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陪葬女种田记18(5000)
之前在镇子上定制的银针在返程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质量尚可,毕竟是花了一两银子才打造出来的,手感和质量基本能和它自身价值持平,这个可以先这么用着,将来如果碰到了好的工匠,再做一些也不迟。
她还特意绘制了一些手术所需的工具刀,打算回头崔翔去城里的时候,帮她打听下价格,再做一套。
乡下地方,能熬到她这儿来看病的,基本上都是慢性病,急症什么的,翻山越岭根本就坚持不住。
就连本村村民,一个溺水,一个脑梗,她从山下赶去,就已经晚了,更何况是其他村子的,那就更难了。
随着白荷的病人越来越多,家里面的粮食储备也多了起来,一家人吃饭也就没那么小心谨慎了。
事实上白荷从来没在口粮上苛待过任何一个人,只不过柳儿和翔子节省惯了,总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想着少吃点儿,被白荷发现后,狠狠的教训了他们一通,许是她说的足够真诚,他们这才放下了心中的负担。
比起不得不想的多的哥哥姐姐,雨生那真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有专人伺候着,出了月子还能时不时的出门晒晒太阳,除了大姐姐,还有大哥二姐卫叔叔轮流抱他,日子过的美极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就是觉得自打用空间的牧草喂养奶羊,小雨生的体重就比第一个月的时候增长的快了很多,而且白白胖胖的,老可爱了。
在外面洗澡怕冻着他,但是在空间里洗完澡直接包裹起来,会好很多,最重要空间恒温,提供了不少方便,即使天冷了,在空间换尿布也不担心他会冻着。
对于照顾孩子这一块儿,全家都夸她照顾的又好又妥帖。
自打羊奶感觉不到膻腥气后,她每天也会喝上一碗,有时候奶水多了,会攒起来,下午给大家做双皮奶或者枣糕、奶糕吃,自打品尝了她的手艺,脑瓜子转的飞快的崔翔,分分钟都想开糕点铺子。
“你不是跟卫叔学木工呢,咋还想开糕点铺子了?你真想开?”
崔翔很认真的朝她点头,“姐,我是真想开,你做的这么好吃,花样还这么多,如果只存在于咱们自家,那真的太可惜了,而且你看这个家,我存在的价值也不大,要不然我跟你好好学学,然后回县城走街串巷的卖糕点去?有了钱,咱家将来不就能开糕点铺子了?”
这个白荷倒还真没想那么长远,而且她觉得,现在还不是开糕点铺子的好时机,毕竟刚刚经历过那么大的灾难,一切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刻,现在人还吃不饱呢,又有谁会去买糕点?
“这件事明年再说,今年你跟我好好学,啥时候出师了,啥时候再提,你要是闲不住,也可以背着篓子去其他几个村子换点实用的东西回来。”
这村子与村子之间,都需要翻山越岭,驴车不一定能到达所有的地方,自己村子碍于情面不好换东西,但其他村子可以呀!
这个提议让翔子觉得眼前一亮,柳儿也在旁边跃跃欲试:“姐,我也可以学吗?”
白荷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当然可以了,只要你想学,我不都教你了,你们两个,学其他东西之前,先把识字算术给我学到位了,那才是根本,要不然你们连算账都算不明白,总不能还要给自己请个账房先生吧?”
现在她每天都要腾出一个时辰教导两个人的识字和算术,算术不要求别的,九九乘法表就足够他们应付将来所用了,关键是写字和识字,写字太费笔墨,就自制了沙盘,淋水之后变得紧致,拿树枝在上面涂涂写写,非常方便。
等他们将字体练的像模像样了,她再想办法买点笔墨纸砚回来让他们实操。
她不要求他们考科举,毕竟古代培养一个读书人的成本太高,年限也长,而且看得出来,俩孩子都没这方面的天赋,不如学一些实用的,够他们在县城这一方天地里使用即可。
除了这些,白荷也会教小柳一些女红,教会了她,自己不就可以偷懒了?
雨生一天天长大,往后做衣服的地方多了去了,培养小柳儿那就是培养最佳助手,万事开头难,等做的似模似样了后,全家人的衣服,也就有了着落,这对她而言,也是个机遇,因为一位好的绣工价值可是很高的。
她以前当过皇后当过王妃,凭借双面绣可是赚足了风头,如今来到古代,正好派上了用场。
将来她不进城,如果这兄妹俩能进城为家里增加进项,不是也可以吗?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得看看他们能不能从她这儿学会她所有的本事才行。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也瞧出来这兄妹俩不是那忘恩负义之徒,她也相信他们将来会报答她,毕竟,不止是他们俩啊,还有个小的攥在她手里呢!
所以说,古代养人,那就等同于投资,把柳儿培养好了,将来给她寻个好婆家,也是功劳一件。
因为之前的那只小鸡是独生女,未免太孤单,她打听到村子有人家母鸡抱窝了,就赶紧拿了六枚野鸡蛋送过去,让人家家的鸡帮忙孵化,好处就是他们家孩子得了风寒,她给治好了,没有要报酬。
一般鸡蛋是21天孵化,鹌鹑蛋大概在半个来月。
白天小鸡就放养在家里让它自由散漫的转悠,其他都得关在笼子里,或者放养在猪圈。
天气不好的时候,她会偷偷给它们喂养红薯藤,红薯藤是兔子、羊、驴子都爱吃的食物,连鸡和鹌鹑都来者不拒,只可惜这红薯藤上的叶子吃光光后,并不能在外面生长繁殖,要不然得省下多少粮食啊?
她不好将这些拿出来直接吃,就在空间里捣碎加水控淀粉,然后漏粉条,红薯粉条,土豆粉条她都做了好些,炒菜的时候加进去,味道极好。
如果他们问起来,就会说这是用淀粉含量极高的葛根、芋头等植物混合做出来的。
相对而言,莲藕的出粉率就低了好多,自然而然的这藕粉显得弥足珍贵,十来斤的莲藕顶多出来一斤粉,只能留着自个儿独享了。
时间进入11月,天真的越来越凉了,农忙季节一到,山脚下的老百姓就忙的热火朝天的收割水稻和其他农作物。
他们家的芝麻也成熟了,芝麻不能全熟的时候收割,因为它容易炸裂,一裂就掉落地上,得不偿失。
所以在它还微微发绿的时候就得收割回家,扯一大块儿布铺到地上,将芝麻晾晒到那上面,晒干以后再拿木棍敲打,芝麻也就脱粒了,很方便。
芝麻在它成长阶段,就已经为这个家贡献出好多的芝麻叶,如今收割了,她更是一片叶子也不想浪费,尽数拽掉搁锅里面焯水后,进行晾晒,这样冬天再去吃,也不会觉得扎嘴有涩味儿了。
晒干的芝麻杆子则堆积到院子的角落,等烧饭的时候可以当很好的助燃物,如此,芝麻的一生算是彻底的终结了。
当然,芝麻杆子烧成的灰,还可以继续静置碱性液体,制作洗化用品。
芝麻收割之后,又开始收割前院儿种植的萝卜白菜。
在此之前,她做了两个超级大土缸,里外都涂了紫胶。
白菜成熟后,她腌制了一整缸的酸菜,剩下的白菜或是做成辣白菜,或者直接存放地窖。
萝卜切成丝晾晒半干,腌制成辣萝卜干儿,新鲜的则埋到院墙根儿,吃的时候刨出来,就可以做各种美食,比如萝卜丸子,萝卜饺子,萝卜汤等等。
她之前种植的小葱长大后,挖深沟种植在墙根儿,如今都长成了大葱,没有霜冻之前,就不会影响它们成长。
小葱的时候,她也做成了辣小葱腌制了一小缸。
院子里的青菜则做成了梅干菜。
豇豆、辣椒腌制成酸豆角,做成剁椒酱,尽可能的在冬天来临之前,储存更多的食物。
整整一院子的菜,没有做到丁点儿的浪费,就是因为腌菜,家里的盐用的差不多了。
糖她能造出来,这盐她可没本事造出来,所以还得去镇子、县城买。
现在买的盐都是大颗粒,也就是传说中的粗盐,发苦发涩,她一般买回家都会自己重新再过滤一遍,吃那种经过蒸馏水过滤的细盐,但是腌制一些食物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直接粗盐就行了。
正好这些天他们做了不少的糕点,于是她把雨生交给柳儿和卫叔,她和崔翔就赶着驴车下山进城了。
如果单纯靠走,到最近的镇子需要从天微微亮,走到天微微黑,但是有了驴车之后,速度就快了不少,至少他们下晌就赶到了镇子,比起上次进镇子,这次明显又发生了些许变化,起码之前的建筑垃圾已经清理走了。
她需要炸一些油,于是让翔子赶着驴车去卖那些糕点,大概有二三十斤吧,没有秤砣,就花一百五十文钱现买了一个,然后让翔子沿街叫卖去。
她则将空间晒好的菜籽、芝麻拿出来,找了一家油坊进去,一问价格,十斤需要加工费五文钱,她这三样加起来差不多有个一百五十斤,所以光加工费就要出七十五文,这价格,可真不便宜啊,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七十文钱成交。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机器加工,纯手工,她不想等到明天,也怕他们对她的食材进行克扣,所以就在现场等着。
先炒制,后捣碎做成饼,之后再放入特定的槽里面,然后四五个当着赤膊的男人们,用一根大木头进行接连的撞击,靠这股子劲儿,压榨出来油,纯粹力气活,很不容易。
这活也都是精细活,从下午一两点,一直干到了天擦黑才将所有的油炸了出来。
菜籽出油率是百分之三十,她一共准备了一百斤,也就是三十斤油。
芝麻一斤能炸出四两,五十斤就是二十斤。
压榨出来的菜籽饼和芝麻饼她也一并装起来,准备带回家食用。
付钱之后,油装进了两个罐子里,她花三文钱让店里的伙计帮忙送到了他们约定好的客栈门口。
正好崔翔已经挺好了驴车在大堂里坐着,他们要了一楼的一个房间,然后将油罐子搬了进去。
崔翔高兴的说:“姐,我卖了二两银子。”
白荷诧异的回头:“呀,还不少呢!”
“是啊姐,我就用你的办法,切成丁让他们免费品尝,招呼的都是那些小娘子们,她们一尝,或多或少都会买一些,其中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一口气买了一两银子,各种口味儿的都要了一些,她说他们家姑娘多,如果好吃了,还来找我,”
白荷看他高兴,也跟着开心,“走吧,咱们去吃饭,明天再采买一些东西就往回赶。”
崔翔叹息一声,“这住店一晚上就要五文钱,”
两个床铺,姐弟俩就没分那么多,而且这房间是最便宜的那种,就两个床,被褥也看着不怎么干净。
白荷嫌弃的不行,想着等崔翔睡着了,一定得进空间睡。
第二天天不亮,她就悄悄了出了客栈,专门去有钱人家的那条街上,将空间里水灵灵的蔬菜一一摆出来,什么黄瓜、芹菜、辣椒、莲藕、韭菜、茄子、豌豆、青菜、大蒜的摆了一大堆,等他们家管事儿的出来买菜,看到她的这些菜的品相,纷纷过来问价,虽然比市面上的菜贵了不少,可物依稀为贵,这都11月份,哪儿还有这么多花样又新鲜的菜啊!
这些人都是靠做好饭赚打赏呢,加上如今下来的菜不是萝卜就是白菜,要么就是菠菜一类的,吃都吃腻了,猛一看到这么多品种的菜,那都是抢着要的,不到半个时辰,她准备的百十斤的菜就全部卖完了,赚了差不多五两银子,因为连她摆出来的玫瑰花、迎春花都被买走了,这些花都是半开的状态,要是开出来,更香更漂亮。
之后她看时间还早,又在篓子里装了些板栗、石榴、橙子、甘蔗等去卖,差不多八.九点的时候,将存货卖的差不多,才收摊回了客栈,路上还买了十个大肉包子,两文钱一个,香的流油。
水果她卖了十两银子,因为多,加上一些品种比较昂贵,所以她是看菜下碟儿往高了要。
有了钱,盐就不算什么了,昨个儿她和翔子已经各买了一斤,一斤盐三十文,这价格让很多穷人望而却步,她却用那么多盐来腌制食物,也难怪家里人的表情那么怪异了。
明朝的价格各地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六七文一斤,有的地方五六十文,当相对来说,要比宋朝便宜好多好多了,主要是因为明朝产盐的地方相对较多,所以盐价就便宜很多。
在宋朝,五十文到三百文的价格,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即使官盐是所谓的平价盐,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吃的起的。
从盐的价格来看当地,就知道有没有盐矿、盐湖之类的宝藏了。
因为盐是限人限量的买,还要登记在册的,所以来买的时候都是带着户籍证明的,为了能买更多的盐,姐弟俩不得不花钱雇人帮他们买,一个人给三文钱的好处费,最终买了十斤盐,花了二十四文的好处费,这才把盐带出了镇子,把崔翔心疼的,“都又快买一斤了,要那么多盐干啥啊,下次买不行吗?”
“一个月只能买一次,幸亏咱俩户籍不在一个地方,要不然根本就买不了两斤,官家对盐的掌控这么严格,咱们多备点儿,就不往这方面操心了,记住今天的日期,回头咱一个月买一次,多屯点儿,等夏天腌制食物也不那么捉襟见肘了。”
“可是姐,这买盐的价格都快赶上买肉了,你拿这么贵的盐去腌菜,我觉得好不划算啊!”
“盐腌制出来的食物,对身体并不算好,但是冬天食物匮乏,这又是很好的保存办法,当你家的餐桌比别人家食物多的时候,你也就不说划算不划算这些话了,尤其等到了夏天,我们做一些腌鱼腌肉,到了冬天,味道得到了最好的发酵,你会觉得花再多钱也值得了。”
崔翔闻言,便不再说什么,毕竟这次来镇子上,没有白来。
白荷走之前,还去了一趟秀坊,接了一些活,交了押金,打算带回去让柳儿练手。
顺道买了一些布料,打算给家里人再做一些衣服。
还去了一趟杂货铺,购置了日常所需的日用品及生活必需品。
药铺那边也没落下,将经常用到的药物一一多买多备了些,免得回头有人来看病,她这儿没要。
等到晌午吃过饭后,姐弟二人才张罗着往回赶,路上,她拿出个小本本记了账,顺便将自己的财产又算了一遍。
没来镇子之前,她手里面剩下29两银子,这次来镇子他们一共赚了17两,加在一起就是46两,但是买完药,这是大头,还有盐、付了油的加工费、买盐好处费、布料等等后,她还剩下四十两银。
(https://www.xddxs.net/read/3027449/10310554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