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第413章 挖人不成,先“烧灶”
第413章 挖人不成,先“烧灶”
春夏秋,是施工的好时节。
炎炎夏日,很多建筑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
韩小蕊扶着腰,远远地看着,交代徐成,“人家国有单位的有各种福利。比如夏天的高温补贴,一天两次吃冰糕。”
“你这边,我知道最近招了不少人,经济上可能一时转不过来。高温补贴,你以后加在工资里。至于雪糕,我出钱。咱们也建筑工人,一天两支。”
“吃了雪糕,凉快一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这些东西都是常备。如果有身体不适的,赶紧送医院,千万不要拖。热射病,中暑,后果很严重的。”
成功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徐成,现在韩小蕊也注资了,不过她只负责监督,并不负责管理,法人代表徐成。
徐成笑道:“嫂子,你放心。现在天亮的早,我们早起干活,到了十点,开始热了,我们不干活。吃完饭,午睡休息,到下午三点再干到七点。”
“至于雪糕,那我在这里替兄弟们感谢嫂子的关照,上午还好,尤其是下午三点起来干活,浑身不得劲,吃了雪糕之后,会更舒服一些。”
韩小蕊点头,“那就好,一定要保证安全。安全帽,还有一些安全规则,一定要处理。对了,让大家别打赤膊。”
徐成回答:“我这里都是对标徐主任的建筑单位做的安全措施,很规范,之前我去好好学习了。打赤膊,的确不好看,回头我跟他们说。”
韩小蕊笑了笑,“我不是嫌难看,毕竟工地这边有你和其他战友兄弟,我倒是不担心。主要是太阳毒辣,打赤膊长期晒,对身体不好。”
“另外,爬高上低的,到处都是建筑材料,有时候难免擦碰。如果穿着衣服,蹭破衣服,人没事。可什么都不穿,打赤膊,划伤的就是皮肤。”
“夏天淌汗,伤口不容易愈合,有时候伤口很深,还要打破上风。不仅人多受罪,还要多花钱,还耽误干活。”
徐成听到这话,哈哈大笑,“我知道了,待会我就去采购工作服。”
“好,辛苦了。”韩小蕊鼓励,“有不懂的就问,如果没有人才,看看能不能挖一些真材实料的技术人才。”
徐成听到这话,苦着脸,“嫂子,不是我不想挖,徐主任单位里就有好几个干的不开心的工程师,我开口挖,人家直接摇头。我这是私营单位,说不定哪天没有工程了,就发不起工资了。”
“跟我来的这帮兄弟,能回家继续种地,或者找其他的工工厂干活,但他们这些城里户口,没有依仗,只会干建筑方便的,除了对口单位,非常不好找工作。”
韩小蕊一愣,“人家的顾虑也有道理。不过,如果他们真有本事,不能聘请过来,但遇到问题,可以请他们来干活,解决一个问题,给多少钱。”
“时间长了,如果你这边待遇好了,工厂量大了,或者在那边有什么事情不开心了,到你这里来工作,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现在徐成带人盖得都是钢筋砖瓦混在一起的三层楼。这些倒没有难度,但可以多烧“热灶”,混熟悉了。
徐主任管理的国企团队,建造的是大楼,涉及的技术很多,技术人员也多。
能挖过来几个技术主管也挺好,不能挖过来,那就先私底下请人帮忙,打好关系。
徐成笑笑,“我在观察呢,平时请他们吃饭。遇到问题,也请他们过来帮忙。从来不让他们空着手回去,大家合作挺愉快。”
“用的都是他们的休闲时间,不耽误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也乐意,有吃有喝,还有钱赚。”
韩小蕊点头,“那就好。”
目前这一摊子,有信得过的人做,韩小蕊主要负责统筹,具体的事情,交给具体的人负责。
现在处于初创,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像徐成,胡耀武这样的人工作人员,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
因此,他们做事非常认真负责。
在外忙活一个上午,回到家之后,韩小蕊吃了一块奶油雪糕。
真舒服啊!
幼儿园放假,幸亏韩小菁在这里,再加上叶岭和叶晨在这里,不用她操心孩子。
韩小蕊现在还算清闲,养殖场那边生意红火。
张光南的海鲜酒楼,现在一半以上都是用养殖的海鲜,另外一半,用的是野生海鲜。
另外,还有一部分运到杭州和南京,出货量稳定。
现在禁渔期,养殖的海鲜,也能卖出来不错的价格。
至于鱼苗,虽然有报告等各方面的材料,但没养过,不知道好赖,所以很多单位,只是采购了实验养殖的数量。
不过,据反馈,养殖效果很好,尤其是用金山湾提供的饲料,效果更好。用其他饲料,就差一些。
很多人研究饲料,但貌似收获不大。
今年养殖成功的地方单位,明年一定会引进鱼苗,因此,王教授和李教授两个人稳坐钓鱼台,等着顾客上门。
以前海产研究所的领导们,原本给王教授和李教授穿小鞋,两个教授气不过,直接停薪留职。
只保留学校里的教学工作,剩下的时间,全身心投入金山湾海产养殖场。
不仅研发资金充裕,关键待遇还高,更没有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让他们干的非常开心。
俩老头每天开开心心的,去上课,韩小蕊这边专门让宋老六开面包车接送,回家也送。
反正有了实验室,带着学生实地学习,更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原来单位恢复了他们在研究所的职位,也不乐意回去了。
这些事情,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只是叶峰这边的工作,进展不是很快。
九野大雄帮忙弄过来的设备,倒是能用,也能生产出来晶圆和芯片,但成本有点高。
这还不算大问题,如何实现技术升级,才是最关键的,但国内缺少这样的人才。
毕竟他们是私人单位,不像国企单位那样人才多。更何况,这边的技术,已经相当于国内很先进的技术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人,要来学习。
关键学过之后,国内的相关单位,或许也能生产了。到时候,价格竞争不过,投入多,也不能进行下去。
因此,技术革新,迫在眉睫。
(https://www.xddxs.net/read/3295115/1111074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