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佛陀与菩萨
第240章 佛陀与菩萨
苏轼用拇指轻轻摩挲着小佛像,沉吟半晌,才继续为辛子秋解释道:
“小秋兄弟你说得对,这枚舍利极有可能是大梁国那位布袋和尚的肉身遗蜕,据说他乃弥勒菩萨转世,是真正的大德菩萨身,坐化后能够留下舍利,当在情理之中。
“而从大梁直到大周,再到我大宋太祖皇帝黄袍加身,一统天下,中间经历了数十年的乱世,此宝若是流落人间,最后落在太祖手上,又传给当时的太子赵徳昭,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可惜,那位伪太子殿下与佛无缘,白白带了佛像一辈子,却不知这其中另有玄机……”
辛子秋听得目瞪口呆:
“子瞻兄,你真是神了,只是摸了摸这小佛像,又凭着四句偈语,就推测出了它的来历?”
他是真的心服口服,术业有专攻不假,但像苏轼这般见识广博,只凭蛛丝马迹便能剥茧抽丝,推测考证出物件来历的本事,确实是神乎其技。
这千古第一文人的名号,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苏轼摆了摆手,并没在意辛子秋的的吹捧,笑道:
“这当真不算什么,舍利子材质特殊,稍有眼光的人都能认出来,而那四句偈语也广为流传,把两者联系起来并不算难。我若能破译符文的意思,解出佛像中的秘密,那才叫了不起呢。”
辛子秋被苏轼的话勾得心里痒痒的,忙问道:
“子瞻兄,你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意思?”
苏轼举起佛像,对辛子秋正色道:
“小秋兄弟,伱可知,这是什么雕像?”
辛子秋像个被老师突击提问的孩子,摸摸脑袋,眨眨眼睛,不确定地说道:
“偈语中说了弥勒,再看佛像这副笑口常开的样子,自然是弥勒佛了,难道不对?”
苏轼笑道:
“既对,也不对。世人皆称弥勒为佛,其实弥勒乃是菩萨果位,并非佛陀,但在未来将会成佛。《阿含经》有云:‘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
“换句话说,弥勒菩萨并非现在之佛,而是在遥远的未来佛,并且将是现在佛释迦摩尼的继任。但布袋和尚留下四句偈语,又凝成如此无瑕无垢,自成佛像的舍利,说明他很有可能已经觉行圆满,在圆寂之时得到了最高的佛陀果位。这两者自相矛盾,根本说不通。
“这其中的道理和解释,也许就藏在你见到的这些符文之中。但不论有何种原因,都一定是佛教之中的大隐秘。”
辛子秋听得明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中是否有佛陀和菩萨存在,但若是有的话,那毋庸置疑,肯定是当世最顶尖的人物,论实力也绝不会弱于真仙。
自己和苏轼要挖出他们的秘密,该不会遭到因果报复吧。
他虽然不是苏轼那种大文豪,但也读过《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些通俗小说,知道西方教最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到时候万一哪位佛陀突然跑到他和苏轼眼前说一句:
“道友,我瞧你与我西方有缘,不如随我前往极乐世界,得证混元大道……”
那不是完蛋至极?
他还年轻,可不想就此清六根,断红尘。
辛子秋想到这里,眼皮都微微跳了几下,拉着苏轼的手说道:
“子瞻兄,既然如此,你还是不要再继续深究了,以免牵连太大,咱们承担不起,佛陀和菩萨的隐私,那可不是咱们能随便窥探的。”
苏东坡为人洒脱,虽然笃信佛教,但也不会违背本心。
他眼看着一件大秘密就在眼前,就跟小孩儿得到了最新奇的玩具一般,心痒难耐,哪里肯就此罢手?于是使劲儿摇了摇头说道:
“小秋兄弟,这东西你若不拿出来还好,既然被为兄发现如此重要的隐秘,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辛子秋见苏轼这副模样,也明白了他的心意。
做学问的人,好奇心都极重,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都多多少少有点偏执的念头。
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上学时为了证明一个小小的数学引理,能够几天几夜不吃饭不睡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推己及人,辛子秋知道,此时就是拿刀架在苏轼脖子上,这位北宋第一才子也绝不会放弃考证这件事的。
若没有这样的执着,苏轼天赋再高,也成就不了千古第一文士的美名。
好兄弟心有灵犀,辛子秋知道再劝也无用,只好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既然子瞻兄这么说,那所有的因果小弟替你背了,你尽管放心地去查证,就算天塌下来,兄弟也给你扛着。”
话音刚落,也不知是巧合还是触动了什么誓言,本来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起了一阵雷声,震耳欲聋。
两人都被吓了一跳,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尤其是辛子秋,他虽然决定帮助苏东坡,可心里其实也没底。
看来,这件事还得去恳求洪太尉出手帮忙,有这位至强者在,什么佛陀菩萨也肯定不在话下。
但以洪太尉的性格,肯定不会白白出手帮忙,自己付出的代价自然也不会小。
尤其是玄冥曾经特意留信警告过他要小心此人,现在去求他,两者的牵扯便更多了。
不过知己难求,辛子秋好不容易碰到一位惺惺相惜的朋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而且这件事也算因他而起,总不能让好朋友吃亏。
无论如何,也得先保证苏轼一家的安全。
这时苏东坡也缓过神来,连忙摆手道:
“小秋兄弟言重了,这符文是为兄自己想要研究的,又不是你逼我的,怎么能让你背负因果呢?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怎能让好朋友替我受过?”
他想了想,又宽慰辛子秋道:
“况且,这件事大概也没你想得那么严重,也许为兄根本就错了呢?又或者这其中的所谓秘密,只不过是佛陀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既然布袋和尚发了偈语,又留下舍利,那一定是希望有人能发掘其中的秘密,咱们也许就是那个有缘人,不但无过,而且可能是件大功德呢。”
……
(https://www.xddxs.net/read/3163433/11606985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