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梁秀才
次日寅时末,任俊杰被他娘子给叫醒了,又是一阵忙活,洗漱一番后,这才穿好了官服去厅里吃早饭,与此同时,还有一阵阵云板声响起。
地方衙门也是卯时就得打卡上班,值班衙役每天都会准点的在后宅宅门那里用棒槌敲一块铁板,也就是云板,一共敲七下,其含义就是告诫衙门主官“为君难为君不易”。
听到第一阵云板声,宅门、穿堂门、仪门的站岗衙役都会依次接连的用梆子(棍子)敲击地面,这叫“传头梆”是准备上班的信号。
守大门的衙役会打开大门让衙门的工作人员进来点卯正式上班。
过一会,后宅的宅门那里又会敲五下云板,告诫衙门主官“臣事君以忠”。
衙门内所有站岗衙役又继续敲梆,这叫“传二梆”。
一般来说,传了二梆就是代表衙门主官已经起床梳洗了,准备要去签押房办公,各部门要赶紧点卯完成,相关人员还要整理当天的公文送到签押房。
等衙门主官吃完了早餐,要出来的时候,后宅宅门又会敲击三下,其中含义就是“清慎勤”,衙门内的站岗衙役又会继续敲梆,这叫“传三梆”。
传了三梆后,就表示主官已经出后宅了,正在赶往签押房的路上,该回避的回避,该肃立的肃立。
任俊杰是第一次感受到当衙门主官的优越感,就是规矩挺多的。
阿福和阿宝正屁颠屁颠的跟在自家少爷后边。
现在阿福挺迷惑的,早上少爷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不会是有了阿宝就不要我了吧?论伺候人,阿宝哪里有我精细?阿福不由的打量起身边的阿宝。
阿宝见状,扯起了憨厚的笑容回应着,要多憨有多憨。
不对不对,我可是从小跟在少爷身边的,阿宝才来多久?应该是昨晚比较晚睡,迷糊了,阿福暗暗想着。
来到签押房里,任俊杰瞄了一眼案桌上的公文,都是刚刚送上来的,随即任俊杰走到案桌前坐了下来,并说道“阿福,去换一壶茶。”估计李司丞和他那秀才邻居要来了。
阿福闻言一喜“好的少爷。”看吧,少爷还是习惯使唤我的。
说完,阿福乐呵呵的提起茶壶就往外跑。
任俊杰一愣,这小子今天很高兴?啧啧,爱情的酸臭味呀...
过了好一会,门外就传来了客司李司丞的声音。
“大人,下官带梁秀才来了”
任俊杰闻言,向门口喊了一声“进来。”说着便放下手中的公文。
很快,任俊杰就看到了那个梁秀才,四十来岁的样子,看上有种不苟言笑的感觉,挺严肃的,当个启蒙夫子正合适。
“学生见过市舶使大人。”梁秀才见到传说中的六元及第,那是连忙的行了一礼。
大自己两轮的大叔在自己面前自称学生,感觉怪怪的,任俊杰心里吐槽了一句。
任俊杰连忙摆摆手,笑呵呵说道“梁秀才不必多礼,都快坐下吧,阿福,倒茶”
“谢大人..”梁秀才和李司丞齐齐应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李司丞坐下来后,立马就扯了笑容,拱手道“大人,昨天下官已经与梁秀才说了,梁秀才一听说是去教贵公子,那是马上就答应了,是吧,梁秀才。”说着,李司丞给了梁秀才一个眼神。
梁秀才本打算是不教书了,但一听说是去教新任市舶使家的儿子,那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可听说了,这市舶使就是当今第一个六元及第,他就是想教六元及第的儿子。
梁秀才心领神会,拱手道“如若大人不弃,学生当竭尽全力教导贵公子”
任俊杰微微点头,笑道“梁秀才不急,本官昨天已经跟李司丞讲过了,梁秀才若是能通过本官的考校,那以后犬子便由梁秀才教导,本官定当不会亏待梁秀才”
梁秀才淡淡一笑说道“学生已知晓,不知大人要考校什么?”
任俊杰伸出三个手指,一脸的微笑说道“三道题,只要梁秀才能答本官的三道题,那本官就放心将犬子交予梁秀才教导”
梁秀才想都没想便拱手道“好,大人请出题”
梁秀才早年屡次不中乡试,对于科举多有遗憾,如今能见到六元及第并通过他的考校,那梁秀才他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司丞则是在一旁乐呵呵的喝着茶,他对梁秀才还是挺有信心的,这人教书有一套,就是运气差了些。
任俊杰听梁秀才这么一说,便开始出题了,缓缓说道“第一道题,本官出一上联,你来对下联”
“好的,大人”
紧接着,任俊杰瞥了梁秀才一眼,微笑道“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
这上联乍一看挺简单的,但可复杂的很,意思就是:书生以前读的书本生疏了去问他先生,没想到先生比他还先生疏。
梁秀才愣住了,这上联不简单啊。
李司丞也在一旁帮忙想着,大人果然是六元之才。
但梁秀才怎么说也是教书育人多年,每天都与学问打交道,没一会就答上来了。
“有了,大人,学生对的是,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梁秀才信心满满的拱拱手。
步快是以前衙门中步行的捕快,马快是衙门中骑着马的捕快,这下联的意思就是,步快的步伐很快,他去追马快,但马快的马跑得更快。
任俊杰闻言大喜,敲着案桌说道“好啊,梁秀才果然学识渊博,对来很工整,不错”
梁秀才嘴角微微扬起,接着说道“大人过奖了,请大人再出第二道题”
任俊杰笑呵呵的点点头,说道“好,第二道题你且听好,本官想请教梁秀才,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这是一道千年都争论不休的题,各有各的观点,就看你怎么答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同,习相远。这是三字经的前四句,不过性相同,习相远是孔子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
孟子比孔子晚出生一百多年呢,孔子对于这个问题看得很通透,他知道人性是怎么一回事,但他就是不直接说。
因为直接说就会起纷争,所以孔子含蓄的说人性都差不多,后天的环境和习染才让人性发生了变化。
孔子这么说谁都没反对,谁也没意见。一百多年后,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诶,后面就有人要跳出来了,荀子反驳人性本恶。
(https://www.xddxs.net/read/3140009/11110892.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