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航空大佬集合
第467章 航空大佬集合
李谕和卢米埃尔兄弟出门叫了出租车,先去接吕碧城。
这时候的出租车价格自然不便宜,而且样式非常像马车,车厢部分封闭,驾驶的位置在车厢前面,却没有顶棚。
几人坐的这辆出租车型号稍微老了点,用是早期的气囊式喇叭,而非李谕已经发明的电动喇叭专利。
看来这时候的出租车同样秉承着能开多久是多久的原则。
接上吕碧城后,弟弟路易斯·卢米埃尔对出租车司机说:“去摄影协会。”
然后又对李谕说:“我只带了一份胶片,但摄影协会肯定有现成的。”
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说:“错了错了,先去公司拿一套星战!好不容易碰到李谕先生和碧城女士同在,这么大的事能忘了?”
弟弟路易斯笑道:“对对对!”
签个字就能要到一张最早的彩色照片,这个买卖对李谕来说也稳赚不赔。
吕碧城很纳闷:“我们去摄影协会做什么?”
李谕给她解释了一下:“现在已经有了拍摄彩色照片的技术,所以邀请美丽的东方姑娘碧城女士当个模特。”
“彩色?”吕碧城对摄影技术不是很了解。
“碧城女士,彩色照片就是可以让照片上显示出您最真实的样貌,不再是过往只有黑白两色。”弟弟路易斯同样说道。
“听起来很有趣,那不就和油画一样了?”吕碧城说。
路易斯说:“您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但油画动不动就会画数个小时甚至数天,风干保存又要花不少工夫,照片就没有这么麻烦,价格上也要低廉很多。”
李谕笑道:“可惜晚了一点点,不然还能拍一组婚纱照。”
路易斯说:“简单,摄影协会有很多巴黎最时尚的衣服,愿意等的话,完全可以拍很多张照片。”
法国摄影协会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进来时,李谕和吕碧城受到了热烈欢迎。
不仅给两人拍了一张彩色照片,卢米埃尔兄弟又很贴心地为吕碧城进行了更多拍摄。
女人嘛,一百年后还喜欢拍照。李谕能理解,反正闲着没事,就在摄影协会里逛了逛。
他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随口问道:“莫非是刚刚诞生的传真机?”
一名年龄不大的发明家说:“您说什么?”
李谕突然意识到自己说的“fax”这个词现在似乎没有出现,于是又说道:“telephotography,我想是这个词。”
“没错,它的确是传真机,原来院士先生已经知道,”对方回道,“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爱德华·贝兰,正是这台传真机的发明者。”
“幸会幸会,”李谕说,“我在英国时,便从报纸上看到了新闻,你刚刚用传真技术把国王爱德华七世的一张照片经过海底电缆从巴黎传到伦敦,这可是一件蛮轰动的事情。”
贝兰说:“那张照片传了足足十二分钟。”
贝兰发明的传真技术相当古老,大体的原理可以参考留声机唱片,就是记录电信号,然后另一地再同步转换出来。
这种技术的效率很差,英吉利海峡才多短,就要传这么久。十几年后,美国向大西洋彼岸的巴黎发了一张传真图,足足传了20多分钟。
大约到了1925年,才会诞生现代传真技术,把文字或者图像分解成了黑白灰度不等的小圆点,然后变成相应的电信号进行传送,到达对方后再用相反的方法合成和重组。
但技术发明嘛,这都是必经的过程,李谕说道:“将来可以继续进行无线传输研究。”
贝兰说:“我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且见过卢米埃尔兄弟的移动摄影机后,我很想发明一台可以手提的传真机设备。”
“移动设备必然可以提高便利性,”李谕说,“发明出来,我一定会购买使用权,在中国推广。你知道的,中国太大了,新闻的分发耗时极长,传真技术意义非凡。”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真的挺需要这种技术。
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大清已经是一座沙子城堡,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坍塌,但传真技术用上的话,垮得会更快。
最关键的肯定还是对新闻行业有很大的裨益,各种进步报社可是民国初年各种思潮和运动的源泉。
大帅、军阀们也会喜欢,他们动不动搞个通电全国的动作,要是能多露个脸,让老百姓知道长什么样,效果更好。
贝兰说:“我第一时间就会把技术革新的消息通知您,事实上,我对神秘的东方国度非常感兴趣,会亲自去一趟。”
贝兰真的去过中国,还专门研究了方块字特点,帮助建立了京津地区早期的传真通信。
拍了好半天,吕碧城终于换完了八件衣服,虽然意犹未尽,不过感觉已经没有更喜欢的新衣服。
可惜知道的有点晚了,不然一定去香榭丽舍大街多租一些。
法国摄影协会并没有多要两人钱,还是挺给面子的。
卢米埃尔兄弟说:“我们洗好照片后,就会拿给两位。”
吕碧城感激道:“静候佳音。”
告别法国摄影协会,李谕与吕碧城搭乘一辆出租车刚回到法国科学院大门,皮埃尔·居里就急匆匆跑了出来:“正好有辆出租车,太好了!哦,原来是李谕先生。”
李谕好奇道:“这么着急去干什么?”
皮埃尔·居里说:“郊外要进行一场飞行表演,表演者是来自美国的莱特兄弟,听说他们发明的飞行器是全世界最好的。你们要去看看吗?”
李谕说:“好吧,正好没什么其他事情。”
经过这两年,飞机的发展肉眼可见,已经从只能飞几分钟达到了二三十分钟。
在郊外的表演基地停车后,由于李谕和吕碧城是中国人,立刻被认了出来。
“李谕先生与碧城女士?”两个人走过来问道。
“没错,”李谕回道,“阁下是?”
年长的一人说:“在下亨利·罗伊斯,这位是查尔斯·罗尔斯。我们两年前建立了罗尔斯-罗伊斯汽车公司,对李谕院士的诸多专利非常感兴趣。”
原来是劳斯莱斯的两位创始人。
李谕与两人握手:“幸会。”
亨利·罗伊斯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出身比较寒微,但从二十年前就开始搞汽车设计,经验比较丰富。
前年的时候,出身贵族之家的查尔斯·罗伊斯与他结识,于是两人合作成立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话说这两人的名字真的有点拗口,还是翻译做劳斯劳斯更舒服。而且这家公司此后的确拆分成了两家公司: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以及生产豪华轿车的劳斯莱斯。
<div class="contentadv"> 在劳斯莱斯诞生之前,英国并没有自主汽车品牌,都是销售法国或者德国的汽车。
所以劳斯莱斯就是英国第一个汽车品牌,——虽然最后还是被宝马合并了。
成立公司后,查尔斯·罗尔斯主要利用自己在贵族圈的人脉负责销售工作,亨利·罗伊斯主管设计、生产。
两人的合作蛮成功。
早期的劳斯莱斯通过两个优点打开了市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行驶时噪声较低,也因此有更好的耐久性。
——似乎和后世某岛国品牌有那么一丢丢像……
年轻的查尔斯·罗尔斯说:“听闻李谕先生申请通过了一款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专利。”
李谕说:“对的,准确说叫做旋缸式发动机,相比目前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它更加轻便而且散热非常好。”
亨利·罗伊斯做过多年汽车生产,非常了解李谕所说:“现在大部分飞机使用的发动机都是从汽车身上改动过来的,陆地上的奔跑的动物与天上飞翔的鸟区别想想就很大。这种临时的借用本来就不妥,要不飞机一直飞不远。”
查尔斯·罗尔斯悠悠道:“我还想驾驶飞机跨过海峡飞到英格兰呢,不知道何时能够实现。”
现在的贵族,都非常热衷汽车以及航空产业,这可是非常有炫耀资本的东西。
就算到了二战时期,飞行员大部分也都是贵族出身,毕竟只有他们玩得起。
李谕说:“从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等诸多角度考虑,飞机的局限性还很大,想要实现长距离安全飞行,恐怕还要等上几年。”
不等罗尔斯回话,前面的人群突然传来一阵欢呼:莱特兄弟中的威尔伯·莱特出场了,他的双翼飞机也被缓缓拖了出来。
一番整备后,威尔伯·莱特在现场上千人的注视以及十多位新闻记者的照相机前飞上了天空。
查尔斯·罗尔斯顿时惊叹:“太帅了!”
盘旋着飞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后,威尔伯·莱特驾驶飞机缓缓着陆,虽然着陆时遇到了很大颠坡,机翼险些触地而折断,不过总算完成了飞行表演。
查尔斯·罗尔斯兴奋道:“我决定了,我要成为一名飞行员!”
好在他只是负责公司销售,亨利·罗伊斯并不在意他的玩乐行为,提高知名度反而还能让他们公司的产品更好销售。
与罗尔斯存在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几人身旁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也喃喃自语:“我要学习飞行!”
李谕只是瞟了一眼,可能是现代直升机之父——西科斯基。
他目前在基辅工学院读书,看了这场表演后,立刻决定投身航空事业。
在专门的女宾参观席上,有位巴黎的女演员雷蒙德·拉罗什,她同样萌生了当个飞行员的想法。
两年后,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飞行员执照的女性。
不过目前李谕不太想开飞机,早期的飞机坠机率高得简直离谱,开飞机就像一种极限运动。
最起码到一战时期,飞机的稳定性才稍稍好一些。
莱特兄弟的表演挺成功,次日登上了头版头条。整个欧洲大受震撼,顺带着让各种科幻作品的销售更加火爆。
欧洲也真正开始在航空领域发力。
虽然飞机最早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不过很快世界航空中心就转移到了欧洲,毕竟此时欧洲的教育和技术储备上还是高一个档次。
飞行表演结束后,罗伊斯和罗尔斯知道李谕不久后要去一趟美国,便邀请他顺路来一趟曼彻斯特,签订一下相关的专利使用合同。
英国人现在心知自己在汽车和航空上都落后法国与德国,所以蛮着急。
反正英国不大,于是李谕答应了。
拿到法国摄影协会拍摄的照片后,李谕和吕碧城先回了趟柏林。
吕碧城是真没想到照片真的能有彩色,高兴得爱不释手。
“我以为只有眼睛才能记录世间美好,一切转眼即逝,原来科学竟然已经可以把缤纷多彩的世界定格住。”
李谕说:“将来还会有彩色的电影。”
“天哪!”吕碧城说,“科技太神奇了,我已经开始后悔小时候无法学习科学了。”
到达柏林,普朗克让李谕去柏林大学以及普鲁士科学院做了几场演讲,都是比较常规的活动。
几天后,普朗克突然又拿着一封信找到李谕,“布达佩斯希望我们出几道数学题目。”
李谕纳闷道:“为什么不找哥廷根大学那些人?”
普朗克说:“不过是中学试题罢了,犯不着告诉希尔伯特。”
“中学试题?”李谕问。
普朗克说:“准确说,是布达佩斯组织的一场数学竞赛,大概有十来年了。去年我代表柏林大学去匈牙利进行学术交流,同意今年组织一些德国的学生前去参加,但需要提供试题。”
李谕反应过来了:“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是数学竞赛,但怎么成了奥林匹克?”这回换普朗克发问了。
“说明难呗。”李谕笑道。
普朗克说:“我给他们寄过去了几封信,但他们却说我出的题太超纲,根本不符合竞赛标准。正愁着哪,刚好看见伱,你年纪轻,肯定还记得中学数学只学了什么,你来出比较好。”
给数学竞赛出题真不是容易事,李谕说:“就怕我也出不好。”
普朗克说:“已经来不及了,反正你拿过瑞典国王的数学大奖,你出没问题。”
李谕灵机一动,正好可以借此熟悉一下这个时代数学竞赛的规则,早点引回国内,发掘一下人才。
至于出题,李谕只能暂时拿出以前看过的几道比较出名的题目。
比如非常有名气的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韦神第二度拿到满分的那一届。
当时李谕不知死活翻出来看过,所以印象挺深刻。
数学竞赛的题目很短,还没有忘。
(https://www.xddxs.net/read/3214997/115891276.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