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完整版 > 第1235章 诸葛请辞

第1235章 诸葛请辞


且不提东吴那边奇奇怪怪的各种事情,说回大汉这边。

        延熙十六年,诸葛亮灭魏之后,班师回朝。

        而在诸葛亮回到长安献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大汉天子刘禅,请求取消丞相一职,归政于天子。

        这事儿,天子刘禅还没说什么呢,李严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

        娘咧,这个诸葛鱼头不安好心啊!!!

        挟灭国之功,回来后却请辞丞相一职.你想干啥?!莫非真的是要授“十锡”不成?!

        当然,如果诸葛亮真的是这种狼子野心之辈,能让天子看清楚他的为人的话,那李严绝对不会跳出来反对,反而会因此推波助澜。

        反正,以大汉如今的形式,诸葛亮真要有那个野心,他也成不了事情,河洛,兖州的情况不好说,但荆州,益州,河北这三个地方,肯定是不会允许诸葛亮有这种野心的。

        所以吧,理论上将,李严是不该跳出来反对的。

        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加十锡的这个说法来源,偏偏跟他李严有莫大的关系。

        当初诸葛亮在河洛坐镇,远离长安,李严一方面是为了讨好诸葛亮,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的态度,看看能不能给诸葛亮上眼药,他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

        信中就有劝诸葛亮“加九锡”的说法。

        而诸葛亮也确实同历史上一样,给李严回了一封信,告诉李严,等到大家一起兴复汉室了,别说“九锡”,就是“十锡”,他诸葛亮也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接受。

        当然,诸葛亮的本意,是告诉李严,如今大家的共同目标是兴复汉室,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等到兴复汉室以后再说“十锡”,不过是一个代名词。

        但是吧,如今诸葛亮挟灭国之功回到长安,兴复汉室已成定局,他又请辞丞相之位.要是这个老小子真的提出了要天子加他“十锡”的话来,这可怎么收场?!

        以诸葛亮在刘禅心里的地位,如果诸葛亮真的选择了辞官享受生活,这个“十锡”,刘禅说不定是真的会给。

        不过是十种天子御用的礼器而已,如果不是王莽,曹操等人的骚操作,谁都不会往篡位的地方去想。

        但同时,刘禅心里肯定也会怀疑,一向都是“九锡”的说法,怎么到了丞相这边就变成了“十锡”了哪个家伙提出的这种说法?!

        到了那个时候,他李严还能撇的清关系吗?!

        诸葛亮有身份,有地位,在大功,在天子信中地位极高,他受“十锡”不一定有事儿。

        但他李严,这个劝说诸葛亮接受“九锡”的人.下场肯定好不了。

        因此,李严必须跳出来反对,反对诸葛亮请辞丞相一职,不让这老小子去享福,否则完蛋的就是自己。

        再一个,李严其实也考虑过,诸葛亮回朝后,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会受到什么影响。

        如果诸葛亮还是丞相,那么李严的权利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吧,他终究还是尚书令,主管朝政实施.虽然头上会多个婆婆,但是吧,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

        三省六部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厘清各自的职责,提高行政效率,虽然有丞相总领国政,但该尚书省办的事儿,丞相也不能太过插手。

        可如果诸葛亮请辞丞相,还把丞相这个职位彻底取消了那怎么去安置诸葛亮?!

        诸葛亮也许是真的想要辞官享福,但站在天子刘禅的立场上,让一个灭国大功臣,回到长安就失去所有官职,成为一介闲散人这是一国主君该干的事儿么?!

        因此啊,刘禅都不能允许诸葛亮就这么辞官了,肯定还得留他下来继续当官。

        可问题是,诸葛亮归政天子,不设丞相,这本身对刘禅集权也有好处所以,李严换位思考后觉得,刘禅大概率是会允许诸葛亮请辞丞相,但同时,让诸葛亮重新当回中书令。

        这么一来,李严就难受了。

        虽然说吧,中书令和尚书令,严格意义上讲是平级的,但是吧.那是诸葛亮。

        以诸葛亮的威望,功劳,他在中书令要是做出了什么决策,他李严真的敢丁是丁,卯是卯的跟诸葛亮掰扯么?!

        反正啊,李严越想,越觉得诸葛亮当了中书令后,自己的日子反而会更难受。

        这两个理由加起来,促使了李严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诸葛亮辞去丞相一职。

        <div  class="contentadv">        而诸葛亮也是纳闷这里面有你李正方什么事儿?!

        诸葛亮这次回长安,请辞丞相之职,确实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

        一来,大汉自光武中兴以来,就不再设置丞相一职,当初曹操复设丞相,在季汉这边看来,是篡权夺位的第一步。

        时局所致,季汉建立后,一开始也是没有丞相的,但后来昭烈帝崩于长安,天子年幼,不得不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总领国政。

        但如今,天子已经成年,大汉也已完成了灭魏大业,只剩下东吴偏安一隅,早晚可图这个时候,丞相这个职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来,从诸葛亮自身的角度讲,他当年从隆中出来,辅佐先帝兴复汉室,如今最大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汉室也旦夕可兴,他已经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诸葛亮从来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很多时候他都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的事情。

        可如今,诸葛亮觉得自己应该兑现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待汉室复兴后,自己重回隆中,躬耕度日.这就是诸葛亮给自己安排的退休生活。

        所以,诸葛亮请辞丞相,这事儿既没有李严想的那样,是要享受“十锡”待遇,也没有想要以退为进,他是真的要辞职。

        回到隆中,一边躬耕,一边帮着张溪出点主意,找到合适的时机灭吴,那么这一身,他也就圆满了。

        因此,诸葛亮在考虑请辞丞相的困难时,确实预料到会有人反对。

        诸葛亮猜想过,天子刘禅可能会反对,毕竟这些年,诸葛亮跟刘禅的关系一直不错。

        刘禅是真的拿诸葛亮当相父,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和权柄,甚至到了后期,在关羽去世后,刘禅连本属于大将军的兵权都给了诸葛亮。

        所以,诸葛亮觉得,刘禅可能会出于不舍而挽留自己。

        诸葛亮也猜想过,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可能也会反对。

        这些人,基本都是在诸葛亮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熟悉政务,走到现在的地位。

        他们已经习惯了上面有一个丞相府帮他们做出决策,在诸葛亮的引导下决定国事,突然没了一个做主的人,他们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处理政务。

        但,这本来就应该是他们必须要学会适应的事情,诸葛亮只是把这个事情提前了而已。

        而且诸葛亮觉得,丞相这个职位,在特殊时期可以起到集权的作用,但长久来说,对三省决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三省本来就应该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丞相负责,三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分权,多一个丞相反而是集权这对天子集权很不利,也容易滋生出权臣,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

        因此,于公于私,诸葛亮都觉得,这些人越反对,这个丞相之位就越该废除。

        最后,诸葛亮还猜想过,陈泰,裴潜,谯周等人会反对。

        不过这些人的反对嘛,大多都是装装样子,毕竟诸葛亮的功劳太大,权势太高了,他们如果不表达一下反对意见,反而显得他们不会做人。

        但实际上,诸葛亮很清楚,这些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他们也不希望看到诸葛亮,庞统,张溪,徐庶这些人长期霸占朝廷的话语权,虽然表面反对,但实际上,一定会推波助澜的促成这件事,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上位,为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谋利。

        关于这些人,诸葛亮会在自己正式离开朝堂前,做好妥善的安排,有些事情,天子不方便做,他这个临退休的老头,可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以上,就是诸葛亮预料的反对人选.所以这个李正方跳出来反对,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是真的看不懂。

        毕竟,张溪,庞统,徐庶等人,各有要职,需要镇守地方,维持稳定,一时间他们是不可能返回长安任职,威胁到李严的地位的。

        而自己一旦请辞丞相后,中枢里,就属李严的资历最高,权利也最大.这不是正好符合李严的心意么?!

        他反对的意义何在?!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61/11553086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