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大结局 > 第253章 新帝封候,各方反应

第253章 新帝封候,各方反应


正如兵部尚书李璟瑜所预料的那般,皇上册封南征大军先锋主将卢江,为新朝忠勇侯的圣旨昭告天下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以武宁王刘新武为首的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集团。

  随着陈怀安于金陵称帝之后,位于常山郡的武宁王府,便成了前朝旧臣们的聚集地,刘新武自然也成了这群人的主心骨。

  上一次,幽云十六州的文臣武将齐聚武宁王府,还是为了让新帝陈怀安册立书君公主为新朝皇后一事。

  这一次,随着皇上敕封南征大军先锋主将卢江的圣旨昭告天下,幽云十六州的文臣武将再一次躁动起来。

  甚至,连武宁王刘新武的义子刘子玉,本该在军中操练士兵的龙城南征大军副将,也特意告假还乡,前往武宁王府诉苦。

  王府书房内,武宁王刘新武,龙城南征大军副将刘子玉,以及幽云十六州正三品以上文臣武将数人分主宾落座。

  老谋深算的武宁王刘新武,正慢吞吞、美滋滋的品着上好的西湖龙井茶。

  永远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根本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作为幽云十六州前朝第二代将领的代表,三十出头的副将刘子玉就显得急躁多了。

  他怒气冲冲的说道:“父王,皇上敕封两江新军降将卢江为忠勇侯的圣旨,您老都已经看见了吧?”

  “他卢江一个个区区从四品武将,竟然成了新王朝第一个被封侯的将军,就凭他在骠国斩杀了南诏皇帝沐容复?”

  刘子玉愤愤不平的说道:“父王,儿臣实在是替父王感到不公,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功绩,父王都应该是新王朝被封侯拜相的第一人,凭什么让卢江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独占鳌头?”

  “论起来,当年皇上能在土木堡大败赵乾,父王居功至伟,这样的功绩,难道还比不上这卢江,在骠国斩杀一个自立为帝的平西王吗?”

  顿了顿,刘子玉继续道:“还有就是,这皇上在册立新朝皇后一事之上迟迟不肯表态,完全置我们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的上书劝谏于不顾,皇上这是想过河拆桥吗?”

  “父王......”

  武将出身的刘子玉快人快语,竟当着武宁王刘新武和幽云十六州一众文臣武将的面,毫不避讳的表达其对新帝陈怀安的不满。

  有了刘子玉的带头,立马有人附和道:“刘将军所言极是,论资历和战功,最应该被皇上敕封的除了王爷,那当属刘将军;”

  “当年若不是将军于武州城让开一条道,皇上也不能轻松率奇兵奔袭千里,于土木堡设伏大败建安帝赵乾;”

  “此后,刘将军更是亲率一路大军直取开封府,为皇上收复长江以北的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再怎么样,也应该是在首批封侯的名单里面呀!”

  又有人道:“不光是封侯一事,还有皇上重建六部一事,这六部的官员皆是前朝旧臣,还全都是南方人,整个六部咱们幽云十六州的北方人一个都没有;”

  “可是,在皇上打江山的时候,咱们幽云十六州那可是出力最多的呀,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说着,还将话题引到了武宁王刘新武身上,道:“王爷,我们都知道您老人家高风亮节,淡泊名利——”

  “但,王爷您总得为咱们幽云十六州的子孙后代指一条明路啊!”

  “若是没有王爷在新朝中为我们幽云十六州的后辈撑腰,不出十年,整个幽云十六州恐怕就再难在新朝朝廷之上有话语权了!”

  “王爷——”

  渐渐地,这些“上下一心”的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其谈话的核心内容也从批判卢江被封忠勇侯一事,转到了对新帝陈怀安的不满上面;

  更有甚至,更是直接希望武宁王能代表幽云十六州参政,为幽云十六州的后辈在新朝的朝堂之上谋求一定的话语权。

  很显然,在上一次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联名上书,要求新帝陈怀安册立书君公主为新朝皇后一事不了了之后,这些前朝遗留下来的文臣武将并不死心;

  又想借陈怀安敕封卢江忠勇侯一事,继续向新帝施压,以谋求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利益集团在新朝朝堂之上更多的话语权。

  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像这种某个利益集团或是门阀世家抱团取暖的情况屡见不鲜,最为显着的代表就是关陇地区的李氏家族。

  哪怕是后来“开局一个碗”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称帝登基之后,也要面对淮西勋贵的压力一样。

  此时的新帝陈怀安,在治理国家之时,依然会面对同样的局面。

  这也是陈怀安为什么想推行科举改革的原因,他想要做的就是打破门阀世家对朝廷官员举荐的垄断,让执掌一方的地方官员服务皇权而非门阀世家。

  唯一不同的是,陈怀安手上有八十万绝对效忠的私人兵马,足以令任何想要“以武力相逼”的利益集团所忌惮。

  但,这些存在了几百上千的门阀世家利益集团,自然也不甘心任由新帝陈怀安的摆布。

  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啊!

  所以,才有了幽云十六州的文臣武将借新帝封侯一事,再一次准备上书陈怀安,以谋求在新王朝更多的话语权。

  对于这件事,身为幽云十六州利益集团代表人物的武宁王刘新武,此时也处于摇摆不定、模棱两可的态度。

  一方面,今年就已经年过花甲的刘新武,对于名利的渴望已经大不如从前;

  另一方面,他又放心不下自己唯一的女儿书君公主,若是自己百年归天之后,女儿书君还得仰仗她这些叔伯兄弟的支持,才能在新朝的后宫中立足;

  甚至,更远一点的考虑,是日后新朝立太子储君的事情。

  若是背后没有强大的利益集团做支撑,女儿在皇宫的日子未必好过。

  那样的话,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自己也不能瞑目啊!

  咳咳咳!

  终于,主位上的武宁王刘新武放下了手上的茶杯,干咳了几声后,原本喧闹一片的王府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以副将刘子玉为首的一众幽云十六州文臣武将,俱是侧目带着满怀期待的眼神,直勾勾的看向主心骨武宁王刘新武。

  刘新武语气平静的说道:“诸位,皇上敕封先锋将军卢江为忠勇侯,肯定有皇上的道理,这木已成舟之事,诸位又何须纠结?”

  “再者,而今皇上虽然重组了六部,但新朝尚未立国号,皇上也尚未举行登基仪式和封禅祭天大典,新朝朝堂的一切都还未有定数,尔等有何必如此急切?”

  “不过——”

  说着,刘新武话锋一转,厉声道:“既然你们今天都已经把话摊开了来讲,那本王就带着你们的心意去一趟金陵城;”

  “也算是,将民意启奏皇上吧!”

  “最后,本王还是要奉劝诸位一句,事关新朝朝堂之事和皇上所做的任何决定,尔等切忌不可妄加议论,做好你们的分内之事,替皇上当好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比什么都重要!”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散了吧!”


  (https://www.xddxs.net/read/3329222/1111090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