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小赵炮的反对意见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小赵炮的反对意见


1987年12月30号这天早晨。

    赵军是被王美兰炒菜动静吵醒的,睁眼睛一看,都五点半了,赵军紧忙从被窝里爬起来。

    穿衣、下炕,洗漱,上茅房。

    等赵军从外头回来,饭菜已经上桌了,蕨菜干炒肉配大米饭。

    蕨菜这个东西吃一个嫩,而这个东西却又最容易老。

    这么说吧,上山采蕨菜,从山上把蕨菜背到家,这蕨菜就不如刚摘的时候嫩了。

    所以,山民们采下来蕨菜放在土上滚一滚,说是能锁住一定的水分。

    山野菜都是开春的时候吃,而晾菜得在立秋以后,秋高气爽的时候。

    蕨菜本来就容易老,春天又不是晾干菜的季节,晾两天的话,蕨菜老的都嚼不动。所以,就得采取些特殊的手段。

    王美兰她们晾蕨菜的时候,把蕨菜往灰里滚。灶坑里的草木灰不埋汰,而且这么做的好处也多,不但能防蕨菜老,晾晒干的快,晴天一头午就晾好了。而且裹灰晾好的干菜,到伏天也不返潮、不长毛。

    吃之前热水一焯、清水一洗,灰全都没了,干干净净现山野菜原色。

    蕨菜炒肉炒得滋味十足,配上新蒸的大米饭,老香、老下饭了。

    “啧!忘了!”吃口米饭,王美兰一拍桌子,道:“赵兄弟走的时候,咋没寻思给他拿两袋大米呢?”

    赵军家这边是黑土地,产的米叫稻花香。这米如其名,主要就体现在那一个香字上。

    这米在蒸焖的过程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夏天开窗做饭,谁家要是焖饭,隔着两趟房的人家都能闻着。

    吃的时候,香气也有。但吃着不如闻着香,吃主要是口感好,筋道、肉头,而且过后不回生。

    “可不咋地。”赵有财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含糊不清地道:“下回的吧,下回多给他拿点儿。”

    说完这句话,赵有财看向赵军问道:“你今天上班啊?”

    “嗯呐,爸。”赵军点头,反问道:“你不说我周大爷找我么?”

    说着,赵军笑着转向王美兰,说:“妈,我张大哥那话咋说的了?咱赵家帮腾飞的机会来了!”

    “哎呀!”王美兰笑得合不拢嘴,昨天张援民的话,她听进去了。而今早淘米的时候,王美兰在心里粗略地算了笔账。

    要按张援民的计划和赵军提供的数据,永兴大队的一场春猎过后,自己能收着七成的皮货,到城里找熟人一转手,就是几千块钱的利润!

    永安林区要办春猎的话,规模肯定不如永兴大队,但周围十里八村都算上也差不了多少。

    两屯子加起来,整好了不得挣一万呐?

    王美兰眼睛一亮,闪过一抹金光。

    “艹!”赵有财小声骂了一句,微微转头剜了赵军一眼,他对赵军口中的赵家帮不是很满意。

    “吃饭呢,孩子都搁跟前儿呢,你别嘴巴啷叽的!”王美兰冷眼看向赵有财,问道:“咋的,伱不是老赵家的?”  

    赵有财嘴角一扯,没敢犟嘴,只闷头吃饭。

    王美兰又补瞪了赵有财一眼,可当再面向赵军时,王美兰瞬间变脸,笑道:“儿子,你今天去了,好好跟你周大爷唠。你们说啥了回来你给妈讲讲。”

    说着,王美兰还给赵军夹了一筷头肉丝。

    赵军在赵有财的白眼中笑呵地应了一声,饭后赵军躺在炕上休息了一会儿,直到李宝玉来找,赵军才起身穿衣服。

    林场发的大棉猴穿上,马玲织的三件套戴上,赵军和赵有财、李宝玉出门,汇合了李大勇,四人一起往屯外走去。

    赶通勤车直奔林场,到站下车,赵军跟着人流往场子里走。

    一进林场大门,赵军愣了一下,问身旁李宝玉道:“如海昨天当班,今天……”

    赵军虽然好久都不来上班,但他仍记得李如海喜欢一早站在收发室门口,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抬起地跟人打招呼。

    “呵!”被赵军一问,李宝玉笑了,他对赵军说:“中山装让我们扒了,旱獭帽让我们下了,他怕别人笑话他,就收发室那么一待。”

    “哈哈……”赵军乐了,其实李如海现在穿的也不差,但跟他以前那一身比,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林场那些人,谁家有事,李如海不叭叭?这回该轮到大伙看他笑话了。

    听赵军和李宝玉的谈话,同行的韩大春问李大勇道:“大勇,那旱獭帽你就戴呗?”

    “你净特么扯犊子。”李大勇没好气地道:“领导都不戴,我戴?”

    旱獭帽顾名思义,是用旱獭皮做的。

    旱獭,说白了就是土拨鼠。它皮做成的帽子可不便宜,就87年这时候,一个旱獭帽就卖到将近三百块钱。

    所以说在林区,只有少数有钱的把头能戴得起这个,连楚安民、周春明都不戴这个。

    李如海当初买那旱獭帽是捡漏买的二手货,原来是王富下山进货的那家小老板戴的。

    这小老板跟上辈子的赵军犯一个毛病,玩儿牌耍钱搁外头欠了一屁股债,债主堵着家门要钱。实在没办法了,才把家里东西便宜往出卖。

    当时李如海掏空了家底,花八十五块钱买的这个旱獭帽。

    后来虽然挨了金小梅两巴掌,但这帽子确实是捡大漏了,又是孩子自己攒钱买的,李大勇、金小梅也就没管他。

    随着往场子里面走,人流慢慢分散,各自前往自己的岗位。赵军则直奔办公楼,准备去见周春明。

    刚到办公楼前,赵军就听见有人叫自己,不用看就知道是周建军。

    “李叔!”周建军与李大勇打声招呼,李大勇回了一声后,他往调度组去,而周建军与赵军一同往楼上走。

    “今天没啥事儿吧?”周建军边走边问赵军。

    “没事儿啊。”赵军笑着反问道:“咋的了,姐夫?”

    周建军抬手往外一挥,道:“一会儿跟我下山。”  

    “下山?”赵军一怔,问道:“干啥去,姐夫?”

    “跟我办点事儿。”周建军这么说,就是不让赵军再问了,否则他直接就会说下山办什么事。

    赵军当然明白,就这么跟着周建军来到了周春明办公室门前,轻敲两声随即便推开了门。

    周建军在前,赵军在后,俩人进办公室一看就周春明一个人在,周建军便道:“爸,我俩来了。”

    “周大爷。”赵军唤了一声,周春明从办公桌后起身,一边盖钢笔帽,一边指着那边的沙发,招呼赵军道:“小军,坐。”

    到沙发这边,周春明指着桌上的茶杯,对赵军说:“喝水啥的,自己倒。”

    “嗯呐,大爷。”不是外人,周春明没客气,赵军不渴也没喝。

    “唉呀!”周春明把手里的工作手册往赵军面前一递,道:“昨天永利唐大全来了,跟我俩叨叨半天,说咱林区也有必要搞场春猎。

    咱场子你也知道,生产场长我兼着呢,保卫场长一直空着,营林的范场长过完阳历年就调走,这几天人家都没来上班,在家收拾东西呢。”

    二赵屠牛之后周春明、范志生这两个老对手放下昔日恩怨。

    还有几天就离职的范志生,干脆把所有的权利都让给了周春明,自己回家跟媳妇、孩子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反正赵老板投资的事已经定下来了,永安林场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领导们商量,只需按部就班的组织生产就好。

    可没想到眼瞅今年就剩下三天了,唐大全却在昨天找上了门。

    对于春猎的事,周春明很感兴趣。过去这一年,永安林场让那些山牲口折腾够呛。今天这边野猪挑人了,明天那头黑瞎子又踢蹬人了。

    而且楚安民都说了,今年山牲口格外的厚,獐狍兔鹿一多,吃肉的虎豹也就多了。这个数量增减是有周期的,想来明年也不会少。

    所以,无论是从护农角度,还是从保卫生产方面来说,搞一场春猎都是很有必要的。

    可问题是春猎怎么搞?

    要讨论生产方面的事,周春明能说上三天三夜。可说打猎,他是一窍不通。

    正如他刚才说的,三大场长就剩他自己了,周春明只能叫来未来的生产场长刘仁山,还有山场技术员郑权、营林技术员冯少平。

    可这三位和他周春明一样,都是住在山村却不打猎的主,跟他们谈业务行,谈钓鱼、打猎那是白扯。

    四人聚在一起抽了一颗烟后,周春明就叨咕说得找个明白人。

    永安林区提起打猎,在场的所有人第一时间都想到了赵军。

    据说霍去病NB的时候,卫青都得靠边站。如今赵有财神枪之名又被屠牛炮的风头盖过,所以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赵军,其次是周成国。而周成国前阵子伤了脚于是就只能找赵军了。  

    “这个事儿,我昨天跟楚局唠了。”周春明说:“楚局挺同意,还说拿咱们林区做个试点。到时候用枪啥的,局里能给支持一部分。”

    对于山牲口伤人的事,楚安民也挺闹心,要不然也不会提议给赵军换个岗位。

    昨天周春明在电话里,只是提到永安林区又这个意向,但还不知道行不行呢。楚安民就说他支持,而且是大力支持。

    但他能支持的只有一部分经费和装备,具体如何实施,楚安民只是提了些建议,具体的还得永安林区自己去摸索、去尝试。

    如果永安林区成功了,明天其它林区也能照葫芦画瓢。如果永安林区没成功,也能积攒一定的经验。

    “那倒是挺好。”赵军话锋一转,道:“那装备是给咱的,还是借咱的?”

    “借的呗。”周春明道:“说是局里有的,再跟上头说说,能给咱凑一百棵半自动。”

    “那可不少了!”赵军又问:“那子弹呢?”

    “子弹自备。”周春明道:“只有咱林区职工能借枪,借走了他给谁使都行,但完事儿得还回来。子弹自己买去,要不那得多少能够啊?”

    “也是。”赵军闻言点了点头,而这时周春明问赵军说:“楚局的意思呢,子弹咱不负担,但奖金可以多给点儿。”

    说到此处,周春明稍微顿了一下,才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啊?”赵军一愣,下意识地道:“不是匹夫吗?”

    当日他和王美兰商量拿钱雇赵有财上山寻宝时,身为半文盲的赵军,说的是重赏之下,必有匹夫。

    “什么?”周春明没听清楚,赵军忙道:“周大爷,我感觉这行。咱奖金多弄点儿,得奖的名额再多点儿。”

    “哎!对喽!”周春明一拍大腿,道:“我们也是这么研究的,楚局跟那个……永兴陶大宝,他俩是战友嘛,楚局打电话问完了,我俩一商量。

    到时候局里出一部分,场里出一部分。这样呢,咱奖金比他们队上多一倍,外村跑山人、岭南那帮人听说了就都得过来。”

    “嗯!这个行!”赵军从心底里认同这一点,这年头男女老少都会打枪,虽说有的人枪法一般,但拿着半自动枪,只要不作死、不大意,基本都能自保。

    这样奖金一高,大伙积极性就上来了,猎户打下的皮子、熊胆越多,自家赚的就越多。

    “行,是吧?”听赵军认可,周春明面露笑容,道:“那咱们就清明以后,那时候冬运也结束了,天也暖和了……”

    “不行,周大爷!”赵军闻言,紧忙叫停了周春明的计划。

    “嗯?”周春明一怔,道:“咋不行呢?那前儿不冷不热的,树不封门、草不开塘,不正好吗?”

    昨天楚安民给陶大宝打电话,把基本的流程都问了。他也听陶大宝说了,永兴的春猎是过完年、过完元宵节,不出正月就开干。

    对于这个时间,楚安民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永兴大队春猎定在那个时间,是为了不影响春耕。而林区首先考虑的不是种地,而是不影响生产。

    生产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刚过完年,上山雪开化之前还能干几天呢。

    等都忙活完了,四月份再春猎多好啊?清明以后,确实是不冷不热,上山啥的也不遭罪。树叶没发芽,草也没长起来,不遮挡开枪的视野。

    楚安民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周春明举双手赞成。这绝不是舔领导而是周春明感觉这真的很合理。

    “倒是那么回事儿。”赵军淡淡一笑,先肯定了一下周春明的说法,紧接着便道:“周大爷,清明以后打围,抓住那个老母猪,一开膛噼里啪啦地往出掉猪崽子,谁能受得了啊?”

    周春明:“啊……”

    (本章完)


  (https://www.xddxs.net/read/3234513/79190765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