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满唐华彩小说阅读 > 第469章 贵庶

第469章 贵庶


第469章  贵庶

        皇城,尚书省,户部。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纸照在桌案上,一盒桃酥正摆在那儿,显得甚是可口。

        元载伸出手,拾起一枚,放入口中嚼着,闭上眼,品味着那入口即化的味道。至于边上的硬梆梆的胡饼,他还一口未咬。

        他并非贪吃,而是如今长安城正是缺粮之时,食物比任何东西都更能彰显权力。就这一小盒桃酥,恐花费一万贯都买不到,而他却能得旁人孝敬,这便是权。

        一直以来,元载都是左右逢源的,与杨国忠、薛白的关系时疏时近,从没有撕破脸过。上次李琮宫变,他暗中配合,算是最早一批支持李琮的官员,如今已官任度支郎中,打点长安城内的钱粮。

        他极擅长做这些,志在宰执整个天下,区区长安一隅的事务,自然轻而易举便能将公务处置得十分妥贴。奇怪的是,薛白对他每有防备之意,审查上从不放松。元载心中不满的同时,却也不屑地认为若自己真想贪墨,又有谁能看出来?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元载若无其事地拿起一叠公文,随手盖在那盒桃酥上,道:“进来。”

        一个青袍官员走进来,道:“元郎中,这是你要的兵粮册。”

        “放着吧。”元载淡淡应道。

        那青袍官员正要转身出去,腹中忽传来“咕”的一声响,元载这才抬起头扫了他一眼,道:“看着面生,是刚到户部的?”

        “回元郎中话,是。”

        “叫什么名字?”

        叶平小心坐下,咬着胡饼咽了两口,应道:“这些年,因民报、文报,脱颖而出的寒庶学子不计其数,我何德何能?”

        “你等年轻一辈或已不识得老夫了,老夫崔禹锡,字洪范,封清河子爵,以中书舍人致仕。出身清河崔氏南祖乌水房,家父讳名一个‘融’字。”

        他拨开人群挤上前,很快便听到了老者缓慢却有力的话语。

        皇城中的人潮向北,像是在白天召开了一场大朝会。

        听到这里,元载微微笑了一下,似有些不以为然。

        救驾若还不积极争取在圣人面前露面,那岂不是太傻了?

        说话间,外面忽有了嘈杂之声。

        “果然,《天宝文萃》第一期,王昌龄亲自选的你的诗。”元载笑道,“没说错吧。”

        元载拿起桌上的胡饼,递了过去。叶平一愣,抬眼,只见这位权重一时的度支郎中神色亲切,极富上位者的魅力。

        “走,去太极宫觐见圣人!”

        崔禹锡并不理会那些质疑他的声音,声音苍老而有力地继续道:“诸君可知?安庆绪已经准备投降,且说出了叛乱的真相——你等认为勘乱定兴的忠臣名将薛白,恰是酿成叛乱的罪魁祸首!”

        愈多的官员赶到了,听到“薛白”二字,便知今日之事不简单。

        “……”

        “然而,薛白裹挟民意,怂恿书生们闹事,颠倒黑白。把崔翘不点他中榜一事说成是因他逆罪贱籍之身份,搅得人心激愤。彼时,连老夫都没看出是非曲直,出面请右相把崔翘贬官,自以为这是铁面无私。可多年过去,直到今日,老夫才看出薛白的品性恶劣,狼子野心!”

        故而,他们怂恿着越来越多的官员们往太极宫赶去。

        元载心中不信,问道:“见过薛郎吗?”

        叶平道:“是我们这些出身寒庶的人结的社,每月都有文会,还有我们的报纸、学堂。”

        类似这样的话,并不仅有崔禹锡一人在说,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传到了长安城所有的官员耳中。

        元载心想,薛白前几日才因纳粮而往户部调了一批官员,此人该是薛白的人了。被自己问话,却不主动报名字,也不知是木讷还是不想引起注意。

        “当有邀过元郎中,想必是登门时恰巧元郎中不在,门房不让我们进去……”

        此言一出,众人肃然起敬。崔融是武周朝名臣,文章典丽,冠称一时,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是大唐律诗格律的奠定者之一。可见其在官员、文人之中的名望。

        “告诉你们,薛白挟制了圣人,收走长安城剩下的存粮,根本不是为了守城,而是为了谋反!”

        尤其是陈玄礼,手握禁军,威望最高。又一向忠于圣人,只要陈玄礼一表态,那便大局已定。

        “叶平?”元载想了想,喃喃道:“我似听过你的名字,‘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忆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此诗可是你写的?”

        元载听了,有些疑惑道:“怎未邀我入社?且不说我亦出身寒门,当年竹纸方兴,我正在杨銛门下,刊印经史典籍。”

        “这是在胡说什么?!”叶平大为惊诧,喊叫着就要上前,却很快被人挡住。

        他们也不认为仅凭嘴说就能诛杀薛白,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派人去联络陈玄礼、王思礼、李承光等大将。此时在做的,只是为了鼓躁声势,逼这些将领下定决心罢了。

        “元郎中竟知晓?”

        今日则轮到崔禹锡,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证据。整件事最根本的原因,是薛白对世家纳粮的态度引起了他们的愤怒。那么,愤怒者一造谣,不知情者自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一拥而上。

        多年前,正是在这里,杜五郎煽动着一群寒门举子,围攻了崔翘。当时他便领会到,要造出舆论风暴,最重要的不是有理没理,而是把气氛烘托起,把情绪点燃。

        “下官叶平,江南西道饶州人。”

        崔禹锡又道:“老夫今日,是要向圣人告罪的。天宝七载春闱,老夫的七弟崔翘,时任礼部尚书。诸君想必都记得那年的状元郎正是薛白。崔翘当年便与我说‘薛白心术不正’,他之所以不肯点薛白为状元,便是因他认为当官任职,人品比才能更加重要。”

        “伱们以为薛白迎回了圣人?错了,圣人正是被他逼出长安的,还记得那夜突然在兴庆宫上方爆开的烟花吗?!”

        叶平肚子里又是咕噜了一声,有些赧然,应道:“下官微末之才,有此际遇,惭愧。”

        换作旁的事,这些出身名门、人品素雅的公卿贵胄们自然是不会亲自出面的。可今日不同,一是因为薛白纳了他们的口粮,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二是薛白挟制了圣人,今日他们的举措是救驾。

        “吃吧,我的配额比你多些。坐下吃,喝口水……你既有这般际遇,想必很受薛郎重用吧?”

        叶平眼睛不由一亮,应道:“见过,最初是薛郎被贬谪时,随常衮去城外送行。后来有了寒门诗社,杜甫也带他来了几次,如今在城头上更是能常常见到他。”

        元载只想打听薛白是否安插了新人来盯着他,如闲聊般问道:“寒门诗社?”

        “所幸,太子殿下已遣使召抚了安庆绪,安庆绪只有一个要求,斩杀薛白。然而殿下仁义,犹有顾忌,我等当往太极宫,请圣人下旨,诛奸贼、抚叛乱,还大唐安定!”

        元载听出那动静不对,亲自出了尚书省,只见皇城十字长街中央,一名老者正坐在马车上说话,周围站着不少官员。

        元载回过头,已找不到叶平的身影。如今朝堂上的官员七八成都是门荫,即使是科举入仕者,也多是出自于名门望族,叶平那個小小的寒门庶族混在其中,像是一粒沙,已经被湮没了。

        “公辅兄。”

        忽有人喊了一声,元载向来人看去,见是李栖筠、李嘉祐二人,遂点了点头。

        这两人都是赵郡李氏出身,且与薛白是同年,不久前,元载还见到他们与薛白共事,一副众志成城的样子。

        名门出身的有才之士,天生就有一种从容自信的气质,他们官职虽然远不如元载那么高,可彼此来往却能无拘无束,平辈相交。

        “你二人也是要去太极宫‘清君侧’?”元载问道,他用了一个相当严重的词,脸上却带着些笑容,中和了那种严厉。

        李嘉祐道:“我族中口粮亦被征纳,那边便有我不少叔伯兄弟。可诛了薛白,叛军便会投降,我不信。”

        李栖筠则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元载点点头,看得出来,名门士族之中,终究还是有一些清醒之人。

        “眼下争论是非无益。”李嘉祐道,“我等想找薛白谈谈,看如何平息众怒。公辅兄可知他在何处?”

        元载摇头道:“不知。”

        “那公辅兄做何选择?”

        元载从来不会冒然下赌注,拱手向天行了一礼,道:“我做好份内之事,尽为臣本份便是。”

        李栖筠深深看了他一眼,似看出了他的摇摆之意,拱拱手,自带着李嘉祐继续去寻薛白;元载目送了他们的背影,略一犹豫,随着人潮往太极宫而去。

        他们分道扬镳,一边是五姓七望的名门子弟,不在意自身利益,正在努力挽回时局;一边是出身贫寒、好不容易爬到高位的平民子弟,脑子里正考虑着如何自保。有时,看人属于哪个阶级,或许不仅仅看出身,也看他们的心在哪里,出身不会变,人心却会变。

        ~~

        一条天街穿过皇城朱雀门,直通宫城的承天门。

        立在承天门前执戟守卫的禁军眼看着气势汹汹杀过来的公卿贵胄们,微微变了脸色。

        “臣等要求见圣人!”

        “请圣人诛奸佞,抚叛乱!”

        这样的呼喊透过那朱红色的宫墙,落在陈玄礼耳中。他皱起两条粗重的眉毛,思来想去,再次去找了高力士。

        高力士近来懒了很多,并不时常陪在圣人身边,今日又搬了张躺椅坐在长廊上,望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发呆。

        陈玄礼走到他身边,抬头看了眼天空,侧耳倾听,确实还是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喧嚣,遂疑惑道:“你听不到了吗?”

        “老了啊。”高力士叹息道,“你知道的,多年前我就向圣人请求告老。这站得长了,腿疼,腰也疼,旁人羡我多威风,可我想要的反而是致仕后过些闲适日子,不必每日这般思虑重重。”

        “你莫当我傻。”陈玄礼道:“我看得出来不对,你以前何曾这般不上心过?”

        “可你还是回长安了。”

        陈玄礼道:“那是我相信你。”

        “既然相信我,且安坐等着便是,你我老了,把事情交给年轻人去解决吧。”

        “你不肯说实话,我如何坐得住?”陈玄礼注视了高力士一会儿,见他还是闭目不谈,便道:“好,那我便依我的办法做了!”

        高力士道:“圣人还未下旨……”

        “我秉承的才是圣人的心意!满朝公卿今日所言,薛白心怀叵测、煽动叛乱,乃是御口钦定之事!”

        陈玄礼头也不回,大步而去。

        高力士手指动了一下,似乎想拦,可到最后却停下了动作,喃喃道:“圣人的心意。”

        两人谈到最后,却是他被陈玄礼说服了。

        那边,陈玄礼走向承天门城头,居高临下地看了公卿们一眼,招过麾下诸将,发出一道道军令。

        “去把郭千里押下,他的兵马由你统御!”

        “喏!”

        “带一队人找到薛白,带他来面圣,若遇反抗……”陈玄礼有些犹豫,最后却还是道:“若遇反抗,立即拿下。”

        与其说,他是被这些公卿们逼着,不得不杀薛白平息众怒。倒不如说是他想借着这次的事由,拿下薛白,查明一些真相。

        “喏!”

        “去请太子殿下来,告诉他,群情沸腾,非殿下至不足以平息。”

        “喏!”

        安排完毕,陈玄礼又命人宣告公卿,现已去缉拿薛白,只等人一拿到,便请圣人查清此事,诛奸邪,给众人一个交代。

        承天门前,聚集的公卿重臣们比大朝会时还多,听了陈玄礼的表态,大家都放心不少。

        “看来,陈玄礼是下决心了。”

        “早便知道,薛白惹了众怒,能有何好下场?”

        <div  class="contentadv">        忽然,有人匆匆过来,道:“一直没找到薛白,倒是发现王难得召集了兵马。”

        不得不说,这些公卿势力极大,耳目灵通,还能提前得到消息。

        “何意?他们还敢动我们不成?”

        “擅杀大臣,除非薛白真想造反……”

        “圣人来了!”

        有些突兀地,承天门城头上忽然现出了圣人的仪驾。

        众人惊喜不已,又担心圣人受薛白挟持,还要包庇这个奸佞小人。

        崔禹锡便安慰众人道:“陈玄礼既已下决心,想必圣人也已摆脱了薛白的挟制。”

        于是,公卿们个个抬头看去,只等圣人下旨除奸。

        ~~

        而就在与承天门隔着整个皇城相对的朱雀门上,薛白正拿着千里镜,观察着皇城中的局面。

        待听得马蹄声,见王难得的兵马列队而来,他眼神中泛起一丝怜悯,下令道:“除了朱雀门,把皇城诸门都闭上。”

        旗令挥舞,远远地传开去。从含光门、顺义门、安福门……一道道皇城城门开始关闭,这为的是把事态控制住,同时,也使得那些公卿无处可逃。

        王难得的马匹已经过了朱雀门,沿着天街,驱向承天门。他带的兵马不算多,更多的兵力依旧在春明门附近,但对付这些公卿贵族,当是足够了。

        “走吧。”

        薛白放下千里镜,往城下走去。

        他不会只等在这里,而是要亲自去面对世家对他的怒火。

        然而,天街之上,王难得忽然勒了勒战马。因为在他面前,正有一批人忽然吆喊着跑过,似要阻拦他的兵马。

        那是一群官员,青袍、绿袍居多,还有不少都是吏员,偶然才能见到一些红袍。

        “休得向前!”

        王难得皱了皱眉,拔刀在手,杀机一闪而过。须臾,意识到不太对,因他没从这些官吏身上感到富贵逼人的傲慢之气。

        “薛白是冤枉的!”

        “长安世家因纳粮一事要杀薛白,然士卒百姓饿着肚子,如何守城?!”

        “朝廷岂可信叛军轻易会降?!”

        随着这一声声呐喊,王难得方才意识到,这些人竟是来声援薛白的。

        此事却在他们计划之外,为求保密,除了核心人员与心腹兵马,他们并没有联络太多人,更何谈制造声势了。

        然而,眼下时间紧迫,他的兵马竟是被这些人拦住了去路。天街那一边,聚在承天门前的公卿们也已经被惊动了。

        “让开!”王难得大喝一声,“休得挡路。”

        他犹在考虑,该以何等言辞驱退这些官吏,一骑已奔到了他的身旁,正是薛白。

        “朝中有人暗通叛逆,欲开城门,尔等立即让开!勿拦王将军平叛!”

        “是薛郎!”

        声援薛白的队伍当中,有一人正是叶平,他目光看去,见薛白身披盔甲策马而来,放心不少,连忙退到路边,振臂大喊道:“我等随薛郎平叛!”

        “平叛!”王难得当即率部向前。

        待他的兵马们如流水一般杀向承天门,叶平也连忙跟上,同时大喊道:“城中有叛军细作,欲除忠良,如今官军平叛,劝你等迷途知返。”

        很快,方才那些官吏们也跟着他一起大喊,为薛白制造声势。

        “小心!”

        前方突然发生了冲突,惨叫声迭起,而左右两边的皇城街道上亦有世家护卫往这边赶来,一边跑一边还在高声通风报信。

        “薛白反了!皇城被封锁了……”

        混乱中,一支流矢正好落向叶平,他躲避不及,幸得身边另一个官吏拉了他一把。

        两人当即避在旁边的司农寺墙下。

        “多谢,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华阴姚汝能。”

        “姚兄也相信薛郎?”

        “不重要。”姚汝能是个中年书生,看东西时微眯着眼,虽明知前方危险,却还往前凑去,“我可还打算靠报纸名扬四海,自然站在薛白这一边。”

        叶平听了突然想到一事,遂惊呼道:“我知道你!”

        自从报纸、故事兴盛之后,长安城中便有了许多刊载杂文故事的报纸,有名的比如《长安故事》《天宝杂录》之类,而姚汝能正是常常在这些报上纂文之人,好写些当时的名人佚事。

        叶平早便对此人好奇了,因姚汝能写《李林甫事迹》,竟是连李林甫家资名目都一清二楚。

        此时他忍不住便问道:“姚兄,不知你是何出身?如此博闻广识?”

        “我能有何出身?若非有了这条既可糊口,又可闻达于诸侯的生路,我怕是要卖身高门才能有个科举资格。”

        叶平心中惭愧,他出身比姚汝能还要差些,若不是得报纸扬名,连卖身高门的资格都没有。

        “如此说来,你我都是受了薛郎恩惠的寒门庶族,当此时节,正该挺身而出。”

        “好!”

        姚汝能应着,迅速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与炭笔来,划了几下,记下了什么。

        忽然,前方有一队禁军撞开了阵列,向他们这个方向冲撞过来,同时喊道:“奉陈将军命,擒拿薛白,无关人等让开。”

        姚汝能再一抬头,已是反应不及。

        “姚兄小心!”

        “咴!”

        电光石火之间,有一骑快马奔来,一把拉一开姚汝能,调转马头与那几名禁军对峙着。

        马上的骑士意气昂扬,大喝道:“你们是听陈将军的命,还是听圣命?!是守长安,还是潜通叛军?!”

        ~~

        “不好了,薛白与王难得率部杀来了,指我等潜通叛军。”

        “他敢?!”

        承天门前的公卿们显然没想到薛白会如此悖逆又如此雷厉风行,又惊又惧,再听说皇城已经被封闭了,顿时吓得个个面如土色。

        但很快,他们便想出了办法。

        “快,请陈将军开宫门,让我们入宫城!”

        “陈将军,开宫门啊!”

        一时间,数不清的公卿便开始对着城头上挥手,急迫地要求陈玄礼开宫城放他们进去。

        此时,御驾终于是慢悠悠地到了城门上。

        陈玄礼正要下令开宫门,转头看去,只见御驾上依旧挂着皇缦,杨玉环正从凤辇上站起身来,看了他一眼,示意一个小黄门端了一封圣旨。

        “陈将军。”杨玉环亦款款上前,小声提醒道:“不要冲动,做事之前,还请先想想后果。”

        陈玄礼皱眉,应道:“圣人的心意……”

        “势态到了这地步,可见圣人的心意错了,陈将军是不想给圣人一个台阶下吗?”杨玉环道:“放心吧,只要陈将军现在罢手,还是自己人。”

        陈玄礼沉默了好一会儿,侧过头,余光中能看到王难得兵临宫墙之下。更远处,还有一支骑兵把他派出去的兵马都拦住了。

        他额头上淌着细汗,终于,伸手接过了那圣旨,展开,紧接着,便是瞳孔一震。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加薛白特进、御史大夫,清查长安奸细”,他知道,一旦下旨,一场屠杀将发生在他眼皮子底下。

        “这?!”

        “陈将军。”杨玉环又说了最后一句话,这次,她用了只有彼此才能听到的声音,“你以为你是在顺着圣人的心意,可你忘了一件事——你与薛白才是有共同秘密的人,不支持他,事情败露了,谁保你?”

        陈玄礼一愣,瞪大了眼,目光中透出惊恐之色。

        “果然,你们……”

        杨玉环摇了摇头,道:“都是为了社稷稳定,且传旨吧。”

        陈玄礼无奈地闭上眼,许久,终于下令。

        “城下有叛军细作,紧闭宫门,不许放他们进来!”

        “喏!”

        “传圣旨……”

        很快,宫门外响起了愈发绝望与愤怒的呼喝。

        另一方面,陈玄礼心中也带着不甘,于是紧紧攥住了拳头。

        他早有怀疑,只是不敢确定。可如今看来,宫中那位圣人果然是假的。

        ~~

        “张小敬?”

        天街之上,姚汝能听得张小敬的名字,不由激动起来。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上前便问道:“我听说过你,你经历过陈仓之变,对吗?”

        “走开!”张小敬喝了一声,却又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写《杨国忠事迹》,打听了许多,却有桩疑事。陈仓之变后,杨国忠何处去了?”

        “我射杀了。”

        张小敬随口应着,一把推开姚汝能,自去配合王难得围杀公卿。

        姚汝能踉跄退了几步,低下头,在他的纸上记下“骑士张小敬射杀杨国忠”,之后,他望向混乱中张小敬的背影,觉得此事一定还有更多可探知的内容。

        而漫天的惨叫声却已经开始响起了……


  (https://www.xddxs.net/read/3216407/114417136.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