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二两一套 (两更合一)黎青执还挺倒霉……
京城风起云涌。
但这个时代没有网络,甚至连报纸都没有,信息传播还是比较慢的,暂时也就没有引起轰动。
京城的种种,黎青执一无所知。
这日,黎青执照旧早早起床。
上辈子读高中的时候,他一直觉得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太过分,可现在
早上五点左右,天还黑漆漆的,他就已经醒了。
冬天的崇城县真的挺冷的,他们盖两床被子,金小叶还会把他们的衣服放在两床被子中间。
黎青执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才找出衣服穿上,下楼做早饭。
黎老根年纪大了觉少,起得比黎青执还早,赵小豆跟他睡一个房间,也习惯了早起。
这会儿,黎老根已经出门去喝茶了,赵小豆看到黎青执,就道“哥,我给你烧火”
“谢谢小豆。”黎青执道。
来他们家一年,赵小豆胖了一些,个子也长了一些。
他在李秀才那边读书,学得并不快,进度跟黎二毛差不多,但赶不上黎大毛。
不过他一点不在意在赵老三的教育下,他一直把自己当黎大毛黎二毛的小厮看。
在李秀才那里读书的人,有好些家境不错,那些人也是有小厮的,但他们的小厮并不能跟他们一起读书,平常吃饭什么的,也不可能跟自家少爷吃一样的东西。
他就不一样了
他不仅可以读书,还跟黎大毛黎二毛吃一样,黎大毛黎二毛平常还一直跟他玩并不把他当下人
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赵小豆麻利地点火,按着黎青执的要求控制火候。
天冷之后,就不用担心米饭放过夜会馊掉了,黎青执昨晚上特地多做了一些米饭,今天早上准备做蛋炒饭吃。
他将昨天买的猪肉拿出来,肥肉先下锅熬出猪油,舀出猪油渣和部分猪油后,放进去切丁的瘦肉,炒过之后倒入蛋液,再放进去米饭,最后撒上葱花喷香的蛋炒饭就做好了。
炒饭的香味远远地传播出去,因为天冷不想起床的黎大毛黎二毛咬咬牙,穿好衣服下了楼“爹,可以吃饭了吗”
黎青执道“还要再等等,汤还没好。”
除了蛋炒饭,黎青执还做了一个青菜汤。之前舀出的猪油和猪油渣放在另一个锅里,倒进去青菜简单翻炒再加水煮,就成了青菜汤。
他给黎大毛黎二毛赵小豆一人盛了一碗蛋炒饭,又给他们一人一碗青菜汤。
三个孩子都喜欢吃蛋炒饭,但不爱吃青菜汤,就一起先把青菜汤吃了,这才美滋滋地吃蛋炒饭。
黎青执则是一口汤一口饭慢慢吃。
等吃完,黎青执对金小叶道“小叶,锅里的蛋炒饭还能盛出三碗,你拿去给猫儿她们。”
金叶绣坊的女工学认字已经有段时间了。
她们中有两个比较笨,学得很慢,剩下的那些学得都还可以。
黎青执知道读书很枯燥,怕她们不乐意读书,干脆就每天都出几道题让她们答,答得好的,就能得到一些奖励。
这奖励其实普普通通,比如昨天答题答得最好的三个人,今天得到的奖励是一人一碗蛋炒饭。
但就是这样的蛋炒饭,能极大地激发女工们的学习热情
庙前村这些女工,每天早上都吃得差不多,就是粥、鸡蛋外加咸菜。
咸菜也可能会换成豆腐乳、榨菜、腌黄瓜之类。
这时候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么吃的,普通人家还没得吃鸡蛋。
所以这些女工,对早饭非常满意。
这会儿,她们的粥刚煮好。众人正要去盛粥,金小叶出来了,给了包括金猫儿在内的,三个昨天做题做得最好的女工一人一碗蛋炒饭。
这可是秀才公亲手炒的蛋炒饭,还这么香
金猫儿她们吃的时候,其他人羡慕极了,眼巴巴看着,同时打定主意今天要好好学,争取晚上能把题全都做出来
女工们飞快地吃了早饭,吃完后,就拿出纸笔,等着金小叶来给她们上课。
她们现在早饭后学半个时辰,午饭后再学半个时辰,晚饭后则会做点题。
多了不少要做的事情,但她们没有丝毫不满。
金掌柜给她们工钱了
她们干上一个月,刨除伙食费,多的能挣两贯,少的也能挣一贯
这还是她们手艺不够好或者做得不够快,要是她们再练练一个月挣三贯都是可能的
这是她们以前不敢想的,要知道当初庙前村最受人羡慕的姚艄公和金大伯,一个月也就挣两贯。
而且她们这还是刨除了伙食之后拿到的钱,实际还要更多一点。
就现在这情况她们辛苦点干上一年,说不定能攒下十两银子
“猫儿你真聪明,昨天又拿了第一。”有人羡慕地看着金猫儿。
金猫儿别看年纪小,却是她们中学认字学得最快的
这段时间,金猫儿几乎每天都能拿到奖励,昨天她吃了秀才公做的面条,今天又吃到了秀才公做的蛋炒饭。
“我也不是聪明,我就是多看了看。”金猫儿道。
金掌柜教她们读书,都是将字写在纸上教的,那些纸张金掌柜会放在绣坊里,而她干活之余,会时不时去看看,复习一下。
“可那样的话,活儿干的就少了,挣到的钱也少了。”有人道。
金猫儿没再说话。
她把精力放在读书上之后,挣到的钱确实少了点。
但她家里穷,家里人都吃不上饭,以至于她挣到钱之后,她爹娘会第一时间要走。
她的钱是给她爹娘挣的,读书却是给自己读的。
她想当掌柜。
金掌柜多厉害啊之前三丫姐不想把工钱全都给爹娘,她爹娘过来哭,金掌柜抄起扫帚就把人赶走了,金掌柜还说钱是三丫姐挣的,三丫姐想给谁就给谁
她想成为金掌柜这样的人。
现在她把钱给爹娘,就当是还了爹娘把她养大的恩情,等过几年她当了掌柜,就不给家里钱了
女工们的想法各不相同,她们飞快地吃完早饭,就开始听课。
黎青执坐在旁边,一边看金小叶给那些女工上课,一边雕刻印刷课本需要用到的图。
他用纸笔将图画出来,记住,然后就能准确无误地雕刻出来。
在记忆力方面,他是专业的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他差不多已经将最基础的两本课本给写好了。
这两本课本一本是语文一本是数学,数学书里有加减乘除等简单的知识,语文书里是儿歌之类方便诵读认字的文章。
基本上这两本学完,认的字就有现代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了,可以试着去读沉冤录这样用词简单,还只用常用字的书。
黎青执正忙着,有人从外面进来。
来的是绝味斋那边的一个劳工,要是张巡抚给黎青执捎了东西,他会给黎青执送过来。
“黎先生,昨儿个他们回来晚了,我现在才把东西拿过来。”这人递了一个食盒给黎青执。
崇城县去省城,划船要四五个小时。
绝味斋去省城的人都是很早出发的,但有时候有事耽搁,回来的时候就很晚了。
“他们辛苦了。”黎青执接过食盒,抓了一把瓜子给这人。
一直等金小叶上完课,黎青执才上楼,而他打开食盒,就见里面有个油纸包。
油纸包里包着全套的逃荒录,还有一封张巡抚的信。
张巡抚告诉他,十一月十六那天,也就是昨天,逃荒录已经在省城进行出售了
张巡抚很早就拿到了沈家家主送他的书,但因为沈家还没有出售这书,他也就没有将之送人。
而现在,沈家已经开始卖书了
沈家家主将带去京城的书全都送给了吕庆喜,但在江安省逃荒录卖得不便宜。
逃荒录加上治水策,加起来要卖二两银子
可即便如此按照张巡抚的说法,这书卖得特别好。
书卖得好就好,黎青执心情不错。
但省城的人,却都觉得黎青执这会儿,心情应该很差。
事情还要从这个月十五,安江文集再次刊登黎青执的文章说起。
之前那几个月的安江文集上,都有黎青执的文章
他的文章一开始上安江文集的时候,引来无数人关注,还有人觉得他的文章是找人代笔的但等多上几次,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同时,黎青执的名声因为一本本的安江文集越来越大。
这一期安江文集刊登的黎青执写文章,跟治水有关。
当初黎青执写了好几篇文章寄给张巡抚,写什么的都有,而在那些文章里,这篇算是写得比较好的。
原主经历过水灾,黎青执在“应试”的同时,也就加了些真情实感进去。
因为这个原因,拿到新一期安江文集之后,省城有很多人夸奖他“黎子霄这次的文章,比他之前写的要好上许多”
“这文章对治水有些独到见解,着实不错”
“这是他所有文章里,我最喜欢的一篇”
还有一些人开始誊抄背诵将来遇上差不多的考题,可以模仿黎青执的文章去写
只是黎青执这文章只被夸了一天,就没人提起了。
第二天,沈家的书坊开始出售逃荒录,还附送一本治水策。
一开始,那些买书的人觉得沈家把书卖得太贵了,之前沉冤录卖得可没有那么贵
差不多质量的沉冤录,一两银子就能买到,要是愿意买质量差点的,甚至只要几百文。
逃荒录的价格直接翻了两倍,一套卖二两银子这也太贵了
但等他们看过
逃荒录确实跟沉冤录差不多,但附送的治水策是一本奇书
这书写的是水灾后的处理方法,但上面写到的病症,平日里也可能得,也就是说,这书平日里也能用到
总之,这是一部很有用,价值很高的书,单就这书,卖一两银子都是可以的
反正狠狠心,很多人都花钱买了书。
舍不得买书的,那就要找人借书来抄了。
逃荒录卖得很好,而那些买了逃荒录的人,大多看过前一天的安江文集。
“我之前觉得黎青执的策论写得极好,但跟治水策一比黎青执的文章有些空泛了。”
“黎青执的文章是花瓶里的鲜花,治水策却是延绵不绝的山林。”
“这两者就不能放一起比”
众人这么一提,又想到当初黎青执的文章第二次上安江文集,本该引起轰动,结果只要买那一期的安江文集,就送一部茕独文集,以至于压根没人提起黎青执。
黎青执还挺倒霉的,总在即将声名鹊起的时候遇上茕独散人。
他现在一定很不高兴。
黎青执收到张巡抚送的逃荒录的时候,方山长约见张巡抚,送了张巡抚一套逃荒录“老张,这书你一定要看看,尤其是那治水策江安省水灾不算多,但也还是有的”
“这书我有。”张巡抚道。
方山长一愣“这书刚出,还这么贵,你就买了”他觉得张巡抚不一定舍得买书,才特地多买了一套送给张巡抚。
张巡抚笑了笑“茕独散人写了这书之后,就寄给了我,是我拿去给沈家的沈家送了我二十套书。”
方山长问“沈家什么时候给你书的”
“半个月前。”张巡抚道。
“那为何不给我”方山长瞬间就怒了。
张巡抚轻咳一声“沈家家主特地交代了,在他们的书没有出售前,让我不要送人”
方山长将自己带来的书收好“张志儒,我错看了你你不给我看茕独散人的原稿,我绝不原谅”
张巡抚道“那原稿,怕是已经到了吕庆喜手上。”
方山长顿住,随即道“这天,要变了啊”
张巡抚叹气“到底能不能变没人知道,没了晋王,接下来”
皇宫里的孩子太小了,没人知道他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
至于晋王晋王确实有点问题,但除了六年前侵吞赈灾银两,以及临湖县的事情,别的事情他办得还可以。
“听说那位郡王人不错。”方山长道。
张巡抚道“晋王年少时,也一直被人夸赞,而且陛下不会同意。”
两人相视一眼,都有点发愁。
他们陛下是个仁慈的,但他对先皇的皇贵妃,是真的恨
谁能不恨皇贵妃当年干的事情,简直令人发指,柳贵妃刚出生的孩子,都被她找人当场给弄死了
张巡抚他们想得比较多,但大部分读书人,只是感叹茕独散人见多识广。
已经回到永和府,正跟着自己先生读书的杜永宁,就一边赞叹,一边看书“没想到茕独散人还经历过玉溪府的水灾,幸好他没出事,不然我就看不到这样的好书了”
杜家在省城是有些产业的,所以这书第一时间被送到杜永宁手上。
杜永宁的先生也在看书,听到杜永宁的话,他道“这种书还是少看为好,免得被移了性情。”
杜永宁有点不服气。
他的先生又道“若非你忘了我的叮嘱,何至于院试没进前十”
杜永宁的先生是跟杜永宁分析过程学政的,可惜杜永宁没上心。
杜家跟程学政有来往,杜永宁只要不乱写,按理怎么都能拿第二。
要是没有黎青执,绝对可以拿第一
他现在也不求别的,只希望来年乡试,杜永宁别这么胆大妄为。
杜永宁看书的时候,在江安省,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书,有些还已经仔仔细细,将书看完。
“当年有许多玉溪府的灾民逃到我们江安省,当时我因为官府要出钱安顿这些人而觉得不快,现在想想他们着实可怜。”
“那李兆也可怜,竟是被满门抄斩。”
“那个钦差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不将事情查清”
“我听人说当初那钦差是晋王的人。”
江安省这边,人们看过逃荒录和治水策之后,少不得可惜一番李兆,京城更是如此。
逃荒录挺长的,一开始,很多人就简单翻了翻,并未看完。
但几天过去,第一批买到书的人,已经看完了这本书,与此同时,京城很多地方,都开始有说书先生给人读这本书。
老百姓其实不太喜欢听悲剧,但真要听了悲剧更抓人,他们听完之后,还久久不能忘怀。
“那玉溪府的百姓着实可怜”
“那盂县县令也一样。”
“都不容易”
老百姓只谈里面的故事,那些读书人想得就深了。
他们聊着聊着,就会聊到晋王头上。
时间很快就来到十一月十九。
明天会有大朝会,到时候朝中大臣肯定会提起六年前的事情
木掌柜很激动,常端也很激动。
他们都想看晋王倒霉
木掌柜继续催着手下人去办各种事情,去传播晋王做过的恶事,至于常端,他给沈家家主送了帖子,邀请沈家家主到青云楼吃饭。
吃的还是他亲手做的“青云宴”。
沈家家主名叫沈芝兰,他还有个弟弟叫沈玉树。
他爹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是芝兰玉树。
但沈家家主一直不太喜欢自己的这个名字,这名字跟他实在不搭。
要知道沈家家主从小就是国字脸,还从未瘦过,读书也不行,这几年吧他连头发都没有了
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芝兰这么个名字。
但他就叫这名字,毫无办法
接到段晋的邀请,沈家家主很兴奋。
所有人都知道,段晋跟寻常的厨子不同,他是吕庆喜面前的红人,吕庆喜最爱吃他做的菜,以至于没人敢强迫他做饭。
能吃上他亲手做的青云宴的人可不多,而只要能吃到那绝对可以吹嘘很久
沈芝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夫人。
沈夫人兴致缺缺。
她来了京城之后,就一直在京城的各个铺子里淘字画,淘到了不少好东西。
她宁愿在家看字画,也不想出去吃饭。
沈芝兰哄自己的夫人“听说青云楼的青云酒乃是天下第一烈酒,你不想尝尝还有青云楼的辣菜”
他夫人不好酒,但很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东西。
沈夫人听沈芝兰说过青云楼的情况,来了兴致“那青云楼着实有趣去看看也无妨”
这天晚上,沈芝兰带着自己的夫人出门,前往青云楼。
与此同时,京城郊区的一个园子里,钱掌柜拿到了手下人调查到的,沈芝兰的信息。
钱家以前就是一个小县城里,颇有些钱财的商户。
钱家在他们那个县城里,是最有钱的商户之一,但因为钱家所在的县城并不繁华,当初钱家的家产也就吴白川那么多,跟沈家是不能比的,连朱前都比不上。
那时候的钱掌柜,也没想过要去外面闯荡,觉得自家县城待着就挺好。
但后来他那个妹夫运气不好被晋王的人砍了,据说晋王还打算斩草除根对他们动手他就跟了燕郡王。
一下子没了原先的安稳生活,钱掌柜一开始很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背靠燕郡王,做生意真的太容易了燕郡王甚至给他弄来一些矿藏,让他安排人去挖
钱掌柜如今管着的生意,比沈家还多。
但他手底下的产业赚了钱,大头都要给燕郡王,钱家本身拥有的钱虽然比以前多,但相比沈家,却不知道要少了多少。
燕郡王一直让钱掌柜隐藏在暗处,钱掌柜还很少出现在人前,以至于知道他的人不多。
可现在他打算去结交一下沈芝兰。
他已经查出来了,逃荒录是沈芝兰带来京城的,沈芝兰说不定认识茕独散人。
钱掌柜已经将沉冤录和逃荒录全都看过,他现在很想认识茕独散人。,,
(https://www.xddxs.net/read/3064567/1111098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