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建议
正如华仔想的那样,刚刚的地契就说价值三十万左右,现在一把梳子,有没有那么巧?也是三十万出头?
看到胡杨给华仔使眼色,只要不蠢的人都知道。
胡哥这是变相将地契的钱转赠给了老人家,一方面,是为了不让老人家多想什么,或者拒绝之类;另一方面,大家觉得胡哥是想低调吧?
刚赚的三十万,就这么送出去,大家不得不佩服。
而胡哥的做法,更令大家敬佩,做好事不留名那种,省得人家一把年纪,还有心理负担,想着应该怎么感谢比较好。
“666!”
“主播这操作,我服!”
“深藏功与名呀!”
“说真的,这是我第一个那么敬佩的主播,其他多才多艺的主播,顶多就是欣赏。”
“+1”
“我胡哥的为人没得喷。”
……
陈阿婆和她儿子都没有注意到胡杨给华仔使眼色,而是惊呆,还没反应过来。
三十万?
这个数目,对他们家而言,实在是不敢想象的数目。万万没想到,一把梳子,居然那么值钱。
有了三十万,家里不说能立即摆脱困境,但起码日子会好过一些。
他们根本不会知道,那并不是什么犀牛角做的,而是普通牛角做的梳子。两者,区别可就大了。
要知道,犀牛角在先秦时代就已十分珍贵,是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雅士收藏的“奢侈品”。
到了明清时期,犀角雕的雕刻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候很多雕工精湛、花纹各异的犀角雕脱颖而出,但这种繁荣景象只是昙花一现。
在清末时,犀角雕珍品大量流失海外,加上早些年人们的收藏眼光都集中在瓷器、玉器、书画等大项上,相比之下,犀角雕的收藏依然是“冷门”,市场价格明显偏低,其潜在的身价并未被发掘。
而近代,忽然身价暴涨,仅仅是材料,就已经以可计算了。
因此,市场上有不少所谓的“犀角雕件”,实则是牛角造假而成的。
“真的值那么多吗?”陈阿婆回过神来,忐忑地问道。
胡杨肯定滴点头:“阿婆,您可能不知道,我们这行常说的‘竹木牙角’四大雕器中的角,说的就是犀牛角,是几千年来都非常有名的角雕料之一。在古代,犀牛角就已十分珍贵,多为国家之间进贡礼物。”
犀牛角雕刻艺术品历来受到人们的追捧,被誉为古器物中的奇珍异宝。
由于年代久远的犀角会被侵蚀,目前流传下来的犀角成品少而又少。犀牛角雕件历来弥足珍贵,由此可见,角雕原料也更价值不菲。
“不要说做成梳子等工艺品,就算是单纯的犀角材料,现在也很昂贵,因为有药用功能,从每克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比黄金贵多了。不信的话,昌叔可以查一查。”胡杨淡定地说道。
一克就几千元?
得!难怪一把梳子敢说三十万。
也就直播间的观众等人想要翻白眼,看着胡哥一本正经地骗人。
“昌叔,三十万转给我吧!正好,我有朋友前段时间问我,想要找一件犀角做的物件。”
陈阿婆和昌叔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点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三十万还不卖,留着做种吗?
如何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行,那就麻烦小胡你了。”
胡杨并不啰嗦,收起那把角梳,就跟陈阿婆他们要了一个账户,用手机银行转账三十万进去,实时到账的。
陈阿婆两母子还晕乎乎的,一转眼的功夫,三十万就躺在了银行卡里面,难以置信。
“昌叔,别惊讶了。我家老爷子战场得到的那块手表,价格差不多是这把梳子的两倍。在方家找到一个插香的炉子,也好几十万呢!”贺文清开始放猛料。
这回,昌叔俩母子终于稍微平复下来,有了比较,才更加心安。
不然,忽然一笔巨款进账,高兴是高兴,但也有些说不出的担忧。
胡杨没有立即告辞,而是目光落在一件竹篾制品上面。他走过去,拿在手上:“昌叔,这也是你做的?手艺不错呀!”
那是一个竹篾做的小鸟,惟妙惟肖。
“以前做的,很久了。有什么手艺?随便做的。”昌叔笑道。
那是以前做给女儿玩的,现在女儿都高中,早就不玩那种东西,只是女儿也没舍得扔而已。
大家这才发现,确实做得不错,直播间的观众都赞叹。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手工艺品,挺受欢迎的。”胡杨说道。
竹篾编织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四百多年的历史。
尤其是在多竹子的南方,其编织工艺和圆润造型,充分反映当地农村农民群众高超的创造性和智慧,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艺术感受。
胡杨告诉昌叔,在一些旅游区,竹篾做的手工艺品还不便宜,有人愿意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买一件这样的工艺品回家。
“所以,我认为你可以尝试做一点竹篾编织的工艺品,比如各种小动物,实用性比较强的篮子之类。在城市,有些人就喜欢用这些漂亮的竹篮子装东西之类。纯手工做的东西,现在比较吃香。”
昌叔无奈道:“没辙!我卖给谁?”
没有销售的渠道,所以胡杨的建议虽然有诱.惑力,可只能无可奈何。
胡杨跟直播间的朋友们问道:“一个收纳盒也要一百几十元,要是用竹子做的也是同样价格,大家愿意买吗?”
一时间,公屏全都是“订单”。
其实,大家都明白,主播是想要给对方一条赚钱的路子。这比捐赠钱财更加有意义。
胡杨将正在直播的手机移过去:“喏!你看看,很多人愿意买一件试试看。昌叔,你可以先做一些样品出来,给大家看看。订单不用担心,到时候我帮你宣传一下。”
看到直播间那么多人愿意尝试,昌叔马上有了点底气。
“多谢!好!那我试一下。”
确实,这样的话,要比他编织簸箕、鸡笼、竹筐、筛子等粗制产品要赚钱很多。虽然花的功夫也会多一些,但他觉得利润高很多。
一个鸡笼,才几块钱,利润很薄。
像胡杨说的,用来收纳物品的精美竹篮子,一个就卖几十元,利润就超过了十倍,显而易见。
“做一件这样的产品不容易,以后大家多多支持昌叔。”胡杨跟直播间的朋友们说道。
他知道,从一根成竹到一个竹篾篮的诞生,所需要的工序多达十几道。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是竹篾编织的基本功。
真的不容易!
(https://www.xddxs.net/read/2778732/49443895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