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拯救大明王朝在线 > 第三百零九章 征南(一)

第三百零九章 征南(一)


  南宁府,“邕城军官学堂”的总教官办公房内,孙尚品打开了张东寄来的信,

  得益于朱慈烺力主修建的全国驿站系统了,大明成为了这个时代,邮政通讯最为发达的国家,欧罗巴诸国的使臣对此尤为夸赞,甚至欧洲大陆还传出了大明信件皆是七日达的谣言,大明国的精神公民遍布欧罗巴诸国。

  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大明域内的各个省府城市之间,信件传递十分迅速,张东从沈阳到南宁的加急信件,一般不超过两个月便能送达。

  当然,民用和军事的系统是分开,而朱慈烺在张名振的想法上加入了民事商用,并分出了两个机构运营,缔造了大明版的“邮政公司”。

  张东千里迢迢送来的信并没有说什么特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庭琐事,两人每年固定来往的三封信件中,大半内容都是在谈论自己孩子的事业和婚事。

  孙尚品万万没想到,自己当了大明几十年的兵,刚一打完鞑子,退伍回家享福没几个月,李定国的人就找上门来了,要请他去当教官,还没等他考虑好怎么拒绝,军情司的人又来了,皇帝陛下有了旨意,战后第一批退伍的军官,都鼓励成为各省军官学堂,士兵学院的教官。

  朱慈烺哪里会放过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军官,立国之初的几十年,是最适合对外拓展领土的。不过不让他们上战场,这倒是必然的。

  孙尚品自然明白鼓励是什么意思,只好收拾好行囊,并拖家带口移居到了广西南宁府,成为了李定国麾下的一名军官。他给朱慈烺打了一辈子的仗,没想到最后成了李定国的兵。

  而李定国以征南为由,保住了四万兵额,他就藩广西之后,便立即开始筹备征南之事了,广西的省府也转移到了中部的南宁府,并把两万兵额留给了广西新兵,李定国军中适应南方湿热气候的军队近三万。

  在对安南开战之前,朱慈烺的军情司,卢九德的情报部门,都对安南进行了渗透,两年的时间,朱慈烺和李定国对安南的地方局势基本上做到了了如指掌。

  两人甚至还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外交配合,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成功迷惑了后黎朝的郑主郑柞,使其和原本历史上一样,率主力,挟黎神宗皇帝南征阮氏,整个安南北部防备空虚。

  李定国在广西练兵三年,在广西的财政和中央的特别支援下,重新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大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军队素质,都远超郑阮两军。

  最终,在郑主南征阮主的时候,朱慈烺以逆臣奸佞为由,拒绝了承认郑主的合法地位,并打出了“奉行天命,剿逆安民”的旗号,让李定国率兵南征,除暴安良。

  而李定国之前一直假意和郑主交好,承诺要为对方争取南京中央的认可的,这个时候也只好勉为其难,奉旨出征,毕竟那是天命。

  当然,仅仅有天命还是不够的,莫朝残余势力也成功被李定国裹挟上了,莫家就这样得了天命,莫名其妙就从明国借到了复国的兵。

  虽然莫家已经基本上被没了复国的能力,但相较于明国而言,安南的地方势力和百姓更能接受莫朝,那些对郑主有异心的后黎朝军阀豪强,也有了服众的理由——莫氏气数未尽,天朝神兵助战,纷纷起而响应。

  李定国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思明,太平两府出发,挟持高平地区聚集的莫朝残余兵马,迅速攻取了太原,山西二府,另外一路在南洋水师的助力下,直接从海阳登陆,沿江而上,两路夹击升龙府。

  南征的郑主郑柞还没反应过来,整个红河三角洲基本上已经被李莫联军控制了,军心浮动之下,更是被尚不明白情况的阮主趁机击败,主力尽失。

  此后,李定国亲自坐镇,率领三万大军驻扎在安南北部各府,并源源不断从海路获得两广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同时,李定国在将广西培养的官员带到安南,并和安南的地方豪绅合作,组建起了一整套维系统治的制度。

  对于李定国来说,安南是他封地的战略纵深,是对抗朱慈烺举全国之力削藩的腹地,不止是迁移了三十多万广西民风彪悍的山民移居红河三角洲,更是同时任用了不少安南出身的豪强官员到广西,李系官员将领和安南贵族的联姻也十分普遍。

  毕竟,红河三角洲这块膏腴之地,加上广西诸山的阻隔,根本就是天然的后方基地,李定国的战略眼光向来都不差,自然十分注意这块新领地的经营,并花了十五年时间平定了南方的阮主,消灭了占城,击败了高棉,暹罗等国,还获取了另外一块三角洲作为拆分郑阮两派豪绅的移民新目的地。

  除此以外,李定国在十五年的战争中,还从西面的几个王国和部落中不断获得土地,但由于山脉的阻隔,在这个方向的进展并不大。

  当然,伴随着战争和征服,还有对于安南文字,历史的篡改和消灭,以及汉文明对于占城,高棉等国的文化驯服和取代,这些在李定国仙去,安南,占城,广南三省正式设立之后,仍在一步步进行的。

  历史从来都是残忍的,许多文明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机会,十七世纪仍旧是弱肉强食,没有所谓的国际法,国际组织制约各种非人道事件的世纪。

  而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澜沧江上游,辽河流域,以及如今的黑龙江流域,红河流域,澜沧江下游,尽管存在着自身的固有缺陷,但汉文明的拓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在对南战争的那些年,为了巩固统治,供养庞大的军队和官僚体系,李定国也学习朱慈烺,并结合当地郑主,阮主的政策,通过鼓励商业,建立官营钱庄,发行债卷,开展海贸,增收商税等途径筹集了立国之初征战所需的大笔资金,极大减轻了平民的税收负担。

  与此同时,这些资金相当一部分也用在了发展农业技术,设立书院,工坊,修筑官道等方面上,特别是李定国为了和朱慈烺对抗,还特别注重吸引在北面一方不得志的文人,军官,甚至是工匠,保护他们的异端思想,以及不受待见的技术......


  (https://www.xddxs.net/read/3029860/11031186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