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江陵决战(一)
第134章 江陵决战(一)
约定野战,就相当于是半明牌的战斗。
双方会约定决战的时间,地点,各出多少士卒也会提前说明。
这样就会少掉很多利用谋略的机会,也不存在什么诱敌深入的设伏,纯粹是依靠双方主帅的指挥能力决定胜负。
在这点上,周瑜充满了自信。
因此,周瑜跟曹仁约定了半个月后的六月初一,就在江陵城西门外,双方各出一万士卒,一决高下。
之所以选择西门,而不是周瑜已经习惯了江陵城南门,完全是因为南门完全是平原,而江陵城西门外,有一座大概十五米高的小土坡。
周瑜可没忘了曹仁手里还有几百骑兵可用的,如果不利用地形优势想办法阻挡骑兵的话,曹仁一开战就用骑兵突进.区区一万江东军步卒,总不能都用来拱卫周瑜的中军吧?!
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没开打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所以地点选择了西门,而且还要多备弓弩,顺带的把张飞的士卒也带上。
联军嘛,这种决战刘备军要是不出人,那不是白叫联军了么。
而且周瑜很不厚道的,把张飞的车阵摆在了前军最突出的地方,美其名曰防御曹仁骑兵突击。
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懂的。
曹仁真要骑兵突击,也不可能突击前军的,前军到中军的距离太远了,而且也是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曹仁最有可能的突击位置,还是江东的两翼。
这个道理,周都督不会不明白,但周都督却并不在意的样子,把张溪和张飞安排在前军,并且把进攻的箭头任务也交给了张飞。
这看着是重用,但按照一般的战场经验来说,先锋的伤亡率可不会低呐你要是进攻不利,可能事后还要受到主帅的追责呢。
所以嘛,张溪表面领命,心里则一个劲的吐槽——什么“雅量高致”的周公瑾,果然罗贯中说的没错,他就是个小心眼。
反倒是张飞,居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的抗议。
还是张飞理解周瑜啊.周都督再怎么雅量高致,一口气“丢了”四个本该是囊中之物的州郡,这口气谁也没法轻易咽下去。
回到军中,张飞先跟张溪确认一下,这场决战,自己到底要不要出全力,帮助周郎赢了那个曹仁。
张溪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现在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南四郡,并且已经开始了治理,而关羽也正在努力绝北道,并且效果不错。
刘备军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了,这就没有必要再磨洋工了.不然周瑜真的会给你小鞋穿的。
虽然不至于真的对张溪和张飞怎么样,但对刘备军士卒,周瑜可不会客气,以后像这种打头阵的事儿,估计也不会少。
倒不如在这一次直接打疼曹仁,让曹仁退走,或者不得不闭城死守,这样反倒风险小一些。
张飞听完后表示明白了,然后就去安排军械辎重,操练士卒,然后思考决战时的进攻计划。
至于张溪呢,这会儿反而没啥事儿做了。
半月后的决战,张溪还是跟在张飞身边当参谋,军队的指挥官始终是张飞。
至于周瑜决战怎么安排,张溪也不用去操心,这种纯拼指挥能力的对战,张溪不相信周瑜还能不如曹仁。
不知不觉的,五月底就到了。
周瑜在决战前,召开了最后一次军议,分配各军的作战任务,其中张飞军的作战任务就是在开战之初,进攻曹仁的中军。
张溪心里还在腹诽,这个周公瑾不当人子,拿刘备军当消耗品。
但军议结束后,周瑜单独跟张溪聊了很久,张溪最后一脸感慨的离开了周瑜的中军帐。
六月初一,天晴,温热。
江陵城西门外,曹军和孙刘联军各一万人,隔着三里地互相对峙。
周都督难得的穿上了自己的银盔银甲,手持长枪,亲自指挥,那叫一个雄姿英发,那叫一个英雄气概。
对面曹仁也不遑多让,战甲在身,手提大刀,煞气凛然,浑身肃穆。
这俩今天要在江陵城西门外,不靠计谋,不倚城墙,全凭各自手段,一决胜负。
两位主帅就位,周瑜率先挥动了自己的令旗,而张飞一看到令旗挥动,立刻指挥自己的五百人前军,以锋矢阵出击。
张溪则率领剩余五百人,以三百辆武刚车结成弧形防御阵,预防曹军骑兵的突袭。
孙刘联军率先发动了进攻。
曹仁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动自己的骑兵,而是让步卒以圆阵接战,正面迎上了张飞指挥的前军。
同时,曹仁下令,左右两翼的曹军开始前突,以迂回包抄的方式,打算吃掉张飞指挥的前军。
周瑜自然不会让曹仁如愿,令旗再挥,吕蒙率领的左军,凌统率领的右军也向前进军,截住曹军的左右两翼,开始厮杀。
一时间,双方三路大军在战场中央见面,厮杀了起来。
到这里为止,只是普通且常见的战场厮杀,不管是曹仁还是周瑜,都没有一开始就想出奇制胜的意思,也都知道对方一定留有后手。
曹仁的后手基本就是明摆着的,就是他的骑兵,这个周瑜肯定知道,但周瑜不知道这支骑兵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周瑜的后手,曹仁也认真仔细的考虑过,他觉得,周瑜依仗的,应该就是江东军的弓弩手。
曹仁已经见识过江东军的强弓硬弩有多厉害了,他可是在江东军的强弓硬弩下,生生折损了七八百骑兵的。
那是骑兵,虽然不如虎豹骑那样全员覆甲,但好歹算是现在曹仁军中军备最好,防护最到位的兵种,这样都损失这么大,那些覆甲率更低的士卒,遇到这种强弓硬弩,那不是找死么。
因此,曹仁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在双方开战后,曹仁会第一时间要求左右两翼的曹军跟江东军快速接战,双方绞杀在一起,尽可能的缠住江东军,并且要求士卒压上及时,使得两翼的阵型尽量扁平化。
你江东军的弓弩手就算再厉害,面对这种纠缠在一起的情况,总不能不管自己人的伤亡就进行范围覆盖打击吧。
这么一来,左右两路的曹军就可以避免受到江东军弓弩的打击了。
而中路,曹仁也做出了自己的安排。
他根本没打算让中路军往前推进,而是原地防守,这样就在江东军弓弩的射程之外了,不存在被江东军弓弩威胁的可能。
而且曹仁也知道张飞现在就在周瑜的手下,更知道张飞指挥的那一千人有多难缠,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新野的时候曹仁就吃过亏。
可张飞军就算再厉害,士卒也是人吧,也会有伤亡吧。
我这次不跟伱对攻,我结军阵防守,这总没问题了吧。
一千张飞军士卒进攻,曹仁就用两千曹军精锐士卒防守,不求说击败张飞的士卒,只要牢牢的黏住这支军队,不让他们有机会能干别的事儿就成。
这样一来,曹军三路大军,既可以避免遭到江东军的强弓硬弩打击,也能纠缠住江东军的三路大军。
虽然乍一看三路曹军都是被动防守,显得非常的怂.但别忘了,曹仁手里有骑兵,这才是曹仁真正的杀手锏。
一开始确实是被动防守,但那是为了消磨江东军的锐气和体力,等到双方士卒厮杀的精疲力尽了,曹仁就会突然派出自己帐下的骑兵,突击周瑜的本阵。
这就是曹仁的计划。
这个计划一点都不出彩,甚至周瑜都已经预料到了曹仁会采取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曹仁的骑兵,在江东军的步卒面前,近乎无解。
张溪指挥的车阵只能被动防御,正面迎敌,而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他可以随时改变方向迂回,从张溪的车阵防守不到的地方杀入战场,直取周瑜的中军本阵。
周瑜也不确定曹仁会在什么时机派出他的骑兵,虽然周瑜也有相应对的措施,但曹仁的骑兵不出动,他也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就这样,一场厮杀一直在继续,两翼的曹军和孙刘联军几乎可以说是搅和在了一起,导致双方的弓箭兵都不敢轻易射箭了,一个不小心就会射到自己人的。
就士兵素质来说,曹军终究在陆战上要比江东军更胜一筹,之所以还能这么纠缠着,主要还是双方两翼指挥官水平的差距。
牛金已经是现在的曹仁军中最拿得出手的将领的,但他对上吕蒙,依然被吕蒙的指挥给牵引了,只能跟着吕蒙的进攻节奏被动防守。
而陈矫嘛虽然也领过兵,但他更多是做文职工作的,经验严重不足,偏偏他遇到的还是年轻的凌统。
凌统指挥能力有所欠缺,但是他有冲劲,武艺高超,亲自率领亲兵部曲作为先锋,身先士卒的冲杀在第一线,陈矫一时间还真的被凌统给压制的防线有些危险,最后也是靠着曹军的单兵素质更强,这才稳住了防线。
左右两军虽然有点处在下风吧,但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曹仁的预期目的的,跟江东军缠在了一起,没给江东军的强弓硬弩发挥威力的地方。
可中路军这边,曹仁真的有点焦躁了。
两千人,自己安排了足足两千人,还是纵横河北无敌手的精锐曹军,不是宛城留守部队那样的二线部队.张飞的那个“乞丐军”再强,也该有点限度吧?!
曹仁本以为自己这次一点都没有轻敌,两千对一千,不求胜,只求纠缠住,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可现在曹仁发现,张飞只是指挥了五百士卒进攻,他本人甚至都没有亲自领军,曹仁的这两千士卒,就有阵型凌乱的危险。
一比四啊.这都打不过?!
曹仁焦躁了,看向了张飞军的前锋阵型后面的车阵,那里面还有五百张飞军士卒没有出动,张飞本人还留在车阵内指挥,这个万人敌大杀器都没有出击呢。
曹仁犹豫着,焦躁着,但很快还是决定,把自己手上最后的预备队,一千士卒投入到了中军中去。
这么一来,终于抵挡住了张飞军的进攻,而且隐隐的,还有一丝要压制回去的意思。
这让曹仁再次犹豫了.要不要沿着中路,往前推一波?!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70/11717370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