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章节目录 > 第九百二十三章 兴修水利!减轻赋税!重视教育!

第九百二十三章 兴修水利!减轻赋税!重视教育!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大叔,您这份勇气让人敬佩。我们定当全力支持您。不过,耐旱作物种植初期可能需要更多的照料,您可有信心?”

  农夫憨厚地笑道:“公子放心,咱庄稼人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股子韧劲。只要公子们能提供帮助,我拼了命也要把它种好。”

  朱瀚拍了拍农夫的肩膀,鼓励道:“大叔,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会尽快安排种子和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您且安心准备,待时机成熟,便开始播种。”

  农夫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多谢二位公子,咱们全村人可都指着您二位呢!”

  随后,二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片低洼地带。这里因地势原因,常年积水,庄稼难以生长,村民们对此束手无策。

  朱瀚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泥土,眉头紧锁:“此地积水严重,若不加以治理,只怕难以种植任何作物。”

  朱标也蹲下身来,思索片刻后道:“瀚王叔,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挖沟排水,将积水引入附近的河流或水塘,再对土地进行改良。”

  这时,一位老妪拄着拐杖缓缓走来,听到二人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二位公子,您二位可真是活菩萨啊!咱们这里的人盼了多少年,就盼着能有人帮咱们解决这积水的问题。”

  朱瀚站起身,温和地对老妪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定当尽力而为。不过,此事还需详细规划,并需村民们配合,共同治理。”

  老妪激动地点头:“公子放心,只要您二位愿意帮忙,咱们全村人都愿意出力。这积水之地若能变成良田,咱们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朱瀚与朱标商议片刻后,决定先绘制一份详细的治理方案,并提交给朝廷审批。同时,他们也会与村民们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

  一日,二人来到一户贫困人家。这家只有一位老妪和她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老妪年事已高,无力耕作,孙子又年幼,生活极为艰难。

  朱瀚见状,心中酸楚,他轻声对朱标道:“殿下,咱们得想办法帮帮他们。”

  朱标点头,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老妪:“老人家,这点银子您先拿着,买些米面度日。我们会尽快联系官府,为您争取更多的救助。”

  老妪接过银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多谢二位公子,您们真是大好人啊!我这老婆子无以为报,只能给您们磕个头了。”

  朱瀚连忙扶住老妪:“老人家,您这是折煞我们了。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官员,为百姓排忧解难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您只需保重身体,照顾好孙子便是。”

  朱瀚与朱标继续他们的微服私访之旅,深入探访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穿过狭窄的街巷,来到了另一户贫困家庭前。这户人家门前杂草丛生,简陋的木屋显得摇摇欲坠,一位中年男子正蹲在门口,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块破旧的锄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

  朱瀚与朱标缓步上前,温和地问道:“这位大哥,我们是路过的旅人,能否讨碗水喝,顺便问问您家中可有什么难处?”

  中年男子抬头,见二人气度不凡,却衣着朴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站起身,客气地回应:“二位公子远道而来,请进寒舍稍坐,我这就去取水。”

  朱瀚与朱标随中年男子进屋,屋内简陋至极,仅有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张摇摇欲坠的凳子。中年男子端来两碗清水,双手微微颤抖着递给二人。

  朱瀚接过水碗,轻抿一口,随即放下,关切地问道:“大哥,看您愁眉不展,家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二位公子有所不知,我家中老小全靠几亩薄田过活。但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庄稼收成越来越差。官府虽有赈济,但终究杯水车薪,难以度日。”

  朱标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大哥,我们虽非此地官员,但身为皇族子弟,理应为百姓分忧。您具体说说,或许我们能帮您想想办法。”

  中年男子感激地看了二人一眼,继续说道:“实不相瞒,我家中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和几个年幼的孩子。老母常年卧病在床,需常年服药;孩子们又正值长身体之时,家中粮食总是不够吃。我虽日夜劳作,却也难以维持生计。”

  朱瀚闻言,心中一阵酸楚,他转头对朱标说道:“殿下,我们必须将这位大哥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回去后向你父皇禀报,争取更多的赈灾物资和减免赋税的政策。”

  朱标点头赞同,随即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中年男子:“大哥,这点银子您先拿去应急,买些粮食和药品。我们会尽快将您的情况上报朝廷,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中年男子接过银子,眼眶泛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鞠躬致谢:“多谢二位公子大恩大德,您们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朱瀚连忙扶起中年男子,温言安慰道:“大哥言重了,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朝廷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子民,我们定会竭尽全力为您和乡亲们争取更多的福祉。”

  离开中年男子家后,朱瀚与朱标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一片荒废的田地旁,只见杂草丛生,土地贫瘠。一位老农正在田边唉声叹气,手中拿着锄头却无心耕作。

  朱瀚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老丈,您为何不继续耕作呢?这片田地若能好好打理,或许还能有些收成。”

  老农抬头,见是两位气度不凡的公子,苦笑一声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片田地早已荒废多年。土壤贫瘠,加之近年来干旱少雨,庄稼根本无法生长。我即便费尽心力,也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朱瀚微微一笑,温声道:“老丈放心,我们定当尽力而为。不过,此事还需朝廷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给陛下,并争取更多的援助。”

  老农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多谢二位公子,您们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只要朝廷能出手相助,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不让公子们失望。”

  朱瀚与朱标继续前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心中满是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与责任。

  不久,两人来到了一片略显破败的村落,村中的房屋大多由泥土和稻草搭建,显得摇摇欲坠。村口,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围坐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

  朱瀚缓缓走上前去,语气温和而坚定:“乡亲们,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旅人,见此地似乎有些困苦,特来探望。不知大家可有什么难处,愿意与我们分享?”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缓缓说道:“二位公子,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只是这村子近年来连年受灾,收成不好,官府虽有救济,但终究难以为继。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熬得过去,可孩子们……”说到这里,老者的声音哽咽了。

  朱标闻言,心中一阵酸楚,他轻轻拍了拍老者的背,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虽非此地官员,但身为皇族,定当尽力为百姓分忧。您具体说说,或许我们能想些办法。”

  老者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公子,这村子缺水缺粮,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我们这些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官府发的那点救济粮,根本不够全村人糊口。”

  朱瀚眉头紧锁,沉声道:“乡亲们,我们定会将此情况如实上报给朝廷,争取更多的救济物资。但在此之前,我们是否可以先想办法自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人走了过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公子,若真有办法自救,我们愿意拼尽全力。只是,我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朱标说道道:“我们可以教大家编织草席、篮子等手工艺品,拿到市集上去卖,换些粮食回来。”

  中年妇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公子,这法子好!我们村里人别的不说,手巧劲儿还是有的。只是,我们没有种子,也没有工具……”

  朱瀚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袋种子和几样简单的农具:“乡亲们,这些是我们随身携带的一些种子和工具,虽然不多,但希望能解你们的燃眉之急。至于更多的帮助,我们会尽快联系官府,争取更多的支持。”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老者颤抖着手接过种子和工具,声音哽咽:“二位公子,你们真是活菩萨下凡啊!我们全村人感激不尽!”

  朱瀚连忙扶起老者,诚恳地说:“乡亲们,我们并非活菩萨,只是做了身为皇族子弟该做的事。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养育后代。请相信,朝廷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定会竭尽全力为你们争取更好的生活。”

  言罢,朱瀚与朱标又仔细询问了村民们的具体困难和需求,并一一记录下来。

  夕阳西下,朱瀚与朱标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村民们,踏上了归途。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朱瀚沉声道:“殿下,我们必须将今日所见所闻如实上报给陛下,让他了解百姓的真实困境。”

  朱标点头赞同:“瀚王叔言之有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两人边走边谈,心中已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与计划。

  回到京城后,朱瀚与朱标立即将微服私访的情况详细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面色凝重,沉默良久。最终,他缓缓说道:“瀚弟、标儿,你们做得很好。百姓之苦,朕亦深知。但朝廷之力有限,需步步为营,方能解百姓之困。”

  朱元璋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与深沉。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

  朱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所言极是,朝廷之力确需审慎运用,方能惠及万民。但臣等以为,当前之急,在于稳定民心,解决百姓燃眉之急。”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瀚弟言之有理,民心乃国之本。然则,具体该如何施行?”

  朱标上前,语气中满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父皇,儿臣以为,首先应加大赈灾力度,确保粮食与药材能及时送达灾区。同时,应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监督赈灾物资的分发,防止贪腐滋生。”

  朱元璋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标儿所言,正是朕所虑。贪腐乃国之蠹虫,必须严惩不贷。瀚弟,你以为如何?”

  朱瀚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除严惩贪腐外,还应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确保他们真正为百姓谋福祉。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巡查各地,收集民情,及时上报。”

  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瀚弟此议甚好。监察之事,确需重视。标儿,你可愿担此重任?”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连忙跪拜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愿领此任。”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然而,仅解燃眉之急尚不足够。瀚弟,你素有谋略,以为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之苦?”

  朱瀚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臣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之苦,需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二是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三是重视教育,提高百姓素质,为未来培养人才。”

  朱元璋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思:“兴修水利,减轻赋税,重视教育……此三者皆乃国之大计,非一日之功。瀚弟可有具体方略?”


  (https://www.xddxs.net/read/3213355/11442535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