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后方(一)
元首带着大军出征之后,安平城中似乎变得冷清了许多个,不过依然那么井然有序。
原本满城的办公区内,到处是忙碌的工作人员,各地上报上来的材料,需要分到各部去处理,尤其是现在到了夏收的季节,南部的一些行政公署已经开始收取公粮。
粮食大都在地方上就近入库,不过户部要派出工作人员到各地的仓库去核查,另外户部下属的税务总局,也要将各地商业税款押解到安平城。
现在华族户部的税收有一大部分来自于那霸自由港的收入。
自由港免税政策仅仅是针对港口保税区内,东西要输入华族内部或者是从华族内部购买商品依然要缴纳关税。另外就是那霸城的商业税收。
从台湾海峡向北的满清港口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被华族封锁,洋商想要交易只能在广州或者是那霸。
而那霸现在相比广州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有充足的货源。
通过几家与华族合作的浙江海商,加上留球馆自己的运力,江南产出的出口商品只能运到那霸,然后在交易所中完成交易。
交易所的佣金虽然比例不高,但是量非常大,这也让华族赚的盆满钵满。
很多洋商已经知道海峡航线现在不安全,他们全都从东番岛的东部海域直接绕道那霸进行交易。
周藤虎是非常忙碌的,他要掌管华族的钱袋子。
“总长,陈总长申请的五百万资金,元首已经批下来了。”一名秘书走进周藤虎的办公室汇报道,这名秘书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名叫刁元器,原本是岛上的一个普通读书人,因为酷爱算术,四书不精,一直都没有考到功名。
但是在华族组织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算术科的第一名,被周藤虎要到了身边。
“嗯,我知道了,元器,你去把上半年的收支总表再拿去核对一下。”周藤虎将手中的一本报表递给刁元器。
刁元器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非常的激动,这是总长对自己的器重,连总表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交给自己核对。
刁元器走了之后,周藤虎皱了一下眉头。
陈得利最近提了好几个大计划,一个个都是石破天惊,需要华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支持配合。
先是在江北开辟出一条与太平军之间的联系通道,为太平军输出武器还有粮食等战备物资,换取他们手中的白银。
董良动用了整个第二舰队的力量去开辟这条线路,以至于对浙江沿海的封锁都暂时出现了缺口。
这条线路不是打下来就行了,清军不可能不反击,到时候还要在当地驻守军队,这又是一大笔开支。
当初讨论这个计划的时候,周藤虎还准备让董良考虑一下,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陈得利是跟着董良从洋船上杀出来的。
而且他一直负责帮助华族赚钱。华族的收入除却缴获的资金,有一半是来自留球馆的营业收入。
但是陈得利一直在外面负责琉球馆的建设,很少回总部,在总部的存在感渐渐降低。
有些新人甚至都不认识陈得利。
这种情况对陈得利在华族的地位非常不利。同时也让华族内部一些人对他颇有微词。
周藤虎虽然管理着华族的钱袋子,但是他很清楚,这钱袋子中的钱却有很大一部分是陈得利赚来的,除非必要,他是不会得罪陈得利的。
华族将农民的税收改为实物税收,这样做确实是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不需要经受二次剥削,但是却减少了政府货币的来源。
通过发行购物券,周藤虎确实节约了一部分,但是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其实华族的开支还是非常大的。
董良花钱一点都不手软,那霸交易所的火爆有一方面就是因为华族这个幕后大买主一直在下订单。
根据周藤虎的统计,钢铁和粮食是华族两项主要的消费品,这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军事扩张的需要。
另外还有棉花、生丝等原材料也在华族的采购范围之内,因为华族的纱厂和缫丝厂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
华族银行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运作,终于有了将近五千万华元的资金,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是华族百姓的存款,还有那霸商品交易所收取的保证金。
董良通过打土豪缴获的白银也大都放在这里作为储备金,发行银元。
这些钱是周藤虎的命根子,他觉得这笔储备金的总量还是太少了,至少要突破一亿银元,他才能够稍微松一口气。
但是现在陈得利一口气就要走了五百万。
这笔钱,陈得利准备在上海抄底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三件套是目前满清出口商品的主力。
他为什么要抄底呢?
因为上海的各家洋行都会在四五月份前将当年的商品给收购储备好。
四月份左右新茶上市,是茶叶收购的旺季。
而到了七八月份就到了东海和南海上台风多发季节。在此之前,远洋商船都要离开。
但是今年的情况不同,护卫军对东海进行了封锁。大量的商品积压在了上海滩。
如果在六月份之前,航道还打不通的话,那么这些商品就要压在洋行一年时间,丝绸、瓷器还好说,但是茶叶可放不了这么久。
陈得利的计划是到时候,趁机压低价格将这些东西从洋行接手。
然后在那霸的商品交易所加价出手。如此,华族就可以将这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给夺过来。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这批货必须提前在那霸挂牌出售,否则过了时间就没有洋人的商船运走。
另一个就是广州,广州的商人会不会趁机搞到货源,将洋商给截胡,也需要考虑在内。
所以说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到时候,这批货拿不到,或者是卖不出去压在自己的手中,这对于华族紧张的财政都是一个负担。
董良准备在下半年修建横跨海峡的电报线路,这光缆都要从国外购买,他还准备修建环岛铁路。哪一项不是几百万的大工程?
周藤虎管理着钱袋子,不能只考虑到当前的事情,还要考虑到今后可能需要的开支。
更何况,现在董良将大队扩建成支队,正规军的规模一下子扩充了七八倍,这军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工部的制造局更是已经开到了各个县,这些地方上的制造局虽然可以通过制造农具、铁钉等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总体上还是投钱的,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制办设备。
华族蒸汽机的产量有限,一下子开了这么多的制造局,其中大部分的蒸汽机都需要在交易所下单。
现在洋人也变聪明了,他们在那霸建造了仓库,会根据交易所的交易情况,提前存入一部分商品,这样有人下单,就能够立即交货,交货时间短,那么价值自然也就高。
商人的嗅觉是敏锐的,这些第一批入驻那霸的洋商听说上海滩和宁波港被封锁,一个个幸灾乐祸。
他们在那霸先拿到货,回道欧后,再将这个不好的消息散播出去,然后就可以趁机抬高价格。
后世的一些商业手段,此时已经有了雏形。
(https://www.xddxs.net/read/3272871/11030327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