案的好处。”

  辛梓懿微微点头,条理分明地阐述起来:“皇上,此改革方案重在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节省开支。如此一来,可将省下的钱财用于民生建设,增强国力。且能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

  皇帝听后,若有所思。那反对派的大臣们则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就在此时,一位平日里较为中立的大臣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辛姑娘所言虽有道理,但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皇帝微微皱眉,道:“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这位大臣拱手道:“臣以为,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辛姑娘的方案,若成效显着,再逐步推广。”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辛梓懿:“辛梓懿,你意下如何?”

  辛梓懿略作思考,应道:“皇上,臣女赞同此提议。如此既可减少阻力,又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皇帝大手一挥:“那就依此行事。”

  此后,辛梓懿全心投入到试行方案的筹备之中。然而,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却并未罢休,他们暗中使绊,试图让试行失败。

  在试行过程中,果然出现了诸多问题。物资调配不畅,人员安排不当,一时间怨声载道。反对派大臣们趁机再次发难,指责辛梓懿无能。

  辛梓懿面对指责,并未慌乱,她镇定自若地说道:“诸位大人,出现这些问题并非方案本身之过,而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破坏。”

  反对派大臣们齐声喝道:“休要狡辩,事实摆在眼前,你就是无能之辈。”

  辛梓懿冷笑一声:“大人这般急于定我的罪,莫不是心中有鬼?我定会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说罢,辛梓懿不顾众人的嘲讽,亲自深入基层,调查问题的根源。经过多日的奔波查访,她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原来,那些暗中使绊的官员勾结了地方豪强,故意扰乱物资调配的秩序,并且买通了负责人员安排的官员。

  辛梓懿掌握了证据后,立刻返回朝堂,向皇帝禀报。皇帝闻之大怒:“这群胆大包天的逆贼,竟敢如此胡作非为,朕绝不轻饶。”

  皇帝当即下令:“辛梓懿,朕命你全权负责彻查此事,务必将所有涉案之人绳之以法,还朝廷一个清明!”

  辛梓懿领旨谢恩:“皇上放心,臣女定不辱使命。”

  于是,辛梓懿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清查行动。她先从那些被买通的官员李尚书入手,

  李尚书得知辛梓懿负责此案,心中惶恐不安。辛梓懿却毫不留情,直接带人搜查了李尚书的府邸。

  在李尚书的书房中,辛梓懿发现了一些与案件相关的信件和账目,证据确凿。李尚书见状,瘫倒在地,苦苦哀求:“辛大人,饶命啊,我是一时糊涂。”

  辛梓懿面色冷峻:“身为朝廷官员,贪污受贿,你可知罪?”

  李尚书仍不死心,试图以昔日的功绩和家族的荣光来为自己开脱:“辛大人,我多年为朝廷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此次确是鬼迷心窍,还望大人网开一面。”

  辛梓懿不为所动,严词道:“功过岂能相抵?你犯下如此大罪,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如何还朝廷清明?”

  她转身,对随行的侍卫下令:“将李尚书押入天牢,待明日早朝,我将亲自上奏皇上,请皇上圣裁。”

  侍卫们应声而动,迅速而有序地将李尚书架起,带出了书房。书房内,一时之间只剩下辛梓懿一人,她望着桌上散落的信件与账目,心中五味杂陈。她明白,这一举动虽是大义灭亲,却也让自己在朝中树敌更多,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难。

  然而,辛梓懿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是北燕国万千百姓的福祉。她必须坚守正义,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要勇往直前。

  夜幕降临,辛梓懿独自坐在书房的案前,提笔疾书,将今日所查之事详细记录,准备明日上朝时呈给皇帝。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她的身上,为她平添了几分孤勇与决绝。

  次日清晨,皇宫内外一片肃穆,早朝即将开始。辛梓懿身着朝服,步入金銮殿,手中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章。她目光坚定,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她的决心与信念。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停留在了辛梓懿身上。他深知这位年轻女子的才华与胆识,对她寄予厚望。辛梓懿上前一步,跪拜行礼,随后高声奏道:“臣有要事启奏皇上,关于李尚书贪污受贿一案,臣已查实证据确凿,特请皇上圣裁。”

  说罢,她将奏章呈上,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皇帝接过奏章,细细阅读,面色愈发凝重。片刻后,他重重地将奏章拍在龙案上,怒喝道:“李尚书身为朝廷重臣,竟敢贪污受贿,败坏朝纲,实乃罪无可赦!辛爱卿所奏,朕已悉知,即日起剥夺李尚书一切官职爵位,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群臣皆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皇帝看向辛梓懿,语气稍缓:“辛爱卿此次办案有功,朕当重重赏赐。爱卿想要何赏赐?”

  辛梓懿再次跪拜:“皇上,臣只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分忧,不敢奢求赏赐。若皇上一定要赏,臣愿皇上能多施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听闻,龙颜大悦:“辛爱卿心怀天下,朕甚感欣慰。那朕便准你所求,定当励精图治,造福百姓。”

  退朝后,辛梓懿走出宫殿。其他大臣们纷纷围上来,对她阿谀奉承。辛梓懿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径直离去。

  然而,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辛梓懿的出色表现,自然也引起了某些人的嫉妒与不满。一些与奸臣勾结的朝臣,开始暗中谋划,企图阻挠辛梓懿的仕途。但辛梓懿并不畏惧,她深知,只要心中有正义,有为民请命的决心,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夜幕降临,辛梓懿离开皇宫,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挑战的警惕。

  大殿之上,群臣肃立,辛梓懿一袭素衣,气质出众,她从容不迫地步入殿内,面对皇帝的提问,她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边疆局势,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中奸臣的种种罪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她的言论震惊四座,连皇帝也为之动容,当即赐下“才女”之名,并命她协助丞相处理朝政。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朝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与此同时,辛梓懿也引起了另一位重要人物的注意——慕容漓,北燕国的年轻将军,他战功赫赫,却性格孤傲,鲜少与人亲近。然而,辛梓懿的才情与胆识却让他刮目相看,两人因政见相合,渐渐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

  在那一刻,微风轻拂,带起了院中柳丝轻舞,仿佛连大自然也在为这场不经意的邂逅低吟浅唱。辛梓懿,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以她独有的才情与不凡胆识,悄然间,成为了这场权力与智慧交织宴会上最耀眼的星辰。她的每一句话语,都如同清泉石上流,清澈而深邃,不经意间便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就在这股清新之气弥漫之际,一个身影缓缓步入了众人的视线,那是北燕国赫赫有名的年轻将军——慕容漓。他身披银甲,剑眉星目,浑身散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英武之气,却也掩不住那骨子里的孤傲与冷漠。世人皆知他战功累累,却鲜有人能触及他内心深处那片未曾向人展示的柔软之地。

  然而,辛梓懿的出现,却像是一缕春风,悄无声息地吹进了慕容漓冰封已久的心田。她的每一次辩论,都显露出超凡脱俗的见解与过人的胆识,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侧目。慕容漓的目光,开始不自觉地追随起她的身影,那份孤傲之下,竟也生出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好奇。

  边疆战事再起,慕容漓奉命出征,辛梓懿虽为女子,却心系国家,主动请缨前往前线,为将士们出谋划策。皇帝感念其忠心,特许她随行。

  一路上,慕容漓和辛梓懿交流着对战事的看法和策略,彼此的默契越来越深。

  到达前线后,战况远比他们想象中严峻。敌军来势汹汹,且战术诡谲。辛梓懿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对兵法的精通,迅速分析出敌军的弱点

  慕容漓根据辛梓懿的分析,果断调整战术,率军出击,初战告捷。

  然而,敌军并未就此罢休,他们重新集结,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辛梓懿在营帐中日夜思考应对之策,慕容漓则在前线奋勇杀敌。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慕容漓不幸受伤,辛梓懿心急如焚,亲自为他包扎伤口。

  慕容漓看着辛梓懿担忧的眼神,安慰道:“我没事,不必担心。”

  辛梓懿红了眼眶,嗔怪道:“都这般模样了,还说没事。这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

  慕容漓握住辛梓懿的手,坚定地说:“为了国家安宁,这点伤算不得什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战胜敌军。”

  此后,慕容漓带伤上阵,辛梓懿更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精妙的战术。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慕容漓按照辛梓懿的计策行事,成功打乱了敌军的部署。但敌军也不甘示弱,疯狂反扑。

  战场上杀声震天,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慕容漓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辛梓懿则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局,随时准备提供支援。

  就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辛梓懿发现了敌军的一处破绽,她立刻派人通知慕容漓。慕容漓果断率领一队精兵,直插敌军薄弱之处。

  敌军顿时阵脚大乱,开始溃败。我军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

  战后,将士们欢呼雀跃,慕容漓和辛梓懿也相视而笑。然而,他们知道,战争还未结束,仍需保持警惕。

  就在这时,探子来报,敌军又有了新的动向。

  慕容漓和辛梓懿听闻敌军的新动向,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辛梓懿分析道:“此次敌军行动迅速,想必是有了新的谋划,我们需谨慎应对。”

  一位将领说道:“莫不如我们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慕容漓沉思片刻,说道:“不可贸然行动,需先摸清敌军的具体部署。”

  于是,慕容漓派出多支侦察小队,去打探敌军的情况。

  几日后,侦察小队陆续返回,带来了敌军的详细情报。原来,敌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对我方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击。

  辛梓懿看着情报,说道:“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

  慕容漓点头表示赞同,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慕容漓和辛梓懿都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终于,敌军来袭。当他们进入我方埋伏圈时,慕容漓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杀得敌军丢盔弃甲。

  这场战斗,我方大获全胜,敌军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再战。

  慕容漓和辛梓懿望着凯旋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欣慰。

  在军营中,辛梓懿与慕容漓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她不仅以智慧协助慕容漓制定战术,更在危急关头,以她的勇气与坚韧激励士气,使得北燕军队屡战屡胜,边疆局势逐渐稳定。

  在这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悄然生长。然而,身份的鸿沟、朝中的复杂局势,以及战争的残酷,都让这份感情充满了变数。

  一次深夜,两人坐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繁星,慕容漓终于鼓起勇气,向辛梓懿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辛梓懿心中虽有万般柔情,却也深知前路艰难,她轻叹一声,道:“漓,我亦心属于你,但你我之间,隔着太多。待战事平息,我们再议此事,可好?”

  慕容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好,我等你,无论多久。只要我们心怀彼此,定能跨越重重阻碍。”

  此后,两人将这份情感深埋心底,全身心投入到战事之中。

  可朝廷中的一些奸臣,听闻了慕容漓与辛梓懿的情谊,心生嫉妒与怨恨。他们向皇帝进谗言,诬陷慕容漓拥兵自重,与辛梓懿勾结意图谋反。

  皇帝心生疑虑,下旨命慕容漓速速班师回朝。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慕容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此时回朝,战事恐生变故;若不回朝,又有抗旨之嫌。

  辛梓懿看着慕容漓紧皱的眉头,说道:“慕容将军,国事为重,您还是遵旨回朝吧,这里我会尽力应对。”

  慕容漓握住辛梓懿的手,说道:“梓懿,你一定要小心,等我回来。”

  慕容漓带着亲信,快马加鞭回朝。

  朝堂之上,慕容漓义正言辞地驳斥了奸臣的诬陷,皇帝半信半疑。

  而边疆,敌军得知慕容漓回朝,趁机发动猛攻。辛梓懿带领将士们拼死抵抗,但局势愈发危急。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开始后悔召回慕容漓。

  慕容漓心急如焚,再次向皇帝请命,愿重返边疆。


  (https://www.xddxs.net/read/3338850/1111092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