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 > 第1615章 并不意外

第1615章 并不意外


  赵昺抬手让众人免礼,而心中却是在偷乐不宜。他其实明白宋军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依然会对蒙元形成碾压,而此战不过是验证了自己的预判。

  从火炮上来说,双方的装备皆属于前装滑膛炮,按照发展的时间,蒙元比之宋朝还要领先一些。但是谁让赵昺这个天外来客突然降临,带来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前瞻和理念,因此后来者居上对未来历史上早期出现的火炮进行开发和使用。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宋的金属火炮已经多次更新,从最早的青铜炮、铸铁炮、到现下的锻造铁炮,而蒙元方面即便起步较早,但研制进度上基本停滞,在连番战败后才醒悟过来,可他们也只能从最早的铸铁炮开始仿造,当然这不是他们不想一步到位的追上大宋,而是不能够。

  火炮绝对不是想造就能造的,即使有样本在前,而是涉及到材料的冶炼,加工机械的改进,乃至设计理念及熟练的工匠培养。而列装部队后,依然会涉及到炮兵的组建、训练和战术,以及指挥运用。

  当下宋军的火炮发展已经成了系列,既有攻坚及摧毁敌远程武器所用的威远炮,制造混乱和放火骇人的火箭炮,专门杀伤有生力量的利器速射炮和简单、灵活、便于操作的迫击炮等等。还配备了针对不同杀伤目标专用的实心弹、霰弹和开花弹和定装发射药包。

  改进工艺和使用新材料后的速射炮和威远炮,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发射不同的弹药,还因为新材料的使用,使得炮膛和炮管强度大幅度提高,通过修改炮身设计,使射程延伸同时,总体重量还有所下降,提高了机动性,也使得射程和威力得以提高。

  现下重型威远炮发射的十斤弹,可以在八百步的距离上摧毁筑垒工事。而中型威远炮全重只有八百余斤,以两匹挽马拖曳,完全跟的上行军队伍。而小型速射炮射程在三百步,重量更轻,可以伴随骑兵行动,随时为其提供火力支援。

  反观蒙元方面设计制造的火炮,尚在使用铸造工艺,只有个头儿大小之分,并没有形成系列,当然这非是他们不想,而是受限于材料和工艺,根本造不出来。所以他们造出来的东西粗糙笨重,连最基本的瞄准具都没有,更不要提配套的弹药。

  所以蒙军炮兵装药量靠猜,瞄准目标凭直觉,转换目标全靠抬。重量太大,又让火炮的机动性性受到制约,难以跟上行军大队的速度,进入战场缓慢,发射速度间隔长,命中率低,无法及时提供火力支援。

  因此宋军火炮配置体系不但甩了元军几条街,更比他们的大小炮组合功能强了不少,在战场上被压着打也就不奇怪了。而在这次战斗中,宋军步军仅凭两门速射炮发射霰弹就让敌军伤亡惨重,迫使欲实施穿插战术的敌骑不得不几次转换方向,最终放弃了分割右翼与中军的企图。

  而炮兵这个兵种并非只是身强力壮,拉的动大炮,搬得动炮弹就能胜任的的,却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身体素质上的要求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头脑也要灵活,擅于学习。一个炮兵没有数学基础,他就难以计算射击诸元,标定射距,甚至无法计算装药量。

  但受限于时代发展,涉及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再学习才能够掌握。在炮兵训练和指挥上,宋军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早已经摆脱了边作战边摸索的阶段,形成了以武学的炮兵学校为主体培养炮兵军官,炮兵部队教导队培养基层指挥员及其骨干的教育体系,专门培养炮兵应用人才。

  现在宋军炮兵最基层的炮兵班伙长都能指挥成员对火炮进行保养,构建炮兵阵地,测算射击诸元,并根据命令完成射击。而一个炮兵营指挥使则能根据作战命令独立指挥作战,配合其它兵种完成作战任务。至于一个炮兵高级指挥员便能够协调诸兵种协同作战,组织完成战役指挥。

  至于宋军各部的主帅经过各层级的培训,基本都了解各型火炮的应用,懂得火力配置,能够熟练指挥炮兵作战。可以说宋军已经形成了从上至下的炮兵指挥体系和操作体系,独立和配合各兵种协同作战。

  再看蒙元方面对火器的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将帅还沉浸在过去弯弓快马天下无敌的旧思维之中,这严重影响了火器的发展,作战思想并没有完全脱离冷兵器时代的方式方法,甚至所谓的新军还采用冷、热兵器混编的方式,表明他们就未能吸取过去战败的经验。

  在蒙元朝廷中张珪这等算是开眼看世界的人士,熟读过历代兵家著作,学习过武经七书的儒将,其实对蒙宋历次战争中新宋军的骑兵、步兵和炮兵协同战术毫无了解,自然也就不知道武器系统和战术演进历程,不清楚宋军作战皆是围绕热兵器作战进行编组和训练的。

  如此一来,元军新一代领军人物再次战败也就不出意外了。

  实战中,宋军兵卒手中的连发枪比之蒙军手中弓箭和火绳枪及火炮,在射程、火力持续性和精度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加之马上投射兵种与步兵投射兵种比,天然吃亏。更不知道他指挥的蒙古骑兵缺少骑兵火枪,作战效能远不如前。

  而在与蒙古持续近百年的战争中,宋军一直感受到蒙军骑兵的巨大威胁,以致野战结阵,防御筑垒大行其道。在赵昺当权之后,更是将这些传统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围住张珪部后,宋军便挥动铁锹、铁铲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地里干活,以期在敌军骑兵冲击下,也难以突破。

  在作战之处,张珪的作战计划中装备火绳枪和抬枪的步兵从正面边射击边前进,稳步推进,骑兵同时对两翼进行袭扰,寻求迂回和穿插的机会,炮兵则对宋军的步兵线列进行压制,最后蒙古骑兵从两翼和中央发起冲击的战术。

  虽然看似做到了步兵、骑兵和炮兵的配合,但却不知他们的火炮射击精度和烈度不足以压制宋军火炮,更不可能对宋军的步兵线列造成实质性破坏。反而因为炮兵布置在前沿,失去了步卒的保护,在宋军反击中被冲散、消灭。

  宋军则在与蒙元长期作战中,总结出了反骑兵阵型,而赵昺更是不予余力的对此加以改进。此战中田忠采用的防守反击战术,事先就展开了反骑兵战术。这种方阵以营或更大的单位组成,侧翼有炮兵,辎重和指挥官被围在正中。

  在遭遇骑兵冲击时,前出的散兵就地结成反骑兵阵型,步兵用上了刺刀的步枪指向四面八方,在以连发枪射击的同时,辅以迫击炮的支援和手榴弹,将冲击的敌骑拒于其外。面对如墙似林的刺刀,蒙古骑兵也不太可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始终无法攻破他们的阵型,不得不绕行而过。

  宋军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线列反骑兵战术,大阵步军面对敌骑冲击展开步兵战列线组成方阵。不同以往的是田忠限于兵力紧张,大胆的以浅纵深尽量扩大步兵阵线的正面,通过连发枪最大程度发挥齐射火力效果来拦阻骑兵。

  在炮兵的协助下,田忠创造的单线战术在蒙军大规模骑兵冲击下,由两列步兵组成的‘细细红线下’却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人堤,连续打垮了敌军多次冲击,将蒙军铁骑挡在了胜利之门外,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未能突破宋军防线。

  更为要命的是,经过历次大战宋军骑兵也成长起来,尤其是首次北伐之后宋军获得了大量良马,在吸收了蒙古骑兵优点后结合火器进行优化编组和训练,宋军骑兵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蒙古骑兵可以达到的水平。

  所以那些蒙元骑兵以及胯下的战马对宋军能够采用何种战术,以何种武器对他们进行拦截缺乏充分的认识。而张珪此时选择骑兵冲锋,希望冲垮敌方队形,只能说是瞎冲乱打。宋军发射的火箭弹虽然未必给机动力强元骑造成重大损失,但骇人的“声光效果”却直接导致了蒙古战马陷入疯狂,自乱阵型。

  在元骑正面冲击失败后,又尝试了从侧翼迂回包抄,同样被宋军侧翼预备队的方阵击败。在未能达到目的后,他们试图撤出重新集结,而这时候宋军布置在后方的骑兵从两翼杀出对他们进行合击。

  蒙元骑兵装备的火绳枪发射后重装十分困难,作为备份武器的弓箭射程和威力根本敌不过宋军手中可以连发的骑枪,更没有炮兵提供支援。最终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被宋军步、骑、炮联合打击抹去了三分之二的战马和三分之一的人员,四个骑兵千人队彻底崩溃。

  溃散的骑兵冲垮了自己的阵列,宋军展开追击,骑兵从两翼包抄,步军衔尾追杀,蒙元大军全面溃退十里,才在后军接应下收住脚。而韩振则顺势令其它三面各部收紧包围圈,将敌军防御纵深进一步压缩……


  (https://www.xddxs.net/read/2932210/65592820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