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工业化就从后宫开始吧!(求月票,求订阅)
大波玲被朱和墭的话问的有些发愣,合着你大晚上不睡觉,居然在琢磨选秀纳妃的事儿!
不过大波玲就是大波玲,对朱和墭绝对有求必应!
她当下就点点头道:“阿炮,你后宫当中的女子的确是少了一些......姑姑听说江南颇多佳丽,不如就让姑姑为你选上二三十个美女,以充实后宫吧!”
真是贴心啊!
虽然朱和墭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大波玲的话还是让他的心头暖暖的,能这样对自己的女人,大概也只有大波玲一人了吧?
他感慨了一会儿,又对大波玲道:“二三十个怎么够用?”
“那就.......”大波玲愣了愣,马上就加码了,“那就选一百个!”
朱和墭还是摇摇头:“不够,不够......”
这身子受得了吗?
大波玲都有点担心朱和墭了,不过她还是咬咬牙道:“二百......”
她看了眼朱和墭,昏暗的烛光下,一张凶巴巴的面孔上,似乎布了一层阴云,真是让她难以拒绝啊,于是她又加了码,“那就三百个,不能再多了!”
“好吧!”朱和墭点点头,笑了起来,“姑姑,我听你的......就先选三百人!姑姑,你来帮我选!”
“嗯。”大波玲点点头,“姑姑一定帮你好好选。”
朱和墭笑着道:“姑姑,那我就说一下条件吧!”
大波玲道:“好啊,说吧,我记着。”
朱和墭说:“第一,年龄不要太小,最好能有二十多岁,寡妇尤佳!”
“啊......”大波玲有点哭笑不得啊,这条件怎么是照着自己来的?“胸怀”是不是要宽广一点?身子是不是要丰腴一些?是不是还要有点武功,能陪你练拳?这样的条件,要选三百人可有点难度啊!
朱和墭接着又说:“第二,这些女子至少要精通养蚕、缫丝、纺织、印染等技法中的一门!”
“什么?”大波玲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阿炮,你喜欢上织女了?姑姑可不大擅长这个......”
大波玲会一些针线女工,但是养蚕、缫丝、纺织、印染......这些个就太专业了,她还真不会,难不成还要从头开始学?
“喜欢?我怎么会喜欢她们?”朱和墭知道她误会了,于是搂了搂她,笑着道,“我最喜欢的还是姑姑你啊!”
朱和墭的真心话让大波玲很受用,嗯了一声,又问:“阿炮,那你选这些女子入宫做什么?难道要让她们充宫人,干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吗?”
朱和墭笑道:“孤家的后宫不大,有名分的女人就是淑真、你、佳馨、玉冰四人,用不了太多的使唤人......有几十个宫人就足用了,现在都有这个数目了,不需要再增加。”
朱和墭在这方面还是很省的......他虽然精力旺盛,但因为他专宠大波玲,所以也不需要纳太多的妃子。既然妃子不多,宫廷的规模自然就能搞得小一点,不仅不需要许多的宫人,连太监都不需要了。
“那你要选三百个秀女做什么?”大波玲不解地问。
朱和墭道:“不瞒姑姑,我是为了钻研养蚕、缫丝、纺织、印染之术,才选她们入宫的。”
“阿炮,你这是为什么?”大波玲觉得不可思议。
朱和墭却道:“孤家日前曾翻看江宁织造的档案,还看了所收藏的库存......觉得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虽然孤家会让下面的丝商、机户去想办法,但是有些事情不能都假手他人,自己也得努力钻研,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大波玲哭笑不得:“可是你一个帝王,去钻研织布。传出去,是不是有点......”
织布怎么了?
谷</span> 那可是工业化的入门技能啊!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珍妮式纺纱机的出现被后世普遍视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之一。
现在江南的纺织业可比英国发达太多了,为什么不能发明一个“大波”式纺纱机呢?
虽然他不是学机械的,但是他的动手能力一向很强,所以觉得自己可以试试看。
另外,纺织产业链还是挺长的,不仅有纺机,还有印染这个大项目呢!
以朱和墭的化学知识,搞出硫化染料可没多困难。
有了硫化染料,大明纺织业就有望出口更多的绸缎和布匹——出口染色的绸缎和布匹比出口生丝能获得更长的产业链,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更长的产业链和更多的利润,又能帮助大明的纺织业尽快跨入工业化的门槛!
不过帝王织布的确有点不务正业。
想到这个,朱和墭又瞅了眼怀里的大波玲,笑道:“姑姑,要不这事儿你就担待下来。”
大波玲当然马上点头:“好,姑姑听你的。”
朱和墭道:“过几日,等咨议会开始时,孤家就和各县团练说你酷爱纺织,想要在皇宫里面办一个织女宫。然后让他们帮着挑选善于养蚕、缫丝、纺织、印染之术的寡居女子三百人,都送入宫中。以后等孤家当了皇帝,就封你当织女宫大贵妃!”
大波玲笑吟吟道:“那奴家就谢皇上隆恩了!”
朱和墭哈哈大笑道:“谢恩靠说说可不行,得有行动......”
......
“老师,这是吴大总统写给您的亲笔信......”
同一个夜晚,在乌衣巷内的太师府中,黄宗羲也没有入睡,他正在万斯大、黄百家的陪同下,会见刚刚从江陵城赶回来的弟子万斯同。
万斯同现在出仕了吴三桂,封了个礼部侍郎,他这次是以贺使的名义从江陵赶来南京的——朱和墭收复南京的消息传到了江陵,大总统吴三桂当然得有所表示了。
另外,现在到了吴三桂要担心朱和墭突袭武昌、汉阳的时候了。
所以他得派人来南京打听一下风声.
“吴大总统的信为师不能看。”黄宗羲并没有伸手去接,“虽然监国是仁义之主,不会派人监视你和为师,但是为师习儒半生,正心诚意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老师,”万斯同笑道,“其实大总统的信没有说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只是想请老师在即将开始的咨议会上向三太孙劝进。”
“劝进?”黄宗羲一愣,“不是说好了先入北京者王的吗?这是谁的计策?”
“是刘玄初的计策,”万斯同如实答道,“吴大总统的北伐大军已经在襄阳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北进南阳......之所以迟迟不动,是因为大总统担心朱三太孙偷袭江陵。因此刘军师才出此计策,如果江南、浙江的士大夫都拥护三太孙登基复明,那么三太孙多半就不会背盟西进了。”
黄宗羲哼了一声:“他们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太孙是圣人君子,干不出那样的事情。”
万斯同笑道:“老师所言极是,不过学生以为,老师还是因为领衔一劝的......这一来可以让三太孙安心,让他知道江南、浙江之人也如福建和广东之民一样拥护他。
二来也能让吴大总统放心......吴大总统其实是不反对三太孙称帝的。”
“老师,季野说的不错。”万斯同的兄长万斯大说,“三太孙和吴大总统有约,咱们和吴大总统没有约......三太孙不想违约,不等于咱们可以不表明立场。”
黄宗羲被他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对儿子道:“百家,写一份劝进表吧......回头让参加咨议会的人都附个名上去。”
(https://www.xddxs.net/read/3123650/694340892.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