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隆万盛世在线阅读 > 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

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


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

        出了正月,京城的各大衙门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办公,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各种奏疏公文送入京师,再分派到各个衙门里处理,最后再由各部把决议上奏皇帝知晓,紧急奏疏除外,那是要直接面圣的,处理完后再发出。

        这就是京城官场的运转模式。

        大明的天下已经一百余年,按理说应该是天下太平无事,即便有些地方小打小闹,天灾人祸不断,可事务却不见减少。

        每天依旧是流水一样的公文入京再发还,管理着整个大明帝国疆域内发生的大小事儿。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明初由太祖朱元璋定下了朝廷的框架,可是各部不时出现大量公务堆积,为了运转顺畅,所以不得不一次次扩充人手。

        到了地方,类似情形也不显见,各省三司及地方官署职位更是膨胀数倍。

        明朝官场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朱元璋定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官制,但是却同时出现官冗和官缺的问题。

        冗官,指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亦指闲散无事的官员。

        在中国古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常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北宋时期尤为严重,历史教科书上就有北宋的“冗兵、冗官、冗费”的记载。

        历北宋一朝,官员泛滥成灾始终困扰朝廷。

        明代官制分为三个部分,即中枢、地方和军事,那时在选用官员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三途并用“,在《明史·选举史》中也记载“进士为一途,举贡等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所谓三途并用也。”也就是通过这三种途径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为官。

        朱元璋在设置官制时,充分考虑了官员之间相互牵制的职能,分散官员权力,不仅增加了一些官位出来,还因为要拉拢人心,实行荫庇制度。

        对有功劳的官员,往往都能得到荫庇,子孙就可以享受到特权,有资格当官。

        官员多了,处理的事务分散了,结果在遇到事儿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于是往往又只能新设置一个官职来管理扯皮事务。

        当形成循环后就造成了人浮于事,互相推脱责任,使官场越来越臃肿,几乎成为了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的财政负担也非常大。

        而官缺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党争和正常的官员致仕以及都察院言官的肆意弹劾。

        官员年老致仕很正常,党争引发官员落马也很正常,言官风闻奏事也很正常,只是当空缺出官职后,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在官位空缺后却不能找到合适官员去接替。

        不是没人,而是因为空出来的位置太多人去争取,结果往往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官位就一直空缺。

        明初时期,国家建立伊始,还处于建章立制的探索时期,历经战乱的士人多隐居不出,加之朱元璋对官员要求极高,愿意入仕读书人太少,所以开始执行有利于读书人的优免条例。

        而到了中后期,则基本和党争有关,一些重要职位的争斗往往会引发巨大的朝堂风波。

        缺官的消极影响也非常显而易见,它带来的办事效率过低,比如在需要解决一件事时却找不到相应的官员去办,这时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就会非常滞缓,也会引起怠政的出现。

        偶然的官缺,在一些岗位上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是正常的,但是明朝时的官缺却是长期的,这是非常不利于朝政发展的一种情况。

        可以说,从洪武朝到正德朝,大明的官员都是不断增长的,而在嘉靖朝初期,嘉靖皇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精简,但是到了嘉靖皇帝执政的中后期,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事务,官员群体很快就出现反弹。

        不过这些变化,嘉靖皇帝或许都已经看不到,毕竟在他眼里的朝廷,现在似乎只剩下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以及其他的五寺二监二院一府的官员。

        “前两日,杨尚书才去了密云见杨选,没想到兵部就发生了那档子事儿。”

        京城,裕王府一间书房内,裕王坐在座位上,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

        “杨尚书应该也没想到,兴化那边局势会变成那样,看军报上说,俞大猷和戚继光可都已经赶到了兴化府城外。”

        殷士谵也是摇头叹气道。

        “人到了,兵还没到,自然也只能在一边干看着,却没有丝毫办法。”

        裕王苦笑摇头。

        最近这两年,他的日子过得是越发舒心起来了,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朝堂政务,可是到现在他要发现,这朝廷里,似乎一天到晚就没多少好消息,尽都是些糟心事儿。

        两人正有一句每一句说话的功夫,门外有脚步声响起,走到门外才停了下来。

        “殿下,魏大人、张大人到了。”

        门外內侍向里面通禀道。

        “快请他们进来。”

        裕王听到魏广德和张居正来了,急忙喊道。

        随着门帘掀起,魏广德和张居正相互谦让后就快步走进屋里。

        “善贷,叔大,今日天气还冷,快先烤烤火,暖和暖和。”

        裕王看他们进屋,急忙让他们先烤火取暖。

        “谢殿下。”

        “多谢殿下。”

        魏广德和张居正急忙谢道,随即在火盆边搓手取暖。

        嘉靖四十二年的到来,一开始似乎挺顺利,还没什么事儿,可是没想到却似乎是个倒春寒,二月了天气突然就再一次降温,人在户外感觉寒冬还要冷。

        而伴随着寒冷到来的,还有兴化府那边不利的战报。

        “殿下,兴化那边到底吃了多大的败仗?”

        取暖之际,魏广德也没有忘记他们被召来的原由。

        在路上,他们就已经听了传话內侍的说法,知道是因为打听到兵部那边流传出来的消息,似乎明军在兴化又一次损兵折将。

        “哎。”

        裕王先是长叹一声,之后才说道:“据说上月二十九日,倭寇突然撤出了兴化府城,退往崎头方向,那里地势据说不错,三面环海,易守难攻。”

        “哦。”

        魏广德闻言,点头附和一声。

        “都指挥欧阳深以为有机可趁,遂在倭寇撤离途中率部突进,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成想却遭遇到埋伏,全军覆没,自己也死在那里了。”

        裕王又说道,“之后,倭寇换上我军甲衣,假装是败逃而回的军士,骗开了平海卫卫城城门,随即倭寇蜂拥而入。”

        “倭寇逃到平海卫城里去了?”

        魏广德闻言也只是皱皱眉。

        换位思考,他如果是倭寇的话,肯定也不会死守在兴化城里,待的越久,死的越惨。

        死守一座大城,明军只会源源不断的派出大军包围,等实力累积到足够以后,攻城就势在必行。

        面对有准备的成建制的军队攻击,倭寇是不可能力抗的。

        “没有,倭寇占领了平海卫城后,又在许厝建立大营,防备官军进剿。”

        裕王答道。

        “就是说,平海卫城前面,倭寇又设立了一个营寨,阻止官军直接包围平海卫城?”

        魏广德问道。

        “正是,据说从兴化府城到许厝,再到平海卫城,沿途都是三面环海的地势,十分不利于官军进剿。”

        裕王答道。

        “消息确实?”

        魏广德和张居正对视一眼,然后问道。

        “应该可靠,现在兵部那边已经封了,在内部商讨此事,只可惜杨尚书去了密云,也不知道兵部什么时候能够策略。”

        殷士谵这时候开口说道。

        “对了,之前听说兵部收到情报,俺答汗曾扬言要在年中攻打辽阳,杨尚书去密云见杨总督,不会就是因此事而起吧。”

        张居正开口说道。

        “俺答汗说要攻打辽阳?”

        魏广德吃惊道。

        辽阳魏广德没去过,不过看过辽东舆图,大致也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就在沈阳之后,历史上一直都是辽东的第一大城。

        看舆图的时候,魏广德也以为明朝统治着后世的东北地区,不过之后了解到实际情况,才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事实上,明朝别说统治东北,就算是后世的辽宁地区都比较勉强。

        明朝曾经控制了整个辽东,实力范围也确实曾经向后世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延伸,但是这都需要朝廷巨大的资源投入。

        以当时吉林、黑龙江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这笔投入肯定是亏本的买卖,是需要来自关内的供应。

        因此到了明宣宗在位时期,明宣宗不愿意做赔钱生意,于是,明朝势力从吉林、黑龙江地区撤回。

        不过,虽然明朝撤回了驻扎在这些地方的卫所,吉林、黑龙江以及外东北的土著部落,还是常年向大明进贡的,而大明朝廷也会对当地的酋长进行册封。

        这样的环境下,也只能说勉强纳入版图,但实际控制力非常薄弱。

        明朝在东北的势力退回到辽东以后,而曾经作为拱卫边疆屏障的朵颜三卫时常叛乱,让蒙古势力得不到抑制,进而进入到辽东附近,形成一个蒙汉杂居状态。

        不过进入到辽东的蒙古人,表面上都是自称和明朝交好的三卫族人,真实情况自然就不好说了。

        不过,辽东一代,始终都遭受来自蒙古部族威胁却是真实存在的,明朝军队和蒙古部族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事。

        而年初,兵部收到消息,俺答汗儿子辛爱黄台吉、土伯特黑台吉集结部众,声言要进攻辽阳,进而控制整个辽东地区。

        有了这条情报,做为蓟辽总督的杨选自然格外重视,亲自督军准备应战。

        不过在战略方向上,他的判断和兵部尚书杨博发生了重大分歧。

        在杨博看来,辛爱黄台吉和土伯特黑台吉所谓进攻辽东地区明军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明军主力东移。

        因为在杨博眼中,辽东地区苦寒,其实明朝对这个地方的统治只能说勉强做到收支平衡,甚至遇到天灾还要倒贴钱财进行赈济,就比如从嘉靖三十七年开始辽东旱灾,朝廷不得不开通海运济辽的口子。

        这样的地方,蒙古人又如何能够站稳脚跟。

        说白了,就算俺答汗真把地盘打下来,他们也守不住,只会分散他们本就不足的实力。

        这是一笔亏本买卖,俺答汗必然不会去做,所以他判断这些话根本就是谎言,不可信。

        不过从蒙古人的作态来看,杨博更加担心俺答汗部今年可能会对明朝蓟镇发动更加突然的进攻。

        而作为蓟辽总督的杨选看法则和杨博相悖,他认为俺答汗应该是有心从明朝手中夺取辽东的控制权,将明军赶回长城内。

        此时的东北平原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对于汉人来说耕种非常困难,但是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却是天然的牧场。

        一旦让俺答部实现占领辽东的局面,那整个东北平原的夺取无疑会壮大蒙古人的实力。

        为此,杨选选择逐步分兵东移,决心在辽东和俺答部发动一场大战,利用辽东的城堡消耗俺答部的实力,让其再无力南下威胁宣大和蓟镇。

        二杨分歧严重,为了保证边境安定,杨博以巡边的名义前往密云,意图说服杨选,辽东地区采取守势,重点加强蓟镇,特别是京城北面长城沿线的防卫力量。

        张居正把之前自己听到的消息给魏广德进行了介绍,让他知道杨博去密云的目的。

        张居正说了这么多,也觉得有些口渴,拿起內侍端来的茶水一饮而尽后,就好奇问道:“善贷,说了这么多,你选择支持杨尚书还是杨总督?”

        而这个时候,裕王已经忘记了之前召魏广德和张居正来的原因,而是津津有味听起张居正的消息。

        杨博和杨选之间出现分歧的消息,裕王倒是听说了一些,只是对其中内情并不了解,远没有张居正知道的详细,而魏广德更是没听说过这事儿。

        实际上,黄台吉和黑台吉打算攻占辽东的消息,还是从蓟辽总督府送入的兵部,只是兹事体大,兵部一直严格封锁了消息。

        当然,作为内阁,兵部尚书杨博自然也要透露些消息,期望能够得到内阁的支持。

        实际上,只要能够说服内阁,到时内阁会同兵部严令杨选听命也是可以的。

        当然,作为外放的封疆,杨选也可以选择拒绝,只不过到那时,他的仕途也就接近终点了。

        “辽东总兵官,现在是杨照吧。”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


  (https://www.xddxs.net/read/3256321/11636051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