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回 诉别情仁宗问皇极 阐至理…
仁宗闪目一望,来人正是洛怀川。当下心中一喜,握住他的手道:
“哎呀,小师父,你总算回来了。我正有千般忧愁无处倾诉,走,陪朕一道痛饮几杯如何?”
言罢,吩咐随之赶来的张茂则道:
“快去告诉婉姑娘,让她亲自下厨烧几道好菜送到御苑来。”
张茂则见仁宗终于露出笑模样,暗中朝洛怀川一竖大拇指。殊料转身欲走时,却被他唤住道:
“请转告婉姑娘只烹饪四色菜品,即‘鲁壁藏书’、‘阳关三叠’、‘霸王别姬’及那道‘知者不惑’足矣。稍后我要与官家讲上一段精彩的故事。”
仁宗闻听菜品的名字便知是孔府菜,不觉揉着干瘪的肚子道:
“近日我被这个李元昊搞得神思不宁,全然无有胃口。然放眼整个朝堂,却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未有,倒真成孤家寡人了。
对了,邵先生如何未与你一道进宫?数月未见,我倒有些想他了呢。”
洛怀川望着仁宗略显疲惫且清瘦的面庞,不知怎的,心内陡然升起一阵莫名的凄凉,缓缓言道:
“先生回共城了,说是欲专心于著书立作,令那部《皇极经世书》早日问世。怕是一段时日来不了京城了。”
仁宗闻言,不免兴趣大增:
“哦,《皇极经世书》?若朕所记不差,‘皇极’一词应来自《尚书•洪范》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
先生以此二字贯书名,实在是高妙。然那究竟是怎样一部著作,值得其全力以赴?”
“先生曾言,此书乃以天地间最大之规范来经纬世事。究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以尽天地万物之理;述皇帝王伯之事,以彰大中至正之道。虽辞约而义广,天下之事无不广大悉备。”
“哦,小师父不妨说说此书之精华所在,我也好从中领受一下治世之道。”
洛怀川望着仁宗那求知的眼神,由衷地慨叹道:
“官家日理万机,却还记挂着先生之学问,这份勤勉实在令草民望尘莫及。先生曰:
‘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
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因此‘治生于乱,乱生于治。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
又云:‘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
书中诸如此类话语不胜枚举,皆立义宏大深远,垂训殷殷,我实在也记不住许多。”
仁宗闻言,似有所悟道:
“想来先生撰此书的目的乃欲以阴阳消长之道,阐古今治乱之理,虽明天道而实责成于人事。但不知小师父可其纲目如何?”
“据先生言说,其书首六卷为《元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为《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凡十二篇。”
“元会运世是为何意?又有何作用?”
“元会运世乃先生用以计算人类发展消亡之周期,以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
以卦象中生化之理窥测天地万物之运化过程,从而对自然变化、人事之得失皆能未卜先知,了然于心。”
仁宗闻言,不免露神往之色道:
“先生苟能达此境界,岂不等同于神人?说了《元会运世》,然却不晓《观物内篇》其旨又为何?你与先生朝夕相伴数月,想来多有听闻,不妨说来听听。”
洛怀川闻言,并未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
“《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不知官家对此有何解?”
仁宗虽被问到,却心情大好,以手指点着洛怀川道:
“好啊,我在向你垂询先生之学问,小师父反倒借机会考教起朕来了,可真有你的。”
言罢,背剪双手,一面踱向旁边的亭子,一面言道:
“这个简单,所以谓之理者,天地万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乃与生俱来之天所秉赋也。所以谓之命者,乃孔子五十而知之天命也。”
洛怀川闻言,摇摇头道:
“先生所解之命却与官家不同,其曾言‘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
“哦,‘处理’二字有处置、安排之意,先生将其用在此处,倒是别有新意。然对此我却有些许困惑,‘性’可处理么?”
“先生曰:‘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官家若解此意,即明处字意。”
“既然如此,小师父以为能处理性者为何呢?”
“舍道其谁?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此即为《观物篇》要旨。”
仁宗闻言,再一次陷入沉思,少顷,方才言道:
“原来尽于天之道者为道,尽于地之道者为天,尽于万物之道者为天地,尽于人之道者为天地万物。人若知天地万物之道之所以能尽于人者之理,方算尽民。”
(https://www.xddxs.net/read/3155522/10936402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