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战前
一众满汉大将商议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得出一个万无一失的方略来。他们都很清楚,朱慈烺知道他们想要围点打援,所以才会停在了南面。
而多铎一一询问了在场的各个贝勒,贝子的意思,也就相当于统一了军中高层的意见之后,他才下令大军按照原计划移营进入平野,和明军决战。
如今,明清两军距离不过几十里,只要双方都进入平野之后,大战也就便一触即发了。
原本,是清军占据着优势,但因为徐州城久攻不下,而气温日渐升高,反而是让朱慈烺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逼得满清高层不得不下定决心,拔营南下。
等到清军进入了平野扎营之后,朱慈烺依旧没有行动,既没有派兵进攻袭击,也没有挥师北上。
多铎这下子坐不住了,清军随即开始了连日进攻,摧毁了好几座明军新建的侯台之后,驻扎在平野之上,作为前哨的的上千明军这下才撤回了营地。
而清理完了朱慈烺部署的这些工事之后,多铎才终于看到了他征集民夫加固和修筑的村落堡垒,二十几座村庄都已经经过严密的修缮,和一路上来看到的残破景象根本不同。
屯齐此时正跟在多铎的身边,把目光从前方收回之后,开口说道:
“哨骑今早便已经派过去侦察了,村庄之中的明军兵力充足,哨骑众多。朱慈烺至少在这条防线部署了一万大军,其主力兵马也驻扎在堡垒之后的不远处,随时可以进入村庄支援。”
多铎仍旧在仔细观察,外围的这些村庄阻挡住了他的视线,虽然在平原野地,光线明亮,但他还是没能观察到朱慈烺主力大军的情况。
屯齐又继续说道:“朱慈烺似乎除了部署在徐州城内的两万大军,其余的兵马都部署在南面,如今调来救援了,总兵力估计有十万多,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精锐。”
“朱慈烺现在已经下了决心要和咱们决一死战了,自然是把他能调的兵马全部都调来了。”多铎扭头看向了屯齐,又继续说道:
“现在已经是五月,越往后对我军气温对我军越不利,阿济格绝对会在六月之前挥师东进,朱慈烺现在看起来淡定,但一定不敢一直拖下去。他应该在等一个时机,而最终大决战的地点,应该就是这些村庄附近。”
一直站在旁边的孔有德也点了点头:“这附近几乎都是平野,对我军会战十分有利。不过若是明军有了那些加固过的村庄作为依托,我军就无法发挥骑兵优势了,甚至大军强行进攻的话,还会被这些据点分割,风险极大。”
多铎听罢,也点了点头,他必须想办法把这些堡垒之后的明军逼出来,或者用火炮摧毁那些修缮过的村庄,否则就很难击溃这支明军。
这是一场几乎势均力敌的大战,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办法承担战败的后果,特别是这样的平野之地,一旦战败,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很快,朱慈烺也收到了哨骑汇总上来的情报,大军前锋已经按照他的命令,放弃了阻击,任宣所部均收缩在了新加固的村庄之内。
而村庄之后的二十几里地,明军近十万大军的大营依次排开,气势浩荡。
与此同时,徐州城内,秦凯和高杰所部也开始派出兵马,出城袭扰,牵制徐州城外固守的洪承畴所部,以扰乱多铎的部署。
而随着徐州城内的明军开始了行动,城外的两万多清军也没有余力再配合多铎大军作战。
朱慈烺其实是急于和多铎决战的,他的处境并没有多铎想的那么好,东面湖广的压力十分之大。
如今收缩兵马,放弃了沿途层层阻击,消耗清军锐气的方案,便是要多铎放松警惕,以为自己轻敌大意了,然后提前进攻的时间。
朱慈烺手握缰绳,策马在大营外缓缓行进,身边除了重新组建的亲卫队之外,还跟着张煌言,徐志彪,常青山,任宣等心腹大将。
看着眼前正在官道上行进,朝着前线十几个大小村庄运输粮草的民夫,他忽然勒马停了下来,看了看张煌言等人,肃目道:
“清军主力已经陆续抵达,目前也已经在北面扎下了十几个营盘,他们的军需武器,粮草马料都已经运来了。”
“从之前任宣所部前锋和这股清军的交战情况来看,这支清军确实强悍,咱们到时候一定要集中兵马,一鼓作气,否则损失会极大,甚至可能伤及大军根本。”张煌言微微皱眉道。
“现在清军有什么新的动向吗?”朱慈烺听了之后,蹙眉问道。
两支精锐大军的对战绝不允许任何一点疏漏的发生,不然就极有可能发展成灭顶之灾,特别是现在两军距离如此之近的情况下。朱慈烺不敢不小心,也不能不小心。
“目前,多铎麾下的清军所有主力都已经渡河,不过现在还忙于稳固营盘,除了派出哨骑骚扰阻击我军的哨骑之外,暂时还没有什么新的动向。
根据哨骑的侦察所知,这支清军随军携带的大型火炮或许有五十余座,中小型各式火炮多大二百余墩,火枪似乎也有大量的装备。”
“其他地方呢?”
“清军似乎还派了两路骑兵,各五百多人,一路往西面去了,一路往东南方向去了,应该只是要探查我军是否在这些地方设有伏兵。”张煌言又继续分析道。
“多铎这人向来谨慎,这倒符合他的作风。”朱慈烺说罢,抬头看向了北面的村庄堡垒,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安。
其实,朱慈烺有些担心自己手下的兵马消耗太多,在明末清初的这个乱世,没有人讲规矩,这是最要命的。
如果朱慈烺拼光了自己手下的这些精锐兵马,湖广让李过,高一功占了,江西让左梦庚和麾下的军头占了,高杰,黄得功,刘泽清等人的兵马壮大,那局势就彻底不受他的控制了,崇祯皇帝也可能就此蠢蠢欲动。
他现在面对的,可是清军最为强大的一支精锐主力,同样的装备精良,同样的强悍,这些都是他不能不担心的事情。
“殿下,清军已经扎下了营盘,咱们什么时候把大军铺到前线去?”徐志彪忽然出言问道:“现在咱们的大军主力和清军隔着这些村庄,若是清军忽然猛攻,末将担心会反应不及。”
“臣以为,可以先安排大军的几个骑兵营南下,在村庄后方列阵完毕之后,其余的兵马再跟上。”张煌言拱手抱拳道
“嗯。”朱慈烺点头赞同,又继续说道:“除了火炮营,辎重营以外,大军主力南下一定要在白天进行,而且各个战兵营扎营要直接按照作战时的战兵方阵布置,不得有误。若是条件允许,咱们还可以在夜间组织偷袭,给清军一点颜色看看。”
“是!”诸将随即齐齐抱拳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把目光投向了北面的村庄之后。
而村庄之后,两军阵前的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丘之上,庄立冬策马立于山顶,周围还有数百名步骑兵。
这座小山丘位于明军一侧,是一道极其有利的掩护,山上原本生长着许多树木,但是现在早已经被砍光,烧光,只有人工挖掘的战壕和搭建起来的箭塔,瞭望塔。
山前的视野中出现了许多满清骑兵,山丘之上的士兵虽然都保持着高度警戒,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紧迫感,这段时间两军哨骑交战太多次了,甚至还有一次规模不小的骑兵交锋,明军的骑阵一举击溃了几乎同等数量的清军。
不过,由于清军的骑兵人数众多,紧接着就又派出了一支骑兵出战,刚刚冲击了一波的明军骑兵猝不及防,一时间无法重组,只能且战且退,损失同样不小。
这其实就是朱慈烺不同意在战场上立即大规模运用协同作战的原因了:若是战兵,枪炮兵就在骑兵之后,恐怕就是自相踩踏,惨不忍睹了。
经过了那一天的交战之后,两军将领对对方的实力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清军仍旧派出了大量骑兵充斥战场,稳固阵线。他们没有村庄作为依托,只能寄希望于强悍且数目众多的骑兵威慑明军。
几十支骑兵在两军阵前不到十五里地的平野上奔驰追逐,缠斗厮杀。虽然规模不大,但放眼望去,只觉得遍地都是。
两军在正式的决战之前,每日都免不了一阵小规模的厮杀。这是多铎故意为之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摸清楚明军的骑兵战术,他把骑兵优势视为了取胜的关键,对此尤为重视。
不过,明军的骑兵方阵在小规模骑兵冲突的时候并不适用,八旗兵在面对小股敌人的时候作战十分灵活,这使得明军的骑阵并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由此产生了溃败。
要知道,在这样的平野之上,两支如此庞大的军队一旦进入了野外对峙,就没有撤退这种说法了,谁敢撤,阵型必乱,而只要阵型一乱,便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交战必败!
而且,在敌我双方都是精锐之师的情况下,这可不是什么诱敌深入的好法子,一旦乱局形成,极有可能就此一溃千里。
(https://www.xddxs.net/read/3029859/11076791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