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心寒,兴趣(4000)
村里盖房子就是土坯房,土坯房需要用泥土、草料或麦秸秆、稻草之类的搅和搅和涂在外墙,内里需要用黏土做一些砖块,有条件的会拉石头堆砌,上房梁是大工程,也需要购买,因为这年代的树可不是随便乱砍伐的,都是国家的。
总之说起来也快,要是耽搁的话,也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大家如今都在赶工期,毕竟天越来越冷,谁不想趁着好时候,住到新房里?哪怕先盖出一间出来呢,也好过在学校里打地铺强,这么潮湿的地,都能睡出毛病了。
星期天的时候,丁振龙没事儿也会回去给兄弟家帮忙,他家暂时有地方住,就没让盖,可以等村子需要的人家先起了房子,再去忙活他们的。
在盖房子的时候,他每周都会回去看看,听听村子里的物价和报价,最后跟村里面商量,他们家打算起更加结实耐用的石头房,石头房成本更高一些,需要一百五到二百之间,丁振龙同意了。
虽说他们已经在城里买了房,但老家毕竟是根儿,孩子们的户口都在家里,这是不能断的,既然要盖了,那就盖的结实一些,也省的日后发大水直接冲毁。
他们这边的冬天烧炕的人家太少,主要是柴火不好找,这里不是东北的林区,也不是山里面,更没有树林子让去捡柴火,平时做个饭烧点柴火就够折腾的了,这要是再烧炕,那就更难了。
所以起房子只是第一步,这房子起来了,还要找木匠做家具,你想买家具,对不起,没有凑不到足够多的工业券,根本就买不到,也没人卖给你。
他们搬到城里的家具,其实都用了很多年了,也没几件,床都没能搬走,被水冲跑了。
大衣柜、妈妈的红木箱子、几张桌椅板凳就是所有的家具了,少的可怜不说,年份也久了,等将来搬新家,又得重新捯饬一遍,这往后花钱的地方也不老少。
爸爸回到县城都会把他们叫出去吃饭,顺便聊个天,提及二叔家的长子丁建立,那个比丁建平还大一岁的堂兄,爸爸就叹气。
如今二中虽然开学了,但二叔没让他去,愣是让他回家去干活,丁建新10岁丁建成8岁也被撵回老家帮忙,谁让二叔腿不得劲,他们要是不干,他们得出多少钱?
三个男孩子,丁建立15,其他两个还小,仨男孩子每天拉土,肩膀上满是勒痕,也晒的黝黑黝黑的,他过去帮忙,仨孩子委屈的掉下来,尤其是老大,哭着说。
“大伯,你跟我爸说说吧,我以后好好学习,我肯定不偷奸耍滑了,这活真不是人干的,你看我这手都起大泡了。”
丁振龙叹口气看着他们:“你们是男孩子,你爸如今那个样子,你们仨不干,让谁来干?实在干不动了就歇歇,回家我可做不了主,你们能意识到干活不如去学习这已经很好了,等房子起来了,你们就回到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学校,也不用跟着在地里面受罪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老二家的脾气,他可不敢管他们的闲事,顶多过来帮他们一天的忙。
他自己的孩子,他都没舍得叫回来,就是怕影响他们的学习,至于老二家怎么想的,他管不着。
丁振龙现在也看明白了,兄弟们早已不是一口锅里吃饭的时候了,现在各顾各的,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一定记在心里,与其那样,他还不如自私一点,反正该帮的都已经帮过了,这日后还想让他帮忙,他可管不着。
他只需要管好自家孩子,让他们读好书,学好习就中了。
反正这丁建立在学校也是混日子,包括丁建新和丁建成的学习,也不怎么滴,和自家孩子比起来,差远了。
既然学习不好,那还去学校干啥,还不如待在这儿好好干活,还能给自家省点钱。
十五岁的男孩子了,早就该担起这份责任了,所以丁振龙并没有觉得他们可怜,只是觉得老二两口把仨孩子扔在这儿,自己待在城里享福,有点不地道了。
家里又不是没人,丁采桑不是闲着呢,她不伺候老爹,就回来干活啊,要么她照顾老二,让老二媳妇回来,好歹有个大人带着孩子是不是?
你什么都不管,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这说出来,其实不是累,不是委屈,而是觉得心烦意乱的寒心。
心里不平衡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老二两口子不会办事,早晚得引起这几个孩子的不满。
你哪怕回去看看,送点吃的喝的也是一种关心是不是?
好家伙,送回家直接不带管的,这就过分了。
他这个当人伯父的,每次过来还给他们捎带点馒头咸菜呢,他们当人爹娘的,却连句话都没有。
难怪闺女闺女不省心,儿子儿子不听话。
全家也就只有一个丁采莲看起来像回事,其他的,统统不像话。
老三人家就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你干.你们的,我干我的,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我可以帮你们,在我自己还顾不过来的时候,对不住,我帮不了。
丁振龙现在是能帮的都帮过了,以后如何,看他们自己造化。
丁薇现在很忙,压根儿就没去问过老家房子的事儿,反正有她爸管这事儿,他们不需要操心。
这就是直接给钱的好处。
比天天在那儿起早贪黑的干活省事儿太多了。
自从妈妈回来之后,给哥哥们送饭她就包揽了,她该上学上学,下学就去电台,晚上爸爸直接把她接回家,再过来跟妈妈说几句话,虽然住的比较分散,但却很自在,至少生活没有别人的插足。
三哥四哥即便是回出租房里,也是倒头就睡,饭菜再差也不说不满,但会记录每天都吃啥,吃多少,将来好算账。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这房子是他们租的,可是现在却弄的自己反而像寄人篱下。
二婶儿不做饭终于惹来三婶儿的不满,找她明明白白的算了一次账之后,二婶儿也不敢偷懒了,家务活现在两家分了,自家的衣服自家洗,自家的地盘自家收拾,饭菜一人一天,谁也别指望别人能惯着你。
赵青青很心疼闺女,从早忙到晚,又是上学又是挣钱的,就劝她辞了电台的工作。
丁薇摇头:“那怎么能行?我并不觉得累啊,妈,我你就别操心了,真的,一点不累。”
“我和你爸现在挣的钱,够你们花的了,你这还兼职写作,我都替你累,你怎么可能不累呢?”
丁薇总不能告诉她,她平时在学校可是一心二用,一边听课一边写作的,为什么她的作品更新的这么慢,那是因为她的小说特别的细腻,将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全都覆盖进去了,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更加生动有趣,也会教大家解题思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小说了,而她的学霸笔记就是将这些知识点都抽出来,做一个总结。
所以她会很认真的上课,然后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编辑,当然,她会查阅全国多个版本的教材,这样才能让这套小说覆盖的更加全面。
现在她的小说在市面上很受欢迎,完全可以多版本出版上市,也可以拉长出版周期。
在知识匮乏的年代,很难找到这样全面且细致的小说式教材了。
所以丁薇这本《丁玲上学记》简直就是这年代的一股清流。
又有有声小说的推荐,这往后的销量和口碑,只会越来越好,毕竟,她可是有二十一,这一世是二十二世学习经验的人,没有谁会比她更适合当作者了。
从汤圆本尊、巩明霞,再到如今的丁薇,仔细回顾,其中辛酸和不易,只有自己最清楚。
十月本该是个丰收季,可是他们豫南省今年却大面积的受灾,很多人无家可归,吃饭都成问题。
连黑市那边的粮食都卖绝了,幸好之前丁薇囤了千余斤的粮食,给出租房那边留了五百斤,自己留了五百斤。
如今他们家吃的粮食,都是她囤的那五百斤粮。
这次回来,郑家儿子还给准备了上白斤的挂面。
还有汪奶奶那里,也有上百斤的囤货。
不管怎么样,三家人现在已经不分彼此,互相照应着了,粮食的事儿,郑家也给儿子交代了,让他在省城那边看着点,有合适的就给寄回来。
所以暂时他们都不缺粮,但是出租房的粮食却是快要见底。
二婶三婶儿还让丁采莲回来问他们之前的粮食在哪儿买的。
采莲见他们这样,只能厚着脸皮过来问,丁薇却摇头告诉她。
“没有粮食了,黑市的粮食高价的都被抢购完了,现在他们想要买粮食,只能到没有受灾的地方去碰碰运气。或者想办法去外省,咱们本省各地都不容易购买,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回老家等救济粮。”
采莲一听眉头就皱起来,受灾最重的时候他们不在,在城里有粮有菜,吃喝不愁,现在粮食快要见底了,才开始着急,才想着要回去,该怎么回去?回去了迎接的可是四面八方的嘲讽啊?
她记得他们来的时候,也带了粮食啊,怎么这么快就吃完了?怎么算怎么不对啊,丁薇刚开始给他们留的,那可是五百斤粮食啊,就算家里人多,也不该个把月就没吧?
采莲越想,越觉得不对,丁薇在旁边看着,笑的意味深长。
“你是不是也琢磨过来了?他们不是没有粮食了,要么是藏起来了,要么就是贴补自己娘家人了,所以上千斤的粮食(包括他们自己带来的),是怎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消耗一空呢?你回去告诉他们,我们买不来粮食,也不会再给他们买,后续吃饭问题,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采莲红着脸,一脸尴尬:“薇薇啊,实在是对不起,我……,”
“采莲姐,这和你没关系,你不用解释,他们什么样儿,咱们都知道,我已经习惯了。”
“你回去了也不用多说啥,就说买不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这边的情况,我希望你保密,还有,汪奶奶这儿的粮食,”
采莲一听到这儿,还有啥不清楚的,脸更红了。
“好妹妹,姐姐都懂,你放心,不该说的话我不会说的,不是我的东西,我也不会惦记的,”
丁薇有些汗颜自己的直白:“姐,对不起,我也是急了,才口不择言的。”
“没事儿,你提醒的到位,没啥可道歉的,毕竟爹娘那样,妹妹也是个不争气的,理应,”防着。
这是丁采莲见了世面之后,越发觉得爹娘上不得台面,却又无可奈何的窘境。
所以她更加努力的学习,就是想争一口气,不管他们将来如何,至少她要走出这个家,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读书读的越多,见的世面越广,就会发现越是不能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更加不能随便把自己给嫁了,她要是这个时候嫁了人,很快就会生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她将彻底的被拴住。
所以,在未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拼一把,谁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幸运儿?
如今丁采莲还和汪奶奶学习刺绣,汪家的书多,对门的郑爷爷还会书法,这都是老一辈的艺术家,她要是能有他们十分之一的能力,未来就吃喝不愁了。
丁薇有一次在家练习播音稿,丁采莲听到了,被丁薇五花八门的声音给惊住了,她好奇的问她。
“你的声音怎么可以变换出来这么多不同的腔调?”
丁薇就将有声小说的演绎过程,一些配音演员的基本常识讲给她听。
没想到丁采莲听了之后,兴趣一下就来了:“这个是不是不需要露脸?”
“当然了,只需要演绎声音就行了,怎么?你感兴趣?”
丁采莲摩挲着她的稿子,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可,可我不会普通话啊!”
“不会可以跟着广播学啊,汪奶奶这儿有收音机,你就跟着播音员学呗,感兴趣是好事儿,广播员也是份不错的工作,你要有能力上了大学,说不定还能去电台当播音员呢,只要努力了,理想也能变现实,可以实现。”
(https://www.xddxs.net/read/3027462/10043946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