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盐铁和制度
第157章 盐铁和制度
张溪觉得吧,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当然,问题需要分成两面来看待。
诸葛亮后期设立丞相府,选拔了一批青年才俊到丞相府做事,费祎,蒋琬,杨仪,张裔等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的熟悉政务,最后蒋琬和费祎的顺利接班,也是诸葛亮大力培养的结果。
但诸葛亮治理蜀中的时候,连二十仗以上的刑罚他都要过问,这就有点太过了,会让下面的官员束手束脚,不敢承担责任的。
因此,诸葛亮确实是给季汉留下了不少的上层人才,能保证国家稳定,但对于中下层的人才培养,诸葛亮有相当大的责任。
这也导致了费祎蒋琬之后,也就是一个陈祗能勉强顶上来,后期季汉确实人才断档的很严重。
现在张溪看到了诸葛亮也一块包犁头的铁皮都要亲自下手令,真的是有点看不下去了,因此劝说了诸葛亮。
诸葛亮嘛,对于张溪的劝说,也是苦笑一下,说道,“此非亮自专,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然后诸葛亮就跟张溪解释了他这么做的原因。
诸葛亮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抓的那么严格,他真正严查的事情,就只有两件事——盐和铁。
汉代是盐铁官营的,设置有盐官和铁官,专门管理盐铁生产销售的事情。
当然,那是盛世的时候,到了汉末,盐铁政策已经被破坏殆尽了。
当初桑弘羊之所以坚持盐铁官营,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央和地方在争夺财政的控制权,而这里面的地方,严格来说,就是世家豪强,而他们中的代表,就是那些跟桑弘羊辩论的儒生。
西汉年间都有这样的争论,到了东汉年间,世家势大,可想而知盐铁政策会变成什么样。
现在又是乱世,各大诸侯和世家把持盐铁之利,诸葛亮要是不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收回来,还能是那个名垂千古第一相么。
所以嘛,不是诸葛亮管的宽,这里面涉及到很复杂的经济政策,以及如何加强刘备势力,平衡世家影响力的问题。
刘备势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就荆南四郡和一个江夏,还不足以支撑起刘备的整体发展,也无法实现《隆中对》的构想。
因此,盐铁的事儿,诸葛亮肯定是要抓在手里的,不能再让地方世家继续把持下去了。
也好在荆南四郡的世家力量薄弱,也就是黄家在长沙等地有点势力,这方面诸葛亮出面去解决,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为啥一块铁皮都要诸葛亮的批准,诸葛亮也说了,“欲以此为成例尔。”
也就是说,不是诸葛亮非要抓着这些小事不放,是为了树立一个例子,让手下的人知道,哪怕是一块小小的铁皮,也得最高负责人同意才能签发,更何况铁器买卖这样的大事。
简单来说,就是的做个样子出来,让后来掌管盐铁的官员知道该怎么做。
但张溪还是觉得吧,诸葛亮这样以身作则的做法,远不如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得好。
有了制度和流程,清楚权责,制定赏罚,到时候问责具体到每一级,出了问题问责到人,自然就不会出现贪污舞弊的事情了。
诸葛亮对此就是笑笑,然后问了张溪一个问题——大汉朝的监察制度,是怎么没的?!
大汉朝是有监察制度的,甚至天下十三州,一开始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域,刺史这个官职,就是监察官职。
但后来吧,随着刺史制度的腐坏,废史立牧和黄巾起义这两件事的叠加,朝廷允许地方私募地方武装自保,天下十三州就从监察区域变成了行政区域,监察体系彻底崩溃。
所以啊,在乱世的时候,一个制度的建立往往很不容易,但要破坏,实在是太简单了。
而现在正是不折不扣的乱世,比黄巾之乱那时候还要复杂混乱,中央朝廷的权威已经基本丧失了,只剩下一个大义的名分。
现在各大诸侯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哪怕是曹操,他虽然尊奉天子,但他采用的也不是朝廷的章程制度,而是他自己的丞相府制定的,属于他曹操自己的一套制度。
刘备现在也没有完全稳固的地盘,势力还不行,现在搞监察制度的效果,还不如用人治来的有效。
等到将来刘备的势力固定下来了,再采取法治效果,会更好。
这就是诸葛亮现在的治政理念。
张溪没办法判断这是对是错,他的小脑瓜,没办法判断这些理念的对错。
但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他也不是事无巨细,只是有重点的在抓特定的工作,张溪自然也不好再劝。
两个人又站着聊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大匠回来,重新给曲辕犁安装上了铁犁头。
继续尝试后,诸葛亮终于满意了。
曲辕犁这个东西,虽然省畜力,可以一人操作很方便,但耕地效率上,其实比长直辕犁高不到哪儿去。
这种犁,比较适合那种畜力不足的区域,或者是那种可耕种土地比较分散,需要精耕细作的区域。
简单来说,就是贼适合江夏郡和荆南四郡使用。
这些地方都是丘陵地带,山区比较多,耕地面积少不说,还都比较分散,尤其是刚刚经历了战乱,缺乏畜力。
采用曲辕犁耕种,可以减少一半的畜力需求,而且一些山区的边角料区域,长直辕犁无法开垦,但曲辕犁转向灵活,耕种可深可浅,这些地方也能开垦利用起来,增加耕地面积。
诸葛亮当时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军中大匠开始加工赶制曲辕犁,务必保证在春耕前,运送到江夏和荆南各县,并且由当地地方官指导百姓使用。
至于曲辕犁会不会泄露到北方去,让曹操得利这个诸葛亮反倒是不担心的。
曹操那边用曲辕犁和用长直辕犁的差别不大,毕竟北方的土地都比较广袤,而且曹操也不缺畜力,在效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曹操用曲辕犁或者长直辕犁都行,泄露过去也不是什么增强曹操实力的大杀器。
至于江东嘛.这个诸葛亮其实挺纠结的。
江东的那个地方,水网密布,这就代表着灌溉方便,可耕种面积也多,唯一限制江东农业发展的,大概就是缺少畜力这一项了。
南方嘛,毕竟是缺少马匹和耕牛的。
但现在,如果多了一个转向方便,一人一牛就能操作的曲辕犁,真不好说能不能大幅增加势力。
而且江东也有个优势,他们就在江夏和荆南四郡旁边,一旦江夏和荆南四郡开始大规模使用曲辕犁,是肯定瞒不过江东的,也没办法阻止江东复制这个曲辕犁。
曲辕犁的结果,实在是太简单了,一看就会。
诸葛亮对此多少是很担心的。
但张溪不担心。
不仅不担心,张溪还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咱们直接送。
曲辕犁一旦大规模使用,保密是肯定保不住的,这个张溪也是认同的。
那倒不如直接送,不仅送,而且要敲锣打鼓的送,最好让整个江东都知道,刘使君仁义,顾念江东百姓疾苦,也重视两家盟约。
现在有了利于耕种的好东西,刘使君不仅不私藏,还无偿的分享给盟友。
这一串操作一定要盛大,要隆重,最好让江东的百姓和江东的世家都知道。
这么做,可以增加刘备在江东百姓心中的仁义形象,也能结好江东的世家们。
等将来,刘备再去讨要油江口作为驻地的时候,孙权也得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顾虑。
至于孙权会不会看穿这一切,不收曲辕犁.开玩笑,谁会跟自己的钱粮过不去?!
而且哪怕孙权不想收,可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都会逼着孙权收,毕竟他们才是江东最大的地主,而曲辕犁这种东西,是最合适江东这个地方耕种的好东西。
毕竟在后世,这东西还有个别名,叫“江东犁”。
至于什么明面不收,偷偷找人复制拜托,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也是要脸的,人家过来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送你你不要,你自己却去偷过来用.这算啥?!
名声彻底毁了好不好。
而且就江东的那个政治格局,那个世家势力,刘备送去曲辕犁,还真的不好说是增加的江东的实力,还是在增加江东内乱的风险。
江东世家,终究是江东最大的地主,淮泗集团是军功集团,土地虽然也不少,但毕竟比不过江东世家。
一旦江东世家钱粮充足了,是不是还会继续臣服于孙权,是不是还会跟接受淮泗集团的欺压侵吞,真的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
如果有那么一个万一那张溪和诸葛亮,都该偷着乐了。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56/11717367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