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抡才大典的大纲(求月票推荐票和全订!)
韩爌五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在朱由校的这句话里面,他们都听到了一个名字,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魏大中,而且还是高攀龙的学生。
这人怎么会说出“只有配享孔庙的圣人的学说才能被讲学”这样的话呢?
高攀龙是因为什么进的锦衣卫的大牢,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清楚。
现在高攀龙的学生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这是要做什么?
韩爌等人的脸色就有一些不太好看了,他们觉得这个魏大中并不是什么好人,估计又是一个奸佞狡猾之辈,竟然在他的老师进入锦衣卫大牢之后,这么突出的想要表现自己。
关于这个魏大中的事情是陛下亲口说的,那自然不会有假。
可是这个魏大中是怎么把消息传到宫里面来的?
没有大臣上过此事相关的题本,所以肯定不是通过内阁这边;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通过东厂那边,或者是通过锦衣卫那边。
无论是通过哪一边让陛下知道这种言论的,都代表魏大中这个人不行。
如果是通过东厂,代表着魏大中已经和魏忠贤走到一起了。这是多么让人不耻的事情?
即便是现在这些内阁大学士都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自己这些人与魏忠贤还是不和。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大中投靠魏忠贤,实在是人品太差。
如果魏大中投靠的是锦衣卫,那他的人品就更差了。他的老师还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关着呢,这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在场的五人心思各异。
对于他们在怎么想,朱由校不是很在意。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那么静静的坐在龙椅上,等待五人有一个结果。
对于朱由校来说,把帽子扣在魏大中的头上,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要知道“只有配享孔庙的圣人学说才能被讲学”是魏大中的原话,自己可没有添油加醋。
现在有人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自己,那么自己就可以拿来在朝堂上说,同时还可以说成这是民间的士子们说的。这代表什么?
这就代表民意啊!
通过这件事情,朱由校又学会了一招。自己要下去培养一些民意代表,适当的时候就让他们发表一些意见,然后自己正好顺水推舟的把它拿到朝堂上来。
这些可都是民意,自己身为一个帝王,怎么能忽视民意呢?
如此以来事情的由头就有了。
如果在朝堂上再放一些支持自己的臣子,那还有什么通不过的?
四位内阁大学士和一位礼部尚书谁也不知道朱由校在想什么。
略微沉思了一会之后,徐光启最先开口了。
因为对于徐光启来说,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于是他缓缓的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历朝历代都有自己奉行的思想,如今重塑孔庙,重新拟定进入孔庙的先贤,臣觉得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所以臣觉得这件事情可以进行。”
这个魏大中,倒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对于徐光启来说,如果这件事情行得通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把一些人从孔庙中赶出去。
比如可以把朱熹赶出去,让他彻底离开孔庙,让他的学问不能够在朝堂上传承,甚至都不能够在民间传承。
这对于心学弟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愿望。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必然能够使心学大兴。
没了朱熹的理学,那么必然有心学,自己可以让一些心学的大成者进到孔庙去,比如自己心学派的大儒,要知道阳明先生现在就在里面。
现在陛下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一直在打压理学,让心学能够快速的上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光启自然要利用好这个机会,所以他觉得这件事情大有可为。
徐光启第一个表达态度也是想要抢下先机,然后请陛下把事情敲定下来。
在得到这样的答复之后,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尽可直言。”
韩爌等人听了徐光启的话,自然知道这件事情怕是没有办法阻止了,因为你看陛下高兴的样子。
何况如果真的重新拟定配享孔庙的名单的话,倒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收拢一些人的机会。
另外就是朝廷的皇家书院。他们几个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牵扯到了书院和讲学。
皇家书院是陛下一直想要推行的东西,现在他们如果反对这件事情,那么就等于把皇家书院和讲学也一起反对了,这绝对是陛下不能够容忍的。
所以他们除了答应,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想到这里之后,孙承宗往前走了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也觉得这是好事情。不过臣觉得,还是要严格的定立一个规矩,免得最终成为党同伐异的手段。朝中派系林立,学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杂,真闹到你攻击我、我攻击你的地步,势必分裂朝廷,到时候肯定会社稷不稳。所以此事一定要慎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不改。”一直在一旁一声不吭的黄克缵在此时突然出声了。
这句话一出来,让所有人都是一愣,包括朱由校在内。
要知道自从进入内阁之后,黄克缵这个人就不怎么表达自己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牌位一样矗立在内阁中。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黄克缵的态度太明显了。之前他明显是不掺和朝中这些事情的,这一次事出反常。
说完这句话之后,黄克缵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说道:“既然是要改,那就自然是有出有进。如果都以不得罪人、不让人不高兴为出发点,那还怎么改?”
“有出有进就会有人受损、有人不高兴。所以臣以为可以换一个方式,毕竟如果要是动孔庙的话,动静有一些太大了。”
朱由校看着黄克缵,有一些不明白他的态度。
这个黄克缵究竟是站在徐光启这边的,还是站在孙承宗那一边的?或者是两边都不站?
不过黄克缵的说法,倒是引起了朱由校的兴趣,他一脸感兴趣的问道:“不知爱卿有何想法?”
“臣以为用不着动孔庙中的圣人,孔庙中的圣人不过就是一些前辈大家,为的不过是寄托后人的哀思,就像寺庙一样供奉的是什么佛其实不重要,有人去拜祭就行了。”
“那个魏大中说只有配享孔庙的圣人的学说才可以被讲学,臣以为此言有失偏颇了。朝廷不能够禁止什么学问被讲学,只能是规范讲学,否则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不是盛世明君的所作所为。”
听到这里之后,朱由校眉头就是一皱。
黄克缵这话说的有一些太过分了吧?!
“朝廷抡才大典,不过是为了选拔适合朝廷的官员。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官,就应该是朝廷说了算。所以臣以为完全不用那么大的动静去更改配享孔庙圣人的资格。”
“可以制定一份名录,上面写上一些先贤的书或名字,这些学问才是朝廷抡才大典要考的。各地的科举会试,必须从这些书里面来出题目,如此一来,方可以一举两得。”
朱由校不动声色的看着黄克缵,心里面默默的盘算了起来。
事实上,黄克缵出的这个主意,朱由校不是没想到,只是觉得动静太小了一些,不如动孔庙来的让天下震动。
不过现在想想,动孔庙此举好像确实有一些欠妥,因为动静似乎太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黄克缵的办法其实也挺好的,就像后世的考试大纲,必须在大纲范围内出题。
这天下90%的读书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是主流。如果你学的东西考试不考,你还去想学吗?
后世的教育都是这个样子,何况是大明朝?
在后世应试教育是什么东西,所有人都清楚。既然如此,这个时代也一样。
而且大明朝的考试是把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结合在了一起,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肯定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学它干吗?
所以黄克缵的这个主意还是可以试试的。
见到自己家的陛下陷入了沉思,黄克缵便继续说道:“如果具体一下的话,每一任科举之时陛下都可以选择一本书来进行科举,提前公布,到时候通传天下,让所有的官员都是从这本书里面选题。”
朱由校抬起头,看了一眼黄克缵,目光缓缓扫过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觉得怎么样?”
黄克缵的这个办法,的确会少很多波澜,比起动孔庙的动静,要小很多;会把事情直接变成单纯的朝廷角力,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关键问题在于会不会衍生成党争的工具,这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孙承宗反而是赞同的,因为即便是当真的话,这样的动静也会小很多。
孙承宗现在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徐光启会借这一次的机会把朱熹赶出孔庙。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好多事情就麻烦了。
“臣以为此事可以。”孙承宗第一个表态,朗声说道:“如此一来的话,的确动静会小很多,但是也的确能够达到目的,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
内阁四个大学士之中,两个已经表示赞成了,于是最后的目光落到了韩爌的身上。
只要韩爌也答应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了,即便是徐光启反对也没有用了。
如此一来,徐光启心里面有一些不舒服,但是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
他只要不让朱熹的学问被考试就行了,至于是不是继续供奉在孔庙里边不是很重要,以后可以找机会再把朱熹给弄出来。
没有等韩爌说话,徐光启自己先开口了。
他笑着说道:“臣以为此事可行,的确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倒是可以试试看,臣赞成。”
听到徐光启这么说,朱由校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诸位爱卿通告朝廷上下,让朝廷上下的官员议论一下。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按照这个想法来执行。”
“陛下,那么这个名单是由谁来制定?”孙承宗冷不丁的问道。
这次徐光启却丝毫不让了,往前踏出一步,挺直了背,直接针锋相对的说道:“这当然是要由礼部来制定了,这本来就是礼部的事情。”
同时徐光启转向朱由校说道:“臣觉得让礼部来制定就比较合适。”
几个人全都看向了徐光启。这小老头还真是丝毫都不掩饰,众人对他如此做法感到吃惊。
礼部是谁的人,所有人都知道。
那沈庭筠和徐光启好像都快穿一条裤子了,如果这件事情让礼部来做主,那和让徐光启做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人全部都是心学子弟,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肯定会捧自己、踩别人。
这是其他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于是孙承宗开口说道:“臣以为还是应该严肃认真的对待,这对大明上下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情。如果仅仅让礼部来操弄,或许有一些太过儿戏了。”
“在臣看来,应该调集翰林院的诸位翰林,在六部之中抽调一些官员,一起详细的研究讨论之后再做定夺,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此方能够做到安安稳稳。”
朱由校算是看出来了,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其实都是在争夺制定名单的控制权。
只是徐光启比较激进,看起来咄咄逼人;孙承宗反而不是如此,看起来他只是想保本不闹腾起来就好,但是他也不会同意把理学从科举考试大纲中弄出去。
双方现在虽然谈不上势同水火,但是也绝对不会有调和的可能。
孙承宗提到了翰林院,那里面大部分都是理学子弟,心学基本没有几个人。所以一旦把翰林院搅和进来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么徐光吉想打压理学的事情就做不到。
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个人的争论其实也是在试探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件事情自己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两位爱卿不必如此了,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两位爱卿可以先去询问之后再说,等到事情全部都定下来了,再讨论这件事情也不迟。”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说道。
朱由校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和稀泥。
谁也不知道自家陛下的想法是什么。一时之间,在场的所有人也没有了头脑。
不过,制定科举考试大纲之事必定会发展成理学心学双方的大决斗,使得双方想要尽快地压倒对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事情肯定从一开始就会产生激烈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陛下想看到的吧。
跟着这位陛下这么长时间了,在场的五个人也心里明白,陛下喜欢看臣子斗,所以他们也会斗给陛下看。
不过有一点是他们不明白的,那就是黄克缵表现的很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回去一定要好好调查一下。
会议散了之后,朱由校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陈洪,缓缓的开口问道:“黄克缵怎么回事?”
这件事情朱由校也很好奇,他也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事情让黄克缵做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与他平常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一样。
“皇爷,要不奴婢去问问?”陈洪有一些迟疑的说道。
陈洪这样的做法是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需要去问一问。这也是技巧了,如果陈洪直接能够说出来是为什么,那么估计他就要完了。
私自调查一个内阁大学士,可不是陈洪应该做的事情。
朱由校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行。”
得到皇爷的允许后,陈洪离开了大殿,准备去询问消息了。
朱由校也没有在原地等着,而是转身去了张皇后那里,准备陪张皇后聊聊天
四个内阁大学士回到内阁之后,这次会议的消息一瞬间就在朝堂上下传开了。
所有人都震惊了,无数人都在寻找魏大中这个人。
有人认识魏大中,所以更感觉不敢置信。因为他是高攀龙的学生,这些日子都在谋求怎么去救高攀龙。
有这么多人关注,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文会上的那一场闹剧也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里面,魏大中和宋应星的吵架也被知道了,不过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的消息。
“配享孔庙的圣人的学说才能被讲学”这话的确是魏大中亲口说的,只不过不知道是谁告诉到了陛下那里。
无论是谁将此事告诉到了陛下那里,这个人肯定没安好心,他想让大伙乱起来,他想用这件事情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有人第一怀疑的对象就是魏忠贤。
朝廷商量的结果也出来了,由内阁大学士黄克缵提出了一个新的提议,那就是拟定一份科举大纲。
在这一份大纲里面,会详细的规定考试所用到的书籍和学问。而不会去针对孔庙里的那些先贤们的学说出题。
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有一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但争论还是不少的,不过敢明目张胆站出来反对的却不多。
因为这一次的理由改得比较充分,大明朝要选择有用于大明朝的学问。如果要是站在这个角度上反对的话,那就等于你在反对大明朝。
即便你没有这个意思,也很容易被人扣上这个帽子。
更多人关注的则是如何确定谁来确定这个科举大纲。因为一旦确定下来,那就会影响到无数人的前途。
黄克缵的家。
日落月升,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夜风徐徐裹挟着些许晚春的凉意,虽然马上就快入夏了,但夜晚的气温依旧还是比较低,因而街上没有什么行人。
回到自己的家里面之后,黄克缵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走了过来。
黄克缵虽然也算得上诗读传家,家族之中也有不少人才,可是这个儿子稍微差一些,考上了举人之后再也没有考上进士,所以这些年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黄克缵倒不认为儿子不上进,他只是觉得儿子不擅长考试罢了,学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加上他与东林党不和,有些时候儿子也是被刻意打压了。
见到儿子之后,黄克缵对他笑了笑,语气温和的说道:“你这么晚了还在等着?不是说了吗,不用这么等着。”
“咱们父子之间不用这种,为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不要让你的妻子独守空闺。”虽然话这么说着,可是黄克缵脸上的笑容还是很灿烂
看得出来,黄克缵对于儿子的孝心还是很满意的。
“父亲不回来,儿子的心里不放心。”黄永吉笑着说道。
点了点头,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了屋里面,黄克缵坐下之后,接过儿子递过来的温热茶水,轻轻喝了一口之后,舒了一口气说道:“行了,有什么事情说吧。”
黄永吉微微一笑,说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父亲。孩儿的确是有事情想问问父亲,今日传来的消息是否是真的?朝中是否要拟定科举大纲?还有就是朝中是否真的听信了那个魏大中的话?”
抬头瞥了一眼儿子,黄克缵有些无奈的说道:“消息传的倒是挺快。不过消息是真的,至于是不是相信魏大中的话,这种话你就不用问了。相信或者不相信有什么关系?反正事情已经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了。”
黄永吉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父亲提议了科举大纲的事情?”
再一次点了点头,黄克缵笑着说道:“你是觉得为父不该这么提议,还是外面有人说为父做错了什么?”
黄永吉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父亲既然这么做了,那自然就是有父亲的谋算,孩儿就不班门弄斧了。至于外面的风评,倒是很好,觉得父亲让陛下改变了主意。”
这件事情黄克缵倒是能想得到,因为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不是他提议的话,陛下可能就要动孔庙了。
现在的情况好了很多,陛下没有动孔庙,所以结果好了不少。
看了一眼儿子,黄克缵笑着说道:“希望他们以后不要骂我就好。”
看了一眼父亲,黄永吉有些迟疑的问道:“父亲,你要做什么?”
略微沉吟了片刻,黄克缵缓缓说道:“倒也不用瞒着你,其实也和你那天说的事情有关系。就是那个宋应星的事情,你还记得你说的那个和宋应星在一起的少年吗?”
黄永吉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当然记得,那一天我觉得他们两个挺有意思,所以就想上去结交一番。那个文会其实挺无聊的,倒是这两个人有点意思。”
“孩儿看了他们很久,那个宋应星倒是没什么,反倒是那个少年挺有意思。他们走的时候,孩儿还跟了他们一段路,当时听到他们说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好像那个少年很是喜欢荀子,还把宋应星给问得哑口无言。孩儿回来就和父亲说了。”
“只不过那一日他们分散的时候,孩儿想上去结交一番,可是这两人几个转弯之后就没了身影,倒是与他们失之交臂了。”
(https://www.xddxs.net/read/2775758/52695080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