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全文阅读 > 第126章 成亲后的第十五天

第126章 成亲后的第十五天


姜棠记得,  她刚赎身的时候,一个人觉得日子过得很慢,和陆英佩兰住在一块儿的日子恍如昨日。

        而今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不过,  就算分开,知道各自过得不错,  也心安了。

        而以后的日子,  谁也说不准。

        陆锦瑶离开后姜棠自己吃了饭,  下午又睡了个午觉,  起来没大一会儿,  凝珠就来禀告,  说府外有两位姑娘递了帖子,  “说是大娘子的故人。”

        姜棠拿过帖子看了看,是露竹怀兮写的,“快请进来。”

        趁着去请人的功夫,  姜棠让丫鬟备上热茶和点心,一会儿在前厅见客。

        她不知两人过来所为何事,许是歇够了想做生意也不一定,却不想两人是来辞行的。

        露竹和怀兮买了些水果点心,  过来总不好空着手来,  东西放下就说明来意。

        露竹声音温和,道:“我们打算住满一个月就离开盛京,佩兰静墨不在,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就过来跟你说一声。”

        还有不到十日就满一个月的租期了,两人把这月住完就不住了,走得时候会把东西收拾好,宅子打扫干净。

        这个决定不是冒然做的,  两人想的很清楚,考虑了许久。

        她们家人还在平阳侯府,赎身之后见了一次。

        家里人知道她赎身后,意思是回平阳侯府继续做丫鬟,还说了不少陆锦瑶的坏话。

        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果然外嫁女向着婆家,一点都不体会夫人的苦处。

        两人四月二十离开的侯府,不知后头又发生了何事,旁敲侧击问了问,才知道承爵宴上,平阳侯夫人和陆锦瑶不太愉快。

        追其缘由,是因为进大理寺后平阳侯府的人连看都没看过,出来后也只是打发小厮来打听,陆锦瑶便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这事搁谁谁不好受,但毕竟是母女,兴许过阵子就冰释前嫌了。

        但家里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陆锦瑶她不孝顺,不体会娘家辛苦,还说永宁侯府都成什么样了,有什么可豪横的,赎身是好事。

        还道,反正两人赎身了,目前也没什么去处,不如回平阳侯府继续做活,兴许还能去府上大娘子身边做大丫鬟。

        露竹觉得家里人挺可笑的,好不容易赎身了,还撺掇自己去卖身当丫鬟,好像在平阳侯府做丫鬟是多好的事一样。

        不过,亲生父母,也不好把话说的太绝,只说刚出来,还不急着做打算。

        怀兮那边也是如此。

        两人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回去之后好好合计了合计,在盛京做生意,得依仗姜棠,做的好还好说,若做的不好,就太伤情分了。

        情分来之不易,两人也不想后半辈子忙忙碌碌,她们二十多了,其他二十多岁的,孩子都好几岁了。

        而且盛京生活宅子太贵,租房子住心里又不安稳,所以打算南下看看。

        两人会的东西不少,肯定是能谋生的。

        这个决定也考虑了在平阳侯府的家人,她们俩和佩兰静墨还不一样,佩兰她们家人在永宁侯府,有陆锦瑶在,不可能让她们再卖身为奴。

        可她和怀兮,有这样的家人只会添麻烦,她们不想给陆锦瑶添麻烦。

        两人说了前因后果,“背后不语人长短,但府上下人都知道了,当主子的肯定说过不少话。姜棠,我们不方便说,还劳烦你提点永宁侯夫人一二。”

        千万别吃了哑巴亏。

        这些姜棠并不清楚,她点了点头,“我记着,南下……去哪儿可想好了?不然先去莞城看看,那边景色好,锦棠居火锅店都在,先转转再做打算。”

        像莞城等地,离盛京并不远,坐马车也就一两日的功夫。

        露竹道:“有熟人那再好不过了,那我们就先去莞城。”

        到了之后若能遇上合适的人,嫁人也行的,遇不上合适的,也不强求。

        两人看完姜棠之后又去永宁侯府和陆锦瑶辞行,陆锦瑶真心为两人高兴,可也真心觉得,当日的话在应验,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以后慢慢就见不到了。

        见完两人,陆锦瑶带着昭哥儿去寿安堂给郑氏请安去了。

        就算做了侯夫人,晨昏定省也不能少。

        老侯爷不在,不知去哪儿转悠了,郑氏闲着修剪花枝,见到顾宁昭和陆锦瑶,一乐,“过来了就在这儿吃吧,人多吃饭热闹。”

        陆锦瑶道:“我求之不得呢,母亲不嫌我就好。”

        顾宁昭扎到郑氏怀里,一声声祖母叫的极甜,郑氏把他抱到腿上,随手拿了一个白玉小鱼给顾宁昭玩。

        小鱼上系了红绳子,虽是小鱼但并不小,比顾宁昭的手还大。

        陆锦瑶来不及制止,委婉道:“母亲,您就别宠着他了,这羊脂玉给他玩,掉地上指定磕了。”

        磕了碰了倒是小事,回回来郑氏都塞不少东西给顾宁昭,这一来二去,难免养成习惯,觉得拿了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不必这么娇惯。

        郑氏道:“好好好,不宠着,可我跟前就一个乖孙,不宠着昭哥儿宠谁?”

        陆锦瑶通透,明白郑氏话里的意思,话锋一转道:“今儿我见了棠儿……”

        果然,郑氏动作一顿,鬓间的钗环轻微晃了晃,人都停住不动了。

        但只是那么一会儿,很快又恢复常态,郑氏语气平常,问道:“你五弟他刚走,姜棠那边怎么样,可缺什么东西?”

        陆锦瑶:“倒是不缺什么,我和安阳郡主入股了姜棠的小吃街,生意还不错,母亲也可以去看看,锦棠居在小吃街也有摊位,一个个小摊位,周围翠竹林立,等冬日梅花就开了。别的事就没了,我看她气色很好,改日带昭哥儿去看看。”

        郑氏听了半天也没听到想听的话,不由道:“你是过来人,该提点的提点着些,她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可别耽误了……”

        既然离开侯府,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哪怕嘉明帝已经继位,仍然不行。

        更何况已经分家了,如今顾见舟才是永宁侯府当家作主之人。

        有时郑氏想起从前的事,既怨韩氏,又庆幸因为侯府出事,幼子能和姜棠成亲,日久见人心,好与不好现在能看出一二来。

        若是姜棠在侯府,那一定很热闹,可是离得远,她什么都做不了。

        郑氏是担心姜棠年纪小,不知道自己有孕,结果不知忌口,什么都敢吃。

        陆锦瑶忍不住一笑,“母亲早说呀,不过我也想着呢,但现在还没好消息,母亲得再等等,勉强让昭哥儿多陪陪您,可不许嫌他。”

        郑氏佯装生气,“就你嘴皮子好使,我何时嫌过。”

        在郑氏看来,陆锦瑶是极好的,拿的起,人也圆滑,倒不是说圆滑不好,总之和她说话舒服,几乎面面俱到。

        无论是儿媳还是主母都做的无可挑剔。

        偏偏就是这样,和娘家生分了,显然是故意的。

        郑氏忍不住道:“平阳侯府那边……到底是你娘家,我当婆婆的,不好说什么,不过为人父母哪有不疼孩子的,你也体谅体谅。”

        娘家是媳妇的后路,陆锦瑶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好。

        陆锦瑶知道瞒不过,她低下头,道:“这事儿我心意已决,母亲就别劝了。”

        说她不知感恩也好,忘恩负义也罢,总之话已经说出去了,她不后悔。

        其实很好想通,哪怕姜棠知道有顾见山在,侯府人不会丧命,但去大理寺、去求钱松明、去走通关系……这些都是真的。

        这些事很容易吗?

        还有昭哥儿,一旦出事,姜棠也没法逃脱,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见人心,出嫁的女儿,能舍则舍,有用的才是好女儿。

        郑氏没有再劝,以后出门的时候护着点,侯府就算没以前那样辉煌,可府上的主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议论的。

        这事儿就算过去了,陆锦瑶说让顾宁昭从寿安堂住几日,也给郑氏解闷,郑氏自然愿意。

        府上孩子少,就顾宁昭一个,无论在哪个院子都是金疙瘩。

        南香送陆锦瑶出院子,寿安堂的丫鬟没有赎身的,郑氏身边还是那些人,连小厨房的都是原来的人。

        陆锦瑶问了问郑氏身子近来如何。

        南香道:“府医两日一诊脉,大体上还好,就是年纪大,总会少眠,夜里容易醒,吃喝上倒还好,不过肯定没有年轻人吃得多。”

        年纪大的人都这样,郑氏养尊处优这么多年,现在闲下来无事可做,就多让昭哥儿陪几日,也能多用些饭菜。

        陆锦瑶道:“隔段时间去外面买些吃的吧,总吃一样会吃烦了,状元煲老夫人肯定爱吃。”

        因为那是姜棠的铺子。

        南香谢过陆锦瑶提点。

        还有一事陆锦瑶没说,她觉得姜棠这样,有点像长宁侯夫人,日子有些孤单,所以上午还问了问她今后的打算。

        总不好一直分隔两地。

        姜棠悄悄和她说,打算让商队去西北试试水,若是能行自己再过去。

        不行的话,就再等几年。

        若是生意都做不下去,那里肯定什么都没有,人少不说,也不适合人久住。

        驻守西北辛苦,顾见山也辛苦,但姜棠也不会为了离他近一点就把在这百年辛苦赚的银子全搭进去,离得近是好,但有情也不能饮水饱呀,这么一大家子得发月钱得吃饭,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

        而且,去西北之后离顾见山依旧很远,只不过从前回来要十天半个月,去了寮城可能只需要一日半日了。

        为了这一日半日,不想顾见山辛苦,姜棠决定自己来。

        陆锦瑶能理解那种感受,她怀孕时顾见舟去了滇南,待了许久才回来,她都忘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姜棠不用侍奉公婆,又没有娘家人牵挂,能去就去吧。

        婆婆那边,陆锦瑶还不知道是什么想法,反正管是管不着的,等姜棠决定好了,帮忙收拾收拾行李就够了,那时再说也不迟。

        又不是以后都不回来了。

        姜棠也就和陆锦瑶说说,顾见山走了十多天了,这会儿估计快到西北了。

        刘大郎带的商队走得要早些,这会儿应该也往西北赶了吧。

        不知道这条路走不走得通。

        五百两银子呢,若是能行,她可以找别的人往里面投钱,姜棠希望做第一个。

        走商是一件极其危险又凶险的事,南来北往,带着不少银子和货物,很多是不能淋雨的。路上还有盗匪,不过现在算是不错的时候,新皇登基,下令彻查贪官污吏、山匪盗匪,赵禛在这上头吃过亏,查的极严,所以岭南等地的路还挺好走。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别被骗,尽量买便宜质量上乘的货物。

        这趟比以前顺利。

        他手下有四个人,年纪都比他大,再加上梧枝三个和四个镖头,有人帮衬,又不会质疑添乱,故而比以往顺利得多。

        姜棠给了他五百两银子,算作这次的本钱,除了来回租车、吃喝、住客栈的银子,剩下的都买了货。

        刘大郎和他娘说的时候说生意有赚就有赔,但给姜棠做事,他还是尽全力而为。

        姜棠对他家多好啊,他当亲姐姐的,要是没姜棠,他刘大郎这会儿……应该在发愁娶媳妇的事儿。

        家里银子不够,地方也不够,弟弟妹妹都小,吃饭吃的都快比他多了,谁会愿意嫁给他。

        而现在,见了各处的风景,有银子傍身,也不用发愁娶妻生子的事儿,兴许过两年还能买新的宅子,把一家人都接进去住。

        这么一想,刘大郎就觉得这两年没白活。

        而梧枝几人对他照顾居多,一开始没以为他十四,看着像十六七的,一问才知道。

        人多路上有个照应,到了地方,刘大郎就显出不同于同龄人的老练来。

        有句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话一点都没错。

        刘大郎在外面都用大名,叫刘扬,不是家里人起的,是自己后来改的,有扬帆起航之意。

        去哪处订货了,就说:“定金先给你,东西送到来福客栈,找刘扬就行。”

        忙活一上午,买了布料、针线、香料、糖……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糖香料都是好货,价钱不便宜,布料有棉布也有几匹颜色鲜亮的绸缎,是佩兰静墨做主挑的,总之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什么都得买点。

        在这儿留了两日,最后那日的中午,刘扬对众人道:“这些东西不少,你们下午自己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东西,可以少买点带回去。”

        这算是委婉地说能自己带些货到那边去卖。

        但是不宜过多,毕竟镖头、马车这些都是姜棠花的银子。

        小打小闹成,但要占大半地方,绝对不成。

        梧枝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不过她才来侯府不久,身上总共没多少银子,又怕东西卖不出去,所以只买了些帕子荷包之类的,马车上还能动几针,就算卖不出去,等回府了慢慢绣,也能卖掉。

        佩兰静墨对这等事儿也是头一回,既新奇,又害怕。

        但又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就选了些不太贵的银饰,用小匣子装着,贴身放好,生怕路上有盗匪给抢了。

        幸好去西北的一路上平安无事。

        六月初,一群人终于赶到了寮城。

        完全不一样的景色,人倒是不少,六月份也没盛京的夏天那么热,不过还是热。

        什么都有,众人原以为是荒郊野岭,百姓像野人一样,但看着和普通的城镇差不多。

        街上有摆摊卖东西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铺子。

        刘扬并未在寮城逗留,给看城门的护卫看了文书后,继续北行,到了越城。

        这是西北将士打下来的新城,人比寮城要少得多,左右看着,以胡族人居多。

        这个很好分辨,看相貌胡族人眉眼更深邃,皮肤也更黑一些,衣着虽穿着御朝人的衣着,可看行为举止,一看就是不是本族人。

        两国交好,没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但刘扬想的多赚一笔是一笔,杀了那么多兄弟,就宰这些人。

        到了先找了间客栈住下,然后清点好货物,准备卖给胡族人。

        头一次来越城,没有熟识的客人,只能走最简单的法子。

        原地摆摊卖货。

        但这些属于中原的东西,出奇地紧俏。

        也十分好卖。

        就连梧枝带来的帕子,一个下午就卖光了。她一文钱一条进的,只带了二百条过来,但是,这些帕子换了好多皮毛、干酪。

        胡族人还不习惯用钱币,只能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他们都是拿最好的东西换,皮毛、肉干以及宝石玉石。

        刘扬有时拿不准,这些东西到底值不值钱,但背后佩兰和静墨会敲敲他的背,若是合适点两下,不合适就点一下,这样东西很快就卖出去了。

        胡族人抱着糖香料布料藏着笑意往回走,而刘扬则赶紧回客栈,把东西藏好。

        两边大约都以为自己赚大了。

        刘扬是头几个来越城的商户,东西卖得很快。

        御朝和胡族语言不通,但比划着也能听懂,香料怎么用,怎么做衣服裁衣服。

        给钱的是大爷,刘扬恨不得把这些人当祖宗供着。

        东西卖完,刘扬给这边知守府送了点东西,不是多贵重,就盼着打好关系。

        当然不是以他的名头,而是姜棠的。

        也没说是顾见山的娘子,就说是生意人,从盛京来,希望能多个庇护。

        东西人收了,刘扬也带着人回去了。

        占地方的皮毛给卖了,其他的玉石收好,直接给姜棠,就是拿不准,这些能值五百两银子吗。

        静墨肯定道:“能,这些宝石就够了,玉石价钱我估计不出来,反正不便宜。”

        这一趟算是满载而归,连梧枝卖的帕子都有十多两银子,她还没见过这么多钱,整个人晕乎乎的。

        做生意原来是这么美妙的事。

        静墨和佩兰也卖了不少,换了两块宝石一块玉石,而刘大郎几人更多,对此也是熟门熟路。

        一路担惊受怕是辛苦,可又觉得值。

        刘大郎分给三人一人一个换来的手串,颜色鲜艳,很是漂亮,上面有好几个玛瑙串,“辛苦三位姐姐跑这一趟。”

        他知道梧枝是姜棠的人,佩兰静墨和姜棠也熟,盼着能在姜棠面前说几句好话。

        静墨先收了,佩兰梧枝也收了,回去的路上倒也平安,六月下旬便到了盛京。

        六七月份是盛京最热的时候。

        姜棠五月中收到了顾见山写的家信,月底收到了刘扬写的信,估算着日子差不多就是这几日回来。

        但姜棠还不知道这趟生意如何。

        梧枝是下午回来的,人黑了一圈,李管事开始都没认出来,看了腰牌才知道是梧枝,赶紧给放了进来。

        梧枝简单梳洗过后直接去正院请安,见了礼二话不说就把十三两银子掏了出来,“这是奴婢在路上赚的,交给大娘子。”

        梧枝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路上还想过昧下,虽然东西是自己的月银买的,可是她是顾府的人,人都是姜棠的,更何况她赚的银子。

        把本钱拿出来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连刘扬给的手串都拿出来。

        姜棠看她倒豆子似的,不由一笑,“我这儿没这样的规矩,你自己赚的银子是自己的本事,自己收着吧,但别去赌钱。路上怎么样,说说吧。”

        和刘大郎的事还得和他谈,姜棠只是先从梧枝这儿了解一下。

        梧枝其实没帮上什么忙,因为这回没去蜀地,大事上也是静墨佩兰来,“东西都卖了,不过胡族人少有用银子的,所以是换的东西了。奴婢看换了不少宝石玉石,刘公子有主见,又有佩兰姑娘静墨姑娘帮衬着,这趟很顺利。换来的皮毛已经卖掉了,有二百多两银子。”

        银子和玉石都在刘扬那儿。

        量是不少,但这些东西好不好出手……梧枝又不知道了,能卖出去就是赚,卖不出去就是亏,可想想首饰上的宝石玉石,世家夫人们极爱,应该挺好卖的。

        如果能卖五百两,那二百两就是赚的,如果能卖一千两银子,直接翻了一倍。

        姜棠倒是没想到会换宝石来,宝石的话她有地方出。

        顾筱会做这些,多宝阁肯定收。

        看看赚多少银子,好决定下回进多少货物。


  (https://www.xddxs.net/read/2974052/327186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