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香江之狼小说免费阅读 > 第294章 【趁机私有化】

第294章 【趁机私有化】


泰富集团。

    林正杰、陈伟忠、何方塘、唐仁坚正在办公室的会议桌,讨论收购乐古置业的事情。

    “就3.96亿港币收购李一谔家族手中的43.5%乐古置业股权,一旦我们中标,便按照同样的价格发动全面收购,涉及资金9亿出头。”

    很快,林正杰直接拍板了价格。

    三人点点头,他们知道老板的作风,这个价格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大概率拔得头筹。

    何方塘说道:“日前我们泰富集团积累了相当充足的现金流,再加上日本物业升值很多,实际上乐古置业完全可以作为泰富集团的物业。”

    去年没有收购华美达酒店,导致泰富集团的现金流相当充裕,何方塘如此说问题不大。毕竟交给子公司,相当于林正杰个人占的权益少了。

    但林正杰却不这么想,一般的商业物业很难打动他,所以他说道:“泰富集团要投资更大的项目,不需要在意这个乐古置业。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转手一下,半年时间我们至少可以获利三亿以上,何乐而不为呢!”

    他喜欢商业地产是没错,但那是喜欢大型的商业项目,小型商业地产项目,就让子公司就投资吧。

    何方塘这才点点头,不过心里很好奇老板说的大项目是什么?

    很快,四人将标书的价格填好,随后封进档案袋,由陈伟忠亲自去递交。毕竟也算是一个大项目,如果收购过来,也能加强集团系的收租物业。

    这个月初,香港财团已经夺得了温哥华万博会旧址项目,不过这个项目林正杰只占股15.5%,而且还是他旗下的维港公司参与投资的,所以无关泰富集团的事情。

    而这次收购乐古置业成功,泰富集团也会将至拆分掉,将其主要物业卖给中巴和九巴,并大赚一笔。

    这样一来,泰富集团目前是现金流充足,随时可以出击。

    数日后。

    泰富集团果然以3.96港币的价格获得李一谔家族手中的43.5%乐古置业股权,领先第二名恒隆地产1500万港币,险胜!

    恒隆地产的主席陈曾焘和侄子陈启宗有些失望,这是恒隆地产错过一次大机会。

    这些年,恒隆地产错过很多机会,包括1984年初港府拍出的‘金钟二段地铁站上盖发展权’,当时被泰富集团低价投中,成为如今的泰富集团中心,估值已经在30亿港币。当然,这也是造价高的原因。

    之后,恒隆地产总算和地铁公司继续签署剩下的地铁站上盖发展权,开始一步步恢复元气。但由于始终受到1982年‘金钟二段地铁站上盖’发展权损失4亿挞定的影响,恒隆越发的保守,将地铁站上盖发展权迫不及待的出售,因而少赚很多钱。

    而这几年,更是希望发展收租物业,以此来避免风险,也因此在土地储备上几乎和新世界保持差不多的水平,彻底和五大发展地产商拉开巨大的差距。

    恒隆地产目前的收租物业有湾仔恒隆中心、柏裕商业中心、雅兰酒店、康怡广场、金钟廊等投资,差不多160万平方尺的收租面积。

    “叔叔,如今我们丢失乐古置业,只能以后另寻机会,坚持投资商业地产。”陈启宗主动提议道。

    他父亲在1986年逝世后,叔叔接盘了恒隆地产。好在陈氏家族团结,叔叔又将他作为继承人,当然这里也有他父亲陈曾熙的意思。

    所以,陈启宗觉得自己要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一直坚持恒隆地产朝着商业地产方向发展,当然发展地产也要发展,只是不需要过多的土地储备,避免遭遇危机。

    陈曾焘点点头,说道:“嗯,大方向是对的,我支持你这种想法。不过我们不能负债过高,同时也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我明白”

    “好,这次以1500万港币错失机会固然可惜,但香港的商业物业何其多,总有更适合的对象。最近,这个任务就交给你。”

    “是,董事长。”

    “叫叔叔,公司早晚交到你手中。”

    “叔叔”

    由于林正杰的横空出世,香港不知道多少财团、家族,被他抢走了优质资产。关键的问题是,林正杰的很多资金,都是来自金融市场、海外,这样相当于间接的造成香港物业‘通货膨胀’,当然影响不大。

    而且,也没有人会这样认为,谁又知道林正杰是穿越者呢!

    林正杰坐在亚洲投资发展集团的办公室,看着马雅文火辣的身姿,丝毫不会觉得腻。

    说来也是奇怪,这女人已经三十九,好像依旧是当年三十岁出头的模样;而林正杰和她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除了身体上的,还有情感上的。

    “如果私有化亚洲投资发展集团,我们只需要收购市面上那28%的股权.以其目前10.8亿港币的市值,我觉得溢价20%有可能成功,代价差不多要3.6亿。”马雅文拿着一份资料,手中拿着笔,向林正杰汇报导。

    此番股灾,马上六个月期限就来了,大家都会趁着这个机会私有化、收购、增持股份,因为这个时候代价最小。

    而在亚洲投资发展系中,‘子公司’华人置业由于购入两幢大厦,因而债务高,所以没有实力去私有化中华娱乐。而‘母公司’亚洲投资发展,市值又大大低于‘子公司’华人置业,也没有实力私有化华人置业。

    反倒是林正杰和马雅文两人,控制着72%的亚洲投资发展集团,私有化代价最简单。

    如果私有化亚洲投资发展集团的话,相当于就是直接控股上市企业华人置业,其也成为母公司,中华越来则成为子公司。

    林正杰说道:“20%可能很难获得全部通过,而且我也想留下善意收购的名声,30%的溢价这样皆大欢喜。”

    马雅文果断的说道:“也不是不行,不过我肯定拿不出3.9亿港币,要不我将亚洲证券大厦卖给维港投资,你支持我私有化亚洲投资发展集团。这样以后,我持66%,你持34%的亚投资集团。”

    当年亚洲投资发展集团上市,筹集的资金不到两亿,如今花费近4亿私有化,投资者一点不吃亏,毕竟三年时间涨了一倍。所以这是绝对的善意收购。

    林正杰也是财大气粗的说道:“我给你3亿就是啦,哪里用得着要你一幢大厦。另外,溢价也不一定30%,你找梁柏韬为顾问,25%~30%的溢价,你们看看那种合适。至于我手中的34%亚洲投资发展的股权,将来也是给我们儿子的,你现在要都可以。”

    马雅文马上做到林正杰的怀里,说道:“我才不要,免得以后你都不来这里坐坐!”

    搂着丰腴的马雅文,林正杰也是有感觉,不过他并没有乱来,很早就不在办公室里乱来了,别人好歹也是香港的女首富,拥有四座商业大厦——亚洲证券大厦(原海军大厦)、夏悫大厦、皇室堡大厦、娱乐行大厦,仅这四座大厦,将来巅峰时就是400亿。

    林正杰马上恢复正人君子,说道:“先谈正事”

    马雅文再次起身,然后坐在办公桌上,就那么妩媚的看着林正杰。

    林正杰正色道:“这一次我们努力私有化亚洲投资发展集团,将来有机会就私有化中华娱乐。总之,你们二房一脉拥有华人置业已经足以,后期可以专心发展华人置业。”

    马雅文也恢复过来,她问道:“目前,亚洲投资发展集团的账户上倒是有2亿的流动资金,后面可以让华人置业继续供股集资,进一波摊薄韦理的股权,同时也减轻华置的债务。”

    拿出不到4亿去私有化亚洲投资发展集团,但私有化后,这家企业又有2亿的资金,当然也有1.6亿的债务。

    整体来说,私有化还是非常划算的,毕竟亚洲投资发展也拥有非常丰厚的物业,包括三层环球大厦的写字楼、浅水湾豪宅大厦、旺角一幢大厦等等,绝对是物业丰厚。

    “你看着办吧,反正他已经不足为虑!”

    “好,倒也不急,以后机会很多。对了,娱乐行大厦的重建,下个月正式动工,你有时间来么?”

    “应该问题不大。”

    等到九十年代,林正杰也会支持马雅文去内地投资地产,自然也少不了投资海外。这一脉,肯定资产能过千亿,足够两个儿子继承了。

    4月底,泰富集团顺利私有化乐古置业96%的股权,剩下的4%股权已经不是很重要,他们相当于任由泰富集团宰割。

    林正杰来到会德丰大厦,来到不同楼层的会德丰集团,他依旧是会德丰集团的主席。

    如今的他,身兼四家上市企业的董事局主席——泰富、会德丰、港灯、大酒店,而中巴、九巴的董事局主席,则让一直担任林正杰副手的陈伟忠担任。

    不过由于会德丰洋行的特殊性(世界化、多元化),故媒体们普遍认为会德丰集团的总裁袁天凡才是林正杰麾下第一大将。

    “老板”袁天凡走进林正杰的办公室。

    林正杰抬起头,说道:“嗯,坐下来谈!”

    他在会德丰洋行虽然担任主席,但给袁天凡充分的权利,他本人几乎只是和袁天凡商议,及参加集团性质的会议。而集团会议,一个月可能有一次,所以袁天凡在会德丰洋行确确实实是‘实权派总裁’。

    林正杰也坐在会议桌上,随后说道:“私有化连卡佛集团的工作如何?”

    原来的会德丰三大业务——地产、零售、航运,就剩下最后一个零售没有重组了。

    其中地产,自从置业信托被私有化后,剩下的联邦地产、夏立文发展也逐渐成为上市‘壳公司’,即有一些收租物业,但早已经没有发展新项目;这样一来,业务单纯,非常时候‘借壳上市’。

    其中航运,1985年便大肆卖船,最终仅保留会德丰船务这家上市企业,并保留了五十万吨左右的船只。

    至于零售,会德丰洋行持有连卡佛集团62%股权,而连卡佛则时候香港的第三大零售集团,拥有连卡佛高端百货、中环和大新的中低端百货、大润发超市、OK便利店、连卡佛古董、翠源公司、室内设计等一系列业务。

    如今,连卡佛市值仅15亿左右的市值,正值私有化的好时机。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已经准备妥当,溢价32%,涉及资金7.8亿,这个代价算是比较低。”

    连卡佛去年的销售额高达30亿港币,纯利则有3亿多,是非常优质的零售集团。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这个代价很理想!”

    他是善意收购,绝不是刘銮雄那种很吵闹的私有化。

    溢价32%的价格,相当于现在持有的股民,马上可以获得三成利润,他们岂有不同意的道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心理作用,如果在股市旺盛时‘私有化’,那大家的胃口也很大,觉得股票本来就会升值,溢价太低可不会同意。

    所以,假设性32%的溢价追平‘八七股灾前’的价格,也绝对是不吃亏。因为在八七股灾前去私有化,你溢价35%可能才叫善意。

    接着,林正杰询问道:“去英国投资电讯产业的工作,进展如何?”

    袁天凡对于自家老板的大局观,还是非常佩服和信任的,如是的说道:“已经成立了工作组,我们后期准备收购当地传呼机公司,进入英国的电讯市场。”

    林正杰很满意这个进展,由于他斩断了和记黄埔的电讯业务,现在李家成就算想进入这个产业,也得等90年代初港府颁发2G牌照,他还得竞争。

    目前会德丰的‘数码通’占香港60%的通讯业务,另外的40%则是重组后的‘香港电讯(香港大东和香港电话合并)’。

    “会德丰的资金问题呢?短期、长期的情况,你有什么样的安排和计划?”

    袁天凡思索一下,先问道:“日本投资的物业,老板打算什么时候抛售”

    林正杰说道:“明年第一季度就可以出售,保守估计可以套现近50亿港币!”

    袁天凡倒吸一口气,这个投资实在太厉害了,四年时间增值至五倍。当然,这是因为日本物业大概涨了不到三倍,但日元却升值两倍。

    他说道:“在能源领域,和记黄埔未来两年可能支出收购赫斯基剩下的股权.在通讯领域,这个需要持续投资.在货柜码头,也需要加大投资.未来在这三个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虽然有这80亿的现金流,但我们的稳定收益还是太少。短期内的资金不会有问题,九十年代可能在竞争性上会有一些问题,比起和记黄埔差很多。”

    他知道,老板总是喜欢与和记黄埔相比。

    不过此时和记黄埔的海外发展并不顺利,比起会德丰差很多。

    林正杰少做思考的说道:“会德丰船务你准备私有化,今年我们要增加船只(造新船),发展航运。九十年代的航运,虽然不至于非常赚钱,但却会恢复很多元气。未来,航运也是会德丰的重要业务。”

    他也想做船王。

    袁天凡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航运这个业务不需要长期投资,造船两年时间的话,也不需要马上付全款。

    “这样一来,地产(收租为主)、零售、航运、贸易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稳定的收益。”

    林正杰最后说道:“所以说资金问题很好解决,特备是泰富集团现在兵强马壮,九十年代更是现金流更加充足。”

    有母公司的支持,还担心什么呢?

    更何况,不管是货柜码头,还是能源、电讯,都不是一次性投资多少钱,而是长期性的投资。

    还有就是,这三大产业都会选择上市,来缓解资金的问题,所以无需担忧。

    “好的”(本章完)


  (https://www.xddxs.net/read/3213015/1111085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