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抗日之特战枪神小说免费阅读 > 第一百六十四章:新的征程

第一百六十四章:新的征程


  最终,在薛岳和李宗仁的共同作用下,老蒋不得不妥协,亲自任命林一凡为第五战区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参谋总长,让他去指挥整个大别山地区的抗日。

  要知道,这个位置可不是一个虚职,作为参谋总长,林一凡除了大别山纵队,还能直接指挥另外两个独立旅,以及一个孔森麾下的独立师,而且大别山周边的十几个县,都是他的防区。

  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之后,大别山的独特战略地位,更加明显了,周围的十几个县中,包括有湖北黄冈地区的麻城,红安,河南南阳的新县,商城,和安徽六安的部分县市,完全就是将武昌,南昌等地和北面,东面隔绝了。

  换句话说,这是东西横亘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绵延270公里,东接南京,西牵武汉,南瞰长江,北控中原,这位置可是至关重要的啊!

  而且,林一凡不仅是要自己走。带来重庆的“利刃特战队”他也要带回去,而“苍龙特战队”一开始就说是为重庆训练的,老蒋当然不会舍得放手,即使队员们都想跟着他也没办法。

  当然了,老蒋是给了他货真价实的官职,但他依然是被制约着的,那些师长、旅长、纵队司令什么的,如果林一凡手腕不够强,也是控制不了他们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老蒋的心思了,在“长沙会战”重创日军,甚至是杀死了岗村宁次之后,老蒋的信心已经爆棚了,他不再像原本历史上一样畏缩不前,而是想要主动对日军发起反攻了。

  而国际上也因为欧洲战局的爆发,老蒋得到了英美的很大援助,瞬间觉得自己又能了起来,完全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了。

  不过,老蒋可是个老狐狸,他没那么容易轻敌自大,这次派林一凡过去,其实就是试探日军华东派遣军在第五战区的实力,说难听点就是送死。

  毕竟,林一凡又不是他的嫡系,甚至还有点立场不明,老蒋也不心疼,而且林一凡回到大别山之后,李宗仁估计还得出人出力,这样还能顺便削弱桂系的实力,完全是一箭双雕之策!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国民党内部的丰龊了,这事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在国民党统治中华民国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内部的斗争都非常激烈,而出现斗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派系林立”,各种武装力量繁杂。

  也正因为如此,国民党内部也素有内耗的传统,像右派斗左派,软禁胡汉民,刺杀廖仲恺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

  这主要是因为,在孙文组建同盟会之初,采用的是志愿加入模式,即同盟会成员自愿加入,不做硬性要求。当时因为要对付清政府,对加入人员的品性也并无要求,所有想要推翻清政府的仁人志士,均可加入同盟会。

  正因为如此,同盟会在创立之初也良莠不齐,充斥着鸡鸣狗盗之徒。而在这个时候,孙文也只是名义上的精神领袖,并无多大实权,而同志的称呼也是当时的准称,其中的平等之意呼之欲出。

  看起来似乎这种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内部团结,但这却有着严重的弊端,即内部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不能独立领导工作。

  到组建国民党时期,宋教仁又为国民党留下了内部隐患。这个时候为了赢得大选胜利,宋教仁邀请各地区军阀纷纷加入国民党,这就大大降低了内部的纯洁性。这些地方军阀实际上对革命毫无信念可言,之所以要加入国民党,只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宋教仁遇刺后,孙文放弃组建中华革命党的想法,回国重新扛起国民党的大旗。不过,对于孙中山的回国,陈其美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国民党组织分散,成分极其复杂。与其这样,倒不如组建新的政党。

  不过,孙文并未听从陈其美的建议,回国后积极拉拢各地军阀,希望获得军事支持。然而,随着袁世凯的倒台,各地军阀割据为王的想法日益强烈,这时候提出统一无疑是往他们背后捅刀子。

  因此,他们一方面假意答应孙文,一方面却借口拖拉,最终导致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而孙文的左膀右臂陈其美也在这场运动中遇刺身亡。

  后来几经整编平叛,孙文终于成立了由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而在实际上,第一批成立的八个军在本质上就分为八个派系,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争中又有各路军阀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收编,这就使本来已经复杂的派系环境更为复杂。

  在军阀混战中,老蒋战胜了其他各路实力派,成为了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的领袖人物。可事实上,老蒋又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加上组织在全国各地的革命以及日本对中国的逐步蚕食,他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名义上归顺中央的军阀维持现状,以维护他的统治。

  这些派系中,大派系还就有李宗仁、阎锡山等,其他小派系如马步芳、马鸿逵、冯治安、刘汝明、刘文辉、邓锡侯等更是不胜枚举,就连老蒋所谓的中央军也分嫡系和旁系,大的就有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小团体则有孙立人、杜聿明、王耀武、李弥等等。

  而老蒋或是出于骤然掌权的欣喜,一开始就对各派系存了打压的目的。但老蒋没有想清楚一点,孙文在世时,尚且只能凭借个人巨大的威望压制派系,而没有进一步消除派系纷争、军阀割据的乱局,那么你老蒋一上台就朝党内兄弟开刀,靠的是什么?难道是所谓的武力威胁吗?

  于是,国民党军队的四大军事集团:西北军、晋绥军、新桂系和东北军接连上演迷幻大戏,各种套路也层出不穷。

  这些派系的之间的丰龊使得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嫡系看不起旁系和杂牌,作战时总让杂牌充当炮灰。杂牌则为自保,出工不出力,在同一系统中又有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嫡系与杂牌之间的互不信任,和同系与同系间的面和心不和。

  如作为中央军的整编第六十六师被围于羊山集,负责指挥的第二兵团司令官王敬久命令杂牌刘汝明的整编第五十五师和整编第六十八师驰援,但刘汝明的两个师先前已经遭到打击,为保存实力和自己的政治资本,名义上服从出援的命令,实际却行动缓慢,坐看整六十六师的覆没。

  开封战役中,守军指挥官中央嫡系的整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将自己仅有一个旅担负全城防务,而将兵力众多的刘茂恩杂牌赶出城外充当炮灰,最终灰飞烟灭,李仲辛一旅之众又如何能守住城池?刘茂恩在其回忆录中心痛地指出,弱李仲辛能合理使用他的部队,则开封战局未必会如此惨败。

  又如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围于孟良崮,因师长张灵甫与同系同僚李天霞不和,导致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师不以全力解围,其他两路的旁系整二十五师和桂系第七军也是出工做个姿态而已,以致张灵甫直接向外围的嫡系第八军和整十一师求援。

  远水解不了近渴,整七十四师的覆没就这样成为了定局。荒唐的是,在战后的检讨会议中,负有责任的李天霞、黄百韬都没有受到处罚,还在半个月后被分别授予三等和四等云麾勋章。

  而后在舆论以及阵亡将士眷属的压力下,才将李天霞调为第一绥靖区附员,黄百韬则被撤职留任。用“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句话来形容这两个国军内部,实在是太贴切了。

  在大派系上,从民国成立即盘踞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为保地盘稳定,只允许南京中央的军队在晋南驻军,其余地方不得涉足。而阎锡山本身兵力不足,加上他历来只要部队番号不管部队实力等客观因素,只能是接连战败,最终扔下太原一座孤城只身逃往广州。

  盘踞青海宁夏的马步芳、马鸿逵两派,面对指挥陕西战局的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命令阳奉阴违,使得组织在陕西战场游刃自如,进而实施反攻,占领了整个陕西,青、宁两马也因胡宗南的落败而成为孤军,最后被各个击破,落得流亡海外的命运。

  同中原、西北两战场的僵局不同的是,在东北战场,国军本已占据优势,但因其他战场的失利,迫使东北国军停止攻势,从而给了组织重整旗鼓的机会进而实施反攻。

  值此关键时刻,南京国防部不仅不体谅杜聿明,转派陈诚接替指挥。而陈诚一到东北,以东北战局失利等原因,大肆撤换非土木系将领,转而扶持自系将领,结果导致原有将领不服,新升将领又缺乏威信,使得战局急转直下。陈诚最终落得借“病”辞职落魄地离开了东北。

  此后接管东北的卫立煌只能弃攻为守,勉力维持。但老蒋并不满意非黄埔出身的卫立煌,再次以杜聿明接替指挥。如此朝令夕改,国军在东北又怎能不败?

  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国军,名义上拿着国家的薪饷,实际却被各路诸侯当作私家军队使用。名义上是一支军令统一的军队,实际作战时却令不出指挥部,如此“国军”又焉能不败?这样无可救药的部队,林一凡又怎么可能待得下去呢!

  在老蒋的任命正式下发之前,林一凡就先找来了“利刃特战队”的队员们,这些都是他最信任的兄弟们,他之后要做的事情,也都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会议室内,昏黄的灯光透过昏暗的窗帘洒在一张大桌上,给整个房间笼罩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仿佛是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经历过了那么多大战,林一凡的整个气势,都已经不同,这就是统御过成干上万大军培养出来的。

  林一凡站在桌前,面对一群忠诚的手下,表情坚毅,深思熟虑的眼神投向了每个人,仿佛在搜寻着支持和理解。

  而刘长风,徐小五,龙立天等人,被他这么看着,很快也明白了什么,他们其实都在等着林一凡发话。

  没一会,林一凡目光直视着众人,没有绕弯子,直接便和他们坦诚相待了:

  “有件事我要和大家说一下,接下来我打算回到大别山去,鬼子这次受到重创,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再挑起大战,留在重庆估计也只有一些训练事宜,但现在还远远不到修生养息的时候,因此我想要回到抗日的最前线继续杀鬼子。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计划,很有可能也得不到重庆的支持,弟兄们有别的想法也完全没问题,愿意回去的我们就一起回去,想留在重庆也可以和老郭,老李他们一起,在哪里都是抗日,大家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

  林一凡说完,众人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徐小五率先开口道:“师傅,我和你一起回去,我想死小倩姐姐她们了,早就想回去了!”

  "各位兄弟。"刘长风这个时候也立即开口,他的声音响亮而坚定,"我反正已经决定了,我这辈子就听队长的,既然队长要回大别山,回到我们之前的前线,回到我们之前的战斗中去,那我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这句话仿佛是宣告,整个房间的氛围一下子紧绷起来。徐小五、龙立天等人注视着刘长风,然后又扭头看向了林一凡,他们脸上的表情各异,有支持的,有犹豫的,还有期待的。

  要知道,这话里背后的意思是什么,他们都听得出来,跟了林一凡那么久,要是这点本事都没有,那就他逊了。更不用说,他们是林一凡最亲近的战友,也是最明白他内心所想的人。

  紧接着,刚刚表态的刘长风又鼓起勇气,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坚决。

  "队长,我们支持你。反正我们早就察觉到了我们和重庆方面的分歧。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站在你身后,永远支持你的决定。"

  这番话语如同春风,温暖了林一凡的内心,也温暖了整个房间。众人看着刘长风,他们不是盲目的跟随者,而是有着共同信仰的战友,这一刻,他们为之自豪。

  接下来,刚刚仅仅只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徐小五也随即表态,他的声音略带沙哑,透露着坚定和坚韧。

  "刘哥说得对,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使命,远比一时的政治考虑更重要。这个国家的腐败,军队的疲弱和农民的疾苦,都不应该被忽视。我们要为更多人的家国而战,不是吗?"

  他的话语激发了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每个人都明白,他们的战斗不只是为了自己。

  龙立天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的声音低沉而铿锵:"林队长,我们跟着你打了那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困难,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你的决定,我们永远支持,不管前路有多艰难。"

  在刘长风和徐小五等人的支持下,其他人也纷纷开始了表态,并说了他们早就察觉到了自己和重庆的这些人不是一路人。

  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说话,把国民政府的腐败,打了那么久仗,看到的底层士兵处境,以及重庆的各种欺压良民,还有自己被那些所谓的军官看不上等等事情,都说了出来,就好像一直受气受了很久一样。

  同时,这些手下也纷纷说明了他们对于林一凡的信任。从那么多次的大战的胜利,到自己在林一凡来之前的经历。完全可以说,没有林一凡,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而且,他们原本也都是普通人,也受到了很多压迫,怎么可能会对哪些事情,不感同身受呢?

  林一凡心中感动,这些兄弟不仅是战友,更是自己的家人。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已经将他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个时候,朱国睿突然间站了出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他明白了很多事情。所以对于林一凡的选择,并不感到意外,他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杀更多的小鬼子。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林一凡,话语坦率而充满了信任:"林一凡参谋长,我理解你的选择。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能对付更多的小鬼子。我们在大别山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你带着兄弟们回来,正是时候。"

  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也饱含了对抗日事业的无尽渴望。同时,也说起了独立纵队,以及大别山各方军队心里都佩服林一凡,这些人大部分都愿意听他的。

  林一凡听了,不由得一阵感慨,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感到由衷的快慰。这群人,他们是他的坚强后盾,是他的兄弟,甚至还有的是他的家人。

  在得到了这些兄弟的支持整合,他便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在大别山这个前线战场上,有他的新征程。


  (https://www.xddxs.net/read/3155528/10957214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