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流感和英国人
十一月初,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抵达东南亚,恰好橡胶进入收割期,这些人被直接安排到各地的种植园中,并以家庭为单位分割开来。
将阿拉伯人分散到东南亚群岛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提升当地劳动力数量,这是最直观的。
第二是当地也有伊斯兰教派,并且势力不小——他们比部落土人更团结,更容易让阿拉伯人融入进去,但是最终会因为派系不同而出现争斗。
这样,更有利于华夏帝国对伊斯兰教进行世俗化改造。
抵达东南亚的阿拉伯人越多,意味着抵达西亚的华人就越多,各种人员运输船只来回跑都拉满了人。
为了保证移民们的健康卫生安全,海军还派出十艘医院船在航线上来回巡逻。
随着华人占比的快速提升,华夏帝国对阿拉伯和黎凡特地区的统治正在快速巩固。
不过新的问题正困扰着刘一鸣和整个世界……
……
十一月末
“英国人和德国人迟迟不发起大规模进攻,告诉姜旺,我要知道他们在准备什么,背后一定有问题。”
“事物交接进行的怎么样?孙载之还没有找到议长人选?他最近在做什么?”
“这份提案放到战争结束之后再说,现在钢铁要优先供给给船舶重工和军事生产和铁路建设,汽车的事以后再说。”
“增兵阿拉伯?我巴不得减少军事力量投入,这是那个脑子进水的东西提出来的?”
刘一鸣处理着各种文件,这些文件中的一大部分原本是由首相处理的,但是最近首相忙着准备下台,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刘一鸣只能分担一些。
原本刘一鸣准备的很好,让孙载之跟着许辉,陈思源则帮着孙载之熟悉工作,熟悉的过程中也能分担一部分,二人上台就能直接操作。
结果原定的下一任议长陈思源感染了流感,现在正被隔离接受治疗,孙载之不得不回到议会主持大局,相当一部分事放到了刘一鸣这儿。
“陛下,首相来了。”带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许辉走进了办公室。
“陛下,药物生产订单已经下发,目前储量也较为充足,这是卫生物资储备清单,后面是预计足够多少人使用。”
许辉之所以忙的不可开交,原因就是流感大爆发。
刘一鸣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一波流感就是历史上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两干五百万到四干万(一说七干万至一亿人)死亡,比因为一战死亡的人还多。
客观上这也加速了战争进程。
不过,这一次的流感的名字,并非是西班牙大流感,至少在华夏帝国,这被称之为美国流感。
“科学家们那边有什么结果吗?”
刘一鸣看着清单,面色复杂。
在华夏帝国战争时期庞大的贸易额之下,是无数船舶往来于世界各地,流感这种东西,只要世界贸易不清空,挡不住的。
但是第一批次流感爆发初期,刘一鸣和帝国众人都没有太在意。
他们追溯到南华事情,是以药品起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类抗生素层出不穷,许多原本绝症的疾病现在都有的治了。
例如使用链霉素出现,肺结核这种绝症也能治疗。
但是,刘一鸣没想到,这次流感是病毒性的,抗生素的作用极低。
第二批流感开始集中爆发,即便是华夏帝国医疗技术发达,感染后的死亡率依旧超过2%。
这是刘一鸣果断封锁华夏非必要区域后的死亡率,不然以当下华夏区域落后的医疗条件,死亡率最少提升一倍。
“通过进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致病因子为病毒,而非细菌,是一种比细菌更加微小的致病因子。”
“目前还在寻找病毒,尚未找到针对病毒的方法。”
“截止到十一月三十日,第二波流感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一百万人,死亡两万三干四百六十七人,死亡率接近2.5%。”
“而且死者多为中青年男性,从事海上或港口码头相关工作,因为死者众多,已经引发了恐慌。”
十九世纪末,科学家们就已经在研究细菌时发现了病毒的存在,虽然碍于设备无法直接观察,但是通过各种实验,还是能知晓一些病毒并进行分类。
同时,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抗病毒药物,不过目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这也正常,当下的技术水平要以西医理论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本不现实,第一款抗病毒合成药物要三十多年后才能铺开。
“贸易不能停下,至少暂时不能,停了贸易,经济就停了。”刘一鸣头疼的说道。
华夏帝国的繁荣目前完全是靠战争的机遇撑起来的,不然本就在经历战争的华夏帝国能收支平衡刘一鸣都得偷着乐了,大概率得欠债,而且是外债。
这种由战争带动的繁荣将在刘一鸣拿下沙俄帝国的部分国土后逐渐转型,这不仅仅是为了土地,还是缓冲战时生产转向内循环的惯性,以防止生产过剩产生经济衰退。
如果把华夏帝国的经济比喻成一辆行驶在国道上的汽车,那么此时这辆汽车已经达到了时速两百甚至三百公里。
刘一鸣要做的,就是缓慢的收油门,在达到可控速度后,轻轻带一脚刹车,然后在带着这辆车往高速路上跑。
而停止贸易,哪怕只是一个月,也相当于这辆时速二百的汽车在弯曲的国道上一脚踩死了刹车,会怎么样失控,刘一鸣也不知道,但是结果一定不会好。
经济重启四个字,好说不好做。
“陛下,首相。”就在二人愁苦的时候,姜旺来了,让人惊讶的是,他后面跟着的是林平之。
“平之也来了,都坐,有英国人的消息吗?”刘一鸣有些惊讶林平之跑回来干什么,但是先弄清楚英国人在干什么再说也不迟。
“英国人的行动看起来很正常,世界各地筹集资金,筹集物资,筹集人手等等。”
“我们最初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不过,这是胡西华刚发回来的消息,我刚拿到。”
姜旺也只是在门外遇到的林平之,他并不知道林平之没有通传,直接就跟着他进来了。
“物资储量已经远超过发起两场战役的需求。”
刘一鸣简短的看了看,主要看开头和最后,中间都是数据,等下能慢慢看。
“英国人这是想干什么?多点开花,他也没那么多人手呀!”刘一鸣将电报递给许辉,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六个月内,英国从我们这儿进口的作战物资提升了17%,从美国进口的战略物资提升了40%,整整六个月却没有一次大规模进攻。”
许辉也看不明白。
因为有盟约和参战条约在,英国从美国进口的量一直不大,直到华夏帝国去年的粮食短缺和今年准备北方作战,供给量提升缓慢,才加大了从美国进口的数量。
但是,也不至于几十个百分点的提升,更何况还有华夏帝国十几个百分点的提升呢,这可不是对照战争之前,而是对照去年战况激烈时。
“英国远征军增兵至一百九十余万人,整个西线协约国总兵力已经超过五百万,而德国人不过三百万,兵力已经达到绝对优势。”
“同时,法国还有一百余万军队在二线,英国本土还有约一百万士兵,总人数七百万,如果是去年英国有这种兵力优势,一定会发动总攻的。”
姜旺也摸着下巴。
“我怀疑俄国会发生变化,侦查一下德奥两军的动向,另外两这些数据筛选一下,透露一些给德国。”刘一鸣看着地图。
英国人所作所为的唯一解释就是在等机会,并且这个机会不是在西线,所以即便兵力和物资都占据优势了,英国人也不愿意发起攻击。
从这个角度进行解释的话,那么唯一可能发生变故的就是俄国了,俄国一直牵制着德奥土三国数百万军队,而且现在又在内乱。
不久前,米哈伊尔二世还丢了圣彼得堡——帝俄获得外来补给的必经之路。
现在整个俄国已经陷入物资极度匮乏,同时时局极度混乱的地步。
“是。”姜旺点了点头。
“继续进攻俄国?”许辉则有些疑惑。
不怪他疑惑,南华时期十几年间经历了多次战争,他知道作战物资是很宝贵的,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时间。
如果没有外来渠道,一段时间内,能获得的作战物资是有限的,如果不能用对地方,往往就代表着战场失利甚至战争失败。
日本不就是用错了地方才失败的吗?
德国进攻俄国,即便全面胜利,除了能得到一些暂时无法产出的领土,还能得到什么?
此起彼伏的游击队?
“英国人要进攻早该进攻了,排除不可能,这是最大的可能性。”
“俄罗斯帝国毕竟是老牌强国,击败他们,最起码在民心士气方面的提升是非常大的,也能获得一些粮食补给。”
刘一鸣也不能确定,毕竟走向已经完全变了。
单单一个米哈伊尔二世的出现,就让刘一鸣做好了强攻的准备。
不然,大陆桥怎么修建?怎么保证安全?
“平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有什么事要直接赶过来?”刘一鸣说完后,对一边乖乖坐着的林平之问道。
姜旺猛的一回头,瞪大了眼睛看着林平之,仿佛再说:“你小子害我?”.
(https://www.xddxs.net/read/3152537/10949649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