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清廷面临的局势严峻
“李过的第一支兵马已经从襄阳出发了,大小火炮二十余,人员八千以上,实际的作战兵马应该在四千左右。”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拱手抱拳,低头看着地面说完,顿了顿,然后又道:
“不过,在商洛等地潜伏观察的暗哨并没有观察到任何军队的消息,奴才担心这是李过设下的圈套,他可能已经怀疑奴才派出的奸细了,这是故意抛出的诱饵,就是为了让将军领兵北上。”
阿济格站在卫辉城的校场望台上,闻言想了想,然后又扭头看向了吴三桂,问道:“吴三桂,你怎么看?”
吴三桂知道阿济格想让自己说什么,也知道尚之信为什么最后又加上了那一句,当即抱拳道:“李过可能也猜到了咱们在商洛等地安排有暗哨,所以故意避开了,哪里崇山峻岭茫茫,这并不难做到。”
尚之信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去,他的父亲十分担心阿济格和吴三桂走了之后,李过率主力来攻城,到时候阿济格和吴三桂绝对不可能回来救他,而李过又是心狠手辣之辈,一旦城池失陷,自己派人假意反正的事被揭穿,那就真的是没有活路了。
而阿济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微微点头,道:
“嗯,李过若是大张旗鼓派兵北上,本将军还不信他,若是现在这种情况,则说明他在很小心地避着咱们。不过,仅仅靠这个,也还不足以判断李过的行动,最终还是要看陕甘那边的情况。”
其实,阿济格才不管李过会怎么呢,他要的只是名正言顺把尚可喜丢在南阳城,让对方带着手下的人守住几个月。
毕竟,作为清廷在河南的军政一把手,他总不能表现出光明正大抛下尚可喜这个藩王的意思,那样的话,整个军心就散了,这城也就没法守了。
“逆明之伪帝朱慈烺领兵包围济南城之后,郑成功就把主要兵马都集中在了大清河沿岸,原本用于袭扰北直隶沿海的兵马都已经撤的差不多了,甚至在胶东,郑成功都没留多少兵马。现在李过派兵前往陕甘,应该就是接到了消息,瞧准了这个机会的。”吴三桂顺着阿济格的话,又接着说道:
“之前李过麾下的数千兵马进攻商州城,被守城的绿营击败,李过必然会吸取教训。这次北攻进陕甘,他绝对不会只派了这点兵马,若是奴才猜得不错,第二,甚至第三支兵马还会陆续北上。”
“朱慈烺围困济南,李过即将攻破南阳,着急的不止是我们,张献忠也必然急得不行,他现在才是明廷诸军中最不成气候的。”阿济格说着,转身看向尚之信,笑着说道:“尚将军,你难道没有发现,李过每次给你的人写信的时间就是山东的军报传来的后两三日吗?”
尚之信听了,眉头微皱,想了想似乎真的是那么回事,这次李过说要出兵陕甘,便是在朱慈烺麾下大军已经拿下来济南城外的所有州府,剿灭了城外所有清军的消息之后,而且尚之信估计,凭李过的实力,若是阿济格和吴三桂再不去救援,济南城极有可能半年之内就会被攻破。
“李过果真不敢打硬仗?”尚之信听出来阿济格话里的意思,也有点信心了。
阿济格见对方动摇了,又接着说道:“李过此人虽然不是出身优渥,但却是流寇,虽然奸猾无比,难以揣测,但也缺乏朱慈烺那般强韧之志,他不是不敢打,是不想打,想保存实力,为之后争夺天下准备,这在他心中恐怕比多些战功要更重要。
之前李过不顾自己现在明廷臣子的身份,多次私下和你们这些绿营谈判,表面上看是忠孝不能两全,实际上他只看着自己利益,为日后做准备。看来,此人还是十分擅长利益计算的,又明谋善断,这也是本将军推断他会北上陕甘,趁虚而入的原因。”
阿济格虽然性情急躁,但也是当前清廷各亲王中的佼佼者,分析能力自然不弱,李过的那点小心思朱慈烺猜得到,多铎猜得到,甚至满朝文武都看得出来,他阿济格自然也是大差不差。
“尚之信,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等李过反应过来,王爷和本将军已经杀到济南了,到时候李过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吴三桂又适时说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尚之信也不是什么小白甜,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不好再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话了,随即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的样子,外加一个已经完全理解情况了的表情。
当然,阿济格和吴三桂也知道对方是装出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都知道对方在演,但又都无比默契地相互配合着。
其实阿济格的想法就和吴三桂的差不多:李过或许知道尚可喜麾下的军官并不是真的要反正,或许不知道,但无论怎么样,这个如今已经占了数府之地,有了数万大军的一方枭雄,都会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一面。
而这一面,对朱慈烺和大清朝廷就不一定有利了。特别是现在朱慈烺的北伐在意外停顿了一阵子之后,进展又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
济南城以东,隔马山的西北方向的山腰处,秦凯拿着“南京兵器局”从澳门买来的“千里眼”,正在观察前方山谷的两队斥候交战。
任宣看着秦凯手里的“千里眼”,脸上露出了十分好奇的表情,这玩意是澳门那边刚刚送来的,不过秦凯大军中只有一个,秦凯拿到之后便爱不释手,还专门让手下人找了个小盒子装起来。
秦凯所部的七个斥候在这里和清军派来的五个斥候都在这片山谷侦察,秦凯大军发现他们的时候,两队人马已经打了起来,双方都是经验丰富的骑兵,交手了几个回合之后,并没能分出胜负来。
“派几个人下去,把这些鞑子抓过来,要两个活口就行了。”秦凯刚刚说完,又马上加了一句:“若是反抗太激烈,就全都杀了。”
这些清军斥候十分凶悍,秦凯手下的斥候这段时间屡屡和他们交手,损失颇为惨重。他们也曾经抓到过两个,说是北边新来的鞑子。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卢九德早就让人把这个情报告诉朱慈烺了,秦凯也没怎么放在心上,除了这些鞑子单兵作战异常强悍,耐性十分高以外。
所以,他刚刚补充的那一句,便是担心手下的兵因为畏手畏脚而受伤,甚至被这些异常凶悍野蛮的鞑子杀死。
“是,将军!”朱慈烺派来支援秦凯的任宣得令,随即扭头向身后的一个小将交代了起来,后者听罢,旋即翻身上马,带着四个骑兵从山道冲了下去。
“将军,清军的斥候最近越来越多了,看来阿济格坐不住了!”任宣有些激动道。
秦凯放下了手中的“千里眼”,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若是不惜代价,不出三个月,陛下就能将济南城攻下。营中还有二十墩千斤大炮从未使用过,为的就是拖延些时间,等阿济格来救援。
这样一座座城池的围困,攻打,要把剩下的沦陷之城全都啃下来,恐怕陛下都把多铎和洪承畴困死在济南,咱们也办不到。”
不止是清军希望来一场大决战,其实时间紧迫的朱慈烺也同样是如此,地点给他也已经选好了,就在济南西南的这块山谷之中,这里近处是丘陵山坡,远处是崇山峻岭,还有河流阻隔,十分适合打伏击战。
“但阿济格现在在河南不过三四万兵马,将军亲自领兵坐镇隔马山阻击,他真的敢来吗?”任宣不担心阿济格来,他反而担心阿济格不敢来,特别是隔马山这里的地形,来救援根本就是羊入虎口。
“尼堪前几日不是突然出城偷袭城外的丢失的侯台,打了常青山一个措手不及?明日本将军调一万兵马继续北上东昌府城,阿济格这些人知道之后自然就敢来了。”秦凯冷冷笑道,这还是朱慈烺特意让常青山露出些许破绽的,一直被压在城中的尼堪果然上当了。
“这批兵马去转一圈之后,再分批回来,清军绝对不会发现。而且,这么好的机会,只要被阿济格知道了,他就必然不会错失,他没多少时间了。”
“将军运筹帷幄,阿济格到时候必然被打个措手不及。”任宣也不失时机地奉承道,他本来就是秦凯麾下的心腹,此时回到老上司麾下,其实也十分自如。
秦凯听了没有说话,又举起手中的“千里眼”看向了那两队斥候,发现他们还在对峙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更远的山谷之中:“阿济格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军情司那边传来的军报和我们斥候侦察的差不多,阿济格目前已经暗中把大队人马集中在了卫辉府以东,还征集了大批民夫继续加固沿线各城的城防,看样子还在犹豫。”
“阿济格看来还是听吴三桂的话的,没想到吴三桂那么谨慎啊!”秦凯听了,自言自语道。
他的计划是围点打援,但在优势兵力下,多铎,洪承畴和吴三桂这些人又都是十分谨慎的风格,秦凯虽然表现得很自信,但其实心里也担心事情会超出他的计划。
现在朱慈烺的进展又加快了,李过还派人送来密信,说要绕道秦岭,北上攻取陕甘,可他还在南阳府和清军纠缠。万一阿济格不主动来,他就没办法迅速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事了。
这次战事,秦凯其实也预想过最坏的结果,那就是和阿济格,吴三桂的大战久久不决,把他大半兵马牵制了。而吴三桂又一味避战。
对于秦凯这样的猛将来说,看着这样的地形,不能来一场全歼清军的伏击战,他是不甘心的。别说是阿济格了,就是部署在河南的吴三桂所部清军也来支援,秦凯自信只需要五万伏兵,就能将他们全部歼灭在这片山谷之中。
“将军,阿济格应该是想要来救援的,只是兵马太少,所以才这般犹犹豫豫,但他既然已经开始行动了,只要看到了机会,就一定会掉入将军的圈套中。”任宣又说道。
秦凯没有再说话,他又转回去看了看那两队斥候,只是没想到下去了五个骑兵,十二对五,最终虽然全都杀死那些新鞑子,但自己这边也死了四人,伤了两个。
.
济南城南面坚固的城墙外,矗立着许多坚固的侯台,说是侯台,其实也是一个个堡垒,多铎在里面部署了许多火器,配合城墙上的火炮,形成了一个相互掩护的防御体系。
一阵阵火炮轰击的声音震耳欲聋,六门“南京兵器局”最新生产出来的八磅炮正在射击,火炮阵地上硝烟弥漫,一颗颗黑色铁弹把这些堡垒打得石屑横飞,侯台上的清兵都抱着头,四处躲藏,不时就有被碎石击伤的清兵发出惨叫声。
堡垒外的一丈多宽的壕沟已经被明军士兵填平,甚至堡垒的墙壁上都被炮弹轰开两个大洞,整面墙摇摇欲坠的样子,黑色的烟迹到处可见。
朱慈烺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城战,但他也没有闲着,除了派出偏师清除周边的清军据点以外,肃清城外的侯台堡垒,对最后一举歼灭多铎所部清军,消灭清廷的最后一支野战军也十分重要。
不过,这些侯台堡垒修建的十分坚固,清军还能够兵从济南城中派出骑兵牵制明军的骑兵,使得朱慈烺不能全力进攻。而且,清军还能借着夜色的掩护,给这些侯台堡垒输送物资,这使得里面清军的抵抗能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
一个侯台里面有几十个八旗甲兵,还有三四十个包衣兵,而且这些包衣兵都是精锐,和满洲贵州的利益深入绑定,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和八旗兵没有什么差别。这个群体在原本历史上的三藩之乱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战力十分强悍。
当然,尽管如此,在明军猛烈的火炮攻击下,济南城外的侯台正一个个被拔除,清军虽然抵抗得十分顽强,但也很难长期守得住。
多铎当然也是能想到这一点的,但他当初这样部署,就只是为了以最小代价延缓朱慈烺的攻城进度而已,如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朱慈烺在亲卫军的簇拥下,正站在一座新修的侯台之上,他举起望远镜观看了一会前方大军的进攻之后,觉得有些无趣。他为了减少大军伤亡,选择了这种很慢的打法,好在他并不着急。
朱慈烺如今看起来像是攻势不利,进展迟缓,实则是在深挖沟壑,高筑营垒,只等多铎被迫突围的时候,以最小的代价围歼之。
只要清廷的八旗大军被全歼在山东,那其在北方的统治也将立刻土崩瓦解,到时候北方各省只需要传檄而定即可。
而朱慈烺已经控制了大清河沿岸,李过和张献忠最多就是拿下陕甘,黄河以东的北方各省他们自然无法触及,甚至就是陕甘,朱慈烺也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让秦凯领兵西征,先行拿下。
有些东西,在不在朱慈烺自己手里不重要,但是不在李过和张献忠手里,对他来说却是无比重要的。
随着高杰和黄得功两部人马进展顺利,郑成功的水军主力已经被调到了渤海西岸一带,继续骚扰沿岸的清军,而湖广的左梦庚,郝摇旗等部则继续驻扎在德安,承天二府,以防不测。
朱慈烺虽然也坚信李过在湖广一定能赢,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有意外发生,若是李过被意外击败,清军长驱直入,那就只能靠左梦庚,郝摇旗所部人马和地方的卫戍军暂时守住各城,牵制清军了。
当然,清军也只能是进攻襄阳,骚扰德安,承天,郧阳等地,缺乏准备,短时间内,以尚可喜的实力,是绝对攻不下鄂北的各大城池。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只是最坏的打算而已,朱慈烺心中其实并不认为它会发生,最有可能的情况应该是秦凯在隔马山击败阿济格,张献忠在汉中和豪格,李过在南阳和尚可喜鏖战。而阿济格一败,消息传到湖广,陕甘和北直隶之后,这些地方的绿营军必然引来反正高潮。
到时候,郑成功收复渤海沿岸各州府,张献忠击败豪格都将易如反掌,而济南城内的数万清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任人宰割——从明军主力的包围圈里面突围,这可不是区区几万八旗兵就能做到的。
如今朱慈烺所做的,就是扎紧口袋,准备关门打狗。而拔除城外侯台堡垒的过程中,他也顺便实验了各种型号的火炮。
现在南京,扬州两大武器局都已经开工,再加上武昌,长沙,南昌,五大兵器局加在一起,数万工匠,又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领先于时代的各种生产工具辅助运行和工作的,武器生产能力十分强大,相对于当前的战争烈度而言,甚至已经是过剩了。
朱慈烺很清楚,击败满清,完成南明各部的统一之后,在这片土地上,他将不会再有同体量的对手。
至于东北,西北的俄国人,南洋的英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这个时代,都无法在东亚投入大量战力,而西北的准噶尔,北面的外藩蒙古,在火器时代,其实对于汉地十八省的体量来说,根本达不到后世所说的威胁。
真的别以为满清皇帝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英明神武,十七十八世纪的生产力,火器在军队中的广泛使用,弓箭和盔甲甚至已经逐步被淘汰出了战场,若是还不能让游牧民族变得能歌善舞,那就真的是无能了。
至于其他的各种政策,若是没有在战场上的胜利,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于这些,朱慈烺心中必然是已经有了大体的计划的,一个没有了民族压迫的新大明,对付这些周边势力,自然是更加得心应手的。
但是,这个新王朝的目光和注意力,理应大部分都在海洋之上。朱慈烺知道,时代已经变了,保障核心领土安全的周边陆地,缓冲区自然要,但海洋权益华夏也需要。
(https://www.xddxs.net/read/3029862/11065157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