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
面对萨拉务拉的质询,乾隆皇帝并没有胆怯,他只是静静地望着面前的这个人,一字一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朕说,朕不想再跑了!”
“朕从京城跑到盛京,再从盛京跑到汉城,接着又从汉城跑到郓春,现在你又要朕从郓春跑到海参崴?没错!它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它叫海参崴!”
乾隆几乎将自己内心的所有愤怒和怨恚都给发泄了出来,他站起身子,用手指着面前的萨拉务拉伯爵,高声吼道:“朕现在告诉你,朕哪里也不去!”
“朕,就要死在郓春!”
仅仅只是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望着这个怒气勃发的少年皇帝,却似乎是第一次认识他。
是啊,这还是那个懦弱无能的乾隆皇帝吗?
萨拉务拉伯爵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惊讶,可是转瞬间,惊讶变成了一股浓浓的羞恼,他不敢相信面前这个被他玩弄在指掌中的傀儡,居然也敢有自己的心思,他决定给乾隆皇帝一点小教训。
“皇帝陛下,你以为你在做什么?一个王者的愤怒?不,这只是无知孩子的一时骄横罢了,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只有复汉军的子弹,才能告诉你一个道理,那就是弱者的的愤怒,永远不会改变什么!”
在抛出这句话之后,萨拉务拉伯爵却是再也没有看众人一眼,便转头出了,他自然是有这样的底气,毕竟眼下乾隆皇帝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他只能选择认命。
一个认命了的大清皇帝,或许在将来的谈判中有些什么用处,即便是不能从宁楚那里换来一些什么,可是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筹码了。
就在萨拉务拉伯爵离开之后,所有的清廷遗老遗少们都纷纷朝着乾隆皇帝涌来,然后纷纷扑通扑通跪在地上,开始大声哭嚎起来。
“皇上啊,您可不能就这么呆在郓春啊,这城外的叛军可就想着逮着皇上呢!”
“皇上啊,老奴对不起您啊!不能带着您逃离这虎口!”
“俄人欺人太甚,咱们绝不能妥协.......至少得多带几个人伺候皇上才行啊!要不然皇上这龙体怎么受得了?”
“是啊是啊,得多几个人才行啊,咱们这些人都得带上吧!”
.......
众人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只是这些人却没有看到乾隆的神色开始变得越来越阴沉,还在一个劲地希望乾隆皇帝能够带着他们离开。
“够了,朕意已决,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等着叛军打上来,到时候朕就用手铳打死一个,也不枉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
乾隆皇帝心烦意乱地挥了挥手,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椅子后面翻出一个小包袱,从里面翻出一柄锃光瓦亮的手铳,工艺精美无比,上面还镶嵌着宝石,很显然这是一把被当成礼品赠送给乾隆的艺术品手铳。
当然,即便是艺术品手铳,给它装上火药也是能够打死人的,因此当乾隆开始操弄起那柄火铳的时候,底下的人就开始往后退了,一边退还一边胆战心惊地直叫唤。
“皇上,皇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祖宗哎,这要是一下子失手打死人了可怎么着......”
“皇上,咱有话好好说,赶紧把枪放下来吧......”
一瞬间的功夫,众人又开始大呼小叫起来,可是乾隆皇帝却置若罔闻一般,冷笑道:“你们若是怕死,到时候就投降好了,反正朕绝不会走,也绝不会投降!”
众人面面相觑,说起来在座的这些人虽然是八旗的遗老遗少,可是绝对算不上什么死忠,毕竟真正的死忠大臣早就在先前的动乱中死掉了,如今剩下来的这些人,无非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人,他们可不愿意真正为这个所谓的大清去陪葬。
当然了,这些人投降也是不会投降的,毕竟他们在先前也算是死硬派了,之前也是造过不少孽,投降了以后就算不死那也会处于严密的监视下,哪天宁楚皇帝看他们不顺眼了,说不动就把什么毒药或者是白绫送来了,帮他们成全一下。
因此,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对于八旗遗老遗少们来说,真正最好的路子还是跟着萨拉乌拉一路退回到俄国,将来就算打不过复汉军,也可以找机会前往圣彼得堡——凭借他们私自藏下来的一些积蓄,也能在俄国平安活下去了。
可是真等复汉军打来了,先是俄国人不愿意接纳他们,然后仅有的两个逃生机会居然被皇帝给无情的否决了——这怎么能行?皇帝你想死,我们还想活呢!
只是乾隆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众人轮流上阵劝却都没能劝服,却是把乾隆皇帝给惹怒了,他直接挥舞着手中的手铳,将这些人都给吓走了。
唯独只剩下在角落的张廷玉,他并没有离开,反而一脸微笑地走上前来,望着这个年纪才十七岁的皇帝。
“怎么,你也要劝朕吗?”乾隆皇帝似乎已经横下心来,任谁的意见也不愿意再听了。
张廷玉却是摇了摇头,道:“皇上,臣身为三朝顾命之臣,自当效仿善长公之举,生当为大清臣子,死当为大清之鬼,绝不苟活于世,亦绝不弃皇上而去。”
“好,这才是我大清臣子之表率!”
乾隆皇帝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之色,张廷玉这番话深得他的心思,当下又轻声道:“张师傅,你说光靠咱们,能守住郓春城吗?”
听到这话,张廷玉顿时卡住了,他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有些失策了,被乾隆前面这一番慷慨陈词给忽悠住了,到了这个阶段还想守住郓春城,只怕是脑子都坏掉了。
不过张廷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却是笑了笑,轻声道:“皇上,臣倒觉得眼下守不守郓春不重要了,毕竟光靠这一座小小的郓春城,即便是守下来也无济于事......眼下皇上反倒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组织流亡大清朝廷!”
“流亡大清政权?张师傅,你莫不是也要欺骗朕去跟着俄人走?”
乾隆很快就警觉了起来,他下意识就反对张廷玉说的这番话,毕竟他已经把话放出去了,宁死也不去海参崴的。
张廷玉却是抚须笑道:“皇上,不是那么一回事,臣听说这国外也经常会出现乱臣贼子,他们把这一国打下之后,原来的朝廷可不会就这么跟着他们死磕,而是躲避到其他国家去,默默养精蓄锐,然后坐等这些乱臣贼子自乱,到时候就可以反攻回去,重新复国!”
乾隆皇帝听得目瞪口呆,在他接受的教育里,都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类的道理,还没听说过这种打不过就跑路还跑得这么光明正大的......
不过乾隆皇帝心里突然间仿佛看到了点光亮,也不去顾忌所谓名节问题,而是进入了实际操作层面,“那像这样的流亡朝廷,究竟有成功的吗?”
不得不说,张廷玉还是做过很多准备的,他摆弄着从西人传教士那些听来的东西,笑道:“在西,英国朝廷有过这样的例子,大概也就是明末的时候,英国也爆发了内乱,叛军占领了整个英国,而英国朝廷就跑到了外国去,后来过了二十年,这个英国朝廷就又打回来了,现在英国国王还是他们那一支的呢!”
“真的吗?看来为君者果然能得天命,否则岂会有两汉之交?又岂会有英国国王之二次复辟?张师傅果然说的对,看来朕还是太年轻了啊!”
乾隆皇帝瞬间恍然大悟,他不由得深深自责起来,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怎么就能那么容易放弃呢?
他不由得深深鞠躬行礼,双手抱拳道:“只是朕依然两眼茫茫,前途不知归处,到底应该怎么做,还请张师傅教我。”
张廷玉连忙扶起乾隆皇帝,才低声道:“皇上,臣是奴才,怎可受此大礼?臣自当全力助皇上重复大清,只是咱们眼下绝不能将自身白白葬送在郓春啊。”
“那要去俄人那里吗?朕实在有些不甘心。”
“不,当然不是去海参崴,那里即便暂时无忧,可是将来迟早也会被复汉军所破,还记得臣当初跟皇上说的吗?臣可以带着皇上去台湾,到时候一路转向欧洲,先在欧洲找到谋身之所,然后伺机吸纳力量,完成大业!”
君臣二人久久无言,都为这番波澜壮阔的前景激动不已,振奋有加。
.........
图门江南岸,上百门火炮正排着整齐的队列,在上千名复汉军的操作下,发起高昂的怒吼声,大量的开花弹被砸向了北岸,将那些临时铸就的工事砸得稀巴烂,还有许多临时驻守在北岸的俄人士兵和八旗士兵,也都被炸得哭爹喊娘。
在图们江中上游,则有大量的船只开始聚集,它们都是复汉军临时征调以及建造的船只,将会搭载着大量的复汉军士兵,从南岸抵达北岸,彻底完成对图们江的突破,兵临郓春城下,完成这一战的重点之战。
只听见一阵擂鼓之声响起,北岸的船只伴随着轰鸣的火炮声快速向南岸驶去,仅仅只是片刻的功夫,便有船只抵达岸边,而下船的复汉军士兵们则是展现出十分良好的军事素质,他们快速的集结成为一道横阵,拦在了江边临时的滩涂前。
只见岸边仅仅只有数十个俄兵,他们在看到那连绵不绝的船队,还有从船上下来的复汉军士兵后,却是径自选择向后方跑去,与此同时还有数百个八旗兵,他们也都瞬间溃散,连半分反抗的心思却是都没了。
作为负责指挥北进之战的宁祖毅,此时正站在南岸边,望着北岸的滚滚浓烟眉头紧锁,倒不是因为渡江之战不顺利,而是因为太顺利了,顺利到复汉军根本不费任何力气,就已经打过了图们江,这并不能说明俄军已经没了战心,只能说明他们有更大的图谋。
一直过了许久之后,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却是佐证了宁祖毅的看法,根据相关的情报表明,俄国人已经在图们江北岸实行了焦土政策,他们不光搜刮了所有的粮食,而且还毁掉了所有的居民点,将大量的原住民往南边驱赶,而在这一过程中,还杀死了许多祖居在北岸的原住民.......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拦住我们?实在是太天真了。”
宁祖毅不由得冷哼了一声,俄人的想法无非就一点,将这些原住民变成无家可归的难民,从而困住复汉军北进的脚步,至少要让他们去消耗复汉军的粮食,从而加大复汉军的后勤供应难度。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这条计策还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宁楚为了收纳民心,肯定不能对难民置之不理,而救治必当会消耗大量的军粮,可问题是这些难民人数并不多,复汉军在北方所囤积的军粮完全足够目前所需,并不会对军事行动造成阻碍。
宁祖毅当即十分果断地下达了三条命令,首先便是让大军平稳过江,防止有俄人或者八旗余孽作乱,其次便是派专人收拢难民,组织他们渡过图们江,抵达南岸后就地安置,将来再重新回迁到北岸,最后一点就是派遣了大量的游骑哨探,侦察俄军的主力动向。
在临时的指挥部当中,复汉军众将此时都围在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前面,上面便是俄军在图们江北岸的一些据点分布,其中最大的两座便是郓春和海参崴,上面还插着一些比较散乱的黑色小旗子,那些都代表了在北岸驻扎的俄军。
“都督,根据枢密院的意见,东线俄军的数量并不算多,他们能够摆在郓春以及海参崴的人数,最多也就三四千人上下,即便是他们把所有的俄人动员起来,也不可能在东线聚集六千人以上,也就是说咱们在东线率先实施决战,是有相当大的成功可能。”
作为此次东线的副手,钱英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他微笑道:“其实在末将看来,倘若放任这些俄军四散作乱,还不如把他们全部驱赶到郓春或者是海参崴。”
“唯有毕其功于一役,方能一解后患!”
(https://www.xddxs.net/read/2769332/58931868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