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渔获季节

第一百六十七章 渔获季节


  当天晚上,北海镇开始下起了小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农历九月份的雨越下越冷。

  不过这一夜,北海镇的大部分人几乎都是彻夜难眠。清晨起床的时候虽然打着哈欠,但红肿的双眼里那兴奋却是藏也藏不住的。

  鲑鱼洄游的季节开始了。

  昨天下午的时候,陈青松接到报告,说西拉河里突然出现了好多的鱼,这些鱼都是从入海口的方向过来的。于是他便在晚饭前叫来了五个居民区的正副区长,发布了紧急通知,让明天所有能动的人全去捕捞鲑鱼。

  十个正副区长领命后,过了两个小时,这一通知就传达到了所有家庭。

  北海镇对流民的户籍管理暂时借鉴了清代的保甲制度,每十户编为一组,设一组长;每十组为一里,设有正副里长两人;每十里为一区,设正副区长两人。按照平均每家四到五口人的实际情况,基本上一个区下面的人口数量在四千到五千人左右;整个北海镇目前只有五个区。赵新并不需要这些区长、里长和组长帮自己征粮、征兵,所以这些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上情下达。

  匆匆吃过早饭后,除了上课的孩子、必要的留守人员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北海镇的近万名男女在镇子的东西两侧汇聚成了两条庞大的人流,一向东,一向西,分赴西拉河与富尔佳哈河。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工具,身上还背着用灌木枝编成的大筐,兴高采烈的跟着各自的组长出发了。

  从天空上看下去,北海镇目前的市镇布局就像是一个大翅膀,以镇中心的“广场”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

  翅膀中心的这个广场,目前就是一块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大草地。至于为什么需要一个大广场,陈青松也暂时没想好,反正依照现代人的思维惯性必须要有一个。原本要立旗杆的地方由于赵新还没想好挂什么旗子,所以就一直空着。

  依赵新的想法,挂什么旗子啊,先架个大天线塔最好。不过他的这个提议被众人集体鄙视后,也就放弃了。

  广场的周边分布着北海镇目前的各类公共设施。西边是洪涛主持的“医院”,目前的规模还只能算个社区医院;南边是赵新和陈青松的办公室;东边是邓飞的“海军”办公室,安保部在旁边还设了个“陆军”办公室。不过刘胜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拉河东岸的军营里办公,平时很少来这里。陆军办公室顺着大路往东五十米,就是片山勘兵卫负责的那个派出所。学校在广场北边五百米远的位置。大食堂就设在学校的南侧,这样孩子们中午吃饭就十分方便。

  仓库的位置被赵新安排在了西拉河东岸的山脚下,他准备在那里再建一片储备粮仓。这里离军营非常近,一旦有个意外,部队也能及时赶到。

  流民们的居住区则分布在横穿广场北部的那条大路的南北两侧,排列的整整齐齐。按照分组的社区规划,每十户居民住宅附近都修建了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小型澡堂,一个打水点。赵新准备在明年河南流民到达之后,将所有人打散混杂居住,以避免出现清国人和岛国人的对立情况。

  在流民们初到北海镇的日子里,赵新他们已经对每个家庭进行了信息核查和登记。虽然一开始的统计工作十分的庞杂和繁琐,但之后只需要在电脑上进行简单的统计筛选,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

  也许是因为北海镇的成立时间只有半年,流民们又没有太多私有财产,居民区里现在连个酒馆和杂货铺都没有,所以犯罪率并不高。最多也就是拌个嘴、打个架。片山勘兵卫眼下管着一百个治安警,日常的治安管理倒也能应付的过去。目前北海镇内所有的犯罪处罚,都要有陈青松和赵新签字才能进行。到现在为止,最重的处罚就是因为把人打伤而关进小黑屋,外带两天不给饭吃。

  工坊那边已经在秘密铸造第一批金银币。陈青松考虑在货币体系建立后,就在居民区中开设杂货店、饭馆和粮店。

  等到参加捕鱼的人们出发后,偌大的北海镇内突然就变得十分安静。只有少数的几个治安警在街上来回巡逻。

  早上九点,负责西拉河捕捞的队伍到达了指定的区域。这里的水流平缓,河道狭窄,正是捕捞鲑鱼的好地方。

  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外东北广大的地域上连接着大海的各个水系中,数以亿计生活在太平洋里的鲑鱼开始逆流而上,准备回到黑龙江上游的出生地进行产卵繁殖。

  而居住在此地的赫哲费亚喀人会在鲑鱼群到来的时候,高声欢呼“达依马哈”,意思是定时往来的鱼到了。这也是“大马哈鱼”名字的由来。

  清澈寒冷的西拉河水中,密密麻麻的红色鲑鱼正在向着北方奋力前行。而那些搁浅在河岸沙滩上的鲑鱼,鱼嘴在无望的一张一合,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这些鲑鱼从一开始到最后抵达他们出生的地方,沿途因为搁浅、捕捞、被动物猎食等原因,惨烈的淘汰率高达99%以上。也就是说几乎每两百条鱼里,差不多只有一条才能抵达出生地产卵。那些产完卵之后的鲑鱼就会在水中慢慢死去。等到第二年的早春,孵化的幼卵在长到六厘米后,又会离开向着大海出发。

  流民们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沿着河岸开始捕捞这些正是体壮肥厚的鱼群。有用渔网的,有直接赤脚下水用盆抄的,还有用自制的木叉子插鱼的,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欢声笑语充斥在长长的河岸上。

  突然,一个流民看到几十步外的河滩上,一头黑熊从树林里跑了出来,他不由惊呼道:“熊!”

  这一嗓子喊出去,人群中顿时惊声一片,很多人都被吓得从河里往岸上逃。受到惊吓的黑熊注意到了不远的流民们,对于这些闯入自己地盘的外来者,黑熊本能的朝着人群怒吼。

  “砰!”巨大的枪声响彻在河岸上。黑熊噗通一下就倒在了地上。更远的地方,听到枪声的几头狼转身就跑,很快就消失在河滩上。

  万造拉动了一下杠杆步枪的扳机护圈,一颗黄澄澄的弹壳从弹仓里弹了出来。他俯身将弹壳捡起放进兜里,冲着人群喊道:“慌什么!继续干活!”

  流民们心有余悸的回到岸边,继续忙碌。不过因为熊的出现,很多人都会时不时的抬头观察四周。不过随着渔获越来越多,欢声笑语又回到了人群中。

  鲑鱼回游的日子,不光是北海镇的节日,也是整个外东北沿河流域那些边民的节日。距离北海镇东北数千里之外的看丹河上,兴高采烈的一户赫哲费雅喀人正在河中捕捞鲑鱼。

  这里的边民们除了在每年五六月泛舟南下德楞恩木城,在一年一度的赏乌林集市上,向收税衙门缴纳一次人头税,换取些黍米、网线和一些日用品外,便回到家中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此时的看丹河边,一首古老的“伊玛堪”渔歌正在河上飘荡。

  “啊啦啦啦~~啊啦赫尼那~~青幽幽的天哟布彩霞,脚踩云朵渔猎满天涯。白花花的海鸥头上过,蓝悠悠的江上飞呀飞鱼叉…...”

  乌坎贝一家五口正在河边欢快的劳作时,几个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这伙人都是蓝眼睛、高鼻头,一头亚麻色的头发和枯草样浓密的胡须。他们穿着北方鞑靼人的服装,披着兽皮斗篷。

  此时,这些人正在把一条大舢舨船停泊在河道的背风处,三个人端起火枪四下警戒,另外几个人拿着一头有个铁坨的绳子偷偷放进江水里......

  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乌坎贝好奇的看着这些人,高声喊道:“你们是干嘛的?”

  喊声惊动了这些外来者,他们目露凶光,三个端着火枪的人下了船,冲着乌坎贝就冲了过来。

  乌坎贝感觉不妙,他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马上说道:“快回家!”说完,他抱起自己最小的儿子,快步冲向河边的草屋。嘱咐儿子不要乱动后,他就从墙上摘下了自己的那张大弓,抄起几支箭就出了门。

  此时那几个不速之客已经冲到了距离他三十步的位置,见到乌坎贝正要张弓瞄准,于是便马上举起火枪射击。

  “砰!砰!砰!”枪声惊动了河边的水鸟,呼啦啦一片飞起。乌坎贝只觉胸口像是被人用大锤子砸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就扑倒在了地上。昏迷之前,他隐约看到了那三个外来者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冲着自己家就过来了.....

  乌坎贝的妻子尖叫着冲到自己丈夫身边,眼睁睁看着自家用辛勤挣得的财产被强盗们洗劫一空。三个强盗冲进草屋里,翻找着一切能吃的东西。鹿肉干、鲑鱼干,痛饮着乌坎贝妻子酿造的土酒。

  到了最后,强盗们将乌坎贝一家积存的鱼油全部泼洒到草屋上,熊熊燃起的大火中,夫妻两人如燕子衔泥般搭建的家园被付之一炬。冲天的大火,映红了滔滔的河水……

  在一片狞笑声中,强盗们用马刀将乌坎贝的三个孩子活活劈死,然后便抛到了遍布鱼群的看丹河水中。

  乌坎贝的妻子拼了命的阻拦,但她根本不是身高体壮的强盗的对手。大概是觉得自己戏弄够了,一个强盗狰狞着举起了手里的马刀......

  不知过了多久,几个赫哲费雅喀人向出事地点跑来,还有几户游猎的鄂伦春人也闻讯赶来。落架的草屋依旧火舌乱蹿,被踩踏的一片泥泞的地上,扔着酒碗、骨头、桦木桶。一汪汪的血水中,留下的只有强盗马靴的印迹。

  众人上前将乌坎贝翻过来,发现这个强壮的男人居然还有口气。于是连忙将他抬起,朝姓长家的方向奔去。

  ......

  视线回到北海镇。上午十点刚过,留在镇内的赵新和刘胜冒雨来到了北海镇西北的一个木栅栏营地内。说起来,这个营地还是他们最早来的时候修建的;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家庭搬走,这里就闲置了下来。陈青松原本想要将这里改建成停放农机车辆的库房,不过在清廷的第一次讨伐战之后,这里就被划给了安保部。

  整个营地的规模相较之前已经大为缩小。原本大门的位置,现在被一间木屋所取代。赵新和刘胜推门进屋后,在两个持枪值班士兵的注视下,先后将自己的食指按在桌子上的指纹识别器上,直到机器内传出声“谢谢”,两名哨兵才举手敬礼,让他们从另一侧的屋门通过。

  走出木屋后,就能看到在西北角的位置上架设了一座高达十米的大功率双频无线基站。高大的三角柱形铁架是张波的杰作,底部则用水泥做了一个基座。

  赵新和刘胜穿过空地,来到了营地东北角的一间活动板房里。房间内,八个年轻女子正在全神贯注的看着眼前的几台屏幕。而屏幕里的画面都是森林、城镇、军营、工坊、俘虏营和码头。

  这里,就是北海镇的“眼睛”。

  通过架设在野外的上百个太阳能无线摄像头,北海镇方圆五公里的山路小道、山坳河谷,只要能过人的地方,全部都被监视了起来。整个监控室的设备和无线基站由一套国产的六百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提供电源。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只凭瑟尔丹、额鲁、恒吉的三个十人小队就能担负起整个北海镇周边警戒任务的原因。除此之外,刘胜他们还会每天派出无人机进行巡视,并定期派出一个排的士兵沿线巡逻。不过那些监控摄像头要是被林间的鸟兽弄坏了的话,就只能更换一个新的。

  赵新和刘胜两人很早就有了架设监控的想法,差不多是从第一次登岸时遭到边民偷袭后就开始进行准备。十六个年轻女性流民都是从最早的流民中挑选出来的,安保部对她们进行了三个月的秘密培训才开始上岗,八个人一班。赵新的想法是再培训至少十六个人,这样八个人一个班可以盯着监控看六个小时,减少了一倍的工作量。

  监控室这边一旦发现情况,值班员将会用步话机通知离的最近的巡逻小队进行拦截。为了教会这些女孩们辨别方位,赵新等人可是很费了一番功夫。

  赵新让一个女孩让开位置,他自己在键盘上操作了一下,调出了俘虏营的监控画面。今天因为下雨,俘虏营的那几百个清兵俘虏都没有出去劳动,而是留在营内制作天香烟的木头烟盒。

  赵新看了一会,对刘胜问道:“那个黎大刚最近怎么样?”

  “伤好了之后曾经几次试图越狱,发现逃不掉之后,也就暂时老实了。”

  “那个萨木素呢?”

  “现在俘虏营内部的管理就是让他们十二个人在负责。他们也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所以还是挺卖力的。”

  赵新想了一下便说道:“这次邓飞他们回来,暂时先不要出去了。先把这批清军俘虏送到蒐楞吉岛开挖金矿。这事不能再拖了。”

  刘胜点点头没有说话。两人看了一会,便离开了这里。走到外面的时候,刘胜转头问道:“怎么这么急着挖金矿?你现在钱不够用了?”

  赵新叹口气道:“现在不光要买粮食屯着,我准备再买几条货船。这些不能再从国内买了,会被人注意到的。我昨天晚上和安德鲁通了个电话,让他帮着找关系。他那边的交易,我打算都用黄金支付。而且咱们自己的第一批金银币也在铸造,准备金也要留出来。”

  “那岛国那边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明年春天的大旱将波及整个黄淮流域,资料上说将波及13个省。照这个形势看,江南的丝绸生产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准备通过仙台藩输出大量廉价的生丝和丝绸,一是获取资金,二就是打垮京都西阵的纺织作坊。

  除此之外,为了把幕府的资金吸引出来,我们还得大量倾销廉价的轻工业品,这些对于现在的岛国人来说,都是十分稀有的奢侈品。”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刘胜突然问道:“火柴?”

  “对,火柴只是其中一个。其实岛国的商品种类十分缺乏,自身的资源除了金银铜就是海产品。他们现在的铜已经不多了,金银矿的储量也在逐年下滑。”

  “你对岛国究竟是什么策略?”

  赵新淡淡的说道:“扶植东北,打压西南。至于德川家,就让他半死不活的留着吧。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得去趟江户湾,用大炮逼着幕府签订通商条约。”

  刘胜好奇的问道:“然后呢?”

  “用白银套取黄金。”

  其实赵新还有一个心底的秘密没跟刘胜透露,他想在机会成熟时,彻底斩断那个被神话的“万世一系”!

  


  (https://www.xddxs.net/read/3186283/66250526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