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免费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者必乱

第三百四十二章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者必乱


  冯汐然坚持老实,刘备坚持仁义,诸葛老大坚持谨慎,在某一个时间段,仿似是吃了很大的亏,冯汐然被老婆顾成双抛弃,被兄弟牛头人;刘备则是半生颠沛流离,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势力,仰人鼻息;诸葛老大更是五次北伐中原无法建功,被司马懿活活耗死在五丈原上,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但是从长远来说,他们都是成功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冯汐然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刘备和诸葛老大名留青史、威名赫赫,甚至被人立祠供奉,将近两千年还有人祭拜,香火不绝。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韩信,韩信一生忠于刘邦,打下了整个齐国后,项羽由于手下将领龙且大败于韩信手上,怕韩信出兵,与刘邦一起夹击自己,于是派出一个叫伍涉的人前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对刘邦反水,在齐国自立,使得刘邦无力统一天下。

  韩信对伍涉代项羽提出的建议不屑一顾,断然拒绝,而韩信手下谋士蒯通(本命蒯彻,史书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改为通。)也劝说韩信,说道勾践与文仲、范蠡如此君臣之情,待灭吴功成之日,范蠡也要远遁山林,给文仲留下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言,劝文仲一起离去,文仲不听,终于越王勾践将属镂剑(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剑)赐给了文仲,文仲知道越王勾践的意思,只能步上伍子胥的后尘,拿着属镂剑自杀了。

  如今汉王刘邦与韩信之情,尚不及勾践与文仲、范蠡,一旦汉王得到了天下,韩信恐怕难有善终之日,不若如今听从项羽之言,趁机自立,三分天下,则韩信将来亦有称帝之日也未可知。

  韩信听了蒯通的说词,思考良久,最后还是不同意蒯通的建议,说汉王刘邦对他恩遇良多,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而且自己为汉王刘邦立下战功无数,汉王刘邦定不负他,蒯通见韩信主意已定,害怕将来因为这番说话获罪,于是假装疯癫逃去无踪。

  韩信一生,三次被刘邦夺去手上大军,拿去对抗项羽,但其还是忠于刘邦的,就算自己打下齐国、坐拥大军的时候,也没有应诺项羽,三分天下。

  一个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的统帅,在自己大好形势的时候不自立,却在无兵无势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与一个旧部陈豨密约叛乱,还被人知道了,这是完全不符合常理的。

  故此韩信虽然被吕后以谋反之名斩杀,但是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其是被冤杀的,所以其“汉初三杰”的名号一直被人认同,还加上了“兵家四圣”、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等美誉,是兵家四势中“兵权谋”的集大成者。

  这些真实或虚构的人物,无不反复阐述这一句真理:“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者必乱”,不过很多人都理解为“不移”产生“上智”。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应该是“上智”者凭着自己的智慧或是种种感觉,明白到一些事情是一定要坚持下来的,而“下愚”只是盲目坚持而已,因为除了自己坚持的事物其难以明白其它事物。

  “上智”之人,见微知著,深明“水势”,从一道小小的暗涌就能推测出水的走势,故此才能遵从冥冥中的命运,留名青史,就如本朝太祖一样,其战略眼光,犹如神助一样,总是在别人无法理解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决定,或战或退或攻或守,真的是神乎其神。


  (https://www.xddxs.net/read/2933960/67580993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