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把被动变为主动
叶向东请客的当天晚上,邱明仁回家看望了爸爸妈妈,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回了永梁市。
早在担任叶向东秘书的十几年工作中,邱明仁就感觉到,有些地市的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上头发文件说让干的,才干;上头没发文件说让干的,即使应该干的,也不干。
很多问题总是到问题非常严重了,上头有声音了,才干。
鉴于当时作为叶向东秘书的身份,对于地方存在的问题,他不好直接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但是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许多大胆的想法……
直到当了永梁市委书记后,他终于发现,也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有些事情还要受省里的制约。
如果他的想法得不到省里的支持,那也就只能是空想。
在一年一度的总结报告里,所谓的开拓创新,绝大多数也只是步人后尘。
这实在不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应有的姿态和风格。
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名市委书记,首先要做到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是对光大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必须主动出击,必须从被动的等事情干,到主动找事情干。
邱明仁在永梁工作期间,每次下基层最多是三、五个人,司机、秘书、财政局长、组织BZ。
带财政局长是为了给基层拨钱,带组织BZ是为了当场更换不称职的干部。
一般是三个人,有时还是自己一个人。
他听基层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要求对方不能念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只能口头说。
也不允许有报纸杂志上抄来的官话套话,必须实打实的事情,准确的数字,具体的人。
一旦对方含糊其辞说不清楚,他二话不说就立刻起身走人,把对方晾在那里,一点儿面子也不给。
邱明仁的做法,让一些习惯于拿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干部不知所措,乱了阵脚。
而大多数人觉得邱明仁是个好领导,是几十年来永梁市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民干实事的好干部。
也有人认为他是个魔鬼,打乱了多年来永梁干部安然舒适的既定生活。
……
从宁洲回到永梁之后,邱明仁开始了一场他蓄谋已久的调査研究活动。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组织了一个由多部门领导参加的调研队伍。
邱明仁亲自带队,其中有市交通局、公路局、勘探局、永平县等三个县的主要负责人,一行十几个人,沿着永梁市的周边进行实地考察。
有公路时开车,无公路时步行。
邱明仁把这次考察定名为“寻宝行动”。
在两年前,陪同叶向东到永梁市视察的时候,邱明仁就注意到了永梁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三省交界处。
“三省交界”,几乎成了介绍永梁市地理位置的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地理志和地理教科书上都这样表述的。
前些日子,这个问题成了邱明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每天都拿着地图写文章,把省际关系当成国际关系,把三省边界当成国际边界。
永梁市是江宁省最偏僻最贫穷的地级市,而在三省边界处,生活着本市最偏僻,最贫困的一群人。
假如能让居住在这里人们真正过上小活,他也不枉当了一回市委书记了。
因此,他希望从“三省交界”独特地理位置上,掘出一条黄金之路。
而要掘出一条黄金之路的前提,是必须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才能取得发言权。
说永梁市是三省交界的地方不错,可真正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在永平县北部山区。
永平县在交界点有一个古岭镇,四万多农业人口和三千多非农人口,另外两个省各有一个镇在西南部和东南部。
从地图上看,三个镇构成了一个三角,呈“人”字形,永平县的古岭镇就在“人”字的顶端。
现在的情況是,从这个顶端通向其他两个镇分别是三十五公里和三十公里,均为人行小路。
由于交通原因,三地交流严重受阻,更不能达到物畅其流。
自古以来,三省居民之间通过这条小路就有频繁往来,通婚现象非常普遍。
由此也构成了这里复杂的地方方言和乡间民俗,既可称为杂乱无章,又可称为丰富多彩。
古岭镇深深抓住了邱明仁的心。
所不足的是,古岭镇离永平县城近一百公里,太偏远了,只通五级公路。
两年前的一次节日放假,他作为普通游客,只身一人来到了古岭做了两天的社会调查……
而今天的邱明仁,想要做的是:打通从永平县古岭镇到另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不仅能使永平县与其他两省连成一体,也与永梁市连成了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那么,古岭镇和其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就有了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边境贸易了。
这是邱明仁认准了的事,他决心非做不可的。
他带上了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在这一趟的考察中,一次性完成勘探设计和项目论证工作。
永平县县委书记胡大明也参加了这次“寻宝行动”,他全程陪同邱明仁。
从永梁市到永平县城的第二天晚上,车队到了古岭镇,就再也无法前进了。
当天晚上一行人就在镇子里住下来。
镇政府的领导们非常激动,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偏远,县里的领导很少来,来一次也不容易。
这么多年来,市委书记还是头一回到这里来。
县里即使要抓工作重点,也不会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加大力度的。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从事政务活动的个人和团体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政治利益,要求是眼皮底下看成效。
地方偏远了,你做得再好上面也看不到,你做得不好上面照样看不到。
所以,历届县级和镇里的领导,都没有真正在这里用过心。
他们抓的,通常是公路两边,是县城附近,要么就是交通发达的地方。
搞建设、修马路、办工厂、科技兴农、新农村建设等等,都集中在这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市里和省里的领导走马观花下来一看,不用下车就知道形势大好,不是小好。
想往上进一步的就可以借此升迁,想搞项目就可以伸手要钱。
上面来的领导,也可以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调査报告或汇报材料。
所以,像古岭这种地方,多年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年轻的镇长吴添笑着说:“以前古岭镇来过最大的官就是省委书记秘书,是大前年自己一个人来的。他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以为是一个游客,谁也没在意。
直到他走了之后,县里的领导知道消息赶到古岭到处寻找,我们才知道前几天来的那个年轻人,原来是省委书记的秘书。”
邱明仁微微一笑,说道:“当时来的那个人就是我呀。”
吴添看着邱明仁说道:“啊!你不说我还认不出来了,你原来白白净净的,这么变这么黑了?”
……
邱明仁的到来,使古岭镇进入了高度的兴奋期。
从镇政府到镇上居民在瞬息之间知道镇里来了个大人物,那五六辆小车便是最好的证据。
居民们围着车子指指点点,议论它们分别是谁的座驾,哪一辆是市委书记坐的……
本来邱明仁一行是准备在镇政府机关休息一下的,听说老百姓都知道他们来了,就想到镇里看一看,走一走。
胡大明劝他不要到镇里去,担心遇到上访者,遇到麻烦。
吴添在一旁说道:“胡书记,这个你们请放心,所有上访的事我们镇里早就安抚好了,从来不会把问题往上面推的。”
(https://www.xddxs.net/read/2952146/8917734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