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
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
荆州江夏夏口,东吴水军驻地。
东吴上将军,大都督周瑜,正在自己的军帐内,跟一个男人私下会面。
这个男人也不是别人,是东吴的青徐都督,大将军陆逊。
再次强调一下,东吴的官制吧,跟汉魏两国都不一样.陆逊这个大将军并不是全国最高武将,他的头上,还有一个上将军。
就.挺奇葩的。
而作为青徐都督,陆逊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夏口。
半个月前,孙权密招陆逊南下参与决策会议,最终敲定了在淮南发动一场战役,试图用老办法引诱曹休深入,进而攻取汝南的计划。
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在周瑜的推荐,孙权的默许下,由青徐都督陆逊担任前线总指挥。
理由很简单,孙权实在找不出另一个有能力统领近十万大军作战的优秀统帅出来了。
周瑜必须呆在江夏,这样才能保证作战的突然性.你把周瑜往淮南一放,不管是曹休还是贾逵,第一反应肯定是就地加强防守,别说周鲂断发,就是周鲂真的把自己的脑袋送去,也不会有人上当的。
而孙权也必须坐镇建业。
虽然孙权对自己的领兵作战能力始终没啥概念,但当皇帝,孙权到底是专业的,他也知道,既然要搞诱敌深入之计,那自己就不能轻动。
再一个,孙权也要做好第二手的准备,万一陆逊在淮南作战失利,真的让曹休领兵闯入了淮南,那孙权也必须做好随时领兵支援陆逊,守卫淮南的打算。
去除这两个人,要在接下来的东吴群臣里,找出一个能统帅近十万大军的人,除了陆逊外,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朱桓,徐盛,丁奉等人虽然武勇过人,但这三人驻守一地还可以,统领大军征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宗室将领中,目前也就只剩下孙韶和孙盛两个人勉强能用,而这两人,能力甚至都不如朱然,吕岱等人。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倒是一个可造之才,但诸葛恪到底太年轻了,也有些自以为是,欠缺历练,孙权也没打算现在就用诸葛恪,而是把诸葛恪丢去拿山越练手,等将来自己的太子孙登登基后,留给他用。
至于吕范,张昭,诸葛瑾等人,不能说完全没有领兵的能力,但真要指望他们统帅大军作战,那孙权真不如自己上来的更好。
有时候孙权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这几十年,大吴的人才虽然辈出,但同样,人才凋零的速度也太快了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的问题,东吴的武将们,寿命大多不长,很少有能活过四十岁的。
前两年凭借着平定山越的功绩声名鹊起的贺齐,还没等孙权好好重用呢,就在去年病逝了享年只有三十七岁。
至于早年的那些帮着孙氏打天下,稳定江东政权的淮泗集团将领们,如今也都相继凋零,只剩下周瑜和韩当两个人在撑场面了。
韩当就不必说了,年纪太大了,孙权都舍不得再让这个老将军上战场,毕竟那是跟随他老爹多年的长辈了。
而且实话实说,韩当作为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还行,统兵作战的能力,真的不是他的专长。
至于周瑜周瑜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作为淮泗集团最后的一根顶梁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
现在孙权也是秉着能用一时用一时的态度在对待周瑜,也做好了周瑜可能随时病故的准备了。
而孙权倚靠的另一支力量,宗室将领们的凋零,是最让孙权心疼的。
孙氏一族,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家族,好不容易出点人才,全都个个短命。
从早年跟随孙坚,孙策打天下的孙静,孙贲,到孙权寄予厚望的孙瑜,孙桓,孙皎,全都不长命。
孙静年过五十就过世了,孙贲更是被小人所害,孙瑜,孙桓,孙皎过世的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是超过四十岁的.如今就剩下孙韶和孙盛撑场面了。
大量的淮泗集团将领和宗室将领的凋零,让孙权不得不跟江东世家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开始重用一些江东世家出身的人才陆逊,朱桓,朱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方面,孙权是为了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如今无人可用的局面,另一方面朱桓,朱然,陆逊三人,确实能力出众。
尤其是陆逊,让孙权隐约看到了早年周瑜的影子。
当初只是为了安抚拉拢江东世家,孙权玩了一手制衡,把自己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如今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个陆逊,让孙权收获了继周瑜之后,又一个统帅型的人才。
因此,这次孙权正式任命陆逊为淮南战役的总指挥,也有提拔重用陆逊的意思在里面。
孙权相信陆逊的能力,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看人的眼光。
陆逊很感谢孙权的信任,但.说到底,这是陆逊第一次掌握这么大的兵权,他的心里,依然还是有些不安的。
陆逊刚出仕的时候,其实只是在孙权跟前帮着出出主意,而后有机会领兵出征了,也不过是担任一路军队的指挥将领。
经过了快十年的军伍历练,陆逊现在总算是坐到了青徐总督的位置,但青徐之地,陆逊也不过是需要镇守下邳而已,琅琊郡,东海郡和青州的北海郡都有其他人在镇守,名义上都得听从陆逊的调度,但在青徐的复杂环境下,最多也就算是互相协同作战而已。
现在让陆逊突然掌控近十万大军,对汝南发动一场战役.陆逊初掌大权,终归内心有些不稳的。
倒不是陆逊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他只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希望至尊交给自己的第一个重任,在自己的手上出现什么差池。
因此,本来应该秘密前往淮南,做战前准备的陆逊,在途径庐江的时候,稍微拐了一个弯,前往江夏的夏口,秘密见了一次周瑜。
陆逊想要从周瑜这里,寻求到一些战略和用兵上的帮助。
可周瑜一听说陆逊的来意,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了。
一方面,周瑜是认为陆逊有些谦逊的过头了,有点过于对得起他改的这个名字了。
这么多年了,你陆逊是什么能力,周瑜早就看在眼里了,而且以周瑜的性格,如果陆逊真的不适合出任这次作战的总指挥,别说让周瑜推荐,就是孙权要强行任命,周瑜都会坚决的怼回去。
既然自己亲自向孙权推荐了陆逊,那就代表周瑜对陆逊的能力是认可的。
另一方面,周瑜也有些感叹。
早年间的江东群臣,真的是人才辈出,各有千秋。
鲁肃身为一个文臣,让他在巴丘统兵代替自己的位置,鲁肃二话不说就上了,而且干的相当的出色,军中无一人不服。
即使是战略眼光在周瑜看来过于保守的吕蒙,当孙权要用他的时候,他也站了出来,初次领兵就在荆南打出了漂亮一仗,逼出了一个湘水划界。
至于偷袭江陵之战,本身就有冒险的因素在里面,吕蒙没有成功也说的过去,虽然在作战过程中有些犹豫,但最终也没有给东吴造成太大的损失,最后安然撤兵了。
怎么如今到了这个陆逊的手里,居然还会出现这种内心不稳的状态.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统帅该有的样子。
周瑜很无语,但又没办法。
东吴这些年的人才凋零,周瑜也是看在眼里的,可对于这种天命的事情,周瑜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自己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天佑了。
如今的东吴,不缺将才,但除了自己,陆逊已经是最好的帅才了,也是最合适在自己之后,扛起东吴军方大旗的人物了,因此周瑜虽然觉得陆逊太过于谦逊,但该说的,他还是要说。
陆逊的战略,其实没啥好说的,已经在殿前密议过了,如果有问题,当时周瑜就会提出来。
至于整个战役的进程,需要陆逊这个主帅自己去把控,这不是周瑜能预判的。
所以,说到底,还是陆逊的心理问题,这需要周瑜进行疏导一下。
“伯言之才,老夫素来钦佩。然此番统兵,伯言所虑者,不在战,而在己也。”
周瑜没有任何客气的,指出了陆逊现在最大的问题。
“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伯言皆明之,老夫不做赘述。”周瑜继续说道,“老夫只与伯言一论:《孙子兵法》有云,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前面的话,都是废话,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六个字。
或者准确点说,是“静以幽”三个字。
从表面上看,周瑜是在告诫陆逊,用兵行事,必须冷静思考,深谋远虑,但实际上,配合前面周瑜说陆逊已经深知“为将五德”,事情就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了。
为将五德中,第一个要求就是“智”,本身也有冷静思考,深谋远虑的含义在里面,周瑜这么一说,反而显得有些前后矛盾了。
但陆逊到底是陆逊,他听出了周瑜话里真正的含义。
周瑜的意思是,论用兵技巧和为帅素质,你陆逊什么都不缺,也有十年的从军经验了,按理来说,统帅大军作战,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但如今,你跑到我这边来问计,根本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态发生了问题。
任何人,在独当一面的时候,都会有些患得患失,这很正常。
但是,作为一名将军,你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克服这些事情,这样你才能做到冷静思考,深谋远虑,才能真正实现“为将五德”中的“智”,才能做到“静以幽”。
这话,周瑜只能这么说。
毕竟,作为一个将军,即使只是统领一支小规模军队的普通将军,如果连这点自我调整的能力都没有,面对责任患得患失的话,那他凭什么让手下的士卒相信他,跟着他一起拼命?!
更别说是统帅近十万大军作战的帅才了。
如今的陆逊,其实是犯了一个最最基础的错误,是一个普通将领都不应该犯的错误。
这个错误太低级了,低级到周瑜如果直说出来,基本就等于是否定了陆逊作为一个将军的资格。
周瑜可没有那么低情商,而陆逊需要的,也不是周瑜直言相告。
点拨一下,陆逊自然就明白了。
之后嘛,事情就简单了。
陆逊一脸羞愧的对着周瑜郑重的行了大礼,然后也不耽误任何时间,告辞离开夏口,转道前往庐江,做战前准备。
这才是陆逊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67/11717302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