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756章 三伐议定

第756章 三伐议定


第756章  三伐议定

        当诸葛亮率领冀县主力抵达豲道县时,张溪已经按照迷当的策略,伏击了剩余的羌胡三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剩下的羌胡三部,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了张溪和庞德的联手伏击,不仅丢失了大量抢来的钱粮,自身部族主力也受到了重创,加起来一共损失了近万人,不得不暂时后撤,撤回原来屯驻的县城内。

        如今的羌胡三部,被张溪彻底堵在了豲道以东,士气大跌。

        当诸葛亮率领主力抵达,了解了情况后,立刻配合张溪展开反击,分兵围攻羌胡三部屯兵的县城,采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手段,围堵羌胡三部羌兵。

        羌胡三部羌人本就不擅守城,再加上钱粮损失过半,士气低落,根本守不了太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县就纷纷告破。

        羌人三部损失惨重,二部首领被擒,一部首领仅带数百随从突围,去向不知。

        在南安郡取得决定性的顺利后,诸葛亮也不给羌人喘息之机,立刻派出姜叙领兵,前往收复陇西郡,马岱领军,前往收复金城郡,驱赶盘踞在这两郡的羌人散兵游勇。

        至此,秦州羌乱,在军事层面,已经平定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政治层面安抚羌人,收拢边境人心的事情了。

        为此,诸葛亮需要在天水郡暂留一段时间,顺带的,也把已经没有了战事的北军,也暂留在了秦州。

        这个决定,多少有点不合礼数。

        试想一下,平叛大军在平叛完成后,居然滞留边地不归.不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个人君忌讳的事情。

        如今的诸葛亮,并不是历史上那个“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季汉丞相,理论上讲,他在政务上有一言决之的能力,但军权方面,当初他是承诺不插手的。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张溪主动的找到了诸葛亮,询问为什么不回师成都的原因。

        而诸葛亮,也正因为这事儿,找张溪商量。

        “此番平定羌乱,过于顺利,我意乘势北伐中原,不知元长意下如何?!”

        这就是诸葛亮不选择回师的真正原因。

        北伐这个事情,有张飞盯着,说好了建兴五年择机北伐的,诸葛亮肯定不会对张飞食言。

        本来诸葛亮以为,这次秦州羌乱,爆发的这么严重,一月之内,三郡皆失,肯定会影响到休养生息的国策的。

        要平定这次羌乱,至少也得要大半年左右的时间,彻底稳定地方,怎么说也得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可诸葛亮也没想到,这次平羌进行的居然这么顺利,除了冬季下雪的那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羌人一败再败.十月中旬从成都出兵的,来年二月就已经平定羌乱,收复故土了。

        而且在这次平定羌乱的过程中,可以说是重创了羌人五部为首的羌人主力,瓦解了羌人五部之间的联盟,同时被羌人抢走的大半粮食财物,也基本在西县和豲道县两战给夺了回来短时间内,羌人没那么容易缓过气来。

        平叛花费的时间,比诸葛亮预计的要少了近一半,平叛花费的钱粮,也比诸葛亮预计的要少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其实稍微挤一下,也不是不可以顺势就展开北伐。

        这个问题,诸葛亮和庞统商量过了,两人算了一下朝廷的那点家底,发现这个时候发动北伐,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首先,是出其不意。

        去年九月下旬,羌人发动叛乱.就算曹魏的情报系统再废物,这个时候应该也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知道大汉北军已经北上平叛了。

        西北地区出现这样的大规模战事,正常人的判断,就算季汉能及时平定叛乱,但花费的钱粮必然不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掀起一场大战。

        毕竟,从章武五年,大汉占据关中以后,就一直处在被动防守的位置,已经连着五六年没有对外用兵了,最近三年,更是明显的表现出一种休养生息的态度。

        曹魏方面当然明白大汉休养生息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一直对雍州进行不断的侵扰,至少不能让关中这个地方发展起来。

        但如今这场羌乱,很明显会打断大汉休养生息的节奏,调动大汉的军力部署,消耗大汉的钱粮曹魏反而会因此松一口气。

        也正因此,曹魏不太可能会预料到,大汉会在平定羌乱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突然进行北伐。

        其次,是兵力调动方便。

        如今北军已经是抵达了秦州,目的也是为了平定羌乱,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因此曹魏方面安插在蜀地的细作,不会对北军的调动有所疑心。

        如果在平叛结束后,立刻把北军调回成都,下次北伐的时候,再从成都出兵这一来一回,又是浪费军粮。

        倒不如直接在秦州休整,待时机合适,直接进入雍州,进攻中原。

        第三,大汉平定羌乱,主力集中在西北地区,曹魏即使没有放松警惕,防备方向也会集中在雍州南北三关上,对荆州方面的防备,必然会有所削弱。

        这就给了荆州军团暗中整备,北上进攻宛城创造了条件。

        这次,诸葛亮的北伐重心,并没有放在西北方向上。

        从雍州进入关中,需要连克三道关卡——武关,潼关,函谷关。

        这三道关卡,都是设立在易守难攻的地方,而黄河沿岸,这两年曹魏的盘查也非常严厉,想要偷渡过河,集结兵力偷袭河东,也不太现实。

        相反,宛城方面,邓县,新野等地还控制在荆州军团的手里,要北上进攻,可以直接进攻到宛城附近。

        而只要攻克宛城,宛城西侧的武关就面临腹背受敌之势,必然不能久守。

        而武关一破,驻扎在雍州的北伐军团就有了进入中原腹地的通道,同时可以绕过潼关和函谷关,直逼洛阳。

        因此,这次北伐,诸葛亮想过很多次了,觉得还是要让荆州军团担任主攻,大汉北军和雍州军团打辅助牵制。

        而且这么做,还有个意外的好处——从汉中之战到前两次北伐,荆州军团一直是打的辅助位置,这次突然成为主攻方向,曹魏方面也未必反应的过来。

        唯一的麻烦,就在于宛城守将是司马懿.此人,不好惹。

        这个不好惹,还真的不是诸葛亮说的。

        演义里,诸葛亮要北伐前,一听司马懿镇守在长安,顿时大惊失色,还说了什么“唯虑此人”的话。

        然后马谡给他出了一个离间计,散播谣言导致司马懿被曹叡猜忌,罢免了他的兵权但实际上,这纯属罗贯中在瞎扯淡。

        先不说当时就是夏侯楙坐镇长安,根本没司马懿什么事情.单说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之前根本没有任何交集,以这个时代的情报搜集能力,诸葛亮怎么可能一上来就把司马懿当成毕生大敌?!

        这纯粹是罗贯中开了上帝视角,应给凑出来的桥段。

        但是呢,这个时空,诸葛亮还是知道一点司马懿的能力的。

        但不是诸葛亮有什么先知先觉的能力,只是从上次北伐时期,司马懿临危受命,守住宛城的角度去出发,分析得知司马懿的能力不俗。

        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那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面对关羽亲自率领的荆州军团,还能力挽狂澜的。

        这里面固然有天时帮忙的因素,但司马懿能在短时间内收拢军心,重振士气,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将领该有的素质。

        但有一说一,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知依然不全面,诸葛亮分析认为,司马懿的能力,大概跟曹魏的郭淮或者张郃差不多。

        真正确认下司马懿“不好惹”的人,是张溪。

        没办法,张溪跟罗贯中一样,都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人。

        别看司马懿后来被人讥笑为“畏蜀如虎”,但真要说起来,整个三国中后期,他也就在卤城之战吃了诸葛亮的亏,被打了一个“甲首三千”的结果但从战略上来看,司马懿坚守避战的策略是对的,他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守住了关中,没有给诸葛亮任何进入关中的机会。

        这人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老狐狸一个,擅长隐忍还不讲信用.但军事水平,这个人可不比当世任何名将差。

        哪怕荆州军团的关羽率领,如果不能在局部有足够大的优势,也不见得能击破司马懿的防守,占据宛城。

        更别说如今的关羽,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一定程度,能不能亲自领兵出征,都不确定。

        而荆州军团剩下的人,徐庶虽然智谋过人,但领兵能力不足,王基虽然文武双全,但威望不够.剩下的关平,邓艾,寇封等人,在面对司马懿这种老狐狸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所以吧,张溪建议诸葛亮,如果可以,最好是想办法把司马懿给坑走,又或者,派出合适的将军,前往代领荆州军团。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66/11717307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