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明嫡长子大结局 > 第790章 一个盒子,两把钥匙。

第790章 一个盒子,两把钥匙。


秋天夜晚无风,浩瀚夜空在此时有一种空寂感。

        宁王府中,

        娄氏入睡以后,

        她的近身侍婢也回了屋。

        烛火之下照映着的眼神有几分深邃,之后她还是将一些东西写在了纸上。

        并在第二日将东西放在王府内院假山的一处岩石角落中。

        多次操作她已经很熟练,就是经过那里,拐角之时手掌一递,路本就细窄,不需什么大的动作,甚至连蹲下都不必,即便是跟踪她,也得跟得很近才能看到她的动作,否则并不会觉得她有什么异样。

        按照以往经验,这东西会在不到半个时辰内被取走。

        一直以来远霞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上面的人不告诉,她仅凭自己这双眼也看不出。

        但她知道,这偌大的王府之中,除了她以外,一定还有旁人。

        她很想找到同伴,尤其宁王越来越不加掩饰,大乱之日不远,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但作为‘专业人士’,她很清楚,她与此人之间互无关系、互不联系,其实才是最安全的。

        取走那纸条的人,乃是王府的太监。

        王府虽不比皇宫,但女眷后院,不是太监寻常男子也进不来。

        太监拿到以后则无远霞那种偷偷摸摸之下的刺激感,此人姓王,名立,他本就是负责管理王府屎尿这等污秽之物外倒的小总管,凭着的是一张甜嘴以及为人机敏,平日里旁人就知道他朋友多、很多地方都去得。

        今天也是一样,推车的大汉秋冬时也就一身麻衣,在王府的偏门外等候,几个太监把木桶抬了放到门外,甚至都不愿搭把手给他放到车上。

        不过在王府内做活,和为王府做活,这是有差距的。

        大汉也习惯了这样,下面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明日还是一样的时辰,不要误了。”

        “是,公公放心。”

        “看赏。”

        “多谢公公。”

        说着便接过几粒碎银,不过财不露人,他那大手手腕一翻已是将银子塞在了胸口。

        另外一边。

        李士实大概仍是不放心,所以他找来一亲信之人,当面吩咐说:“从今日起,你在王府外守着,万一王妃娄氏身边侍女外出,你要盯紧。”

        这是个笨方法。

        但王府内院,他也不便派人进去。

        可要说怀疑此人,那直接禀报宁王,然后就去查,那是得罪娄氏。

        王妃的身边养了个奸细,这什么概念。娄氏为了自保,肯定也会极力否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宁王也不太会信他。

        李士实多年浮沉,因为最懂得人心利害,所以最不愿做这等事。

        哪怕说都不会去说。

        等到要说的时候,就是有证据的时候,否则宁王一旦不信他,那这事就办得极蠢。

        被安排了这活儿的人也很奇怪,“老爷,要是她一直不出来呢?”

        如果是奸细总要和外界接触,这是李士实的概念,他七老八十了,对了情报工作就个概念,正德之后的情报界也在创新这件事,他可不知道。

        “你且去,不出来,就不出来吧。”

        不出来或许就没问题,那样更好。

        对于李士实来说,这件事算是今天的小事情。

        大事情是他要安排一些人和宁王见面。

        他毕竟活得久,当初也曾做过侍郎,所以认识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一点比刘养正要厉害的多。

        王府,正殿。

        有三人随他而来。

        这些人的谈吐沉稳的多,而且知礼守礼,不是那种鄱阳湖大盗所能比的。

        “王爷。”李士实唤了一声。

        宁王端着模样,从里间走出,“李先生何事?”

        说着他走出来,见到那三人的时候依旧表现沉稳。

        李士实侧过身,

        于是那三人见礼,“见过王爷。”

        “先生,他们这是……?”

        “王爷,属下曾和王爷提过的。常州府无锡县有许氏一家,乃是当地名门,这三人正是许家的三位兄弟。许仕道、许仕德、许仕仁。”

        “喔,本王听过,本王听过……”

        ……

        ……

        因为毛语文南下,韩子仁从苏州府回了南京,他要接待一下自己的上司。

        来往信函种并未说是什么事,不过皇帝把他派过来应当是不简单的。

        毛语文还去见了一下刘瑾,说了些京中之事,不过宁藩事属于机密,皇帝没有旨意,他也不敢多提,以免走漏消息。

        现在除了具体负责监视宁王的,大概就是韩子仁知道一点。

        <div  class="contentadv">        南昌的事务一直归他分管。

        两人自己回去以后才闭门商议。

        毛语文说:“皇上应当是已经相信了宁藩心怀不轨之事,同意了我先行一步,打草惊蛇试一下。”

        “什么叫,打草惊蛇试一下?”

        “来的路上,我已经放出去了消息,朝廷对宁王侵田、杀人等多件违法之事已经不满,要开始调查他。以此来试探他的反应。”

        韩子仁愕然,“缇帅您都亲自来了,这哪是打草惊蛇,这是把动他这俩字写在了脑门上。”

        “就是要如此,我若不亲自来,他如何能感到威胁?”

        这倒也是。

        倒目前为止,朝廷方面,至少是锦衣卫没有提过什么谋反事项,不过锦衣卫一旦开始查宁王,那他的很多事情就藏不住。

        特别是,这段时间江南不少人开始在南昌进进出出。

        “其实,这宁王也快按捺不住了。江南多地生出了民乱,虽然面上仍然稳着,但一旦有人领头,说不准就是处处生乱。”韩子仁说。

        毛语文则冷笑,“他们合流,正好一网打尽,也省得一个个分辨。我消息是放了出去,不过查案子的人马还是晚两天去南昌,给他们点儿时间,让他们好好联络一番感情。等过段时间,你将我们在宁王府的人召回,不见了人,他什么都知道了。”

        到时候不反是死,反也是死。等他自己先反,朝廷再举大义灭他。

        不过这么早来,毛语文还有其他的事情。

        他要去一趟镇江,见一下靖虏侯周尚文。

        这里要提一桩旧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朱厚照最初开始筹备大明骑兵的时候,当时任用的是杨尚义。

        为了做好这件事,他赐给了杨尚义一个特别的权力,叫密折之权。

        实际上就是给杨尚义开个‘告状渠道’,就是说兵员、马匹、兵器、军饷等等,所有的方面,不管是谁,凡是不配合的,杨尚义都可以告状。

        这就和一般的奏疏不一样。

        明朝的奏疏是大臣写完,然后递交通政使司,先分类誊抄,然后到内阁,阁老们讨论一番之后进行票拟,也就是提建议。

        票拟之后则是批红,也就是皇帝用朱笔御批意见。

        当然,有些不靠谱的混蛋嫌累,把这个差使交给自己身边的太监行使,那另当别论。

        总之朝廷最初设计就是这样的。

        但这样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下面的大臣上奏一样事情,皇上还没知道,大臣就先看完了。

        正儿八经的常规事务自然没问题。

        可要是要紧的、敏感之事呢?

        先知道的人先准备,等皇上问起,他们连腹稿都打好了。

        可密折是不一样的,除了写的人,就只有皇帝能看,其余的谁都不知道。

        康熙的时候,将密折权赐予了一百多位大臣。

        到了雍正时期,这个规模扩大到了一千多人。

        而且相互之间谁有密折权,是不能胡乱说的。

        你可以告诉别人,但叫皇帝知道,那也是重罪。

        因为爱新觉罗家的皇帝把大臣当家奴来管,家奴和主人的事情,全都和外人说,那不能接受。

        这样大臣和大臣之间的那种联合,实际上就被打破了。

        就像一个小班级里头,当你知道一定有班主任眼线的时候,你还敢玩手机、看小说吗?或许有的厚脸皮的仍会恬不知耻的说我敢。

        可如果被发现的结果是杀头,你还敢吗?

        换成朝中的大臣,他们私底下相互勾连什么事,小事或许还行,几个人贪些银子啊,小范围内的也没关系,而且贪财不是杀头的大罪。

        但,只要遇到大事,像什么密谋造反,弑君篡位,那就绝对做不成。

        前提皇帝是个正常人。

        因为你不知道你面对的人有没有密折权。

        你还怎么秘密谋划?谋划来谋划去,三年发展二十个同伙,搞不好其中还有混吃混混名声的。

        满清虽然可恨,但那种皇权的稳固是历代都达不到的。

        话说回头,

        杨尚义后来的大明骑兵统领就是周尚文,那个年头,作为统领大明的巅峰战力的亲信将领,周尚文也有密折权。

        密折权就是一份恩宠,让他们自己明白,自己和皇帝关系很近,所以荣华富贵在身,他们造反只存在理论可能。

        毛语文这次来送的就是这样东西。不过他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只有一个大木盒子。

        这个大木盒子,里面还有一个红色的锦绣盒子。

        这就是密折权的代表。

        一个盒子,只有两把钥匙,一个在皇帝那里,一个在大臣这里。

        宁王和江南的事情到这个程度,朱厚照觉得是该给周尚文打个招呼了,免得他云里雾里的,还不知道天子心意为何。

        他写的信意思也很简单,他直接说出锦衣卫回探,江西宁王有反叛之象,所以要他整顿兵马,及时反应。

        周尚文放下信以后心中很是震惊:怎么远离了边疆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泼天大功?


  (https://www.xddxs.net/read/3176134/11553187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