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38章 《隆中对》

第38章 《隆中对》


第38章  《隆中对》

        在张溪看来,取荆州这事儿吧,跟取江夏这事儿差不多,都有点不太靠谱。

        这年月的世家力量,虽然不到两晋时期那样庞大,但也是能影响一地归属的重要力量。

        这年月,你不靠世家的力量是无法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的。

        这个道理张溪懂,徐庶懂,刘备更懂。

        所以刘备才会一来荆州就结好荆州世家,也正因此,刘表才会对刘备猜忌,最终将他安置在新野县负责防备曹操。

        新野县这个地方,北面就是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周边没有任何大型世家.你刘备要是这都能翻身了,那他刘表也认了。

        诸葛亮虽然给了刘备《隆中对》,也跟刘备讲了一下讨好世家的方法,但却没有告诉刘备荆襄世家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这些,就没办法真正获取荆州世家的支持,也没办法从中制衡,在荆州真正站稳脚跟。

        没有真正决定投靠刘备之前,这些东西诸葛亮是不会轻易说出去的。

        所以刘备虽然知道了自己将来怎么做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可现在,他依然没找到那把让他利益最大化的钥匙。

        而这个钥匙的关键,就是诸葛亮。

        而徐庶和张溪呢,想的就相对来说简单一点了。

        他们在思考,《隆中对》的战略布局,到底可不可行。

        徐庶思考了很久,久久不语。

        在徐庶看来,诸葛亮的布局可以说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这不是一个临时的想法,而应该是从很早就开始规划的东西,他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出什么破绽来。

        而张溪嘛嘿嘿,《隆中对》最大的破绽,他还能不知道?!

        据而有荆州,却还想着“东和孙权”?!

        那不是把孙权当成了刘璋这类的守护之犬了么?!

        孙十万这个人吧,虽然对外战争很拉胯,但在这个时代也是一名优秀的君主,年轻时候也有着问鼎天下的野心。

        至少在这个时候,才二十出头的孙权可不是个只知道制衡和宫斗的守成之君。

        而江东集团想要荆州的原因也很简单——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江东来说,实在是太致命了。

        荆州在江东上游,荆州要攻击东吴,只需要顺流而下就可以了,而东吴要攻击荆州,则必须逆流而上。

        这个时代的舟船技术就那样,除了人力,风力外,最好的动力就是地势差造成的水力。

        上游对下游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基本就是只有我打你,没有伱打我的份,东吴怎么可能放着荆州之兵悬在自己头上不管?!

        哪怕是盟友,这种把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可不太好受。

        当然,东吴也不是没有破局的方法,那就是在北线突破合肥一线,或者东面跨海攻击广陵,进而占据扬州,徐州,这样活路就算是打开了。

        可问题是——孙十万呐

        比夏侯惇还不如。

        跨海击广陵还可以说是陈登太厉害,连孙策这个江东开拓之主都攻不下,情有可原。

        可合肥之战,孙十万输给张八百,硬生生的把张辽抬进后世武庙真没谁了。

        张溪当着诸葛亮的面,得给偶像留点面子,没有当场指出诸葛亮的“疏漏”,而是在事后,跟徐庶讨论的时候提了出来。

        但徐庶却对此不以为然。

        “诚如元长所言,江东久有图荆州之心,然荆州地势优渥,又有北方曹操大敌在前,两家一旦结盟,江东又岂会如此无智?!”徐庶问道。

        这个嘛.江东那地方,人邪性呐。

        一个不大的江东,还能分成三四个利益团体,其中一半人想着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好日子,另一半人想着进取中原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占据荆州后,闭门自守吧。

        “再者,如孔明所言,荆州之地当为根本,主公只需小心戒备,以荆州地势,江东又能如何?!”徐庶笑了一下,略带点轻蔑的说道,“江东举东南之力,攻一个江夏尚且费力,怎敢大举进犯荆州?!”

        当时主公入川,刚拿下汉中还没回过气来,咱二爷也威震华夏,灭于禁斩庞德,围城襄阳,正在进逼樊城.这时候谁能想到江东小人,不讲武德玩偷袭啊。

        “最后,江东亦非无出路,只需找准时机,北上合肥,窥视徐州,则进可占据中原,退可与主公二分天下,何必非盯着一个荆州?!”

        咱啥也不说了,都怪孙十万!!!

        现在张溪算是明白了,为啥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对江东袭取荆州之事没做太多安排了。

        因为诸葛亮觉得,荆州之地其实还算是安稳的地方。

        一来,一旦两家结盟,共同大敌是曹操,曹操占据天下七州之地,孙刘两家加起来,就算取了西川也只是三州之地,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孙吴没道理放着曹操不打,非要来打同盟的盟友啊。

        二来,荆州这地方占据地利,而攻打荆州必须要靠水军,可江东的水军虽然号称天下第一,但打个江夏都费劲,怎么敢逆流而上的攻打南郡等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是给了孙权出路的,只要打下合肥,或者凭借水军之力攻下广陵,进取徐州,孙吴就不用困守一地,也不需要担心荆州顺流而下的威胁。

        至于等到两家蚕食曹操之地,打破了联盟平衡的时候,那时自然会有新的战略出来。

        从来没有哪个战略能永久保持不变的。

        《隆中对》之所以被后世人这么多的讨论,纯粹是因为《隆中对》压根没实现,这才给了后人讨论的空间,一旦实现了,这个《隆中对》就不会太重要,取而代之的会是另一个更重要的战略规划。

        包括鲁肃的《榻上策》,也是一个道理。

        而且《隆中对》这个战略规划,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压缩版,不完整的。

        《隆中对》要求刘备全据荆州,可实际上刘备后来只占据了半个南郡,南郡北部和襄阳这么重要的地方还在曹操手里。

        之后虽然刘备按照《隆中对》的要求,全取西川,但荆州方面却始终是个大问题,刘备从来没有完整拥有过荆州。

        所以《隆中对》从一开始实施的时候就是一个畸形儿,最后没能成长起来,却有人怪诸葛亮没规划好这多少有点不要脸了。

        再者说,不论三国演义还是历史,吕蒙偷袭荆州这事儿,怎么看都是孙权不厚道。

        总有人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实际上来说,刘备有没有借荆州这还是个疑问,而且就算是借了,后来刘备也是还了的。

        建安二十年,刘备刚刚平定西川,孙权因为不满荆州他只有一个江夏郡在手,跟刘备讨要荆州遭拒,一怒之下出兵荆南四郡,刘备带兵跟孙权对峙,这就是“湘水划界”。

        当时刘备实力已经不比孙权差了,但因为听说曹操亲自领兵去了汉中,刘备要西去跟曹操争夺汉中,因此对孙权做了让步。

        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孙权,武陵,零陵,南郡三郡归刘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借”荆州了,双方已经划分好了荆州的归属,刘备已经“还”了荆州了。

        你不能要求刘备借了你半个南郡,就要帮你无偿打工,还你一整个荆州吧?!

        这种情况下,江东再偷袭,道义上和情理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整体上来说,《隆中对》的规划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诸葛亮该考虑的也都考虑到了,只是诸葛亮也没想到,时局会变化的那么快。

        一个是荆州会投降的这么快,根本不给刘备谋取荆州的机会。

        另一个则是江东集团那么不要脸,也压根没管将来,只在乎眼前的这三瓜两枣的。

        这不是诸葛亮的错,如果诸葛亮连这些都能预料到,那张溪就不得不怀疑一下,是不是先跟诸葛亮对对暗号了。

        比如说个“奇变偶不变”啥的,看看他会不会说“符号看象限”。

        总之,张溪还是跟徐庶坚持了对孙权方的担忧,再三强调荆州这个地方不能掉以轻心,而徐庶呢,在肯定了张溪担忧的同时,却又比较倾向于诸葛亮,表示不需要太担忧。

        自古江东多英杰啊总不能江东人里一个聪明人都没有,看不懂这个乱世格局吧?!

        对此,张溪只能说人的立场是会变的,有时候就算能看清,但站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周瑜天下英才,他就不同意跟刘备结盟,也不同意“借”南郡给刘备,因为他觉得光靠江东足够抵御北方的曹操。

        即使是主张“借”南郡的鲁肃,后来不也“单刀赴会”的找关羽讨要南郡,甚至后来孙权派吕蒙出兵荆南四郡到湘水划界的时候,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不过张溪现在也只能是跟徐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要让他修改这个《隆中对》,他是真的做不到的。

        总不能改成“东防孙权”吧

        跟孙权搞好关系是必须的,毕竟两家联合才有对抗曹操的一线希望。

        两边开怼只能死的更快。

        但你一边要说跟孙权搞好关系,一边又说着不能相信孙权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这个人多少有点失心疯。

        再一个,也是诸葛亮没在《隆中对》中写明对孙权真实态度的原因——有些事儿,只能做,不能说。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偷偷的做可以,但不能说出来。

        尤其是《隆中对》这种明显要被人传扬出去的文章上,那是一个字都不能写的。

        没看到实际《隆中对》的实践方式,都是在诸葛亮的肚子了么,只有刘备问了他才会说.他可没把这些玩意儿写在竹简上啊。

        这才是后世看不到诸葛亮对东吴真实态度的原因,实际上从历史上来看,刘备一方确实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相信江东。

        当然,江东也从来没有真正把刘备当成盟友就是了。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66/117173796.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