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仙朝纪元小说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德殿

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德殿


  待靳才带着赵戬书就的奏表离去,军帐之中,就剩下了左将军魏符和几个亲信将领以及随军书记佐吏。

  赵戬长叹一声,面色郑重,对着帐中众人,拱手道:“诸位,拜托了。”

  “不敢。”众人面色动容,连忙齐声说道。

  “赵公,营中军粮不足三日了。”这时,一个粮曹官吏模样的中年人,犹豫了下,开口道。

  因为苏军骑卒的袭扰,晋国河朔边郡的军粮,已不再转运前线,这几日,赵戬营中军粮业已告匮。

  如非卫磐扣扣搜搜地支应了一些,晋军就要喝西北风了。

  赵戬问道:“还可支应几天?”

  那粮曹官,迟疑了下,开口道:“最多三天。”

  赵戬眉头紧皱,沉吟道:“卫军大营,这二日,可再派人支应粮草?”

  粮曹官摇了摇头,道:“赵公,据卫君所军,卫军营中粮秣自给尚且不足,实无余粮援应,而且,固安郡逆贼华良,派兵劫杀运粮军卒。”

  “这卫磐,当真是愚夫!”魏符面色冷厉,怒骂了一声,沉声道:“如我军崩溃,他卫卒岂能独善其身?赵公,本将这去见见那卫磐,倒要问问他意欲何为?”

  此刻,魏符显然还未从赵戬方才国事为先的“感动”中回转过神,闻听卫磐不顾大局,只觉义愤填膺。

  “魏将军,且慢。”赵戬目光微动,唤住了魏符,叹了一口气,道:“并非卫君悭吝,去也没用的。”

  “还是向翼都求援吧。”赵戬想了想,抬起一双坚毅的目光,拱手道:“魏将军,可否代老夫回一趟翼都,向晋君陈说利害,老夫以为以谏议大夫靳才一人之力,难以劝动君上。”

  魏符迟疑了下,道:“末将倒是能跑一趟,只怕这一来一回,耽搁了大事。”

  事实上,他刚刚兵败,原不想回去,直面千夫所指。

  赵戬沉声道:“请严仙师随行,预计最快明天就可回来。”

  却是刚刚想到的一节,如果能让魏符一同回程翼都,向晋君陈明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有魏氏一族的声援,也可稍稍抵消他违抗王命的后遗症。

  魏符不疑有他,面上显出一股郑重之色,拱手道:“既然赵公信任末将,末将这就回一趟翼都。”

  “将军高义!”赵戬赞了一声,令亲兵请来了心魔宗的严云,简单叙说了下事情经过,然后,目送魏符随着严云离了晋军大营。

  重回中军大营,迎着粮曹官的再次问询,赵戬沉吟了下,道:“若以小槲供应军粮,可能支应几天?”

  那粮曹官眉头皱紧,思索了下,道:“可多支应个三五天,只是……军中士卒恐有怨言啊。”

  赵戬目中冷色一闪而过,正要开口,说“只管以小斗支应,本帅自有主张。”

  就在这时,一旁恭谨侍立的掌军书记,毕皓,连忙截住了话头,道:“赵公,我军原就思乡情切,士气低迷,眼下又经数日苦战,伤亡惨重,已是怨气郁心,如再行此险恶之策,恐怕有哗变之祸啊。”

  显然,这位赵戬军中的智囊,一眼就看出了赵戬“借汝人头一用”的手段。

  这却是在提醒赵戬,这种把戏一旦没有玩好,恐怕会引火烧身。

  赵戬面色变幻,终究叹了口气,道:“罢了,左右明天,翼都就有消息传来……心魔宗的常仙师呢?本帅去见见。”

  口粮只余三天,唯今之计,只有借助仙道力量,多多转运粮草,渡过匮粮窘境。

  晋国·翼都

  宫苑之内,虽已入夜,然晋君议事的武德殿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晋国文武公卿济济一堂,议论纷纷。

  “简直是胆大包天!”这时,一个白发苍苍,身着锦袍华服的大臣,狠狠砸了砸手中的拐杖,怒道。

  此人是晋国宗伯——姬元恺,虽年过古稀,但老当益壮,见识过晋国宫廷不知多少大风大浪。

  这时,一个中年胖官吏,讥笑道:“他赵大司马专横跋扈,威福自用,非止一日,如今却是连君上之命,都敢不放在眼中了。”

  此人是智氏一族族长,晋国太宰智卓的族弟——智达,官居晋国小司徒。

  然而,如出身魏氏、韩氏二族的公卿大臣,都是出奇的沉默。

  位居首位的太宰智卓,偷偷看了一眼,上首老神在在,脸色看出不出喜怒的晋君,拱手道:“君上,赵公所请不无道理,苏国崛起之势已显,一旦撤军还都,中州局势定然大变。”

  晋君面色淡淡,不置可否,而是将一双冷漠的目光,投向魏氏一族老族长,晋国前将军——魏无咎,问道:“魏卿以为呢?”

  魏无咎原为晋国前大司马,侍奉过前任晋君,对此代晋君也有扶立之功。

  只是,后来自觉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再加上也要为后起之秀让路,故而向晋君告老荣养。

  而后,晋国大司马职位就由晋君潜邸之中——在晋国颇具贤名的赵戬接任,这种高风亮节的退位让贤行为,当时,还为晋国上下传为一段佳话。

  但三年前,在家含饴弄孙的魏无咎,却被晋君再次请出山,担任前将军一职,咨以军政大事。

  有人推测,这是晋君借助魏氏一族在影响力,平衡争斗日益激烈的赵、智两家。

  魏无咎拱手道:“君上,中州之事,已然势不可为,除非君上即刻增兵,倾国之力,孤注一掷,才可挽中州之危局。”

  晋君,此刻当然不可能倾国之力进兵中州。

  得了秦王声援的曲沃小宗,最近可没少使小动作。

  这时,智卓族弟——晋国小司徒智达,讥笑一声,高声道:“老将军何改口之快也?前番朝议上,那一番不可半途而废的老成谋国之言,如黄钟大吕,言犹在耳,如何又势不可为,孤注一掷云云?”

  此言一出,殿中一众出身智氏的文武公卿,也是纷纷附和。

  忆昔当日,韩、赵二部兵败,朝议意见,一致要求赵戬退兵,晋君犹豫不决,就是魏无咎一锤定音。

  然后……

  就在除夕夜等来了,魏符一路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的败报!

  智卓老神在在,对于族弟对魏无咎的发难,既不帮腔,也不劝阻。

  只是在心中……暗挑大拇指。

  智达冷笑一声,质问道:“莫非是因为,魏符五万大军新败,老将军自此畏惧了那苏侯?”

  魏无咎冷冷看了一眼智达,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原本我尚有十余万大军,加之卫军,尚可有一拼之力,倒是智达,听赵大司马说,前线军粮转运不上,军中匮粮已达半月之久,缘由是河朔边郡四郡之官长,竟不向前线转运粮秣,老夫倒要问一句,你智达欲置前线十余万大军于死地耶?”

  晋君面色阴沉,喝问道:“竟有此事?为何不向前线大军供应军需?”

  太宰智卓拱手,接过话头,道:“君上,此事容禀。”

  晋君面色冷沉,顿声道:“讲。”

  尽管知道朝中四氏争斗,但他一直以为,都在有限的范围内,并无上升到耽搁军国大事的程度。

  智卓面色沉凝,禀告道:“君上,河朔边郡转运的粮草,沿途粮道驿所,皆为苏卫联军骑卒袭扰,送往前线的军粮,十成还去不了三成,臣闻知后,一方面令河朔诸郡加派兵丁沿路看护,一方面行公函于赵司马处,让其多派骑卒接应,然而赵司马并未有任何动作,而严重之时,军粮、兵丁被沿途袭杀之事,愈演愈烈,输送前线之粮秣尚不足一成!”

  晋君眉头紧皱,道:“此事为何不报?”

  智卓嘴唇翕动了下,终究没有开口。

  盖因,这些时日,晋君都在忙碌一件事——修法!

  晋君得了幽罗神教一位大能的指点,炼化庞大的晋国人道气运,通法筑基。

  至于前线粮道之事,原就尽委之于智卓。

  智卓一直负责此事,从无差错,晋君自然也就没有过问。

  晋君面色讪讪了下,不再深问,转而,询问着魏无咎,忧心忡忡道:“魏卿,前线现在,如何供应军需?”

  魏无咎道:“军中随行之心魔宗,以仙舟、法器转运,但一次转运不多。”

  晋君默然许久,道:“不意赵卿处境竟如此艰难。”

  心头对于赵戬违逆君命的怒气,倒也稍稍消减了一些。

  魏无咎道:“君上,中州之事,已势不可为。”

  “孤又如何不知。”晋君沉声道。

  自韩、赵、魏三部十五万大军先后折损,他只觉愤怒,难以置信,而后已意识到,略卫大计已经彻底失败!

  这才着急忙慌地召赵戬班师归都。

  而就在殿中陷入令人压抑的安静之中,宦者的尖锐声音从殿外传来,“魏符将军求见君上。”

  “宣!”晋君先是一愣,继而急命魏符觐见。

  不多时,魏符在一个宦者的引领下,进入殿中,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地道:“罪将魏符,见过君上!”

  不等晋君开口,魏无咎就冷笑一声,道:“我们的左将军回来了?不知带回了几兵几卒啊?”

  魏符面现惭色,跪地拜道:“罪将昏聩无能,中得敌人奸计,累大军中得埋伏,还请君上治罪!”

  晋君看着下方的魏符,面色变幻。

  对于魏符的兵败,如果说没有愤怒,几乎不可能。

  甚至,比起赵去疾、韩仁彦的战死疆场,还能评价一句殁于王事,朝中公卿不忍苛责一个死人。

  而魏符的只以身免,更是让人恼火。

  但魏符的情况还有些特殊,其人用兵,勇猛精进,但也鲁莽冒进,军旅生涯,同样是有败有胜。

  每次削去爵位之后,这魏符又能再次冒头。

  果然,宗伯姬元恺,沉声道:“君上,老臣请治魏符败兵之罪!”

  而后,殿中就有公卿,出班附和。

  晋君沉声道:“魏符急躁冒进,致兵败,削去左将军之官职,贬为城门校尉,其中卿之爵降为下大夫之爵。”

  “罪将遵命。”魏符顿首再拜,心下稍稍松一口气。虽然为城门校尉,这职务也不是第一次作了,相信用不了太久,他就会重新起复。

  “赵卿那里局势如何?为何抗命不退?”晋君问道。

  魏符连忙道:“正要和君上言明。”

  说着,就将赵戬所言之退兵利害道出。

  智达冷声道:“再不退兵,他赵戬是想让我三晋儿郎,尽数折在卫土吗?”

  智卓瞪了一眼智达,道:“赵大司马为国家战略之计,岂是你不通军务的人,可以置喙?”

  晋君目光淡漠地看着殿中这一幕,正如方才见魏无咎训斥自家侄子一般,冷眼旁观。

  “魏卿,即刻返回军中,与赵卿言明,迅速退兵,不得有误!”晋君看向魏无咎,淡淡说道。

  “臣遵命。”魏无咎心头暗叹一口气,拱手应诺。

  ……

  ……

  晋军大营之中——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油灯还亮着,将一道挺拔的身影投落在军帐之上。

  一架山河屏风之前,赵戬负手而立,面上忧色密布,他已将奏表借助谏议大夫靳才,呈送于晋君。

  “河朔边郡的粮秣转运,也未重新供应,这几日军中粮秣,皆由卫磐所部接应,再如此下去,大军恐有覆灭之危。”赵戬此刻心急如焚,尤为令他胆寒的是,他此刻进退不得,如果再提退兵之议,恐怕会成为晋国公卿的笑柄。

  “赵公。”就在这时,一个头戴黑帽的中年文士,神色匆匆,挑开帐帘,进入中军大营。

  赵戬回头看向来人,诧异道:“毕参军,还未睡?”

  来人,正是记室参军毕皓,一张儒雅的中年面容上,带着苦笑:“各营伤兵喧闹,将校聚集于军帐议论,卑职如何睡的下?”

  赵戬眉头紧皱,思索了下,叹道:“这几天,将校兵卒伤亡严重,怨言播散,倒也不足为奇。”

  除夕当天的那一场喧闹,在他强行压制下,再加之随后苏卫联军大举进攻,原本吵闹着要回师的将校,迫于局势,才暂且平息下来。

  但,这三天的厮杀,已让晋军积压的怨气更甚。

  “赵公,有军卒说赵公为着自己的功业,置士卒安危于不顾,”毕皓沉吟了下,凝声道:“如再这般下去,恐有不测之祸。”

  


  (https://www.xddxs.net/read/2852261/68880519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