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佐官


第233章  佐官

        一段时间的忙碌,把张溪忙的猪脑子摇成了鸡脑子.感觉脑子越来越小,不够用了。

        这段时间又是整顿盐务,又是跟世家之间交涉的,憋的张溪实在忍不住了,写信给诸葛亮,进行了一番控诉。

        别的郡,佐官一大堆,好多事情都可以扔给属下去做,凭什么到了自己这儿,就变成了自己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情了?!

        我的郡丞呢?督邮呢?功曹呢?主簿呢?!

        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一个人来处理吧?!

        很快,诸葛亮给张溪回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张溪的谴责和鄙视之情。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忙着呢,别来烦,自己解决。

        张溪收到回信后楞了好一会儿,然后脑子才转过筋来。

        大汉实行的是二元君主制,郡守这个级别的官吏,是可以给自己征辟幕僚,担任一郡佐官的。

        当然,如果按照惯例,郡丞或者长史的职位,是必须要上级任命的,不可能让一郡太守彻底掌控一郡实权,总要有个能制衡的人。

        但现在是乱世,郡丞或者长史的职位,只要太守上报,成都的刘备同意就可以了,也不一定非要让刘备亲自任命。

        隔壁的巴西太守张飞就是那么干的。

        这也是诸葛亮回信抱怨的原因——这不是他该管的事儿,张溪忙,那是张溪自己造成的,跟他无关。

        张溪顿时无语的默默鼻子,开始琢磨着,从哪儿去拉人来充当巴东郡的佐官。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拉拢本地世家豪族,把一些佐官的位置交给这些家族出身的人。

        这年月,世家把控着知识所有权和解释权,寒门能出人才的几率都很低,更别说百姓了。

        能管理州郡的人才,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偶尔有些寒门出身的人,跟世家大族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段时间,张溪又是整治粮草亏空,又是整顿盐务,虽然世家们都没有太激烈的对抗,但你要说他们一点不满都没有,那也不可能。

        而在这个时代,彻底得罪世家豪强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张溪思索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拿出一部分州郡佐官的职位出来,安抚一下巴东郡的世家豪族们。

        只是,得看是什么职位。

        郡丞这个职位,是一郡太守的副手,如果太守出征在外,那么郡丞就要担负起太守的职责,也需要帮助太守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虽然看似重要,但说到底,副手就是副手。

        只要张溪这个郡守还留在巴东郡,这个郡丞就没啥用处,而张溪如果领兵离开巴东郡去征战,留下的郡丞也没有军权,只有处理政务的权利,也不用担心郡丞会在张溪离开期间图谋不轨。

        而且郡丞这个职位算是高官,俸禄和社会地位都不低,将来升职必然是一郡太守,发展潜力很大,拿来收买世家人心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其他的幕僚么

        功曹掌人事,这个不能给世家,否则一郡之中就全是世家的人了。

        主簿掌文书,这个可以给,反正只是秘书工作,最后的决策拍板还得是张溪自己来

        督邮掌军务监察,这个也不能给世家,军权肯定要抓牢了,督查这种职位,更是不能交给不放心的人。

        至于更下级的“掾”“史”,“书佐”级别的官员,倒是可以交给本地世家,他们都是地头蛇,这种基层的活,不通过他们也很难推行到位。

        基层官吏的重要性,张溪不是不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必须通过世家豪族来执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没能摆脱地方豪强的约束,更何况现在是汉末时期,地方宗族豪强势力最鼎盛的时候。

        张溪也知道这样做的坏处,但没办法,历代帝王将相都没有能彻底改变的事儿,靠他一个人去做,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只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做事方式,对世家既要打击,不能让他们太过压榨百姓,欺瞒官府,又要注意交好他们,一旦他们不配合你工作,你再好的政令,也出不了太守府。

        所以嘛,张溪在郡治鱼腹县,再次召集了本地豪族世家的代表们,向他们传达了要征辟一郡佐官的事情。

        世家大族们立刻眉开眼笑的表示积极配合,推荐族中优秀子弟入仕同时,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下了。

        前段时间张溪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世家大族们提心吊胆的。

        张溪的做派,不管是粮仓的事儿,还是围山剿匪恢复盐务的事儿,给世家大族的感觉,那就是张溪根本没把本地世家放在眼里,就是一个依仗兵权胡作非为的人。

        巴东郡的世家大族们基本都是巴郡或者成都那边派来的分支,底蕴和实力都不够,再加上张溪本身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巴东郡大族也不可能通过成都城里的世家给张溪进谗言,让刘备罢免他。

        所以巴东郡的世家们私下里也都联络过了,尽量不得罪张溪,但也不会对张溪的政令过多的配合,只要保证不惹毛这个“愣头青”太守就好。

        但现在,张溪的做法,又让世家大族们感觉到,好像这个郡守,也不是不能沟通的。

        地方世家,尤其是像巴东郡这样的世家分支,如果要发展壮大,最终跟本家平起平坐,光靠在本地兼并土地,积累财富是不够的。

        土地终究只有那么多,巴东郡又不算太大,靠兼并土地出头,撑死了也不过是本家的又一个附庸而已。

        因此,他们也要做官,凭借族中的青年才俊入仕,在一方获得名声,几代积累之后,就可以跟本家分庭抗争了。

        所以,相比于成都城或者巴郡的本家,巴东郡的这些世家们,对于能不能入仕,是相当在意的。

        更别说,这次张溪一下子拿出了郡丞这样的高位,以及一大堆书佐,掾,史,这样的中层管理者的岗位,五个县的县令,除了那个倒霉的汉丰县县令掉了脑袋,剩下的四个还是跟本地世家有关系的人。

        现在的巴东郡世家们,顿时看张溪就觉得顺眼多了。

        之前的那些作为,大概是这个新任郡守杀鸡儆猴的手段而已很正常,很正常。

        对嘛,这才是这个年代读书人该有的手段,警示要有,好处也要有,等将来大家混熟了嗯,嗯,不可说,不可说。

        张溪一放官位,巴东郡世家们立刻转变了态度,从一开始的私下串联,一起对张溪阳奉阴违,变成了想办法把自家子弟抬到高位上,成为一郡主官。

        虽然张溪的本意确实是收买本地世家的人心,但张溪自己也没想到,居然在无形中,破坏了世家们的临时结盟。

        现在的张溪,主要是在考虑,世家们推荐上来的这些人,到底才能如何。

        郡丞的人选方面,主要是李家推荐的李球,以及杨家推荐的杨汰之间竞争。

        李家是蜀中大姓,巴蜀大地的各郡几乎都有分家,演义中劝降马超,正史中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就是巴蜀李家的人,而且还不是成都本家的家主,而是建宁分家的家主。

        而这个李球,同样是巴东郡李家家主的儿子,而这个巴东郡李家,又是从建宁李家分出来的,跟李恢那一家还有三代以内的亲戚关系。

        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李家是名副其实的蜀中第一世家。

        也万幸,巴东郡是刘璋在位的时候分出来成立的新郡县,这个巴东郡李家进入巴东郡的时间并不长,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至少在巴东郡的影响力,还很一般。

        至于杨汰嘛,是巴郡杨家推荐的。

        杨家同样是一个大型世家,在巴郡的影响力,仅次于严家和黄家,而且杨家基本不往成都发展,而是一直呆在巴郡,最多也是分了一支到犍为郡去发展,基本不离开巴郡附近的一亩三分地。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选,其实一个是刚进巴东郡不久的大世家分家推选出来的候选人,另一个是本地世家推出来的候选人。

        说白了就是“强龙”和“地头蛇”之间的竞争。

        这要是二选一,张溪总得得罪一方。

        李家的势力很大,巴蜀之地,从南到北都有他们的分家,张溪也不知道这些分家和本家之间是不是都还算团结一致,但就冲李家这个体量,张溪觉得,能不得罪就尽量别得罪。

        而巴东郡本地世家,张溪也不想太得罪,毕竟接下来的很多事儿,张溪都需要本地世家的支持。

        因此,张溪琢磨了很久,最终任命李球为郡丞,杨汰为主簿一人一个职位,这样两不得罪。

        郡丞是副手,主簿是秘书,两个位置都跟郡守关系很近,位置也都很重要。

        这样应该是没问题了吧。

        反正张溪这边是觉得没问题了,但杨家和李家之间,显然不那么觉得。

        没几天的功夫,杨汰就跟张溪推荐了好几个“贤才”——犍为杨戏,巴郡程祁。

        李球也不客气,直接推荐了自己的好友——新野邓良,建宁张嶷。

        很显然,本地杨家和外来的李家,为了安插自己人,增加话语权,扛上了。

        但张溪看到名单后,顿时觉得自己是只兔子,窝了个草。


  (https://www.xddxs.net/read/3200055/11717360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