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是不可能滴
到了返校的日子。
初三的学生零零散散地回来,初一初二的学生还在井井有条地学习着,他们好像比我那时候还要学得认真。
走上楼的时候,我在想。
拿了毕业证后又要放假了,到了高中,我要努力。
这个念头又变得强烈。
楼道里,撞见了语文老师,他兴冲冲喊住我,问我:“去了哪个学校啊?”
我回答后,语文老师显得有些失望,重复了一遍,说道:“那也不错啊。”
我觉得我努力了,可好像不尽如别人的意。
我还可以变得更好。
这到底是别人的高看,还是我完全可以做到这点,只是还不够努力。
我再一次迷茫了。
科学老师说,活到老,学到老,老了自然而然就会懂很多东西。
我已经不再执着于成绩,只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抱着这样的念头,科学考到了历史最好成绩148。
只是,到了高中,老师也教科学,名字叫化学。
化学老师看重的是当下。
曾经的我,被语文老师喊起来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战乱过后又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那么此时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用什么呢?
答案不是唯一的。
我却迟迟回答不出来。
语文老师从期待到失望,再到愤怒,想不明白我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他又喊了班长。
班长也没有立刻回答出来,想了一会才说出一个词:“百废待兴。”
“坐下。”语文老师还是不满我们这些他眼里的好学生想个成语都这么艰难。
他又叫了两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倒是马上答出来了。
欣欣向荣。
繁荣昌盛。
后一个不太贴切,但也还行,战乱过后必定是要安定一段日子的,在安定期间,各行各业都会飞速发展。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
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学时曾渴望参加征文比赛,却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
到了初中,这个机会来了,写读后感,每班选两人交上去比赛。
语文老师挑了十来个人,叮嘱我们好好写,交上去后拿奖的概率是很大的。
别人写的都是三国,红楼,我却写了个狐狸和乌鸦的,这是我真正看过的故事,感受已经和以前不同了,以前讨厌狐狸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现在还是讨厌,但更讨厌的是轻易上当的乌鸦。
可细细一想,乌鸦为何会上当呢?
听多了赞美的人,还会被一两句花言巧语欺骗吗?
试想一下,有只人人赞美的喜鹊,每天都有人赞美它的歌声,狐狸赞美它,让它开口唱歌,它明知是欺骗也只能唱。
因为狐狸的品性,喜鹊知道,不唱就会到处诋毁它的名声。
喜鹊在乎名声,比嘴里的肉更在乎。
丢掉肉,是权衡之后的选择,你觉得喜鹊被骗了,喜鹊不知道吗?
当然,如果喜鹊听多了赞美,选择对听多的话不屑一顾,那其中隐藏的真正的赞美也会被忽略,沦落为奉承,让发自内心去赞美的人情何以堪?
喜欢喜鹊的人变少了,会是喜鹊愿意看到的景象吗?
它一直受人喜欢。
喜鹊是美好的象征,喜鹊是一定要开口的,而乌鸦,不用。
这个故事只不过刚好是不讨喜的乌鸦和狡猾的狐狸,想说谁的不是都可以,其实就算乌鸦没有上当,也会被人说,它嘴里的肉是偷来的。
错就错在它是乌鸦。
三国,红楼,家里没有这样的书,买一套太贵了,用我自己的钱买又舍不得,花光积蓄买回来也不见得爱看,毕竟以前有书籍展销会,老爸买了一套盗版的三十六计,全是引经据典的内容,开始感兴趣,看完了美人计也就没再看了,关键是看盗版书,纸张不好,手会发黑,而且也不便宜。
为了写读后感而去买书,逼着自己看不愿看的,还看不懂的东西,读后感只能是三个字,为什么?
为什么读后感一定要写三国,写红楼才会让老师觉得厉害,才能拿奖呢?
我不奢望我的能被选上,但也不希望老师看到后的表情是欲说还休的失望,觉得我交上这样一份作业是敷衍。
“我叫你们去写读后感,你怎么写了这么一个,不是说你写得不好。”老师的话我明白,因为我是差班里的好生,不能说得太过分,伤了我的自尊。
我也想写名著的,可就算有了那些名著的书,我也看不下去。
小学的时候,规定要订书。
大家都订了,但书迟迟没有发下来,过了一个学期还是没有发,就在老师都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有学生家长找到学校里,才让老师把书钱退给我们。
退之前还和我们说了:“书已经在印了,要退的就退,不退的就再等一等,马上就能拿到课外书了,过几天要写读后感正好可以看新买来的课外书。”
需要这么赶吗?
早干嘛去了?印个书要这么麻烦?就这点功夫,我们家自己都印出来了。
不过,迫于要写读后感,家中无书可看的无奈,我和妹妹买了一本《骆驼祥子》。
这本越看越气愤,看了一半就丢下不看了,祥子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看到的美好的结局就算真的存在,也只能是虚假的。
写骆驼祥子的读后感,为祥子鸣不平又能有什么用?
改写骆驼祥子的结局,给他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过是我们自认为的美好,先前所遭遇的不幸永远在祥子心中。
我们一群小学生都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就替祥子说话,这样的同情和怜悯显得太过幼稚。
这个世上,像祥子的人还有很多,而我们会去同情怜悯他们吗?
嘴上说说的话,实际上根本不会去做,我最讨厌这种光说不做的人,老师让他们上台演讲的时候,他们抬头挺胸,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朗读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我听着听着就走神。
他们写的东西,我好像还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电脑上有很多,有学生指出来了,老师也不管不顾。
对了。
小学的时候,大家还喜欢写一样东西,更喜欢红楼里的薛宝钗,还是林黛玉?
到了初中还是如此。
我一度以为红楼梦就是讲她们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从语文课本的节选内容来看,这只是冰山一角。
读后感都是一上来先介绍一下这本名著是谁写的,大概写了些什么,再说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具体选择一些名著中的片段来加以说明。
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我也是。
毕竟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真是属于读完之后感受到的东西,寥寥无几,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
“我喜欢这本书里的谁谁谁,因为他怎么怎么样。”
那他会怎么怎么样,是因为什么呢?更深层次的东西,一点也没写,我自己写不出来,就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结果他们也不会写,能写出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
而我的狐狸和乌鸦太幼稚了。
没等回家,我就把我的读后感撕碎扔进了垃圾桶里。
(https://www.xddxs.net/read/3048384/67511593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