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接着就笑着和谢如方搭话,问道去县城做什么,车上的是要去卖掉的吗?
谢如方心中一动,就说道:“这些东西是我家里面的人做的,拿去送给我家宁哥儿的老师一对,其他的看看有没有出路,”
原本谢宁在家里的打算是去拜见先生,然后送给先生,然后让先生帮忙“带货”。
谢宁老师刘方杰,字子和,号青川先生,他原本是怀安县本地人,自幼聪颖过人,后来考中进士,四处为官,曾经官至锦州知府。
后上书求归,圣上恩准回乡,刘方杰回乡之后,大力兴办乡梓教育,一心一意治学。
所以他是整个怀安县甚至周边县城的跟甚至而言是济州的文人领袖。
谢宁之前来拜师的时候,仔细观察过,微型景观这种东西老师家中没放,就只有几盆兰花还有普通盆栽。
可能是怀安县太穷,所以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谢宁之前一直在想挣钱,但是却一直不得其法,因为谢家太穷,什么基础都没有,谢宁自己太小了,创意,菜谱都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和机会。
刚好谢宁家开荒,谢宁前去观看,发现了好多老树根,老树桩,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植物,忽然灵感来了,现代那些的视频,没有白看,虽然自己没有耐心去到处找材料来diy,成功改造自己的住处。
但是记忆力深刻,特别是这一辈子超强记忆力的加持之下,那些得金奖的图片视频都历历在目,不可能说复制,但是类似的风格,质感可以尝试学习。
谢宁将这些老树桩,奇形怪状的植物,全部都捡起来了,然后定制了陶盆,在全家人的帮助下,将这些东西制作成为了盆景,打算挣钱。
虽然谢老三谢如方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艺术,但是东西好看不好看,还是能看出来的。
谢如方觉得这些盆栽好看,也能卖出去,之前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就选择听谢宁的方法,但是王来福的出现让谢如方有了其他的想法。
谢宁去送礼,还卖东西,只怕会让其他人笑话谢宁,年后谢宁就要去书院读书了,而且还是亲传弟子,本来就惹人红眼,如果这事情出来,只怕就要被嘲笑了。
谢如方的这些想法只在一瞬间,回过神就和王来福说起来了:“说起来话就长了,我家这小子啊!打小就懂事,那一年你们桥头镇上的水心寺里办庙会,你还记得吧!”
王来福说:“当然记得了,这可以说是这些年以来,我们这边最大的一次了,连吴家沟那边的人都来参加庙会呢,当时那摆摊的都摆到山下了,我还记得啊那个时候……”
谢老三和王来福聊天,谢继宁则是在回忆自己的师父刘方杰。
说起来谢宁和刘方杰的缘分很深,可以说谢宁读书的启蒙机会就是刘方杰给的。
当时谢宁才4岁,才渐渐适应了这一个世界的生活了,没办法,好死不如赖活着。
那一年,当时板桥隔壁水星寺联合桥头的几家有钱人家要办庙会,庙会一共有10天,第一天就请得有人唱大戏,当时谢家村里的人几乎家家都去看庙会。
前些年年景不好,乡下地方也穷,所以连谢老三都是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过这样热闹的场景,周边村子家家出动,谢宁家就连鲜少出门的李氏都换了一身衣服出门了。
只有当时谢宁母亲小李氏,因为怀孕8个月,所以不能去,为此小李氏闷闷不乐,放在前世,小李氏的年龄还没有谢宁的大,但放在这里,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母亲了。
谢宁是胎穿的,上一辈子她是学习新闻专业的,大学期间就在某站某音注册了,结合自己的专业,谢宁就做了一个盘点博主,盘点那些平台上出现的大佬主播,查资料,看视频,连线采访大佬,渐渐的有了知名度。
穿越的时候谢宁正在参加某部门联合平台弄得一个主题纪录片活动,谢宁作为主持人,到处去采访那些基层的致富能手还有扶贫能手,那一天刚好遇到暴雨天气,然后一个雷一打,大盛王朝谢家湾的谢继宁就出生了。
她刚刚出生的三个月,内心恐慌,又加上婴儿的生理反应,一直哭闹不休。
小李氏太年轻,加上古代没有现代的专门的书,专业的儿科医生,更没有想过论坛,宝妈群,有的只是老一辈的经验和自己摸索。
谢宁哭得厉害,小李氏就把他背在身上,一直哄,还是三个月之后,谢宁慢慢的冷静下来了,才变得乖巧懂事的。
但是家里太穷,大家一刻也不得闲,小李氏几乎走哪将谢宁带到那里,背背篼,背篼在后面,谢宁在前面。
打猪草,挖地,到处都带着谢宁,年纪轻轻的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早早的就显现皱纹,谢宁心疼她,也渐渐接受了小李氏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个事实。
所以见她因为不能去看庙会而不高兴,谢宁就承诺她,将戏文记住回来说给她听,小李氏被他逗得开心,心里却当他小孩子说大话,当不得真。
却不知道,谢宁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可能是被雷劈了脑子了,出生之后,谢宁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的记忆力超强了。
不但上一辈子所学的,曾经记的一些东西都慢慢的被回忆起来,而且反应能力也变强了,谢宁苦中作乐的想,大概就是雷劈出来的金手指罢。
庙会那天谢老三带着一家人,小李氏和孙氏留在家里,就去了庙会,一路上,遇到无数人,大家都来看热闹,谢如方不放心,将谢宁抱在怀里,紧紧的抱住。
谢宁惊呆了,他从来这样想过古代的一个庙会,会有这么多人,古人虽然生得多,但是大多难以养大,而且寿命比较短,尤其是下层群众,60岁以上就是长寿了。
而且地广人少,谢宁村里的人挺多,但是比起现代的一个小区来说,密度远远不及,结果庙会聚集了这么多人,人多,机会也多啊!
谢宁忽然有了一颗奋斗的心了,主要是吃野菜,吃玉米面,还有糙米吃怕了。
谢老三一路走,一路讲古,“这些年,老天爷赏饭吃,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记得你□□爷爷和我们讲的,那个时候,他还小,启祖奶奶带他逃难到了这里,一路上啊,人都没了,”
“吃树皮的,病的,到最后,也没有几个逃到这里,咱们这里,太穷了,所以乱归乱,倒是没有什么大事情,后来啊,乱了十几年,高祖皇帝就发下日历来啦,咱们的日子就慢慢的过起来了。”
慢慢的就到了戏台,谢宁看着这个简陋的戏台,就是木板搭建的一个方形台子,背面是立起来的,一大块布作为背景,有两条布联门,门上有出字,右边“出将”二字;左边“入相”二字。看起来简陋极了。
谢如方谢如桐分别把谢宁和谢继平举到肩膀上,谢宁吓大紧紧抱住谢如方的头部,谢如方哈哈大笑,双手把住谢宁的脚,谢宁慢慢的平静下来了,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这个独特的视角是谢宁从来都没有过的,可能上辈子自己的爸爸这样抱过自己,但是谢宁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而这一辈子,谢如方虽然疼爱谢宁,但是谢宁前生是一个成年女生,所以这一辈子没有和谢如方特别亲近,在这一刻,谢宁忽然就释怀了,一切都是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有他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也只是“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谢宁津津有味的观察着周围的人,有好多家的小孩是像自己一样坐在肩膀上,还有的个子不是特别高的频频垫脚。
只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戏曲开始了,谢宁仔细观察,这些表演应该是花鼓戏的一种,热热闹闹的。
谢宁看得激动,忽然感觉自己老爹使劲捏了一下自己的脚,谢宁才发现,自己把老爹的头发都纠下来了,真的是太久没有见世面了。
谢宁嘲笑自己,放现代来说,这一类节目,从来都不在他的兴趣点上,但这个时候谢宁却听得看得心潮澎湃,直到结束都还在回味,连谢宁这样见过世面的都这样,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所以一路上都在讨论。
由于两地路远,谢宁一家在半路的草地上找了一个地方坐下,谢老三拿出了数十个包子来分发。
分发的时候谢老三心疼得直抽抽,而李氏更心疼,一边吃包子,一边嘀咕,这包子的钱都够买好几斤粮食,够咱家吃两三天了,回家自己做,能多出一份来。
听了奶奶李氏的话,谢宁正在若有所思间,就见远远的一辆马车来了,到草地边停下来了。
只见一个汉子下了马车,然后转头扶下了一个中年男子,面容精湛,一声青衣干净整洁,谢宁来这里还还没有见个这样干净的人呢!
一时之间,谢老三等人的声音都小了起来,因为这个人一看就是大人物的样子
几年之后谢宁才知道,他和这个人的缘分不止于此,当然他现在不知道,面对陌生人,谢宁选择忽视。就连谢老三他们过了一会儿也放松下来了。
谢宁二婶和李氏讨论起来了剧情,说着说着就卡壳了,谢宁在一旁接到“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2)
谢宁见一家人都等着自己,看着自己,就一口气将这一段七百多个字的唱词唱完了,因为这个小调的曲比较简单,谢宁还模仿了,一家人听得如痴如醉,只听得旁边一声惊呼
“好”
(https://www.xddxs.net/read/2997776/808407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