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全文阅读 > 第九百六十章 第聂伯河上的枪炮声

第九百六十章 第聂伯河上的枪炮声


大楚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其意义……好吧,其实也就那样,因为这是基于大楚帝国强大军事实力下的条约,哪怕没有这一次条约,只要楚国人想,那么随时都能重复来一遍。

        甚至楚国人为此投入的军事力量都不算多,作战的主力乃是欧洲司令部下属的地中海舰队一共十来艘战舰,以及万人规模的地面兵力,这对于庞大的大楚帝国军事力量而言并不算什么。

        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这一次的军事行动甚至都算不上什么战争,顶多算是一次的地区武装冲突。

        毕竟大楚帝国可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对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过……不过,其实大楚帝国已经很多年没有正式对外宣战过了。

        正式的宣战,还得追溯到当年打准格尔人呢。

        而楚国人的宣战和后世人常规认为的递交国书的宣战也不一样,楚国人的宣战指的是在内部发布相应的宣战诏书!

        简单来说,楚国人的宣战,是通过朝报等途径,广发圣旨,告诉广大百姓谁谁罪大恶极惹到了我们,为了子民安全,道义等各种乱七八的原因要打谁。

        并不是指给敌国递交宣战文书……然后开打。

        虽然很多时候楚国人也会给那些土著国家递交各种最后通牒之类的文书,但是这种事一般都是海外某地区的巡抚或军事将领在处理地区藩务时候的操作,大多时候金陵方面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把这种最后通牒,并最后通牒之后就出兵开打的情况也视为宣战的话……那么大楚帝国在全球各地,少的时候每年都得干十几次呢,次数多的年份可能都得几十次…

        太夸张了。

        所以在大楚帝国内部的定义里,这种顶多算地区军事冲突,正式的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宣战,得让天子罗志学正式下发圣旨,并广而告之才算。

        在大楚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地区武装冲突里,楚国人如愿的获得了想要的东西,黑海通行权以及黑海北部、东北部土地。

        此外打的比较顺利,一路打到了君士但丁堡,顺带把奥斯曼的王宫都给炸了不少,所以谈判的时候比较占便宜,得到了诸多目标计划外的好处。

        比如有限的开放市场以及割让埃及苏伊士走廊,割让西亚半岛部分地区以及巴士拉地区。

        这里头得说明的是,其实这些所谓割让的西亚半岛部分地区,很多并不是奥斯曼人实际控制的……目前奥斯曼人在西亚半岛,实际上只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红海沿岸,卡塔尔以北的波斯湾沿岸,巴士拉地区,而半岛上的广泛内陆地区其实是沙漠无人区,人家奥斯曼人都没把这些地方当成自家领土。

        再往北的话已经不算西亚半岛,而是两河流域了。

        奥斯曼人割让的西亚半岛的部分地区,并不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区,只局限于西奈半岛以南的红海沿岸、波斯湾沿岸地区,再加上一个不算在西亚半岛里的巴士拉地区。

        而大片的印度洋沿岸以及卡塔尔以南的波斯湾沿岸地区,其中一部分属于当地土著部落控制,还有一部分则是被楚国人所控制,不过整体而言当地的土著实力非常薄弱,对于楚国人而言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这片半岛里除了沿海地区外,还有一大片的内陆沙漠地区,只不过当代的这片半岛内陆沙漠地带,并没有什么人类生存,撑死了也就只有极少数的沙漠游牧民族而已。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片内陆沙漠,哪怕是整个半岛加起来,除了地中海沿岸那一片人比较多外,其他的地区沿海地区人口都没几个,根据双方条约,归属大楚帝国一方的半岛,当地土著人口加起来估计也就几十万……其中大部分原本归属奥斯曼地区的人口,奥斯曼会自行撤走。

        因此未来楚国人得到的这一片地区,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荒漠,根本没几个人的地方。但是大楚帝国之所以还是要拿到这一片地方,主要还是为了确保西亚沿海地区的安全,尤其是红海沿岸安全以及未来的苏伊士铁路,乃至运河的安全。

        所以才会在谈判里加入这些条件,而谈判中确定边界的时候也很有意思。

        楚国人对着地图,在西奈半岛最南端和巴士拉之间画了一条直线,说以后这条线北边的还是归属你们奥斯曼人,南边的就属于我们大楚帝国了,你们有没有意见?

        奥斯曼自然是不敢有任何意见啊,甚至仔细琢磨了这条直线后,还暗自偷喜,觉得己方占了便宜,因为直线附近的有几座城镇,按照之前的笼统谈判条件都是要归属楚国人的,结果楚国人自己直线一画,就把这几座城镇划归给了奥斯曼人。

        这占了便宜的好事自然是欣然同意啊。

        而楚国人其实对这些都不太在乎……这地方多一点少一点,沙漠还是绿洲,这些东西对楚国人而言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楚国人只需要控制西亚半岛的沿海地区,确保航线安全就行了,其他的不太在乎,更对沙漠原始小城镇没啥兴趣。

        真想要的话,下一次再来一次战争就行了,甚至经过这么一次战争后,打怕了奥斯曼人下一次找奥斯曼人要什么地方的话,估计都不用发动战争对方都会乖乖的送上来。

        所以在领土这方面,楚国人很淡定的,甚至在谈判的过程里都比较大方,不会和这些土著进行计较,比如说奥斯曼人说地中海沿海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里头还有他们的什么圣城之类的,说什么都不愿意割让这片地方……

        楚国人也没有为难他们,对什么圣城也没啥兴趣,直接就把分割线往南移动了一大片地方,只不过反手就让他们有限度放开市场……又拿走了几个地中海里条件比较好的岛屿,并扩大了苏伊士走廊地区。

        总之不损害楚国人要的核心利益,如黑海通行权,苏伊士走廊,黑海北岸以及东北岸地区,有限市场开放,其他的条件楚国人都是抱着很随意的态度,有就有,没有也无所谓。

        随着协议正式签订后,楚国人在君士但丁堡城外的舰队里的几艘大型战舰终于撤离了,但是两艘近海巡逻舰以及三艘浅水炮艇却是继续留下来充当威慑力量,以敦促奥斯曼撤离海峡两岸兵力,并把两岸的炮台进行摧毁。

        一艘巡洋舰以及两艘护卫舰以及另外几艘内河炮艇则是开始返航,前往恰纳卡莱进行补给。

        地中海舰队里的各战舰作战时间虽然整体并不长,但是执行的战斗任务却是比较频繁,其舰炮发射数量非常多。

        这导致了部分执行炮击任务比较多的战舰,其弹药储备已经到了临界点,尤其是三艘千吨以上的远洋战舰更是如此。

        它们装备的一百五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舰炮,乃是炮击中的主力中口径舰炮,不管是炮击炮台,还是进行远距离炮击都是需要依靠它们,因此弹药消耗量也比较大。

        随着战斗告一段落,它们需要返回恰纳卡莱进行煤炭、淡水、食物以及更重要的弹药补给。

        后续它们还要充当主要的威慑力,敦促奥斯曼人执行条约里的各项条件,尤其是放开海峡这一条。

        没有强而有力的战舰充当威慑,鬼知道奥斯曼内部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进而导致他们反悔。

        多艘地中海舰队的战舰返回恰纳卡莱后,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有了些许的变化,原本原始而落后的小港口已经多出来了几个临时码头,有多艘的运输舰正在停泊在这些码头上,用着运输舰自带的吊装设备进行卸载货物。

        而码头上,还有一群海军的工程师带着海军工兵们正在安装岸上的蒸汽吊装设备。

        恰纳卡莱这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加上水文条件也适合作为军事港口使用,因此楚国人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军事基地,用来掌控黑海海峡。

        同时用来充当进军黑海的后勤保障基地。

        随着东欧方向的陆军第十八师已经杀到黑海沿岸,地中海舰队这边也需要尽快的进入黑海,为东欧方向的持续扩张提供海上力量的支援,并提供后勤补给支持。

        因此在舰队补充完毕后,又得到了欧洲舰队的部分军舰增援后,地中海舰队再一次北上。

        这一次地中海舰队汇集的军舰数量还要更多一些,包括了一艘巡洋舰以及三艘护卫舰,以及六艘近海巡逻舰以及十多艘浅水炮舰。

        其中的多艘近海巡逻舰以及浅水炮舰,预计会在进入黑海后直接长期驻防当地,以支援陆军第十八师的战斗。

        承顺四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大楚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一共二十多艘战舰,通过黑海海峡正式进入黑海,和他们一起进入黑海的还有十多艘运输舰。

        这些运输舰里多艘都是自带吊装设备的大型运输舰,就是为了给陆军第十八师提供一部分后勤补给。

        如今陆军第十八师在杀到了黑海北岸后,想要从中亚方向获得各种物资补给已经非常困难了。

        如今的陆军第十八师的后勤补给线,需要从中亚两河省通过铁路,一路运输到西海城,然后通过船只航行于里海,再进入伏尔加河抵达察里津后,再通过陆路运转到顿河,然后再进行分发……光是从察里津到陆军第十八师最前沿,也就是第聂伯河下游河口,都有上千公里的直线距离啊!

        如此遥远的补给距离,哪怕是对于工业强国大楚帝国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满足陆军第十八师的作战补给需求,除了采用各种办法从中亚进行运输补给外,还将会从欧洲地区里调运补给,通过地中海,爱琴海,黑海海峡,黑海这一条航运路线进行补给。

        虽然说欧洲地区的各种补给,尤其是弹药补给也都是千里迢迢从本土运输过来的,但是海运的成本可比铁路运输成本低多了。

        大楚帝国目前给欧洲地区驻防兵力运输军需补给的时候,因为在欧洲当地加的斯的港口已经建设完毕,可以停靠大型船只,因此一般都是采用大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远洋运输船只,一艘船只少说都能装载几千吨货物。

        随便组织一个船队过去,都能运输好几万吨的货物。

        而铁路运输呢,目前大楚帝国的铁路系统以及火车技术,一趟货运列车撑死了运输几百吨……更重要的是中亚铁路网还是单线铁路,整体而言,中亚铁路的运输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最重要的是,铁路目前只到西海城……到了西海城后还要进行各种转运,而大楚帝国在里海暂时也没有什么运输船只,连几百吨的蒸汽运输船都没多少。

        即便是这样,这些补给物资经过船只运输到察里津后,也没办法继续大批量河运前进了,因为这已经是河运终点了。

        接下来只能通过陆地运输抵达顿河流域……而在顿河,大楚帝国初来乍到,更没什么运输船只可用了,只能征用一些当代土著的小型风帆运输船只,再有就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愣是从察里津通过陆地运输,拆装后组装的方式,弄过来了几艘排水量不过十来吨的内河蒸汽炮舰。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察里津那边是有不少后勤物资,但是运不到上千公里外的前线……

        如此一来,欧洲地区提供的后勤补给对第十八师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欧洲地区的补给物资,尤其是弹药,医疗物资可以一路通过船只运输到目前楚军所控制的最西端的的第聂伯河的入河口。

        虽然当地缺乏现代化的港口设置,但是楚军在海外部署的海军运输舰,大部分都自带吊装设备,同时海军工程兵的一大任务,就是在海外地区架设应急港口,因此勉强也可以在当地装卸各类军需物资,甚至火炮这些重型货物。

        随后这些物资能够就地补给驻防楚军,同时还能够沿着第聂伯河北上,为后续楚军的北上提供后勤物资供给。

        第聂伯河也是一条航运条件非常优良的河流,楚军在制定东欧粮食开发计划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未来东欧西部的主要军事乃至初步开发,都会沿着这条河流而进行。

        这也是地中海舰队派遣了足足六艘近海巡逻舰以及十多艘浅水炮舰过来的缘故,因为楚军后续继续沿着顿河以及第聂伯河北上的话,就需要足够的内河炮舰来提供火力支援以及维护河道后勤补给线。

        从这也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的东欧粮食开发计划,整体进军乃至后续的移民步伐,都会严重依赖于三大河流,即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

        这也是大楚帝国军事行动以及海外扩张的一贯传统,那就是沿着海岸线以及河流行动……如此能够方便有限的提供舰炮火力支援,海上运输以及内河运输便利。

        如果脱离了海岸线和河流进行行动,哪怕强如大楚帝国也会遇上诸多麻烦。

        后装线膛枪炮再厉害,也得有炮弹和子弹不是……粮食这些东西都可以就食于敌,但是弹药补给可没办法就地补给,只能从本土运输过来,有海运和河运倒是问题不大,但是一旦没有方便的船运,那么只能依靠马车这种陆地运输……那么难度一下子就会上升无数倍。

        按照楚国人的经验来看,依靠马车运输的情况下,脱离了物资中转枢纽一百五十公里以上,楚军就很难靠着野战部队自身的后勤体系维持作战了,需要依赖后方专门的运输补给部队,比如后勤部组织的运输团,但是这消耗非常大……运输民夫以及骡马都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当这种距离达到大几百公里的时候,运输起来不仅仅消耗大,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以及骡马,其难度随着距离的进一步提升而不断提升。

        目前楚军之所以还能够维持陆军第十八师的作战,也不是什么依靠陆地运输,而是靠着在当地征集的土著船只进行弹药运输,物资从顿河用船只运输,抵达黑海后,沿着海岸线给楚军持续提供补给……不过这样维持起来也非常困难,毕竟土著的风帆小木船运输量太小,以至于陆军第十八师空有强悍的大批后装线膛武器,但是打起来却是缩手缩脚……之前在察里津等地打仗的时候,炮兵开炮基本没啥顾忌,随便打……

        但是到了顿河流域以及更远的第聂伯河流域作战后,第十八师的炮兵们,开炮之前都得反复确认,精心计算,就是为了争取用最少的炮弹完成打击任务……

        这也导致了之前看似很犀利的迫击炮逐渐消失在战场上,这玩意速射太快,耗弹量太多,第十八师的将士们打完了自身携带的迫击炮炮弹后,根本得不到多少的迫击炮补充……到了如今,之前还很威风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大多都成为了摆设,没啥卵子用了。

        同时因为东欧地区的交通设施太差,楚军里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根本没办法快速机动,哪怕是轻便一些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都机动比较困难。

        如此情况下,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成为了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能直瞄射击,精度非常高,能够有效节省弹药。

        同时还非常轻便,能伴随步兵机动。

        这两大特性综合在一起,让七十毫米步兵炮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相关消息报告到国内的时候,让国内的军方高层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七十毫米步兵炮这玩意……

        原本军方已经很重视七十毫米步兵炮了,要不然也不会给每个步兵团都装备了四门。

        然而之前的几次实战里,七十毫米步兵炮依旧体现了一些缺陷,比如火力密度不够,射程也不够等特点,以至于楚军后续继续加强了师属炮兵团的七十五毫米火炮的建设。

        拟定的师属炮兵团里的二十四门各型增加到了三十六门。

        目前楚军里的野战炮兵部队,采取的是小连小营制,四门火炮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一个营十二门野战炮或山炮。

        一个师属炮兵团辖有三个营,按照任务需求不同,配属野战炮营或山炮营不等,比如山地部队,一般配属一个野战炮营,两个山炮营,而平原地形部队,则是配属两个野战炮营和一个山炮营居多,还有海外复杂地形驻防的部队,则是干脆配属三个山炮营。

        但是不管是山炮还是野战炮,他们都属于师属远程火力,其远程威慑力可不是七十毫米步兵炮这种有效射程才两千米左右的步兵炮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楚军高层,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师属炮兵的发展,步兵炮则是抱着也用,但是也谈不上多重视,要不然也不会在后续专门又弄了个迫击炮来加强连排步兵火力了。

        然而这一次的东欧战役里,军方却是发现,随着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持续的深入内陆地区后,七十毫米野炮和山炮这两种师属炮兵火力的机动持续困难,作战效能持续降低。

        而迫击炮这玩意,用于和土著作战的时候,属于是补给通畅的时候是神器,补给不顺的是垃圾。

        平时还不觉得这玩意有啥毛病,毕竟射速非常,一分钟不到十几发炮弹打过去,堪称打土著神器。

        但是当补给不通畅,迫击炮炮弹不够用的时候,这啥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说六十毫米射程太近,只能打击千米内的目标,对于千米外的目标就只能抓瞎了。

        更大的问题是精度太渣……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个前装滑膛炮,只不过是炮弹结构比较特殊而已,其精度和七十毫米步兵炮比起来,那就是个渣渣中的渣渣。

        如此也就导致了攻击目标的时候,六十毫米迫击炮往往需要好几发炮弹才能够打掉目标。

        然而换成七十毫米步兵炮来,人家一炮就能把目标给干掉了……顺带还能打各种工事目标呢。

        这炮弹的消耗对比差好几倍呢,而在运输补给的过程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和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其体积和重量,其实都差不多,不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的你,在后勤运输困难,运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伱是让后勤部门给你运六十毫米迫击炮炮弹还是运输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又或者是七十五毫米师属火炮的炮弹?

        而楚军东欧地区的高级将领们,很现实的选择了给前线运输大量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如此也就导致了东欧战场上非常特殊的一幕: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承担了战场上绝大部分的炮火支援任务。

        师属火炮和迫击炮都得往后靠,至于更大口径的军属火炮,比如什么一百毫米野战加农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乃至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些东西……楚军干脆都没带着上前线,仅有的一个军属重炮营,现在才刚刚抵达察里津,而且也没计划继续往前部署……

        继续往前,没办法河运,陆地运输连个成型的道路都没有,而且现在进入夏季东欧泥泞期,楚军疯了才会把这些重炮往前线拉……

        哪怕地中海舰队进入黑海,往当地运去了大批第十八师急需的弹药补给后,依旧没能改变东欧地区战场上的火炮运用情况。

        而这些情况陆续上报到本土金陵方面后,陆军方面的高层将领很从心的尊重了一线将领的意见,准备往东欧地区再调运一批七十毫米步兵炮过去。

        同时下达了对步兵炮的改进研发招标计划。

        陆军提出,他们需要更轻便,更准,更远,威力更大,还更便宜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

        同时陆军方面觉得迫击炮这玩意局限性比较大,为此需要在特定情况,尤其是在海外补给困难地区里指望不上这玩意的时候,必须还有一种代替武器。

        七十毫米步兵排虽然不错,但是也不是没有相应的缺陷,因此陆军还需要一种新的步兵武器。

        陆军又瞄上了之前嫌弃的机枪……觉得这东西虽然耗弹量也大,但是子弹这东西,消耗再大也没迫击炮消耗的炮弹大,后勤运输勉强也能支撑。

        当然,陆军还是嫌弃海军现在使用的手摇机枪太沉重了,这玩意不符合陆军的需求。

        陆军是打算把这东西直接给步兵连用的……七十毫米步兵炮全重都才两百多公斤呢,你一破机枪带个枪架和盾牌,再带个轮子后直接两百多公斤去了……有这功夫,我陆军直接多装备几门步兵炮还不更好?

        而且现在的手摇机枪还老出故障卡壳。

        综合诸多原因,陆军将领对现在的手摇机枪很不喜欢……一直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装备。

        但是机枪这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因此陆军对五大武器公司进行了研发招标,需要一款轻便,可以让步兵直接携带前进,随时提供千米以内密集火力支援,可靠性优良,也不能太贵,包括造价以及后续使用成本都不能太贵的子弹速射武器……

        也就是轻一些、便宜一些、可靠一些的机枪……对了,陆军还要求对机枪的射速进行限制,不能超过每分钟五百发,同时还要求不能扣下扳机就一直射击,需要反复不断的扣下扳机,才能进行间隔持续射击。

        陆军将领担心士兵扣下扳机就持续射击后,子弹一下子就打光了……更担心射速太快,子弹消耗太快陆军供不起。

        所以才有了这两个限制性条件:每分钟射速不得超过五百发,单次扣下扳机持续射击子弹不得超过二十发……

        对此,五大武器公里的多个专门厂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试图获得陆军的这一笔未来的庞大订单。

        这可是拟定为连排级武器,一旦确定装备的话,那么采购装备的数量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如此大的一个蛋糕,五大武器公司都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本章完)


  (https://www.xddxs.net/read/3220440/77494782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